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對“年輕人初入社會,工作就應該不計報酬”這句話,你是怎麼看的?

科技服務那些事兒


我理解應該是兩個意思:

1、在一份工作中沉下心來積累經驗,年輕人初步步入社會,尤其是工作經驗和對企業和職場的認知都是較淺的,所以需要一份工作累積經驗,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要幹個三五年才算入行,否則就是連皮毛都沒學到。不要只是簡單用收入來衡量工作,更重要的是掌握一門生存的本領。

舉個例子:14年大學畢業,與我同一批入職企業的985畢業生,在實習期有一半人員離職換新的工作,一年以後離職率已達到70%多。那麼這些離職人員,很多人的第一份工作經歷對他們的成長和求職而言並沒有太大幫助,只是讓他們認識到職場的殘酷,沒有沉下心來做事,那就是浪費時間。我原企業堅持工作三年,三年以後跳槽,收入翻了幾倍,我覺得這就是堅持下來的結果。

2、合理地利用工作收入來提升自己。這句話很多人都理解錯了,都覺得剛入社會不應該省錢,應該把錢花出去,所以就會出現很多剛入職場的年輕人經常為了處關係和大家吃喝玩樂,然後不剩錢。我的理解是合理的投資自己,工作經驗和人際關係都需要時間和金錢來積累,把錢花在有用的地方。當然提升人際關係是一部分,另外一部分需要提升自己技能吧,比如考個駕照,考個專業證書等等。在合理支出的情況下,仍然要有結餘,畢竟出門上班就不能再靠父母了,需要學會金錢管理。


劉耀東


不是不計報酬,而是要把積累經驗和學習放到第一位。初入社會的新人有激情有闖勁,但缺乏經驗。你不能在沒有更好工作經驗的前提下去要求更高的工資,只有抓住就業機會豐富自己的閱歷經驗,才能有底氣去要求更高的報酬。新來的剛畢業的同事,一天到晚打聽工資的事,注意力全放在了計較報酬上面。硬要跟幹了幾年的老員工比工資,拿的少就天天抱怨,別說領導,搞得同事也是煩不勝煩。

剛畢業新人

  • 激情滿滿

沒畢業的時候憧憬的職場生活往往是西裝革履,寶馬香車;提著公文包,出入高檔寫字樓,出差全是五星級酒店;動輒攜漂亮同事去跟500強企業談判。心情大家都理解,誰沒有憧憬未來呢?沒有點目標還叫年輕人嗎?剛畢業迫不及待地要走出校門出去闖一闖,上了十幾二十年學了,終於到了交答卷的時候了。個個摩拳擦掌,要去社會上歷練一番,給“老傢伙”們上一課。年紀輕輕,總以為沒有擺不平的事情,沒有捋不直的關係,沒有拿不下的業務。

並且剛畢業年輕人剛參加工作,總是非常熱情,對學習也投入,對同事也真誠。這些都是優良品質,至於後來這些品質不知道去哪裡了,但至少剛進入社會是這樣的。

  • 沒經驗沒技術沒人脈缺資源

工作經驗有多重要大家都知道,鮮有公司招人不要求經驗的,但都不招小白的情況下經驗怎麼來他們才不管,經驗比文憑值錢。技術也是一樣,現在很少有畢業生找到對口專業的工作的,即便是有,也會發現自己在學校學習的東西大部分都用不上,能用上的都是一些基礎理論知識。沒有同學說自己剛到公司就什麼都會,各種問題都能拿下,如果都這樣的話那麼工作了幾年的技術大拿時間都浪費掉了嗎?

