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3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自小會做應用題的中國人,是有兩個擔心的:一怕進水管關了,二怕排水管開了。這兩件事要是發生了,再大的浴缸也會空了。

今年,很多人就是這麼理解中國經濟的。

所以,我們就委託施展老師做了這麼一份年度報告《中國製造報告》。他在越南考察了3個工業園,3個研究機構,2個國際組織,13家企業,30多個企業家,形成了這份報告。只為弄清一件事,中國製造業是不是在轉移出去。

先看一眼我們的中國製造,規模驚人。別的不用說,一年培養的工程師,就相當於美國、印度、歐洲、日本的總和。我們的完備性也驚人。工信部部長苗圩說,現在中國有41個工業大類,207個工業中類,666個工業小類。我們是世界上唯一一個,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這是人類歷史上,頭一次有國家做到這點。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與此同時不要忘記,我們即將成為全球最大的消費市場,當最大市場和最全工業門類,在同一片土地上同時發生的時候,他一定會催生最快的創新和製造業的變革。

今天在談中國製造的能力,不應該只看到它歷史上的優勢,更應該看到在新條件下,正在長出來的那些能力。比如柔性製造、智慧製造。

但是,話又說回來,整天喊中國厲害,有什麼意義呢?厲害了就能躺下來睡覺,等著一個美好的未來嗎?龜兔賽跑的故事,我們都知道。

就拿越南來說,雖然它現在的經濟規模,只有中國蘇州的90%。但是,2018年越南GDP的增速達到了7%,比我們快啊。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我們都知道過去40年,中國人是怎麼過來的。越南那可是個有1億人口的大國啊。放大一看,整個東盟人口有6億。再加上印度呢?13億。這是將近20億的人口總盤子。如果他們都像過去40年的中國人那樣勤勞肯幹,會是什麼結果?所以,對製造業流失的擔心不是杞人憂天。

但是施展老師這次帶回了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答案。他既沒有說轉移了,也沒說,不會轉移。而是說,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你看,這個詞有意思。它是想說,中國製造不是在以一種線性的方式轉移,你有了,我就沒有。而是在以一種網絡的方式,向外生長、擴展、延伸。你有了,是對我的增強。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中國製造業向越南的溢出,其實是把越南接入到整個中國製造業的網絡中。這話可不是施展教授說的,而是越南著名的經濟學家阮德成,是《越南年度經濟報告》的主編。

施展教授見到阮德成就問,說你們最近幾年發展得這麼好,有什麼相關的產業政策啊?

對方給出的回答很反常,他說,我們其實不需要產業政策,因為我們有廣州。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廣州當然是個泛指,他的真實意思其實是,中國東南沿海的製造業體系。越南對這個體系的依賴太深了。

什麼原材料都要從這邊買。即使越南有自己的產業政策,一旦咱們這邊有什麼變化,它依託的外部環境也就徹底變了,原來的產業政策也就作廢了。這就是為什麼說,越南不需要產業政策。

越南對廣州的依賴有多深?就拿做傢俱來說。越南當地雖然有大量的傢俱廠商。但是要知道,做一個傢俱,需要上百道工序。越南工廠做的,只是比較靠後的拼裝環節,前期的原料,幾乎都要從中國進口。比如做沙發,90%的皮革來自江蘇,90%的夾板來自山東,80%的海綿來自廣東。

你可能有點不相信,沙發又不是什麼高科技,至於連這點東西都依賴中國嗎?當然有技術的原因。但是技術好說,可以學。

有一件事越南學不了,那就是規模。因為沒有規模,就發展不出如此精緻的分工網絡。但是中國有現成的網絡啊。越南與其自己做,還不如用中國的網絡。這麼一來,這套網絡,反而因為越南的加入,而進一步擴張了。

你看,帶著網絡的視角來看,這種溢出無處不在。施展老師給我講了一個人的故事: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他叫任澤忠,重慶豐都人,早年間離開老家,去東莞打工,入了傢俱這一行。

你看,這是中國人熟悉的老故事吧?1997年,傢俱這個產業網絡擴展到了越南,任澤忠也被公司派到了越南。2000年,自己出來單幹,還是做傢俱。這個網絡又藉助任澤忠,往前擴展了一點點。

然後這幾年,他從老家又招呼了一大批親戚朋友,把他們都帶到了越南。這群人各自撐起了一攤生意,在任澤忠的基礎上繼續擴展,形成了一個小有規模的傢俱產業網絡。當然了,他現在還經常要回廣東見見供應商們、和他們喝喝早茶,因為這個網絡是中國整個傢俱製造網絡的自然溢出。

20年的時間,中國製造這張網絡,把任澤忠從重慶的豐都,網到了廣東的東莞。隨後,任澤忠和他的老鄉們又把這張網絡拱到了越南。

在20年前,任澤忠離開重慶老家的時候,他們村是鎮裡最窮的。如今已經是鎮裡的第一村。

施展教授告訴我,像任澤忠這樣的,隨著中國網絡溢出到越南的人,能有幾十萬。他們在越南自稱為:中國幹部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我們過去理解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都是“轉移視角”,都在談競爭、說輸贏、就是資源有限,你多一點,我就少一點。但是施展老師給了我們一個新視角,你也可以把國與國之間的經濟關係,看成是一個網絡。

網絡的特徵是什麼呢?接入網絡的節點越多,這個網絡的價值就越大。你就想,只有一個人有微信號,那微信什麼用都沒有,兩個人有微信,這個軟件就有點用了,現在微信號超過11億了,你說這個網絡是不是價值連城?

