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1 西山區黑蕎母社區:一場由穿山引水觸發的山村“蝶變”

昆明信息港 記者郭成明 在西山區碧雞街道黑蕎母社區,西面山上一條穿山而成的水渠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存在。平時人們不會刻意地去想起它,就像人們在讀書時,一般不會去想手中的書本是怎樣印製、裝訂出來的;同時人們卻也無時無刻不與它相伴,就像人們並不知道書是怎樣印製而成,而自身的談吐、修養和氣質,大多來自於讀書。

西山区黑荞母社区:一场由穿山引水触发的山村“蝶变”

有了水源,黑蕎母成了村民的烏托邦

這條水渠,是整個黑蕎母的“生命之源”,每個黑蕎母人都與它息息相關。它的故事,還要從60多年前說起……

黑蕎母四面環山,雖然與浩瀚的滇池毗鄰,在當時卻是常年乾旱。百姓們桌上最常見的吃食,就是粗糙的包穀、洋芋、高粱等,想吃上一碗白米飯?那要看老天爺“賞不賞臉”——沒有水源,水稻根本種不成,除非雨水足夠多。

那時的日子,苦、窮,但並沒有嚇倒黑蕎母人。1960年,西山區委給黑蕎母村派來了一位新的當家人——楊李剛。這位人稱“楊大媽”的村支書到任之後,就一直琢磨怎麼能讓村裡有水可用。有一天,她站在山頂上看著浩瀚的滇池水,心想:黑蕎母與滇池僅隔一座山,要是能把這座山鑿出一個洞,不就可以把滇池水引上山、送進村了!古有愚公要移山,而我們只是打一個洞,就能改變山裡人的命運,有何不可呢?

人的信念往往就形成於某個瞬間。彷佛得到了某種啟示的楊書記立刻跟上級部門報告了這個想法,在等到上級的支持後,經過多番實地考察,決定在山上挖隧道、築溝渠、建水站,從滇池“穿山引水”,以解全村之渴。

築溝渠、建水站,這些都還好辦,而橫亙在黑蕎母與滇池之間的山,才是最先也是最難啃的“骨頭”。所謂“穿山引水”,首先要從山的肚子裡掏出一條洞來,這在當時的條件下,幾乎是異想“山”開。

但是,對於黑蕎母人來說,對水的渴求已經存在了太久,現在終於有了解決的辦法,信念已經形成,哪有退縮的道理!於是,經過推選,村裡24名青壯年組成了一支“挖山隊”,承擔起為全村穿山引水打頭陣的使命。

西山区黑荞母社区:一场由穿山引水触发的山村“蝶变”

楊六堂展示當時挖山帶的“安全帽”

今年已經74歲高齡的楊六堂大爺,身體還算硬朗,平時在村子裡忙活,和一般的農村老人沒什麼兩樣。要說特殊,他確實也有一個在黑蕎母足夠特殊的身份——他是當年24名挖山隊員之一,也是目前唯一健在的一個。“那時候24個人,最大的不到40歲,最小的就是我,18歲。”楊大爺回憶道,當時並不知道該怎麼挖、要挖多久,但大家都心裡清楚,只有把山挖通,把水引進來,村裡才有活路。於是大夥跟家人一商量,扛著工具就上了山。

據楊六堂回憶,當時24個人分成兩隊,從兩頭同時對著挖。每隊又分成3組,每組4個人,三班倒,8小時一班,全天24小時停人不停工的幹。工具就是從自家帶來的洋鎬、鐵鍬、大錘、釺杆和小板車。

儘管這24個人都是青壯之年,有著一膀子力氣,但挖山需要克服的困難卻遠超出他們的想象。山體表面覆蓋著厚厚的土層,又松又軟,下面剛挖好一個洞,就又被上面滑下來的土給蓋住了。好不容易攻克了土層,又遇到堅硬的岩石。這個時候,每班的四個人就要明確分工:砸石頭的,一個扶釺杆,一個掄大錘;運碎石的,一個前面拉,一個後面推。遇到特別大塊的,還要藉助炸藥幫忙。一天下來,往往只能推進20公分的距離。

在當時,挖山隊員幾乎沒有什麼勞動保護,沒有手套,一個竹篾編的帽子扣在頭上就是“安全帽”,權且緩衝一下亂飛的碎石。而隨著山洞越來越深,洞裡也出現了一定程度的積水,隊員們應對積水的辦法則是:挺著,趟著水乾。就這樣,每次上班,隊員膝蓋以下就一直在冰冷的水裡泡著。“有一個叫張明陸的,後來得了很嚴重的風溼病,41歲就死掉了”楊六堂說。

