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1歲左右的孩子愛發脾氣、愛摔東西怎麼辦?

花-開錯顏色


很榮幸可以回答您的問題!


相信很多家長都會發現這樣一種情況,在寶寶1歲之後,脾氣似乎變得越來越差了,總是動不動就發脾氣,很多時候,爸爸媽媽甚至都不知道寶寶的怒氣是從而來的,那麼,寶寶的這種“亂髮脾氣”的情況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寶寶愛發脾氣很可能是是這兩個原因引起的。


1、寶寶進入到秩序敏感期了


一般來說,寶寶的秩序敏感期會在一歲左右開始,一直持續到4歲左右,在這期間,如果家長沒有辦法給寶寶提供一個擁有完整秩序的生活環境,或者是家長對於寶寶習慣的環境或行為作出更改,那麼,寶寶們就會出現沒有安全感的情況,這也是導致寶寶發脾氣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2、寶寶在無意識的模仿家長的行為


寶寶天生就具有非常強的模仿能力,尤其是看到爸爸媽媽做出的一些行為時,他們都會下意識的去進行模仿,所以當爸爸媽媽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喜歡當著孩子的面發火的時候,孩子就會記住家長的這種行為,慢慢地也會變得愛發脾氣起來了。

那麼面對喜歡發脾氣的寶寶,家長到底該如何去做呢?


1、尊重寶寶的秩序,允許寶寶進行情緒的宣洩


當我們面對發脾氣的寶寶時,不要一味地去呵斥和制止,要知道,當寶寶時因為自己的秩序感被破壞而發脾氣的時候,這反而意味著寶寶在成長,這種秩序感對於寶寶來說,是很可貴的,家長應該尊重寶寶的這種秩序。


同時,家長也要尊重寶寶宣洩情緒的這種方式,不過聰明的家長們可以引導寶寶用其它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情緒,適當地轉移寶寶的注意力,讓孩子們瞭解到發脾氣是不能解決問題的。


當孩子需要面對一個新的秩序或者環境的時候,家長可以先對孩子進行疏導,讓孩子逐漸去接受一個變化,不要直接果斷的改變,否則寶寶們很可能會由於太過突然而情緒失控。

2、家長要做寶寶的好榜樣


曾經聽過這樣一句話,家長想讓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那麼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自己先成為那樣的人。這句話說的很有道理,家長給寶寶帶來的榜樣的作用是極其巨大的,因此,要想讓寶寶不亂髮脾氣,家長需要做到不在家中、不在寶寶面前亂髮脾氣才可以。


對於寶寶來說,他們的自控力是逐漸成熟的,因此在沒有控制力的時候,需要家長更多的包容和幫助,才能緩解寶寶在情緒上的問題。要知道,正確的榜樣作用和引導對於寶寶來說,比呵斥和強制要管用的多。


如果您對我的回答滿意的話,歡迎關注大條媽咪,我們一起學習更多的育兒知識吧!


大條媽咪


我家寶貝就是一不樂意就哭,之前是一不順他心,立馬倒地,這應該是所有孩子的通病,不用相互學習,就天生會耍賴!我每次都是冷處理,讓他發洩完,我再去跟他好好說,這樣不對的,為什麼不對!還有跟他說完之後,我還會跟他說,媽媽很愛你,但是媽媽更喜歡勇敢堅強,不哭鬧愛笑的你!不要覺得孩子小,而不去和他談,其實孩子什麼都懂!多給點關愛和擁抱,以及暖心的話語,相信他會越來越棒的


檸檬醬兔吖


1、應該多給予寶寶充分的擁抱,讓寶寶對人或事有信任感,同時減少認生反映。耐心,無論做什麼都讓寶寶有始有終。責任感,可以多用請求的口吻讓寶寶來幫助大人完成某項任務。

2、要寶寶獨立完成某項任務,之後一定要給予表揚。投入,多做社會交往練習,使用禮貌用語。擁抱寶寶,給予安撫。如果寶寶情緒失控,拒絕安撫,你也要保持平靜,在一旁安靜地陪伴傾聽。

寶寶發脾氣摔東西怎麼回事

1、寶寶愛摔東西是為了引起你的注意或者喜歡看你生氣時的表情,不要用管教式,更不要打寶寶,這樣只能造成寶寶的膩反心理。寶寶再摔東西時你就假裝沒看見,他可能會摔的更猛,但你一定要忍住不去理會他,當寶寶自己覺的沒趣時就自然會放棄了。

2、我們樂於寶寶去探索發現,但並不希望寶寶養成摔東西的習慣。因此當寶寶摔東西時,不要給予任何表情回應。如果寶寶繼續摔打,輕握起寶寶的手,拿他平時喜歡的玩具或者繪本來轉移他的注意力。

寶寶發脾氣都是有原因的,如果是因為一件小事而發脾氣,只能說明爸媽太慣他了,所以稍微有點不開心就耍脾氣。但是還是儘量別讓寶寶生氣,因為寶寶生氣後容易上火,上火後就會引發各種疾病,所以儘量滿足寶寶要求。



創業失敗的強


首先要檢討一下自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如果你平常也是在家吆吆喝喝的。

那別怪你家娃娃脾氣不好 。有一個學一個!