你發現沒有,王煜全老師和施展老師在年初發起的課題完全不一樣,但是在最後的結論居然殊途同歸。他們都帶回了一個關鍵詞:網絡


回到最初那個問題,中國的製造業在轉移嗎?

施展老師的答案是:什麼你的我的?都是人類這張網絡的。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美國在這張網絡裡,越南在這張網絡裡,中國也在這張網絡裡。在這張網裡,誰活得好,不取決於誰搶得狠,而取決於誰貢獻大。

過去,我們提起中國人在海外,想到的是什麼呢?勤勞?肯吃苦?大規模的援助?投資?買資源?開工廠?

其實,在所有這些表象下面,我們回頭一看,中國人正在展現一種,空前強大且獨有的能力。那就是:結網能力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我們來看看,這些年,我們在國內幹了什麼,做成了什麼?僅僅是更大的GDP麼?更多的工廠麼?不,我們變成了全世界網絡中最強韌的那個部分。

先來看國內,2019年我們正在做什麼:

2019年,我們把硬化公路,通到了所有的行政村,記住這個村的名字吧,四川省涼山州布拖縣烏依鄉阿布洛哈村。這是全國最後一個通路的行政村。在修路的過程中,甚至動用了米-26直升機。阿布洛哈是個彝族語,意思是“人跡罕至”。

2019年,我們的高鐵通車裡程達到3.5萬公里,佔全世界的2/3以上;

2019年,中國這片土地上的4G基站數量佔全球一半以上,未來的5G大概率也是這樣;

2019年,中國的快遞行業總共送出了600億個包裹,超過了全世界其它所有地方的總和;

到2019年為止,全球10大港口,中國佔了7個,其中排名第一的,就是此地,中國上海港。

再過一會兒,就是2020年了,中國的扶貧攻堅戰,就要打完最後一仗了。什麼是扶貧?過去我們老以為,是把米麵油錢送下鄉,讓他們有吃有喝,但是從網絡的角度看,

扶貧其實是把我們的每一個同胞,都連入一個繁榮的網絡。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再放眼全世界這張更大的網絡,來看看,就在這一年,我們在忙著幹什麼:

2019年,中國仍然在全世界到處修建鐵路和港口。

這一年同時在建設的鐵路包括中老鐵路、中泰鐵路、雅萬高鐵、匈塞鐵路;

同時在建設的港口項目包括在瓜達爾港、漢班託塔港、比雷埃夫斯港、哈利法港。

2019年,中歐班列共開行超過了8000列,累計超過2萬列。什麼叫“中歐班列”?從中國到歐洲,貨物只需要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就全線放行。想象一下,這是一個多麼龐大的協調工程。

羅振宇跨年演講:中國製造優勢會消失嗎?不會,中國製造正在溢出

我們玩命的在連接,而且我們把這張網結的很深:

2019年,希臘的比雷埃夫斯港,已經成了地中海第一大港。但就在10年前,這個港口的吞吐量只有88萬標準箱。中國人接手10年,吞吐量翻了6倍。這可不是花錢就能實現的事情,中國的公司把國內最優秀的管理和技術團隊派到了這裡。一個數字告訴大家他們管理水平的提升,比港的提貨時間從4~6小時,可以縮短到10分鐘。

因為這個節點被打通了,一個叫中歐陸海快線的通道就此成型,把從東亞到歐洲腹地的時間,縮短了至少一個星期。

2019年,我還看到一個非常有意思的項目,咱們國內的人瞭解的可能不多。但是這個項目,在一帶一路國家中,正在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個項目叫魯班工坊。

到目前為止,我們已經在泰國、英國、印度、印尼、巴基斯坦、柬埔寨、葡萄牙、吉布提、肯尼亞、南非和馬裡建成了11個魯班工坊。簡單來說,就是去開職業學校,從職高一直開到本科,讓更多的當地人有機會成為中國編織的這張網絡中的合格工作者。你看,不僅是中國製造的硬件網絡在溢出,人才網絡、技能網絡也在溢出。

你看,所有人都希望連成一張更大的網。

你是一個美國硅谷的科學家,這張網歡迎你。你是一個越南的創業者,這張網也歡迎你。

我們一直生存在一個人類合作的擴展秩序當中,一個不斷擴張的網絡中。

我們都知道,網絡是一個永恆的東西,從幾十萬年,智人走出非洲的那一刻起,它就在不斷生長,從未逆轉。

但是,網絡也是一個殘酷的東西,沒有任何一張網可以讓你一直躺在上面,坐享其成,它一直在演化。

好在,網絡也是一個公道的東西,只要你在貢獻、連接、擴展,它就一定會給你相稱的獎勵。

這個網絡的擴展,從第一次全球化開始,已經持續了幾百年,沿途不斷有人加入。每一代人都是一面往前走,一面往回看,一面完成個人的奮鬥使命,一面擴展全人類的協作網絡。

1492年,是哥倫布這樣的歐洲人,開啟了大航海時代;到了21世紀初,屬於我輩中人的大航海時代,正在拉開大幕。

時間的朋友,讓我們以這樣的姿態,走進21世紀的第三個十年。就像維特根斯坦所說的那樣:懷抱希望、心生感激、深思熟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