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0 伊朗刺殺:解密“死神”無人機如何“千里取首級”

伊朗刺殺:解密“死神”無人機如何“千里取首級”

被空襲的汽車 來源:Iraqi prime minister's press office

1月3日,伊朗將軍卡西姆-蘇萊曼尼(Qassem Soleimani)在巴格達國際機場附近突遭空襲致死。

蘇萊曼尼作為伊朗精銳部隊聖城旅的指揮官,負責伊朗革命衛隊的國際行動,他被認為是伊朗在中東地區的軍事及情報戰略設計師,素有“中東之狐”之稱。

事發前,蘇萊曼尼剛剛從敘利亞的首都大馬士革乘飛機來到伊拉克巴格達,但當蘇萊曼尼乘坐汽車剛離開機場不久,便遭遇到了多枚導彈的精準定位打擊。霎時間,汽車火光一片。

據外媒報道,蘇萊曼尼的遺體是通過其所佩戴的戒指,才得以辨認。現場狀況的慘烈程度可見一斑。

美方表示,空襲是在特朗普總統的指導下進行。那麼對於向來注重安全保密的蘇萊曼尼,美國空軍是如何在高空完成精準狙殺的呢?

美軍首款獵殺用途無人機

答案是美軍鼎鼎有名的MQ-9 Reaper無人機所發射的“地獄火”導彈。

MQ-9 Reaper無人機(又名:死神、收割者、掠食者),製造商為通用原子航空系統公司(General Atomics Aeronautical Systems, Inc.),2007年進入美軍服役。

目前MQ-9無人機是美國空軍主要的攻擊型打擊無人飛行器,具有多任務、長續航、高海拔監視的特點。“M”是國防部多用途的代號,“Q”是指遙控飛機系統,“9”表示這是一系列遙控飛機系統中的第九個。

此無人機由同樣有名的MQ-1“捕食者”無人機發展而來,其尺寸更大、速度更快而且可以攜帶更多的武器。

值得一提的是,MQ-1無人機在最初設計時,主要是執行偵察任務,而MQ-9則是美軍首款專門設計作為獵殺用途的無人機。

美國空軍官網顯示,MQ-9“收割者”無人機全長為11米,翼展為20米,高3.8米,空重為2.23噸,最大起飛重量4.7噸。

伊朗刺杀:解密“死神”无人机如何“千里取首级”

這款無人機在動力系統上使用了一臺輸出功率為900馬力的TPE331型渦漿發動機,巡航速度約為230 mph。

在滿載4000磅燃油的情況下,該無人機可以保持最高28小時的續航時間,作戰半徑高達1852公里,最高可飛1.5萬米。正是如此高度,使得“獵殺者”能夠隱蔽安靜地巡航,不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無人機在飛行時因為速度慢,發動機聲音小,紅外熱症候小,在目標上空留空時間長,很不容易被發現。”《兵器》雜誌編輯肖寧如此向時代財經表示。

而MQ-9無人機最先進的地方在於其武器系統以及傳感器。

該無人機擁有6個外部掛架,機翼內側的兩個武器掛載點可以攜帶680公斤的彈藥,中部武器掛載點可以攜帶270公斤,外部武器掛載點為最高91公斤,最多可以一次性攜帶4枚AGM-114地獄火導彈以及2枚230公斤GBU-12激光制導炸彈。

除此之外,MTS-B多頻譜瞄準系統更是賦予了“獵殺者”過人的探測能力。其監視系統為了創建圖像總共攜帶了接近370個攝像機,每張照片能夠抓取到的像素規模為18億,一分鐘就能夠產生TB級別的數據。

精確識別千里外的汽車並投射導彈擊殺地面目標,對“獵殺者”無人機來說絕非難事。

2016年5月22日,美軍聯合特種作戰司令部(JSOC)正是通過操控MQ-9無人機,對車裡的塔利班最高領導人阿赫塔爾·穆罕默德·曼蘇爾發射了兩枚“地獄火”導彈,造成曼蘇爾當場死亡。

內鬼+電子情報雙重狙殺

“現在的導彈具有焦平面紅外跟蹤技術,一旦發現目標,即使目標移動,它也可以進行跟蹤。儘管車在公路上總有拐彎之類的,但基本逃脫不了MQ-9無人機的紅外跟蹤系統。”作戰與武器裝備軍事專家王雲飛向時代財經如此表示。

