03.06 春風拂遍澧水岸——永定區志願者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春風拂遍澧水岸——永定區志願者投身疫情防控阻擊戰

志願者正巡邏

春风拂遍澧水岸——永定区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圖為正在開展的捐贈儀式

春风拂遍澧水岸——永定区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四名志願者馳援武漢

春风拂遍澧水岸——永定区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正在進行的抖音宣傳

春风拂遍澧水岸——永定区志愿者投身疫情防控阻击战

正在給一線防控志願者搬運贈送的午餐

紅網時刻張家界3月6日訊(通訊員 田貴學)疫情出現以來,張家界市永定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迅速行動、主動擔當,區文明辦向全區發出倡議後,23000餘名志願者投入疫情防控第一線,科學有序地開展疫情防護大排查大宣講、小區秩序維護、醫療物資配送、專業心理疏導等多種形式的志願服務,全面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彰顯了社會大愛,點亮了希望明燈。“人民網”“學習強國”、湖南日報、紅網等中央、省、市主流媒體相繼報道了永定區志願者投身抗疫一線的人和事。

一聲衝鋒號,凝聚磅礴力量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全區24個新時代文明實踐所、258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152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聞“令”而動,凝聚成一股奮戰疫情的磅礴力量。

永定區茅巖河鎮地處永定區西南部,與永順縣、桑植縣交界,人流量大,通往鄰縣的渡口和路口多,防控任務重。當得知茅巖河鎮幹部人手不夠時,家住茅巖河鎮溫塘居委會的胡廷波第一時間毫不猶豫地向茅巖河鎮黨委政府發出“我是黨員讓我去”的請戰書,願意作為一名志願者加入防控隊伍。在通往永順縣潤雅鄉的熱水坑渡口防疫檢測點值班值守,勸導兩地居民不要隨意流動、串門、走親訪友,隔絕病毒,免受侵擾。在胡廷波的感召下,茅巖河鎮黨委政府共接到9名黨員群眾報名自願加入志願者隊伍,在全鎮兩個渡口執勤,發放宣傳手冊2000份,張貼橫幅標語403條,勸導村民200批次。

三家館鄉組織274名志願者給全鄉11個村的老百姓累計發放宣傳資料12000餘份,利用14個微信群、公眾號、朋友圈等群眾喜聞樂見的新媒體宣傳疫情防控知識3000餘次,勸停了多起賑酒辦席事情。巖水井村村民吳光平本來定好正月初八給兒子辦結婚喜宴,年前就已經給親朋好友發了請柬,但天天看著政府幹部這麼奔波宣傳,村裡的大廣播每天不停地播,也決心不給國家增添負擔了,婚禮就先不辦了,決定推遲婚禮。

張家界市中醫醫院的重症醫學科主任醫師、志願者鄧勇軍,1月26日帶領剛剛成立的重症醫學科一行7人主動請戰並宣誓,來到與確診人員密切接觸者隔離區,負責做好接待留觀者進點、信息登記、測量生命體徵、環境消毒等工作。在不足一個月的時間裡,鄧勇軍團隊克服一切困難,光榮地完成了任務。2月21日上午,鄧勇軍又在永定區支援湖北武漢醫療隊出征儀式上再次宣誓,與其他3名戰友一起,加入全市馳援湖北第二批醫療隊,奔赴武漢。

在此次基層疫情防控工作中,永定區的152支“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成為基層防控的中堅力量。他們與臨時加入的4700餘名志願者一起宣傳、守點、摸排情況,讓志願“紅馬甲”閃動在城鄉的各個角落,捲起抗“疫”前沿的文明之浪。區直機關75個志願服務團隊,2676名機關志願者進64個社區415個居民小區開展“疫情”防控,與7150名市、區兩級“社區”、“小區”雙報道黨員一起,參加社區或小區的志願服務。在復工復產過程中,區直機關35個志願服務隊組織210名駐企防疫聯絡員,到180家復工復產企業與企業一起防控疫情。

