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0 重慶、天津未被“點名”,到底為什麼


重慶、天津未被“點名”,到底為什麼

文丨西部菌

最近區域經濟領域最關注的話題莫過於重磅文章點名十大城市了。

重慶、天津未被“點名”,到底為什麼

這些被點名的城市,應該說沒有哪個讓人意外,但兩個國家中心城市——天津、重慶,未被點名,卻多少讓人意外。甚至讓關注兩座城市發展的人有點失落。

因為論級別、地位,兩座城市都是直轄市,可以說是高居中國城市第一檔;論GDP總量,兩座城市更是一度雙雙穩居全國前五。

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天津、重慶在這樣的關鍵時刻缺席了?它對兩座城市的發展又意味著什麼?

01

在回答天津、重慶為何未被點名前,先來看下被點名的十座城市到底有何規律。

被點名的十大城市,明顯是被分為兩類:

一類是: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特大城市發展優勢不斷增強。

四大一線城市獨居一檔。不僅是由於經濟體量和增速的原因。

因為論經濟體量,四座城市雖然剛好包攬全國前四,但論增速,最高的廣州也不到7%,上海更是低於全國平均增速。

重慶、天津未被“點名”,到底為什麼

所以,關鍵原因,還是它們在所在區域乃至全國的絕對影響力。

這次分類點名,也再次確認,目前並沒有其它城市可以與這四座一線城市相提並論。

第二類是:杭州、南京、武漢、鄭州、成都、西安等大城市發展勢頭較好。

這六座二線城市,論經濟體量,南京、鄭州都在前十之外,西安更是未進前二十。

論增速,既有成都、南京兩座增速依然維持在8字頭的拔尖者,也有不到7%的杭州、西安。

所以,綜合看來,十座城市被點名,經濟體量、增速當然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卻不是全部。

四大一線城市“入選”,基本沒有任何懸念,無需作過多分析。

其它六座城市,其實恰好是東、中、西各兩座,且順序上也是按照東、中、西排列。就此來看,有分析者將其與城市綜合實力的排位對應起來,純粹是想多了。

再從城市群的角度看,杭州、南京都屬於長三角城市群;武漢是長江中游城市群的老大;鄭州則是中原城市群的帶頭大哥;西安是關中平原城市群的核心;成都則是成渝城市群的兩大巨頭之一。

可以看出,除了杭州、南京處於同一個城市群,其它四座城市,都是各自代表一個城市群。

02

從以上分析再來看天津、重慶的“落選”,邏輯自然就更清楚了。

首先,除了三大頂級城市群分別不只一個城市被點名(京津冀只有北京),其它城市群都只有一個城市入選。

按照這樣的規律,成渝城市群如果只點名一個城市,從目前的發展勢頭看,成都入選,明顯是相對更合理的事。

重慶、天津未被“點名”,到底為什麼

其次,天津、重慶這兩年的發展,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增速明顯下滑,並且主要產業均受到衝擊,目前正處於轉型的當口。


還有一點,兩座城市都在擠水分,不被劃入“表彰”行列,完全在情理之中。

這點可以參照東北。被點名的十座城市,分佈在華北、西北、中部、西南、東南,唯獨東北地區沒有城市被點名。

如果從區域平衡的角度看,東北當然應該也要有。但是,正如文章中專門談及東北發展所證明的,該區域發展目前確實整體上面臨較大的問題和壓力,所以沒有城市被點名乃合情合理。

而GDP同樣在前十名之中的蘇州也未被點名。這一來是因為其級別相對低一點,二來也應該主要是因為受外部環境的影響,發展勢頭增加了不確定性。

相應的,天津和重慶缺席點名,與東北、蘇州的情況有相同的因素,即當前的發展勢頭,確實沒達到應該被“表揚”、可以作為榜樣的程度。

03

被點名當然是一種肯定,但是也沒必要將未被點名理解為批評,更不應該看作是對城市發展的否定和前途的唱衰。

重點說一下重慶。

如果從這幾年國家給予的機會看,重慶實際可能是除了上海、深圳之外,得實惠最多的。

從戰略地位看,重慶完全屬於塔尖一檔。

一個標誌性細節是,今年4月,重慶被明確給予了三個定位:

在推進新時代西部大開發中發揮支撐作用、在推進中發揮帶動作用、在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中發揮示範作用。

不難看出,不管是在西部大開發,還是長江經濟帶等國家戰略中,重慶都被賦予了舉足輕重的角色和期待。有如此綜合性地位的城市,在全國其實並不多見。

重慶、天津未被“點名”,到底為什麼

從國家政策看,今年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重慶不僅是該戰略的重要發起和牽頭組織城市,三條通路中更是有兩條通路的起點均在重慶。

另外,諸如智博會永久落戶,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示範項目等,都是重慶收穫的國家大禮包。

未來,繼三大頂級城市群之後,成渝城市群也很有希望上升為國家戰略,這同樣是重慶的大機遇。

可見,將一次未被點名上升到“失寵”,實在是過度解讀了。

04

尤其應該意識到,這次不管是重磅會議還是發文,在區域經濟發展上都釋放出一個非常重要的信號:

促進各類要素合理流動和高效集聚,增強創新發展動力,加快構建高質量發展的動力系統,增強中心城市和城市群等經濟發展優勢區域的經濟和人口承載能力。

也就說,未來城市發展的重心,不管是資源還是政策支持,都將優先向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傾斜。

而重慶、成都及其所在的成渝城市群,在國家區域版塊中的地位,在全國都處於前列。

重慶、天津未被“點名”,到底為什麼

兩大城市不僅都是國家中心城市,且在整個西部地區都是絕對的領頭羊。不誇張的說,四大一線城市外,沒有哪個城市的區域影響力可以與成渝媲美。

成渝城市群,也是絕對有力的第四極競爭者。隨著兩個主力城市進一步推動融合發展,成渝城市群的能量也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所以,綜合目前的國家戰略賦能,和未來的區域經濟發展趨勢,重慶和成都的地位都只會上升不會削弱。從國家培育新增長極的需要看,也不存在對兩座城市“顧此失彼”的可能。

重慶和成都,未來要在中國區域經濟中扮演更為重要的角色,誰都離不開誰,只有合力提升城市群的能級,才能共同站上更高的山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