孩子要從小引導 父母是最好的老師

如果父母都不在身邊 老人帶孩子 多數是慣滴!!好好溝通 。1歲多了能聽進話了 如果還是鬧!!直接揍一頓

如果是跟著你倆的話 這麼沒事鬧脾氣 那就是你倆其中一個脾氣不好沒事愛吵吵 讓孩子學會了“會哭的孩子有糖吃” 這個道理 檢討一下自己

他如果無理取鬧 就讓他鬧 哭 摔 其實是想引起你們的注意 平常多溝通多說話多和他待在一起。別沒事往沙發一趟腳一搭!和老公或者老婆說“來 來局王者”!!然後孩子晾一邊去了。

孩子哭鬧摔。肯定有什麼需求。還是那句話好好溝通。明白他到底想要什麼。 如果不聽話沒事找事揍一頓比什麼都管用。然後在回頭哄一鬨。告訴他。不能摔東西。哭是解決不了任何問題。1歲多的孩子話有的說不利索但是腦袋瓜子足夠聰明。所以你要慢點說不能帶有生氣的語氣跟他說。讓她感受到你是愛他的。但是無理取鬧沒事找事只能是揍一頓才能解決。

還有最重要的一點。揍一頓的時候千萬別守著爺爺奶奶姥姥姥爺。。不然孩子沒捱上。你自己小命難保[捂臉]




花嬸是個妞


為了引起父母的注意力,我和我老公工作都是比較忙,小朋友6個月我就出來上班,平時下班回去就不想說話,也比較少和小朋友互動,他是需要安全感的,經常摔東西可能是你忽略他,給不夠安全感他,有安全感了就不會經常摔東西,因為他知道爸爸媽媽都關注他,希望過來人的建議能幫到你[可愛]


冰冰的生活分享


1歲左右的寶寶愛發脾氣,

是這個時期寶寶特有的天性,

也是寶寶探索世界的一步,

為了吸引爸爸媽媽的注意,

寶寶們不得不時刻搞點“小動作”出來[捂臉][捂臉][捂臉]

這時家長再保護好寶寶的同時

也要懂得和寶寶“溝通”

注意不要讓易碎的東西放在寶寶的身邊

以免傷害到寶寶

玩偶啊,紙巾可以盡情的摔[害羞][害羞][害羞]

摔的同時,家長要和寶寶進行眼神和心靈的交流,相信寶寶一定會非常開心噠[笑哭]


陽陽媽咪


父母越吼,孩子越犟

一等父母用行為管教孩子,

二等父母用嘴管孩子,

三等用拳頭管孩子;

經常吼孩子的父母屬於二等,

收效勝微,還搞得自己疲憊。

而且經常吼孩子會讓孩子變笨,孩子性格上也會有缺陷,要不就叛逆、要不就自卑。

成就孩子的是父母,毀滅孩子的也是父母,所以,與其吼孩子,不如好好想想怎麼改變你自己吧!





學習做人


寶寶愛發脾氣是缺鋅,可以給寶寶補鋅。如果寶寶發脾氣,亂扔東西,要指出她的錯誤,不能縱容。



娜娜影視大全


1歲左右的孩子通常還沒進入秩序敏感期,但已經有對周邊事物的好奇,想要探索,有自己的意願。

這時候需要照看者調整對孩子的照顧方式,多觀察孩子此刻的需求,回應他的需求。比如,我的孩子在這個年齡都愛指這指那,如果你直接說“這你拿不了”,他就著急生氣。其實他不是要拿這些東西,而是要知道這些是什麼,所以我通常告訴他,“這是水壺,用來裝水的”,然後倒水給他看。

這個時候滿足孩子認知的需求很重要,多去觀察,猜猜他需求什麼,回應他的需求,孩子就會平靜溫和下來。


加拿大陪讀媽媽


一歲左右的寶寶,正處於執拗期。孩子會自我,難以溝通。

當他們沒被滿足的時候,無法用語言準確表達自己感受,最快的方式就是發脾氣,摔東西來引起重視。這個時候千萬不要去責備寶寶,因為他會更加抗拒!

最好的方式是~行為干預❤️當寶寶要摔的東西,把他拉開,或者隔離開,這個過程中父母不要表現有任何情緒,當作若無其事就好。這樣孩子亂髮脾氣,亂扔東西的也會慢慢有改觀,同時這樣的行為干預也是保護寶寶自尊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