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上市8個月後,瑞幸又講出“無人零售”新故事,錢治亞首度公開未來終局走向

瑞幸咖啡似乎總有新故事。

2020年1月8日,瑞幸咖啡發佈了智能無人零售戰略,宣佈推出無人零售咖啡機“瑞即購”和無人售賣機“瑞划算”,進一步密佈網店、貼近客戶。這是繼瑞幸小鹿茶之後,瑞幸咖啡對外講出的又一個新故事。

上市8个月后,瑞幸又讲出“无人零售”新故事,钱治亚首度公开未来终局走向

與此同時,瑞幸咖啡首席執行官錢治亞對外公佈,目前,瑞幸咖啡的直營門店數達到4507家,累計交易客戶數也已超過4000萬,已成為中國最大的咖啡連鎖品牌。

自成立以來,瑞幸咖啡的成長速度令人驚歎,更是創造了18個月光速上市的歷史神話。而上市以後,瑞幸咖啡不斷突破產品品類邊界,陸續推出輕食、小鹿茶、周邊產品,以及自有堅果品牌等,這也讓瑞幸咖啡的終局走向蒙上了一層神秘面紗。

“聰明的投資者們會看到瑞幸咖啡對整個消費市場的改變與其無限的發展潛力。”對於瑞幸咖啡的終局,錢治亞表示,瑞幸咖啡正在構建一個以科技與品牌為底層驅動力的“自有流量+自有品牌”的智慧零售平臺。

“無限場景”的新武器

目前,瑞幸咖啡推出的無人零售戰略包含了兩大智能終端,分別為主打無人咖啡的“瑞即購”(luckin coffee EXPRESS)與無人售賣機“瑞划算”(luckin popMINI)。

據介紹,不同於市場上的傳統無人咖啡機,“瑞即購”採用瑞士Schaerer咖啡機、WBC大師精心拼配的IIAC金獎咖啡豆和其他優質原料,產品品質和口味達到與瑞幸咖啡門店相同標準,實現“千杯如一”。

“瑞即購”的產品不僅包括大師咖啡,還包括了小鹿茶、熱巧、牛奶、熱飲/冰飲等多樣化的產品,24小時供應。用戶通過luckin coffee App下單,到機掃碼取餐。

值得一提的是,為持續保持高性價比,“瑞即購”無人零售繼續採用瑞幸咖啡一貫的補貼打法,即新客首杯免費與買2贈1策略,優惠券與門店通用。同時,基於瑞幸咖啡整個物聯網系統,“瑞即購”的產品也可實現跨設備取餐。

而相比於傳統無人售賣機,“瑞划算”最大的特點是“線下買到電商價”,並且每臺“瑞划算”設備上還內嵌共享充電寶。在產品端,“瑞划算”售賣的產品主要包括瑞幸自有品牌產品與第三方產品。

據悉,目前,瑞幸咖啡與百事公司(PepsiCo)、雀巢(Nestle)、恆天然(Fonterra)、雪萊(Schaerer)、路易達孚(LDC)、奧蘭(Olam)、中糧、希傑(CJ)、伊利、蒙牛、好麗友、卡樂比等14家全球供應商達成了合作。瑞幸咖啡將通過與上述供應商的深度合作,大規模採購和定製化獲得優惠的採購價格,並藉助“瑞划算”大大減少渠道成本,使消費者在享受到無人售貨機便利的同時,還可享受到電商的低價。

另外,在點位鋪設上,瑞幸咖啡的兩大無人零售終端機將覆蓋辦公室、校園、機場、車站、加油站、高速公路服務區和社區等各個場所,與現有的瑞幸咖啡門店網絡相輔相成、互相補充。

事實上,在無人零售的鏖戰中,玩家們第一階段的勝負點在於點位佈設。而要快速拓展與掠奪線下的場景資源與點位鋪設,離不開資本的助推。換言之,無人零售的前期競爭更多的是資本的較量,這似乎正中瑞幸的掌控。

