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3 後燕建立後,前燕大功臣慕容恪的後人怎麼樣了?

慕容恪是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前燕名臣,官至太宰,爵封太原王,史稱太原桓王;他為年幼登基的侄子慕容暐攝政,軍事政治一把抓,對內挫敗叛亂分子,對外開疆,消滅冉魏,奪取東晉治下的洛陽,成為罕見的躋身武廟的鮮卑人(這實在是很不給我冉天王面子啊)。

慕容皝:“今中原未一,方建大事,恪智勇俱濟,汝其委之。”段羆:“慕容恪善用兵。”王猛:“慕容玄恭信奇士也,可謂古之遺愛矣!”崔浩:“慕容恪之輔幼主,慕容暐之霍光也。”


後燕建立後,前燕大功臣慕容恪的後人怎麼樣了?


但是,他臨死前推薦的異母弟慕容垂卻沒有得到慕容暐的任用,更被可足渾太后和另一攝政慕容評排擠到前秦。不久,前燕就於公元370年被前秦所滅;後來,公元383年,前秦也在淝水之戰中大敗於東晉後分崩離析,慕容垂趁機脫身,次年就建立了後燕。

後燕建立後,前燕大功臣慕容恪的後人怎麼樣了?


本文要講的是慕容恪的後人在後燕的結局。

慕容恪可考的兒子有慕容楷、慕容肅、慕容紹三人。

同年年末,亡國之君慕容暐見族人紛紛投入到復國大業當中,也與慕容肅圖謀響應,想利用兒子結婚之機設鴻門宴刺殺苻堅,但因為大雨,苻堅沒去。不久,苻堅召慕容暐和慕容肅,慕容肅自知事已洩,必死,建議殺了使者出奔收集部眾,慕容暐不從,果然被苻堅問訊,慕容暐還想掩飾,慕容肅說:“家國事重,何論意氣!”苻堅吸取了之前對投降者太過善待包容的教訓,大殺慕容氏,慕容肅、慕容暐等都因此遇害。

慕容楷和慕容紹則踴躍加入了慕容垂的戰隊。

慕容楷、慕容紹言於慕容垂曰:“主上驕矜已甚,叔父建中興之業,在此行也!”

慕容垂以慕容楷為徵西大將軍,封太原王,也就是讓他承襲了慕容恪的爵位。慕容垂攻打前秦王子苻丕據守的鄴城時,東胡人王晏佔據館陶為苻丕聲援,鮮卑、烏桓等自守塢堡不追隨燕的人還很多,慕容垂派慕容楷和慕容紹去討伐。慕容楷對慕容紹說:“他們本來都是燕臣,我們應該德化,不應該威服。”於是安排自己樹立軍威,由慕容紹對王晏曉以大義,果然將這些勢力都收為己用。慕容楷留下老弱,設置守宰以為安撫,發動十餘萬壯丁和王晏一起去鄴城見慕容垂,慕容垂很高興,說:“

汝兄弟才兼文武,足以繼先王矣!

慕容楷奉命征討丁零首領翟真時在下邑兵敗;386年,被拜為左僕射,和皇子趙王慕容麟攻打前秦冀州牧苻定,寫信曉以禍福,將其招降。慕容紹則官拜鎮南將軍。387年,慕容楷任兗州刺史,鎮守東阿,又擔任前鋒都督,跟隨慕容垂擊破丁零首領翟遼。393年,慕容楷為司空,又隨慕容垂征討旁支慕容永的西燕政權,並於394年攻破西燕都城長子,西燕滅亡。

395年,慕容楷去世,子慕容奇襲為太原王。

慕容楷的去世是相當及時的,因為這一年,後燕即將面臨一場巨大的悲劇——參合陂之戰:

後燕太子慕容寶討伐北魏時,北魏切斷了他與後方的聯絡,假傳慕容垂死訊,慕容寶倉惶撤退,自以為做好了防範追殺的準備而疏於防備,結果還是被魏軍追上,措手不及,幾乎全軍覆沒。慕容寶逃走了,擔任後援的陳留王慕容紹等四五萬人被迫投降,被北魏坑殺。

後燕建立後,前燕大功臣慕容恪的後人怎麼樣了?


在金庸武俠小說《天龍八部》中,慕容氏的後人住在“參合莊”、祖傳絕技叫“參合指”,可見此戰給慕容氏造成的心理陰影有多大,何況當時的同時代人;無怪乎次年當慕容垂為了雪恥而親征、北魏皇帝拓跋珪眾叛親離幾乎絕望之際,只因後燕軍行經參合陂祭拜亡靈,上至慕容垂下至普通士兵的情緒都出現了很大的波動,慕容垂因此病勢加劇而崩,此次伐魏也就不了了之,後燕的最後一次滅魏的良機也就此湮沒。

397年,後燕新皇帝慕容寶在柏肆之戰中先勝後敗,最後連都城中山都丟了,逃奔故都龍城,河北盡為北魏所有;在鎮壓了心懷鬼胎的弟弟慕容麟和兒子慕容會的叛亂後,他又罔顧軍心厭戰,急於收復失地,結果手下段速骨趁機作亂,迫使慕容寶逃回龍城,再攻城,逼得慕容寶去滑臺投奔叔父慕容德,但慕容德也已經自立為王(後為南燕開國皇帝),慕容寶只能逃走。這時候,有人殺了段速骨,奪回龍城,要迎接慕容寶,慕容寶就回去了,結果,龍御上賓。

後燕建立後,前燕大功臣慕容恪的後人怎麼樣了?