人脈能帶來更多的機會,包括新的業務和新的工作機會。大學生人脈多數是自己大學同學,這些同學也都是剛步入社會,自己還沒站穩腳跟能帶來什麼?另外資源是個人過往的業務積累,有些員工工作時間長,認識客戶多,員工入職能夠帶這批客戶一起來,這也是大學畢業生所沒有的。

對待薪酬

如果是自己的合法勞動所得,為什麼不計較?這裡的計較指的是公司故意剋扣工資,或者以其他方式少發工資的情況下,有必要去追究。如果這個都不計較,那麼在公司學到的就不是經驗了,學的是如何做個“老好人”。通常情況下公司這麼做的不多,除非不是正規公司,壓根就是以坑蒙拐騙為生的公司。如果是這樣的公司那麼趕緊腳底抹油走為上策。


公司對新人態度

  • 看個人能力

公司用人是要創造效益的,最基本的是看員工是否能夠勝任自己的本職工作。如果自己分內的事都幹不好,你還得瑟給誰看?被人當猴看嗎?公司要你給他們添麻煩?拿什麼去跟公司計較報酬?所以只有自己能力足了,隨便你怎麼升職加薪,那是你應得的,公司裡升職加薪的都是先幹好自己的本職工作,然後能力仍有盈餘,所以這類人註定是要往上走的。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最好俯下身子埋頭苦幹,努力提升自己業務能力,總有你昂起頭的那一天。
  • 看態度

只要三觀正,肯學肯上進,就是個好員工。如果新人入職不講提升能力,學習公司業務流程,只知道天天計較薪酬,天天質疑加班費沒有拿到,或者跟工作了幾年的老員工比薪水。甚至還鬧到仲裁委或者法院,那麼公司眼裡你就是個碰瓷的,恨不得讓你走的遠遠的,怎麼會給你委以重任。另外對自己對公司都要尊重,比如一個公司在面試,都要結束了一個面試者氣喘吁吁的跑到辦公室,大汗淋漓的喊道:“對不起我來晚了,我搭公交車來的”。拜託面試不是天天都有,一次正式的面試就不能提前安排時間和出行路線?就不能交一次出租車?你這樣的態度毫無機會可言的,直接pass。

  • 不收巨嬰

有些人在家嬌生慣養,事事都順著他來,久而久之形成了以自我為中心的性格,總覺得事事都要順著自己的意思來,不然就甩臉色,發脾氣,鬧情緒。另外不肯思考,只會“拿來主義”,一件小事都不願去想如何做,這種人在職場幾乎寸步難行,不用領導管理,也不用制度管理,同事就把他排擠走了。

建議

認清自己

都知道郭麒麟是個素質非常出色的星二代,一沒有架子,二知道努力,三很懂得尊重別人。《慶餘年》播出後,觀眾對他的好感更上一層樓。這跟有人一頓早餐花掉十來萬拿出來炫耀的行為簡直是天差地別。為什麼他作為一名衣食無憂前程似錦的星二代仍有這麼高的個人素質呢?因為郭德綱的家教就從小告訴郭麒麟“別太拿自己當回事”。嚴格管教出來的高素質,讓自己對自己有很清晰的認知,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做了對自己有什麼影響,都是需要先意識到才能做得到。郭麒麟是郭德綱兒子,所以郭德綱在用心的教他做人。而大學生畢業到公司上班,要自己認清自己,不然誰教你呀?誰也不是你爸。

學習為主

經驗和技術是升職加薪的資本,到哪個公司都一樣。剛步入社會要抓住這個難得的試錯機會,多吸取經驗。這個時候還年輕,經得起折騰,有選擇的機會,認準了之後就要鍥而不捨的去垂直學習,寬2米,深20000米。不要到三四十歲了工作不好找了才想起來年輕時沒有端正心態,頻繁跳槽導致什麼經驗都沒有垂直的積累。

尋找機會

有經驗和技術了,就要尋求更好的平臺,獲得更好的前途,賺取更高的報酬。人往高處走自古是不變的。積累經驗花了這麼長時間,為的就是增加自己的含金量,能夠擁有“計較報酬”的資本。大學剛畢業很少有直接找到自己的“終身事業”,併為此奮鬥一輩子的,多數都是先就業,再擇業。大都是普通人,如果不先找個工作幹著,拿什麼餬口呢?有幾個人能承受一年兩年不工作?還靠父母養活?