“今年,‘瑞即購’與‘瑞划算’點位鋪設的數量不設上限,越多越好。瑞即購+瑞划算,將是現代企業辦公室的標配。”對於瑞幸無人零售終端的擴張速度,錢治亞如此強調。

在錢治亞看來,瑞幸咖啡的無人零售戰略是瑞幸咖啡“無限場景”品牌的進一步延伸,將充分利用中國互聯網新基礎設施的優勢,驅動零售行業再次升級。

業內人士認為,瑞幸咖啡無人零售省去了高昂的人員和裝修費用,並大幅減少了租金,擁有比小店模式更優的成本結構,使得瑞幸咖啡在保證產品品質的情況下,大幅降低交易成本,並更進一步地貼近客戶。無人零售戰略將幫助瑞幸咖啡加快擴大客戶規模,提高客戶消費頻次。

“飛輪效應”的釋放

自瑞幸咖啡創立以來,就一直備受爭議。

燒錢補貼、不顧虧損矇眼狂奔、資本催熟……瑞幸咖啡以其特有的擴張模式迅速攪動了傳統的咖啡市場,也逐漸顛覆了傳統的零售模式。

然而,不論外界如何非議,瑞幸咖啡這個市場“新物種”總是一次又一次給外界帶來新故事。從輕食、果汁到茶飲、堅果等自有品牌再到如今的無人零售,瑞幸咖啡圍繞著自有的內在主張一路向前猛奔。

這種底氣或許來自於錢治亞口中的瑞幸咖啡的“飛輪效應”。即通過更密網絡更多產品更高頻率地觸達更多客戶,再利用積累下來的流量池與更多數據實現更高效率,從而達到更低成本更大規模的持續高速發展生態體系。

“瑞幸正在形成巨大的飛輪效應。在這個飛輪效應裡,瑞幸咖啡不斷擴展網絡,給消費者提供更多的產品,使得客戶越來越多、消費頻次越來越高,同時產生了更多的數據。這些數據幫助我們不斷提升效率,形成更大的規模、降低整體成本,最終再進一步支撐我們進一步拓展網絡和產品。”錢治亞稱。

據悉,上市以後,瑞幸咖啡的股價一度高開高走,最高市值達到了100億美元。根據瑞幸咖啡2019年第三季度(截至9月30日)的財報,2019年第三季度,瑞幸咖啡產品淨收入14.93億元,同比增長558%;淨虧損為5.319億元(約合7440萬美元);當季月均交易用戶930萬,同比增長398%;當季月均銷售產品件數4420萬件,同比增長470%;截止2019年9月30日,瑞幸咖啡門店總數同比增長210%,達3680家。

這意味著,瑞幸咖啡的門店數量在不斷提高的同時,用戶數與用戶粘性以及瑞幸咖啡的產品收入、經營效率也在顯著提高。

“如果瑞幸選擇走渠道路線,成為一個多品類的公司,在‘角色跨越’的過程中,估值在短期內上升會比較有限。但是,一旦跨過這個天花板,瑞幸的估值會有一個更大的上漲空間。”眾海投資副總裁張燁秋曾對投中網表示,突破天花板的能力,將成為瑞幸咖啡在美國資本市場站穩腳跟的關鍵。

如此來看,瑞幸咖啡正在一步步打破自己的天花板。

作為瑞幸咖啡的最大機構投資人,大鉦資本執行董事劉紹強認為,瑞幸的核心商業模式是技術驅動的高效零售網絡,直接觸達終端消費者。其產品品類會根據市場情況持續拓展和調整。

而對於瑞幸咖啡的終局走向,錢治亞首度公開回應稱,瑞幸咖啡正在致力於構建以技術與品牌為基石的集合自有流量與自有產品閉環的智能零售平臺,並將持續一手發展流量一手發展產品,提升品牌價值,拓展平臺規模,為客戶創造更大價值。

“瑞幸咖啡的無人零售、線下門店和電商渠道,組成了瑞幸咖啡全渠道的自有流量體系。同時,瑞幸以高品質、高性價比、高便利性的品牌價值正成為廣大客戶廣泛接受的時尚快消品牌。隨著整個產品和流量的進一步提升,瑞幸這個智慧零售平臺也將實現不斷的自我優化。”錢治亞強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