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 蘭州市不斷提升公廁建設檔次和服務水平 高顏值公廁“方便”了一座城

  小廁所,大民生。公廁是體現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滿足老百姓生活需求的基礎設施。為以更大的力度推進“廁所革命”,讓市民遊客“方便”之事更方便,蘭州市各縣區在新建改建公廁基礎上,不斷提升公廁建設檔次和服務水平,助推精緻蘭州建設和文明城市創建。

  隨著全市“廁所革命”持續推進,一大批高顏值且功能齊全、乾淨整潔的公廁亮相街頭。如今走在主城區,你會驚喜地發現,街頭公廁不但變靚了、變多了而且也好找了。特別是增設第三衛生間和免費紙巾、烘手機等人性化服務令人倍感貼心,也成為蘭州文明形象的一大亮點。

蘭州市不斷提升公廁建設檔次和服務水平 高顏值公廁“方便”了一座城

一廁一景公廁顏值越來越高

  小綠植、裝飾窗、錯拼牆磚、燈帶裝飾……說到這些詞兒,很多人會想到這是景點、酒吧或者休閒場所等地,但如果告訴你,這些是蘭州公廁的裝飾,一定會讓你在吃驚之餘,便生出想去看看的衝動。

  裝有櫥窗、鏡面牆的“養園巷公廁”和以琴鍵為靈感的“五福巷公廁”,自2018年獲得兩項國家級獎項後,成為遠近聞名的“網紅”打卡地。據介紹,在設計公廁外觀時,按照“一廁一景”要求,因地制宜,把周邊主體環境和建築風格融入其中。簡約風、花園風、都市風……不同區域採用不同風格,養園巷公廁靠近酒吧街,風格屬於都市派,五福巷在居民區,風格則屬於簡約派。

蘭州市不斷提升公廁建設檔次和服務水平 高顏值公廁“方便”了一座城

  蘭州市區不少公廁經過改造,越來越高的顏值令市民驚歎。位於時代燈飾城公交站附近的公廁屬於田園風格,黃色外牆瓷磚、人工綠植裝飾讓整個公廁顯得特別溫馨。在公廁外放置的幾個長凳上,經常有老人坐在那裡聊天,初冬暖陽照在身上格外溫暖。藏在小街巷中的白銀路88號公廁,曾是一個灰頭土臉的便民公廁,而現在灰色鏤空的鋼結構裝飾牆,讓這個公廁變得既大氣又現代。

  以前位於主城區車站附近的公共廁所,因為使用人數眾多及環境等原因,是問題較多的典型場所。隨著“廁所革命”加速推進,讓南來北往的旅客改變了這種看法,如蘭州汽車東站南側的公共廁所,呈現L形,牆面和門口地面均為灰色簡約風,而且門口還放置了垃圾桶和長凳,徹底消除了以前的髒亂差狀況。

以人為本提升市民如廁體驗

  作為城市公共設施,公廁的使用體驗才是體現其文明的落腳點。經過改造後的公廁,在通風和設計規劃等多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全面提升了市民遊客對公廁的使用感受。

  公廁難聞的氣味曾是保潔難點,城關環衛在近兩年提升改造中,採用三級通風的整體通風設施,在不使用化學除臭噴霧基礎上,自然淨化消除公廁異味。同時,重新規劃了男女廁間比例,並更加關注特殊群眾的如廁需求。無障礙通道、殘疾人間已是標配,還在有條件的公廁增設第三衛生間,方便市民照顧行動不便的家人如廁。公廁內統一配置了扶手、置物臺、掛鉤、洗手液、廁紙等,部分公廁還提供休息座椅、手機充電等服務。如果你沒有帶手紙也不用發愁,如城關區有63座公廁安裝了微信掃碼免費領紙設備,七里河區也有兩座公廁安裝這種設備,沒有該設備的公廁,可到公廁管理間內免費領取手紙。

蘭州市不斷提升公廁建設檔次和服務水平 高顏值公廁“方便”了一座城

  不僅如此,部分公廁在提升改造後,廁內採用真空排水技術和新建微生物降解生態技術,目前城關區已新建和改建真空集便式公廁多達16座。

  數量增加公廁既好找又好用俗話說,人有三急,出門在外,找廁所是不少市民遊客最苦惱的事。不過這樣的苦惱在蘭州市區越來越少。因為街頭公廁越來越多,加之配備顯眼的引導牌,實現公廁既好找又好用。據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市統一規範設置公廁導向指示牌,目前設置簡明的公廁導向牌1450副。

  記者在走訪中瞭解到,各縣區環衛部門按照市民需求,不斷加大城區公廁選址和建設。其中從2017年至2019年,城關區公廁開放數量從215座增加到了238座。在遇到節慶等高峰時段,環衛部門還會根據情況設置臨時公廁,如在不久前舉辦的“蘭山嗨跑”活動中,在現場擺放四座流動廁所、兩個帳篷搭建的男士小便間和一輛真空大客車。七里河區環衛局在“2019年烈士公祭活動”中,放置兩輛車載式移動公廁。

  與此同時,根據市城管委和各縣區政府要求,環衛部門針對各自轄區指示牌損壞和缺失、設置不標準不合理及公廁數量增加的情況,對公廁指示牌及時進行更換和升級。記者在主城區看到,不少路口和公廁附近都有公廁引導牌,有效解決了廣大市民遊客在逛街、旅遊時因找公廁難而苦惱的問題。

  城關區作為省會中心城區,轄區人口約佔全市近一半,考慮到市民上廁所的實際需求,該區所有公廁已實現24小時開放。同時為方便市民夜間尋找,將改造後的公廁外部進行亮化處理。

精細管理提升公廁管護質量

  “公廁管護,三分靠建、七分靠管。”隨著城區公廁建設力度加大,廁內各項配套設施不斷升級,贏得了市民認可和好評,然而要想發揮公廁最大效益,做好後續管護是重點與難點。

蘭州市不斷提升公廁建設檔次和服務水平 高顏值公廁“方便”了一座城

  城關區環衛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目前該區每座公廁都有專人管護,並且統一安裝了公廁管理公示牌,公廁管護標準具體要求,對廁管員的工作範圍、保潔頻率、清潔標準做了嚴格的規定。並要求公廁在日常巡查在站自查、隊業務檢查、局質監檢查、市城管委巡查四級檢查的基礎上,各站每天上報自查案件,將其納入績效考核評分依據。各管理站都會定期組織對公廁保潔員進行培訓,除了日常保潔以外,還會針對不同季節,對公廁保潔重點進行調整。

  在主城區,廁管員要落實“十淨、十無、八好”作業標準以及“四心三服務”服務模式。水車園公廁保潔員常喜娥說:“每天早上6點有時在5點就開始工作,在對公廁環境進行大小保潔基礎上,還會在人流量小的時候對死角進行細緻清潔,也會對市民不文明如廁行為等進行及時勸導。”

  如今走在蘭州街頭,一座座各具特色的公共廁所,在方便市民的同時,展現這座城市的文明和溫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