綜上所述,年輕人要知道什麼是最重要的,在適合的時間做適合的事。不要拿無知當無畏,誰也不欠你的,你也不欠他們的,拿能力換金錢,通用法則而已。


騖者無畏


我原來單位是個私企,老闆對剛參加工作的員工就是這樣說的,不要計較工資,要多做事。想盡一切辦法剋扣員工工資,他那裡養不住人,大多數新員工兩年後全部走人了,老闆依舊再招新畢業的員工,他就鑽就業難的空著,少給不給,臨走時在扣點,兩年裡外都算上也給不了七八個月工資,就像木偶劇“周扒皮”一樣,不過也有好處,就是被他扒出智慧來了,以免再受敲詐。


手機用戶51558647299


我對這句話是不認同的,工作的直接原因就是為了賺錢,只不過現在人們之間,說話越來越虛偽。尤其在錢的方面,更是表面上很高尚,內心裡卻勾心鬥角,拼命的填滿自己的腰包。

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應該在乎報酬,而且重視報酬。因為對你們來說,報酬的多少決定的是你們的生存質量,而這個質量也會影響你們對於社會的看法。

剛步入社會,報酬其實是很低的,很多年輕人都是隻能溫飽而已。但是倘若沒有這個報酬,可能就要餓肚子了。對於剛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在報酬方面我給你們提幾個建議,希望能夠在職場中幫到你。

第一,報酬要在乎基本工資,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底薪。一般來說,底薪越高的公司,公司的穩定性就越好。對於一些銷售性質的公司,底薪常常低的讓人咂舌,剛畢業的時候,也不要聽人事給你說以後的發展前景,說直接點,公司發展好了,大概率你也獲得不了什麼好處。

第二,判斷報酬,不能只看到工資條上的錢,要多方面綜合考慮。包括是否管吃住,單休雙休,話補車補以及公司的福利政策。舉個例子,月薪5000(不管吃住)和月薪(3500管吃住),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差距。簡單的來說,除去生活開支,最後淨賺的錢,才是真正屬於你的錢。

第三,講究報酬的時候,也要將自己的內在提升算到裡面。在公司三個月,你學會了ps,如果你單獨報一個培訓班,最少也要花幾千塊錢,這其實也是你的報酬。將外在收入和內在提升算在一起,也會讓你對公司有個清晰的考量。

最後呢,年輕人剛入社會,會有不少苦頭吃的,我說這些,你或許暫時還用不上,但我希望你有朝一日能夠明白,路都是自己慢慢走出來的,只要不放棄,堅持往前走,總會有一段好的旅程。我更希望,不管職場如何複雜多樣,你都要守護好自己那顆初心,坦坦蕩蕩,讓自己活得快樂,活得有價值,就是無愧自己的一生!


西瓜二哥


你好很高興回答年輕人出入社會,工作就應該不計報酬?你怎麼看。

其實我不認同這種說法的,首先你要看你做的是什麼工作,在工廠裡是時間制和計件制的,那這個薪資就是固定的啦。多勞多得而且沒什麼技術含量的。

其次是你選責的是和人打交道的,那就需要你是一個能說會道的人,成交率決定了你的薪資的!這也是需要經驗的是吧!

還有就是本身就是有相關技能的人,你給的薪資和她工作所產生的價值不成正比!那也是不合理的吧!

在就是有一種人她就是想學一些技能的,她對薪資沒什麼要求肯定也是有的,因為她是有目的去做的。

所以年輕人出入社會,工作就應該不計報仇,也是看工作的性質的,年輕人也得生活,也得有自己的交際圈,這都需要錢的。除非她很有錢。但這概率很小吧!

最後就是這是老闆不想出那麼多錢的原因。因為對於老闆來說能少給就少給的,你能給我創造更高的利益那不是更好,用最少的錢用一個幹勁十足的年輕人,一舉兩得!

這是我對這個問題的看法。希望能夠做參考!