一批志願崗,展現有為擔當

宣傳教育、返鄉排查、卡點值守……每個防控點位都是一個志願崗,廣大志願者頭戴小紅帽,身穿紅馬甲,危難之處顯身手,營造了人人為我、我為人人的志願服務氛圍,展現有為和擔當。面對疫情,廣大志願者用老百姓聽得懂、接地氣的宣傳方法將防疫防控知識送進千家萬戶,全員參與、群防群控。

茅巖河鎮志願者將疫情防控編成敲鑼宣傳詞,在鎮裡循環播放,通俗易懂,群眾紛紛點贊。全區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的志願者們利用大喇叭、摩托車、宣傳車、敲鑼打鼓、顯示屏、宣佈標語等多種形式,採取村建大群,組建小群,戶建人群、親友群和朋友群等多種方式,全方位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累計發放、張貼《關於不要在春節期間走動拜年的倡議》等宣傳資料2萬餘份,出動宣傳車1700餘輛,通過微信群、手機短信發送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和措施7萬餘條,同時利用村級喇叭、廣播、流動音箱以及社區電子顯示屏常態播放疫情防控常識,切實做到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全區防控阻擊戰打響以來,志願者們挺身而出,他們落實包宣傳、包排查、包測量體溫、包矛盾化解、包物資保障的“五包”責任制,用實際行動築牢廣大群眾的健康“防火牆”。在主要路口、卡口,志願者仔細察看並登記往來車輛信息和車上人員證件,仔細詢問車輛的來往路線、記錄車上人員的實時體溫數據,及時勸返外來人員和車輛,用志願者的“主動”換取群眾的“不動”。為做好武漢返鄉人員排查,“清理”群眾身邊潛在的風險工作,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動員近1100名志願者克服種種困難,通過電話、微信、入戶等方式宣傳疫情防控政策,排查群眾身體狀況。南莊坪街道辦事處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生、青年志願者李娥、邢家巷社區志願者劉偉等志願者們通過手機和座機,一遍一遍的撥打湖北返鄉人員電話,一次一次耐心的瞭解與問候,在短短一週內,志願者共計撥打電話2萬餘個,排查武漢返鄉人員近1000多名,上門為武漢返鄉隔離人員測量體溫和開展其他服務8000多次。

一群“文化人”,傳播社會擔當

為打贏新冠肺炎疫情阻擊戰,每年的這個時候,各民間文藝團體優秀藝人的身影本應出現在大街小巷、各大廣場,為大家帶來賞心悅目的非遺文化表演。但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來,他們積極響應區委區政府號召,不走村串戶“打燈拜年”,不組織進城各類展演。他們的身影是否就隨之消逝呢?沒有,哪怕不出家門,她們依然在編制疫情防控“漁鼓詞”“三棒鼓詞”“花燈詞”“陽戲”等,運用抖音、微信群、朋友圈、小廣播等宣傳,深入人心。張平波,一位76歲漁鼓非遺傳傳承人,用伴隨自己多年的魚鼓筒道出了對新冠肺炎疫情的關切,傳遞著對奮戰在疫情一線英雄們的崇高敬意。2月1日,永定區文聯主席魯絮作詞的張家界首支原創“抗疫”歌曲《逆風的人》推出,文藝工作者用充滿力量的歌詞和動人的旋律,為奮戰在一線的“逆風而行者”鼓勁加油。在12支文化志願服務團隊中,有專業文化志願者200餘人發揮專長,創作歌曲,製作宣傳片,編制疫情防控“漁鼓詞”“三棒鼓詞”“花燈詞”“陽戲”等,用群眾語言宣傳防控知識,打動百姓。其中區委宣傳部、區委網信辦組織的“防疫路上,永定志願者在行動”本土短視頻宣傳活動,已發佈宣傳短視頻8期,每期點擊率在10萬以上。截至目前,全區500餘名文藝志願者們用文學、書法、美術、音樂、攝影等多種形式,創作了10000餘件(幅)作品集中反映了全區各條戰線防控抗擊疫情的感人事蹟,用文學藝術作品凝聚起人民群眾抗擊疫情強大的精神力量,提振著大家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溫暖著人心。