慕容寶肯相信此人,必然是還矇在鼓裡,不知道這個殺了段速骨的人,當初卻是段速骨的內應,不但故意調開龍城守軍削弱防禦力量,還誘導慕容寶的哥哥慕容農逃到段速骨軍中求收留求放過,導致原本戰鬥力不輸叛軍的龍城守軍在目睹精神支柱叛逃後失去鬥志,龍城也因此失守。

至於慕容寶為什麼相信他,誰讓昌黎王蘭汗是慕容垂的舅舅也就是慕容寶的舅爺爺呢?

蘭汗和慕容家的輩分關係很亂,他的一個女兒嫁給了慕容楷,另一個女兒嫁給了慕容寶的庶長子長樂王慕容盛。雖然慕容盛是慕容奇的姨父,但前者是慕容垂之孫,後者是慕容恪之孫,在慕容家族內他倆其實是平輩。

蘭汗弒君是為了自己當皇帝,少不了剷除宗室如慕容寶的太子慕容策等,但放過了慕容盛,因為是女婿,任為侍中;也放過了慕容奇,因為是外孫,任為徵南將軍。

慕容盛表面上感恩戴德在妻子配合下賣慘博同情,其實牢記殺父之仇;慕容奇和親外公蘭汗則沒有什麼直接仇恨,但也許也不甘心自家政權落入外姓之手,於是和慕容盛同謀。

在慕容盛安排下,慕容奇出走到建安(在今河北省)起兵,聚集了數千人。當蘭汗派其兄長太尉蘭堤去討伐時,慕容盛卻說:“善駒這個小孩哪有這本事?肯定有幕後指使。”並說蘭堤“素驕,難信,不宜委以大眾”,暗指這個所謂的“幕後主使”就是蘭堤,於是蘭汗改派撫軍將軍仇尼慕承擔討伐慕容奇的重任。

此間,因國都龍城好久沒下雨,蘭汗以為是上天責罰自己弒君,就祈禱讓直接謀害慕容寶的親弟車騎將軍蘭加難代為受過,就這樣得罪完了自己的全部兩個兄弟。蘭堤、蘭加難又怒又怕,率領部眾把仇尼慕的軍隊揍了一頓。當蘭汗又派太子蘭穆統兵討伐他們時,倒是蘭穆提醒了慕容奇的幕後主使其實是身懷殺父之仇的慕容盛,但慕容盛在其妻蘭王妃告密下裝病不出,躲過一劫。

慕容奇得到許多百姓依附,又全殲了蘭汗的侄子蘭全的軍隊,並進駐乙連屯田。這時,蘭穆也打敗了自己的叔叔伯伯,與蘭汗都在慶功宴上大醉。慕容盛趁機發難,殺了蘭汗兄弟父子,復辟後燕,一時間普天同慶,可見蘭汗家族實在是不得人心。

慕容盛暫時不稱帝,只以長樂王身份攝行統制,諸王皆降稱公;他也沒忘記與他一內一外合作愉快、在消滅蘭氏的過程中同樣勞苦功高的慕容奇,傳令其罷兵,畢竟蘭汗已死,慕容奇的使命已經完成。

但是,在丁零人嚴生、烏桓人王龍唆使下,擁兵三萬的慕容奇心思活絡了。史書沒有明言他的心理活動,也許他不甘於做一個打工的,也許他思考了一下,我爺爺是你爺爺的哥哥,憑什麼你可以當老大,我不可以?

慕容奇進軍橫溝,距龍城僅十里,一場戰鬥在所難免,如果可以只打一仗就結束一切,那當然是最好的,最後的勝利者只能有一個。

他的這些目的都達到了,只是最後得勝的不是他,而是慕容盛;讓嚴生、王龍等百餘人給慕容奇陪葬,是慕容盛給慕容奇最後的臨終關懷。

《資治通鑑》說“桓王之嗣遂絕”,元朝史學家胡三省讀到此處,也舉當初楚莊王消滅若敖氏後念及若敖氏的祖上子文有功赦免其後裔克黃的例子,認為以慕容恪的大功,不應該絕祀於燕。

曾幾何時,慕容盛也是少年英雄,但由於時局動盪,經常在夾縫中求生存,在目睹了包括他父皇在內眾多因輕信他人造成的悲劇後,他漸漸變得不再相信任何人,連屢次救他於危難的妻子蘭王妃也險遭其所害,何況已經舉起反旗和他真刀真槍開練的慕容奇。這一點也導致慕容盛及後燕最終的悲劇,本文不表。

事實上,《資治通鑑》的說法不確,慕容奇之死並沒有導致慕容恪絕嗣,因為慕容恪還有一個叫慕容騰的曾孫,在依附北魏後活了下來;他的一位後人將在北魏末年橫空出世,最終也追隨祖宗的腳步,成為躋身武廟的一代名將。

只是慕容騰到底是慕容恪具體哪個兒子的後裔,眼下卻不可考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