愛陪伴的陽光


大家好,我是職場仙女。“年輕人初入社會,工作就應該不計報酬”這句話應該從幾個不同的方面來看,從求職者者的角度,企業的角度,行業的角度等方面看,具體我幫大家分析分析。

一、從求職者的角度看

現在的社會上流行著這麼一句話“別跟我談理想,我的理想就是不上班,我上班就是為了賺錢”。這句話看起來非常的實在,非常的接地氣,但是對於一個初入社會的年輕人來說我覺得不是特別合適,初入社會,初入職場,自己的專業能力並沒有特別的強,可能才剛剛接觸這個行業,一味的追求薪水是不明智的。不管是什麼企業,薪資的高低絕大部分取決於你能給公司創造的價值。



初入職場的新人應該沉下心來,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將重心放在提升自己的能力上,這個時候單純的比較薪水的高低意義不大。薪資的增長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當你能夠創造更多價值的時候,薪水自然會上漲,哪怕這家公司不給你漲,有了足夠的實力,跳槽的話薪資也會有一個大的提升的。所以說新人一定要注重提升自身的能力,而不是剛入社會就整天只看工資,這樣絕對是本末倒置的。


二、從企業的角度

一個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員工,一個好的企業應該是有一套成熟的薪資體系的。面對招過來的剛入社會的員工,應該合理的給員工確定薪資並介紹其在公司的發展前景,而不是一味的給員工“畫餅”。過分的賦予員工好的想象,短時間看是有利於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但是當員工成長起來後,當初的承諾不能兌現,這就會導致人才的流失,人心的晃動,於企業的發展也是極為不利的。

三、從行業的角度

作為一個初入社會的人,如果你從事的工作時沒有太大的技術含量的,或者說沒有很強的上升空間的,比如說去工廠當操作工,或者說靠勞力掙錢的工作,那麼不談錢談什麼呢?

如果你是從事技術方面的工作,是需要很長的時間來提升技能和積累經驗的,那麼這時候錢反而不是最重要的。公司能夠給你的平臺,是否對以後的職業成長有提升才是重中之重。



綜上所述,單純的說不計報酬是不對的,但是單純的只計報酬也是不對的,需要從多方面去選擇比較,這樣才能在職場中找到適合自己的定位。


我是職場仙女,歡迎大家在評論區不吝賜評,大家一起討論。歡迎大家點贊、評論、轉發。


職場仙女


對於年輕人初入社會,不計薪酬,我的回答是尊重生命,尊重勞動,十年前我面試時對“大學生實習到底該不該有薪酬”的問題上和某銀行高管大吵一頓,憤然離去,直到今日我仍然堅持。

十幾年前,經過三輪筆試進入到江蘇省某銀行的最後一個面試環節,討論到大學生實習該不該有薪酬的問題,我的回答是,只要該崗位不是端端茶、倒倒水之類的可有可無的工作內容,只要他在崗位工作中發揮了一個職員該做的任務,我認為是要有一定的報酬與之付出相匹配或低一些的報酬,那個高管的回答大致是給了大學生鍛鍊的機會,有點“施捨”的味道,大學生除了該感謝公司,似乎就沒有更多其他的權益了。

十幾年前,我研究生的第二年,去某國企辦公室實習,補貼600元,該部門2個人,女的工薪崗,男的其他事情,我去的時候男的經常被罵,寫個文章啥都不通,我去了之後,很多工作交到我的手上,男子因為能力跟不上最後辭職,我相當於做了該公司一個半崗位的工作,包括公司文秘(公文、週報、總結、子公司成立章程)、組織會議、安全管理等,做過辦公室工作的人都知道,有多忙,那一年的年末,新換了老總,老總講話從來都是稿子寫好,自己毫無思路,也不知道自己想講什麼,照著我寫的稿子念,有一次唸完,說稿子沒寫好,我當時很氣氛,雖然副總一直挽留我,讓我正式入職後掌管辦公室,我婉言拒絕了,如果一個公司的一把手沒有主意,沒有己見,講話全靠念別人的稿子,如何能生存,果然在我離開的第二年,該老總被調走。

我只想表達三個觀點:

