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國家級科技獎項公示:大學得獎項目198個,91所高校技壓群雄

臨近年底,各個領域、各個行業年會不斷,各個獎項頒個不停,但備受全國人民關注的還是每年年底國家層面的科技獎項頒發情況;就在今日,2019年國家科學技術各個獎項正式在人民大會堂頒發,凡是拿到獎項的高校,都是對自身科研能力最好的肯定。

本年度頒發的還是三個獎項,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國家科技進步獎;從整體的獲獎項目來看,本輪共有239個項目獲獎,而144個高校為主要完成單位的項目就高達198個,佔比約83%;有91所高校作為第一完成單位的獎項高達159個,佔比約67%;由此可見,各大高校在國家科研創新的方陣中佔據了越來越重要的位置,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國家級科技獎項公示:大學得獎項目198個,91所高校技壓群雄

國家自然科學獎是數理化等基礎研究及信息材料等應用基礎研究領域的最高獎項,上圖是2019年的獲獎名單;一等獎1名,獲得者是南開大學,二等獎31名,幾乎都是985/211高校,極個別是普通高校,比如湘潭大學。該獎項授獎個數是46個,高校方陣獲獎佔比約70%。

國家級科技獎項公示:大學得獎項目198個,91所高校技壓群雄

國家技術發明獎是工藝/產品/材料等領域重大發明的最高獎項,上圖是2019年的獲獎名單;一等獎1名,獲得者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二等獎38名,雙一流高校佔據多數,但與自然科學獎相比,更多的普通高校出現在榜單當中,比如揚州大學、南昌航空大學、河南大學、廣東工業大學、廣西大學等高校。該獎項授獎個數是47個,高校單位佔比約83%。

國家級科技獎項公示:大學得獎項目198個,91所高校技壓群雄

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主要是個人或者組織在技術研究/創新/研發/轉化的過程中作出突出貢獻的最高獎項。上圖是2019年的特等獎/一等獎/團隊名單;在11個項目當中,除了武漢大學、西南交通大學及國防科技大學獨立完成相關項目,剩餘8個項目都是多高校合作的成果。大連理工大學成為本年度唯一的創新團隊獎獲得者。

國家級科技獎項公示:大學得獎項目198個,91所高校技壓群雄

上圖是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名單,共有115項;該名單當中,農學高校表現亮眼,比如西農、華農、中農、河北農大、川農、華南農大、揚大等高校都是獨立完成相關項目且獲得二等獎;還有很多項目都是諸多農大合作的成果;這份名單儼然就像是農學高校翻身的“封神榜”,雖然高校冷門,但對國家的貢獻卻是不容忽視!

以上三大獎項連續幾年來,高校獲得項目比例屢創新高,充分的反應出高校在基礎研究和重大科研創新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但這份名單也側面的反應出,高校領域“貧富分化”也極為明顯,科研成果產出主要來自雙一流高校及少數學科領軍高校,畢竟只有高經費的投入才有科研成果產出,普通高校得不到高額的經費,重大科研成果似乎也無從談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