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昔日八方來朝時代的一去不復返

寶應元年(762年)四月二十日,代宗柩前即位。

昔日八方來朝時代的一去不復返

經過一番周折,代宗開始親政。他親政以後,發佈的第一道詔書就是委任兒子、奉節郡王李適為天下兵馬元帥。

所謂“國之大事,戎馬為先”,這一天是寶應元年(762年)四月二十五日。

在他部署平叛的過程中,也對朝廷上下、宮廷內外的人事關係進行了調整。五月于丹鳳樓頒佈的大赦制書已透出這一意圖。

其中在玄宗時被廢黜為庶人的王皇后、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等均恢復了封號,因擅兵被廢為庶人的永王璘等也予以昭雪。

但是,宦官勢力的膨脹,影響了代宗的親政。

李輔國恃功自傲,曾對代宗說道:

“大家(代宗)但內裡坐,外事聽老奴處置。”

氣焰囂張,不可一世。

昔日八方來朝時代的一去不復返

代宗因此很不痛快,但不得不表面尊崇,暗中卻利用程元振來對付他,以至於後來將李輔國暗殺於家中。

寶應二年(763年)正月,在唐軍的打擊下,安史叛軍的最後一個元兇史朝義走上窮途末路,自縊而死。很快,降將李懷仙就將他的首級送到京師。元兇授首,大功告成,唐朝諸道兵馬皆凱旋班師。

史朝義的死,標誌著歷時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總算平定了。八年之中,不僅玄宗、肅宗各赴黃泉,唐朝皇帝換了祖孫三代,叛軍元兇也變了兩姓(安、史),父子四人(安祿山、安慶緒、史思明、史朝義)。

代宗完成了肅宗未竟之事,總算可以告慰祖宗,鬆口氣了。舉國上下的黎民百姓似乎一夜之間忘卻了兵災戰火的苦痛,也為這來之不易的勝利而歡呼。

百姓的歡呼雀躍,使人暫時淡忘了為平叛所付出的沉重代價。

在史朝義退出洛陽之後,收復洛陽的回紇兵就大肆擄掠,殺人萬計,城中大火十幾天不滅。朔方兵、神策軍也以洛陽等地久陷敵手,推波助瀾,縱兵搶掠達三個月才停止。

昔日八方來朝時代的一去不復返

平叛大軍所過之處,邑落為墟,比屋蕩盡。時正值隆冬,百姓飢寒交加,有的竟以紙為衣,聊御風寒,令人為之心酸動容。

代宗時期的帝國,創傷累累、百事待舉、人口流失、土地荒蕪,人吃人的慘劇時有發生。天災人禍,饑荒瘟疫,肆虐著已經蕭條的城市和鄉村。

郭子儀曾向代宗描述過河南都畿一帶滿目瘡痍、人煙斷絕的淒涼慘狀。兩京失守之後,為了平定叛亂,河西、隴右、安西、北庭等地邊軍不得不相繼東調,導致西北邊防削弱,吐蕃、党項等乘機屢屢內擾。

昔日四夷賓服、八方來朝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河、隴地區的淪陷、東北平盧鎮的南遷,使天寶以來形成的邊疆全面防禦圈逐漸壓縮,由此而改變的邊疆民族形勢,給唐朝的國防及內政都帶來了許多新的問題。

平叛戰爭還沒有結束,浙東臺州(現在的浙江臨海)等地就爆發了袁晁起義,江南一帶大大小小的地方動亂,無疑加重了代宗時期朝廷的壓力。

平叛勝利之後,朝廷大軍還沒有凱旋迴朝,吐蕃軍隊就攻入關中,渡過渭水,直入長安,代宗倉皇出逃陝州。這一事件,更使代宗朝困難重重、雪上加霜。

昔日八方來朝時代的一去不復返

此外,河北降將的不馴,平叛將領僕固懷恩等人的挾私以致走上反叛之路,更讓唐王朝狼狽不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