1、莫以前生恨,嫁作後來人

或許你的老闆經歷過年輕時的無奈,創業的艱難,失敗,各種挫折,才走到今天,但總歸已去,歌裡唱的好,“時光一去不復返,往事只能回味”,回味過去才更加珍惜,但你的過去與其他人並沒有關係。

2、勞動創造價值。

不論是否是年輕人,關鍵看這個人在你的崗位上有沒有實現價值,年輕人怎麼了,大學生怎麼了,打工的民工怎麼了,他們都是為自己的生活默默的打拼,用勞動換取理想,天生的那叫天賦,不努力一樣無所作為,人的成長都是循序漸進,重要的工作暫時做不了,其他的事情總能發揮價值。

3、定位自己、提升自己。

公司可以設置實習期,進行考核,優勝劣汰,沒必要拋出這麼一句不著邊際的話,如果有,你就可以微微一笑,“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當然不是爺,我們自己要對自己重新定位和審視,在找工作的時候多研究下這個工作本身的職責內容,朝著某一個方向去努力,去提升自己。

最後一句,請記住我們是年輕人。

【我是潘短江,濃縮的都是精華,職場十幾年,歷任財務經理、總監、董事,歡迎關注,探討職場和會計人生】


總監業財職場1加1


年輕人初入社會,很難一下子就找到自己擅長的工作,多嘗試多找找是對的。

但是,嘗試不等於大海撈針,還應該有個大致範圍,在這個範圍裡找有價值的工作,不計報酬地幹,才是聰明且理智的選擇。

首先,工作要瞄準5到10年裡能有大發展的行業。

在一些明顯已經走下坡路的行業裡,再勤奮,也是無用功。

其次,工作要瞄準市場緊缺的職業。

最近三部委聯合發佈了16個新職業,這就是未來會有大發展又緊缺的職業,值得不計報酬地先幹起來。

第三,要看你付出勞動的企業,是不是足夠重視員工的發展。

有些企業是打著努力和拼搏的名義,剝削普通員工。你不計報酬的工作,最後物質回報沒有,職業積累可能也沒有。

所以,不計報酬地工作,需要有目標、有選擇。而且,當下不計報酬,是瞄準了未來的長期收益,並不是啥都不想給活就幹,那就不是不計報酬,是對自己的未來發展不負責任了。


Mrs張小桃


這句話我的理解我認為是錯的。首先年輕人出入社會,他就會對這個社會充滿了希望和好奇。什麼都想嘗試,什麼都覺得新鮮。要想一直保有他這種衝勁和幹勁,首先還得滿足人的最低慾望,就是吃穿用度。如果他選擇的一份職業連最低的生活保障都無法滿足,人家在激情滿滿的狀態下辛苦努力工作,收入和付出不成正比,試問誰還願意再堅守下去?誰還會再用心付諸於工作上。就算老闆和領導整天給你灌無數的心靈雞湯,用上加強版的洗腦方式,但是實際操作下來,肉體都無法滿足,何來精神上的滿足?這種工作,無疑對初入職場的年輕人來說是一種毀滅性的打擊。

還有一種情況,如果這個孩子對這份工作非常感興趣,但是他的收入就算無法滿足需求,他也願意去嘗試,那作為家長,可以給他設定一個時限,這個時限不易過長,而且在這個過程當中,讓孩子關注兩個點,一個是這份工作是否可以讓他學到更多的知識?另一個是在嘗試這份工作的這段時間,家長不會給你貼補家用,你必須得拿你的收入來維持你的生活。如果能保證這2點,孩子在做的過程當中他自己也會去權衡去思考是否適合。