一曲奉獻歌,彰顯大愛情懷

居家防控不能外出,購置生活用品成了一件麻煩事。26歲的吳宗澤是一名健身教練和志願者,由於春節期間突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導致很多公共場所都暫停營業。吳宗澤決定自己來跑腿為市民服務。“麻煩您幫忙買60個雞蛋,肉5斤,韭菜1斤。”吳宗澤每天早上剛起床就拿起手機開始整理清單,做好自身防護措施後就開始出門採購。吳宗澤說他每次買完之後,用筆在訂單上逐個畫上記號再一一回復顧客詢問配送地址。為避免交叉感染,他都是把買好的東西送到每個顧客家小區門口後,讓顧客自己出來取。“辛苦是肯定有一點辛苦的,但是我內心特別踏實,因為現在可以幫助到更多人。”吳宗澤這樣說。由於每家的配送地址都不一樣,有時候會繞整個市城區一週,他騎著一個三輪車在寒風中不停的前進。他說,只要大家能夠及時得到新鮮的蔬菜和物資,他覺得很值得。

永定區楓香崗街道大溶溪社區支部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呂若望組織社區230多戶居民捐贈7.5噸新鮮蔬菜送到了張家界中醫醫院、交警一大隊等8個一線疫情防控單位。這是永定區城鄉志願者在疫情一線奮鬥的一個個縮影。

永定區千名城鄉志願者響應號召,積極投身疫情防控一線,從城市到鄉村,處處用心,用實際行動踐行“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貢獻著志願服務的力量。他們不平凡的戰“疫”故事,就像一股股春風拂遍永定區城鄉每一個角落。

“我是一名殘疾人,生活中得到黨和政府以及社會愛心人士的關心支持,如今國家有難,也要出一份力!”湖南好人、永定區崇文街道代家灣村村民梁英傑,自己掏錢購買口罩和消毒用品,送給防疫一線人員。同時還主動請戰,甘當本村志願者,每天協助村裡搞登記、測量體溫和消毒等工作。“抗擊疫情,政協委員責無旁貸,我只是略盡綿薄之力。”張家界市政協常委、錦華藥業集團負責人趙繼普來到合作橋鄉,為一線工作人員捐贈口罩1萬個。2月17日,永定區楓香崗街道辦事處龍盤崗村五組村民、退伍軍人、青年志願者劉峰開著一輛大卡車,將1000斤大米和3000多斤柑橘送到永定區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指揮部。2月27日,南莊坪街道辦事處木納裡村黨支部書記、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站長田蘭雲發動村裡200多群眾積極向一線防控人員捐款4.4萬多元。2月4日,永定區紅十字會收到來自張家界萬眾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及所屬子公司以及198名青年志願者捐贈抗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善款共計18.42萬元。

脫貧不忘謝黨恩。“是黨和政府助我脫貧,如今國家有難,我也要盡一份綿薄之力!”永定區王家坪鎮九龍村脫貧戶全建平通過微信捐贈2000元……據不完全統計,全區有100多戶脫貧戶自發參加了支持防疫義捐。愛心感染著每一個人、每一個行業,社區居民來了,農民兄弟來了,退伍老兵來了……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29日,永定區紅十字會累計接受社會捐贈近200萬元的現金和口罩等物資。疫情面前,守望相助。步步高、梅尼超市保供應,不漲價、不斷貨、不摻假。得知一線抗疫人員用餐難,張家界“秦大媽”免費配送愛心餐,暖胃又暖心。截至3月4日,宋金絨與公司其他5名志願者免費送餐消耗各類肉品超過4噸,累計送出盒飯、夜宵15000餘份。

吾心安處是吾鄉。大災大難面前,志願者從來不曾缺席,越來越多的志願者集結起來衝向“戰場”,群眾在哪裡,志願者就到哪裡。把他們放到宣傳隊伍裡,他們就是“宣傳員”,把他們放到排查隊伍裡,他們就是“排查員”,不管是在鄉村抗疫最前線,還是戰鬥在城市社區最前沿,他們都在防疫一線書寫自己的志願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