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破紀錄的落料船次導致嚴重的集裝箱設備不平衡

2020年3月3日Sam Chambers集裝箱,大中華區,港口和物流0評論

集裝箱航運業正面臨歐洲和北美港口集裝箱嚴重短缺的問題,這種情況在未來幾周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總部位於漢堡的在線箱子重新定位平臺Container xChange的數據顯示,由於冠狀病毒和中國各碼頭下料的sailings堆場數量達到創紀錄水平,鋼鐵箱子已經堆滿了碼頭,而其他主要港口的設備也在逐漸減少。

集裝箱交易所(Container xChange)於2018年推出,運行自己的集裝箱可用性指數(Container Availability Index, CAx),該指數預測未來三週大多數大型港口的集裝箱物流供應和需求。在上海,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第10周在港的集裝箱數量增加了47%,而在漢堡,與去年同期相比,集裝箱數量減少了33%,而在洛杉磯和芝加哥等美國主要城市,情況甚至更糟。

根據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今日發佈的最新數據,儘管有明顯跡象表明,中國港口的各種大宗商品正變得越來越繁忙,但等待在中國港口卸貨的箱子數量仍在繼續攀升(見下圖)。


破紀錄的落料船次導致嚴重的集裝箱設備不平衡


“通常情況下,情況是相反的,但現在我們在北美和歐洲的集裝箱出現了短缺,”集裝箱xChange的一位發言人告訴Splash網站,並補充說,未來幾天情況可能會進一步惡化。

設備不平衡和空集裝箱重新定位是一個典型的問題,每年給航運業造成200億美元的損失,到2020年,這個數字可能還要高得多,許多班輪的資產負債表本已吃緊,而託運人已準備好面對不可避免的附加費。

Sea Intelligence的集裝箱分析師拉爾斯•詹森(Lars Jensen)今天告訴Splash:“貨物短缺的可能性非常大。航空公司面臨的挑戰是,鑑於有許多空白航線,他們需要優先考慮回程船隻的運力——要麼是低成本的回程貨物,要麼是高效的空載設備運輸,”延森說。

延森暗示,鑑於未來幾週中國可能恢復正常的前景,航空公司可能會優先調整運力,除非返程客戶願意支付更高的運價

Alphaliner的分析師H J Tan認為,主要的問題不在於集裝箱設備的短缺,而在於回程航班的缺位,這將在未來幾周衝擊美國和歐洲的港口。

“這將是2017年4月歐洲東行航班增加一倍的情況的重演,”譚預測。

BIMCO的首席航運分析師Peter Sand警告說,重新定位的情況可能不會成為如此令人頭疼的問題。

“事實上,回程往往更少的時間敏感,低價值的貨物,這不應該成為一個巨大的問題,”沙維護,並補充道:“但我們仍然需要看到更多的箱子很快離開中國,為了避免短缺在歐洲和北美,否則會在四到八週。”

不僅僅是標準集裝箱給班輪規劃者帶來了供應鏈難題,冷藏箱的情況更糟。

最近幾周,許多人排隊警告說,上海、天津和最近的寧波的冷藏船正在大量堆積。

馬士基最近在一份客戶諮詢報告中警告稱,冷藏船的情況正在惡化,其冷藏船附加費已擴大至全球最大港口寧波。

“最近幾周,上海和新港(天津)的電插頭短缺狀況沒有改善,實際上,周邊港口的情況也在惡化。因此,我們將擴大擁堵的範圍,並增加寧波,”馬士基在一份客戶諮詢中表示。

“我們建議客戶,如果可能的話,將船開到其他中國目的地或其他市場,以避免擁擠的港口。這一建議特別適用於運輸時間敏感、易腐爛、保質期短的冷凍商品,如水果/蔬菜和凍肉,”它補充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