像我兒子,上學的時候就一直心心念念在暑期要去打工,覺得賺錢容易。經朋友介紹就給他找了一份發傳單的工作,每個小時12元,每天從1點幹到晚9點,每發兩個小時就回店上休息一個小時,每天收入大概70元左右,做了2周共收入980元。他才開始算覺得還是挺多的,等他結束後,我就跟他好好詳談了一次,一方面我問他,這份工作他覺得有什麼收穫?他告訴我說,發傳單也是一項技術活,要動腦筋去想可以發的地方、要選擇人流量大的,其次,在發的過程當中要觀察什麼人會接他的傳單,而且發傳單的目的是要吸引到客戶,把客戶引流到店上產生消費,那就要有針對性的選擇所發的對象,而且還幫他排除了自身面對人的恐懼心理;其次,我們再來分析他的收入,半個月收入980,那一整個月算下來2000還不到。我們就按他整月收入來平攤他的費用,按他早餐10元+2個正餐各20元的標準,那他每天在餐費上就要花費50元,一個月算下來1500元。他出行坐公交車的車費,往返各2元,那每天就是4元。一個月算下來120元,這兩項開支就合計1600元。就算是2000元的收入,剩下的400元別說租房了,就連買自己平時的生活用品,繳納水電費可能都不夠,那又怎麼才能維繫自己的生活呢?分析下來孩子得出的結果就是這份工作可能可以在暑期的時候給自己賺取點零花錢,又或是利用自己多餘的時間作為兼職來完成。如果是當成自己畢業後的主業那肯定是自己都養活不了自己了。

所以我舉這個例子的意義在於,孩子想要嘗試有何不可?但首先自己要學會分析每份工作的長遠性及可實踐性。畢竟不管什麼樣的工作,都是為了滿足自己身心發展的需求。有些時候早一點做出正確的判斷,就可以讓自己少走彎路,為什麼必須初入社會就得不計報酬。難道說通過權衡能使自己全身心投入到理想的工作崗位當中,能讓自己早日謀求事業之路的想法不是更好的選擇呢!




生如夏花般如此絢爛


俗話說“萬事開頭難”初入社會,的確面臨很多問題,但是報酬問題不能簡單的不計較處理,重點是該怎麼計較,如何計較。

這個問題實際包含兩個緯度:

一、能力匹配問題;

二、報酬到底包括什麼,邊界在哪裡?

一、能力匹配。

什麼叫能力?社會工作中的能力不僅僅是單純的技術,同時還包括行政統配能力、組織控制能力、溝通交際能力、自身資源運用能力、相關知識掌握能力、具體的工作流程運用能力、相關設備的使用能力……等等。

如果負責一個項目,還涉及到工作分配能力,領導能力。初入社會的人很容易用單純的技術能力來判斷自己能力,這是遠遠不夠的。一個企業設置職位,不看你是不是初入還是工作時間很長,真實要看的是你具體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初入社會的人最好看中一個職位之後,先去了解該職位的職責範圍,應該具備什麼相關知識,這個職位的合格評價標準,然後與自己進行對照,比較清楚的瞭解自己的所長和所短,並對所短做好準備如何改善,這才是對待工作的正確方式。

二、報酬的概念。

報酬不僅僅是金錢的數字,有時還包含著工作經驗、資歷成長、材料成本、時間成本……,人脈等等各個方面。

作為初入社會的人,應該正確認知自己的能力情況下,明白自己為了這份工作的目的是什麼。在初入社會者普遍經驗欠缺的情況下,對自己單純的經濟要求做些妥協,是必須的,但是不是不計較。因為任何相應的薪酬匹配了相關的責任,沒有索取就沒有責任,所以,這不是不計較的問題,是怎麼計較的問題。

為了讓自己有充分的時間和精力來充實自己,適當的經濟能力,會讓你更加自如的為未來的成長提供充裕的環境。所以初入社會者可以對金錢的要求有所妥協,但是是建立在自己對能力匹配的認識上的,自己職業目標的規劃上的,以及對社會該職位的薪資水平上的結果。

最後,第一份工作對於初入社會者來說相當重要,有句話是這樣說的:“每一份工作是書寫個人自己的簡歷”,第一份工作你的積累,你的薪酬水平對於你以後的所有工作都會產生嚴重的作用。

所以,朋友,做好準備,迎接挑戰吧,你會擁有光明的未來!最後,祝大家都找到自己心儀的工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