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空氣熱脹冷縮的現象有哪些?

瓷青2016


熱脹冷縮是指物體受熱時會膨脹,遇冷時會收縮的特性。由於物體內的粒子(原子)運動會隨溫度改變,當溫度上升時,粒子的振動幅度加大,微粒加快了運動,微粒之間的距離增大,令物體膨脹;但當溫度下降時,粒子的振動幅度便會減少,微粒之間的距離縮小,使物體收縮。

生活中常見的空氣熱漲冷縮的現象:

1、熱氣球、孔明燈,利用的是體積膨脹,密度變小而上升.

空氣經過加熱變成熱空氣,從本質上講,熱空氣比冷空氣輕,因為單位體積熱空氣的質量較小。1立方分米的空氣大約重1克,若加熱到37.8攝氏度,同樣體積空氣的重量會減少約0.25克。因此,熱氣球中每立方分米空氣可以升起0.25克的物體。

上升時:把球囊內的空氣加熱,空氣排出使其變輕,重力小於浮力就可以使氣球載重升空;

下降時:則停止加熱,冷空氣又進入球囊,氣球的重力增加,重力大於浮力時便下降。用開燃燒開關的間隔時間長短,調整球囊溫度(氣體密度)來控制熱氣球的上升和下降。

2、癟的乒乓球放進熱水中乒乓球重啟鼓起來

小時候估計我們都嘗試過。熱水加熱了乒乓球內的空氣,讓空氣產生膨脹,對乒乓球產生擠壓變回原來的形狀。但如果兵乓球裂開就不行了。

3、自行車等的車胎在夏季暴曬下,車胎爆裂

同理。也是空氣受熱膨脹擠爆了車胎。所以在夏天,自行車輪胎打氣不能打的太足。

4、水未燒開時,鍋底出現的小氣泡

氣體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降低。在水未開時,鍋底出現的一些小氣泡,主要成份是空氣.這是由於水中溶解的空氣因為水溫升高而對氣體的溶解度降低而被釋放出來。當然也包含著一部分的水蒸汽,但當水燒開後,鍋底冒出的大量大氣泡,那基本上都是水蒸汽了.是由水達到沸點之後汽化而成.


小K科普生活


熱脹冷縮是一個很常見的物理現象。比如,大家在超市買的玻璃瓶罐頭,金屬蓋子上會有一個凸起,常常還會伴隨著"若凸起請勿食用"的字樣。吃完罐頭後人多人會將這個玻璃杯當水杯用。當把杯子加上開水並擰緊蓋子,等水溫降到一定溫度時,會發現杯蓋上的凸起會啪的一下凹下去。這就是因為當杯中倒開水時杯中的空氣被加熱膨脹,空氣分子間的間距變大。此時擰緊蓋子時,雖然杯中的氣壓與外界相同,杯蓋的凸起不會凹陷。但是杯中單位空間的氣體分子量比杯外的少。進過一段時間冷卻後杯子水溫下降,同時杯子中空氣溫度也隨之下降。這就會讓空氣收縮,使得杯中的氣壓比外界小。杯蓋的凸起就會受大氣壓作用被壓凹陷,並能提到啪的一聲。

另一個很常見的例子就是熱水壺。當你將裝有小半壺開水的水壺使勁搖晃會使木瓶塞噴出去。這是因為在你搖晃水壺時,瓶內的空氣會被開水迅速加熱膨脹,這是水壺內氣壓迅速提高,就會使得木瓶塞噴出去。同樣的道理,熱水壺裝滿開水後,時常能看到瓶口鼓泡併發出聲音。這也是由於瓶內空氣被加熱膨脹,由於氣壓升高把多餘的空氣從木塞與瓶口的縫隙中排除,加上瓶口的冷凝水就會鼓出水泡。(圖片轉自網絡)




科普實習生


空氣熱脹冷縮的例子很多,而且很多發生在生活中。下面舉三個例子。

例子1,夏天在外部環境中從瓶子取出老乾媽後,將瓶子擰住放到冰箱中冷藏,第二天拿出老乾媽立刻打開,發現很費勁甚至打不開。在外部環境放一會兒或則瓶子上澆些熱水再打開,就容易很多,這裡面就有空氣熱脹冷縮的原理。

例子2,結婚或則店慶會吹一些氣球,如果正好是夏天又暴露在太陽光直射下,這些氣球很容易炸破。其中的原因也是空氣的熱脹冷縮,因為陽光直射下氣球溫度急劇升高,氣球內空氣膨脹,將氣球脹破。

例子3,買了一瓶罐頭,結果費勁九牛二虎之力也打不開。這時候,將罐頭調轉,用手掌猛擊罐頭底部幾次,然後再擰罐頭瓶蓋,很容易擰開了。這個過程中,手掌對罐頭做功,罐頭內部空氣溫度升高而膨脹,內部氣壓大於外部,有利於擰開瓶蓋。



神州上卿


孔明燈,熱氣球。自行車爆胎,罐頭瓶蓋下凹,這些都是空氣熱脹冷縮的現象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378af8a9eeec4f9c995d8206a3c56558\

勇哥365


自行車輪胎氣壓,夏天氣不能打的太足,因為天熱膨脹;冬天要打足,氣溫低收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