不過,使用MQ-9無人機狙殺目標,仍需人工配合操作。現階段每架“收割者”無人機都配備一名飛行員和一名傳感器操作員,他們在地面控制站內實現對“死神”無人機的作戰操控。

“這次刺殺是一個有預謀的行動,他並不是臨時起意。”軍事評論員高峰向時代財經分析道,“美國MQ-9無人機在伊拉克最近的基地是科威特,從科威特基地到伊拉克巴格達機場有500多公里,MQ-9要飛行一個多小時才能到那裡。”

這就意味著蘇萊曼尼的行程美方已提前知曉,“獵殺者”無人機提前從科威特基地起飛,到達指定位置滯空待命。“等美方確定蘇萊曼尼到達巴格達機場的方位後,才給MQ-9下達了攻擊指令。”高峰說。

“我個人覺得,這次蘇萊曼尼被殺,內鬼起了重要的作用。”鳳凰衛視評論員、主持人兼軍事學者宋忠平則向時代財經指出,“MQ-9屬於有人控制的無人機,如果要狙殺領導人,必須得到情報。”

2010年,美國與以色列針對伊朗開發的網絡攻擊震網病毒曝光,伊朗核設施出現重大技術問題。隨後2013年,前美國中央情報局僱員愛德華·斯諾登也揭露了CIA的稜鏡計劃。

“稜鏡門讓很多國家升級自己的網絡系統,包括電話、通訊系統,也都不再選擇美國公司的產品,這使得實施稜鏡計劃中的監控手段難度加大。震網病毒後,伊朗也不斷加強國內的通訊網絡安全。”宋忠平分析道,“像蘇萊曼尼這樣量級的軍方人士,他很清楚電磁洩漏會導致殺身之禍,所以他很注意這方面的隱藏。”

在宋忠平看來,如今如何防範無人機狙殺,最可怕和最不可控的是內鬼,比技術情報帶來更大殺傷力的反而是人工情報。“而且這個內鬼有可能是潛伏多年的,這個對伊朗來說危害是非常大的。”

智能化戰爭尚在初期

目前,MQ-9“收割者”無人機已經成為了北約軍隊的制式武器裝備,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之內,它可能都將是西方國家軍隊執行斬首行動的利器。

根據作戰與武器裝備軍事專家王雲飛的介紹,常規的無人機狙殺流程,一般是通過人工和技術情報分析,得知目標行程後,通過天基的衛星偵察系統和地基的戰略偵察系統,發現目標的電磁信號,通過人工確認和輸入信息到無人機的搜索跟蹤系統。

“無人機再搜索發現,將信號確認後,再輸入到導彈的系統中,在得到人工指令後,最後由導彈的紅外加電磁信號兩種制導方式,實現精確狙擊目標。”

而在肖寧看來,無人機的智能化主要體現在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增強後,無人機對目標的快速反應。智能化可以將大量複雜和繁瑣的分析比對工作交給計算機,節省大量的時間,從而做到精準打擊。

“一般來說,高價值目標的攻擊窗口時間很短。這個時候如果在等待中貽誤戰機,無人機的飛行和作戰就太不划算了。”肖兵說,“如果後方數據庫給予強大支持,前方無人機和後方操作手以及指揮機構之間的聯絡網路特別的通暢,先有高速計算機分析無人機所獲得的信息,明確目標的性質和身份,而後迅速交由後方指揮機構迅速決策,就能快速下達打擊指令。”

無人坦克、無人偵察車、無人潛艇、無人加油機……如今軍用無人機在現代戰爭中正各國被廣泛使用,現代戰爭也正呈現出無人化趨勢。

不過,多名分析人士均向時代財經指出,現在具備無人機干擾和抗干擾能力的,都還是電子科技或軍事實力強國,比如美國、歐洲諸國、日本、中國、俄羅斯、伊朗等。

“這些軍隊的序列裡,都有專門的電子戰部隊,裝備技術水平很高的電子戰裝備,可以執行干擾和反干擾作戰。”肖寧表示。

除此之外,如今的智能化戰爭也還處於起步階段。王雲飛表示,“現在的戰爭它顯示了一部分自動化。像MQ-9無人機對於目標的發現、識別、查證、跟蹤,它只是完成了當中的一部分,它還需要航天偵察系統、大型的遠程偵查系統配合。”

而至於未來無人機的發展方向,宋忠平則表示,“讓無人機具備自主學習能力,擺脫後方數據鏈操控人員的操控,未來的無人機將會變成飛行的機器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