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4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本期的三國戰爭故事見於《三國演義》第八十四回,發生在夷陵之戰期間,主要人物分別為陸遜、程畿和馮習。故事的大意是這樣的: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陸遜派淳于丹向蜀軍發動一次試探性進攻後,已將對手的虛實瞭解得一清二楚。陸遜下令,朱然率水軍進兵,每條船上都裝滿茅草、火種;又命韓當、周泰分別率領一部從北岸和南岸發動攻擊,每個士卒都要手執茅草一把,內藏硫黃焰硝,各帶火種,各部到達蜀軍營寨後,順風放火。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陸遜正在進行總攻前最後部署的同時,劉備也在大帳中苦思破敵之策。謀士程畿擔心吳軍趁夜偷襲營寨,提醒劉備多加防範。此時,有部下來報,吳軍大隊人馬正沿山東去。劉備連忙派遣關興和張苞率五百騎前去查探。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到了初更時分,東南風大作,蜀軍御營左邊的營寨突然火起。將士們剛打算前去救火,右邊的營寨也突發大火。風借火勢,火借風威,周邊的樹木也燃起熊熊大火。兩個營寨的蜀軍只得放棄營寨,奔向劉備的御營。混亂之中,不少將士自相踐踏,死傷無數。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此時,東吳大軍突然殺到,蜀軍大亂。劉備連忙披掛上馬,趕往馮習的營寨。誰知此時馮習的營寨也火光沖天,馮習軍營亂成一團。慌忙之間,馮習只得帶著幾十名隨從逃出營寨。但馮習剛出營寨不久,便遇上了吳軍將領徐盛,雙方陷入混戰。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劉備見此情形,被迫脫離戰場,撥馬向西而去。徐盛發現劉備後,放棄追殺馮習,率部緊追劉備。此時,東吳將領丁奉也及時趕到,與徐盛一起夾擊劉備。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小說中提到的此次戰事,在真實的歷史上的確出現過,這也是夷陵之戰中東吳大軍全線反擊的第一仗。《三國志•陸遜傳》載:“(陸遜)乃敕各持一把茅,以火攻拔之。一爾勢成,通率諸軍同時俱攻。”不過,小說中提到的陸遜火燒劉備禦營的左、右兩大營寨之事,卻並非歷史的真實,因為劉備的御營距離夷陵前線,而是在馬鞍山一帶。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那麼,首先遭到陸遜火攻的是蜀漢的哪一支隊伍呢?《三國志•陸遜傳》給出了答案。該傳稱:“(陸遜)使將軍馮習為大督,張南為前部,輔匡、趙融、廖淳、傅肜等各為別督。”從這段記載來看,首先遭到攻擊的應該是蜀軍先鋒張南,之後便是馮習統率的輔匡、趙融、廖淳、傅肜所部。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這裡要附帶說明的是,文中提到的廖淳便是在荊州一役失利後死裡逃生的廖化。據《三國志•廖化傳》載,關羽覆亡後,廖化被俘,被迫滯留荊州近兩年時間。後來廖化靈機一動,以詐死的方式騙過了監視他的東吳士卒,帶著母親一起逃往益州,並在秭歸與東征的劉備見面。劉備非常感動,任命廖化為宜都太守,又讓他以別督的身份參與夷陵之戰。但令廖化始料未及的是,這一次不但無法為關羽報仇,卻又遭遇一次更加慘痛的失敗。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東吳大軍的反擊給了蜀軍致命一擊。蜀軍的損失有多大呢?《三國志•陸遜傳》稱:“斬張南、馮習及胡王沙摩柯等首,破其四十餘營。備將杜路、劉寧等請降。”從這個記載可以看出,此役的確令蜀軍傷亡慘重。那麼,取得這場大勝的東吳將領分別有那幾位呢?從史料的記載來看,大致有潘璋、朱然、韓當、孫桓、鮮于丹、駱統等人。這其中尤以潘璋和朱然的表現最為突出。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三國志•潘璋傳》載:“(潘)璋部下斬備護軍馮習等,所殺傷甚眾,拜平北將軍、襄陽太守。”從這段記載來看,潘璋應該是此戰中的吳軍主力,是斬殺馮習的首功之臣。

陸遜夷陵大反攻揭幕戰:兩將表現突出,蜀軍三將陣亡兩將投降

另一員東吳猛將朱然的表現同樣突出。據《三國志•朱然傳》載:“(朱)然別攻破備前鋒,斷其後道。”從當時的戰局來看,朱然的攻擊目標是被蜀軍圍困數月的夷道城,面對的則是蜀軍先鋒張南。在朱然和孫桓的夾擊下,張南被殺,蜀軍陷入一片混亂。此後,朱然繼續窮追猛打,連續攻克蜀軍的多處營寨,為夷陵大勝奠定堅實基礎。

參考書籍:《三國志》、《三國演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