已故挖山隊員段正才是雙烈屬老人,他生前常跟別人講,挖山的日子真的很難,每個人多多少少都受過傷。自己在放炮的時候被雷管炸傷大腿,還好撿回一條命。

儘管挖山風險重重,但24名隊員無一退縮,家人也特別支持。已故挖山隊員趙德海的妻子陳保存說,當時自己要照顧老人和孩子,還要下地幹活,但從來沒有向丈夫抱怨過,還非常支持他去挖山,每天在家做好飯,打好熱水等丈夫回來。當被問到為何這樣做時,她說:“我想吃白米飯,想過好日子。我知道只要把山挖通,水引進來了,我們的好日子也就來了。“

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山越挖越深,兩支隊伍也越來越近。再後來,隱約都能夠聽到對面砸石頭的聲音了。這來自對面的一聲聲脆響,彷彿就是向著美好生活吹起的衝鋒號,隊員們忘記了苦,顧不得累,掄圓了胳膊邁開了腿,乾的更起勁兒了!楊六堂回憶,山洞正式貫穿的那天,正是自己所在的班在幹。剛開始只通了一個小洞,能夠看到一點點光,慢慢的,洞越來越大,光也越來越強。很快,兩邊的人能看清了,能握手了,能擁抱歡呼了!說到這裡,楊六堂的聲音開始哽咽。

做為親身經歷了這一切的人,楊六堂回憶起挖山過程中的艱苦,他沒有哭,回憶起自己所受的傷,他沒有哭,而當回憶起山洞貫穿的那一刻時,他卻不由得紅了眼眶。

西山区黑荞母社区:一场由穿山引水触发的山村“蝶变”

已故挖山隊員趙德海妻子陳保存

1961年,黑蕎母村24名挖山隊員用連續10個月的艱苦奮戰,挖出了一條長達600多米、高可容納成人直立通行的山洞,橫亙在黑蕎母和滇池間的山終於被打通,“穿山引水“工程的實施取得了決定性勝利!隨後在修建溝渠的過程中,黑蕎母村再次發揚團結一心、艱苦奮鬥的精神,全村老少齊上陣。據村裡老人回憶,當時因為山路崎嶇,石頭無法運送,於是全村百姓不分男女老幼全都站了出來,一個挨著一個排成了3公里的長龍,硬是用手傳手的方法,把石頭一塊一塊運上了山,修築成了3000餘米溝渠。基礎條件成熟後,黑蕎母在市、區兩級政府和部門機關幹部的大力支援下,投資11萬元,建成了三級抽水站。自此,滇池之水穿山而來,挽救了1440畝土地,也讓飽受旱魔肆虐的黑蕎母,變成了能夠承載村民美好生活理想的烏托邦。

之後的黑蕎母,日子是一年好過一年。有了充足的水源,之前渴望已久的白米飯現在已經遠遠滿足不了村民的需求。在上級政府的支持下,經過多年的努力,黑蕎母逐漸修通了路,接上了電,新建了人飲水池、農灌水池,還修建了多功能活動室、農貿市場、幼兒園和養老院,村民的人居環境水平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西山区黑荞母社区:一场由穿山引水触发的山村“蝶变”

黑蕎母社區裡的鮮花大棚

近年來,在社區黨總支書記夏安順的帶領下,黑蕎母社區將目標投向花卉產業,以招商引資的方式進行土地流轉,通過花卉產業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美化農村環境,目前已彙集中小企業50多個,不僅讓百姓實現了脫貧致富,還讓鮮花不敗、遍地芳菲的黑蕎母成為頗受市民喜愛的週末休閒遊目的地。大量的事實證明,從60年前“穿山引水”成功的那一刻起,黑蕎母就已開始破繭成蝶。十多年前落戶於此的昆明睿野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洪紹斌坦言,如果沒有水源,他的公司可能都不會選址在這裡。但現在,他更願意以全新的黑蕎母為基礎,繼續擴大自己的商業版圖。

是的。“穿山引水”是一次廕庇後人的壯舉,時至今日,水渠的水仍在源源不斷地流進黑蕎母,滋潤著村民的生活。它的成功不僅改變了黑蕎母的前途命運,也刷新了黑蕎母的起點方向。更重要的,是它留下了一種精神,一種踏實肯幹、不屈不撓、勇於創新、敢與天爭的奮鬥精神。而這才是黑蕎母“敢教日月換新天”的真正引擎!令人高興的是,這種精神正在激勵和鞭策著年輕一代的黑蕎母人。縱觀今日黑蕎母,我們完全有理由相信,這種精神會在年輕一代黑蕎母人不忘初心,銳意進取的品格之上得到傳承和發揚,在新時代下的發展浪潮中迸發出更為耀眼的火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