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1、和田玉

和田玉石,出自新疆和田地區、喀什地區、巴音郭楞州等地。和田玉石分為山料和仔玉。礦採的叫山料,主要產於崑崙山,古書稱和田之南有玉山,指的就是那些玉礦;河裡撈的則稱仔玉,主要產在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古稱白玉河和墨玉河,每年春夏之際,崑崙山山洪暴發,把玉礦石從山上衝刷下來,經過上萬年的反覆磨滾撞擊,雜質盡去,圓潤光滑如凝脂般的玉石就堆積在河灘和河道中,秋季時河水漸落,玉石顯露,為揀玉主要季節。

 和田玉石分佈於莎車縣、塔什庫爾幹縣、和田縣、于闐縣、且末縣一帶綿延的崑崙山脈北坡,夾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有的經長期分化剝解為大小不等的碎塊,或崩落在山坡上,或經雨水沖刷流入河中。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羊脂玉:含閃透石達99%,呈脂白色或接近脂白顏色,或稍泛淡青、乳黃等色,質地細膩滋潤,油脂光澤,微透明,石花等雜質在10%以下,糖色少於30%。

  白玉:含閃透石95%以上,色澤以白為主,常微帶灰綠、淡青、褐黃、肉紅或紫灰等色調,質地純淨細膩,光澤瑩潤,不透明,糖色小於30%;若其中糖色佔30~85%者,又稱糖白玉。

  青白玉:呈灰綠、青灰、黃綠等淺~中等色調,介於白玉和青玉之間,質地似白玉,玉色白中泛淡青綠色;其中糖色部分佔30~85%者,又稱糖青白玉。

  青玉:呈灰綠、青灰等中等~深色調,偶爾帶有灰藍、青綠、翠綠、菸灰、灰紫等色,不透明,儲量豐富;其中糖色部分佔30~85%者,又稱糖青玉。

  黃玉:呈綠黃色、米黃色等淺~中等色調,由水中褐鐵礦滲入白玉中形成,常帶有灰、綠等色。

  糖玉:呈紅褐色、黃褐色、黑褐色等色調,顏色由氧化鐵、錳質浸染而形成,糖色部分>85%。

  墨玉:呈灰黑、黑等色,致色因素是含有石墨包體,由於石墨含量不同,色澤深淺分佈不均勻,以黑色斑濃重密集者為佳,稱純漆墨。

  碧玉:呈青綠、暗綠、墨綠、綠黑等色,常見一種較純淨細膩,另一種雜質多,常含黑色礦物包體,有的夾有黑斑、黑點或玉筋,以顏色純正的墨綠色為佳。

2、大漠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大漠石,又稱戈壁石、風凌石、風礪石等,出自新疆塔克拉瑪干大沙漠北邊,主要分佈在哈密地區和昌吉州奇臺縣附近。該石種屬典型的荒漠風成石,其原石質地為瑪瑙石、碧玉石、玉髓、玄武岩、木化石、千層石等,是在戈壁沙灘特有的地質、地理環境下,經風蝕、沙磨而形成的造型奇特、似景似物、多姿多彩之觀賞石。

3、硅化木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硅化木,又稱木化石,主要出自新疆哈密地區的大南湖、沙爾湖、伊吾縣的淖毛湖、巴里坤縣的三塘湖一帶,及昌吉州的奇臺縣、吉木薩爾縣、木壘縣境內。尤以奇臺縣將軍戈壁北部邊緣的石樹溝最多,在11.65平方公里範圍內,裸露於地表的硅化木達近千株。奇臺縣硅化木群是亞洲地區蘊藏數量最多、分佈面積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硅化木群。

新疆硅化木分佈面積廣、類型多,由於各地區的地質作用及侵入的熱液成分不同,可分為硅化、鐵化、鈣化和瑪瑙、玉質等種類。含鈣質的其質細膩,多呈土黃色,也有紅、淡藍、淡綠等色;含氧化鐵的多呈暗紅、深棕、鐵灰、褐色等,含硅質的其質堅硬,呈黑、紅、黃等色;還有近乎瑪瑙質、碧玉質的,呈半透明狀,通體光潤。

  4、瑪瑙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瑪瑙石,出自新疆哈密火山岩荒漠地區的淖毛湖戈壁和沙爾湖戈壁一帶。瑪瑙屬火山岩產物,由隱晶質纖維狀玉髓組成,摩氏硬度約為7,主要生成於中基性熔岩的空洞及裂隙中。新疆瑪瑙石屬戈壁坡積型風成石,其體量及石膚的天成性,均適宜作奇石觀賞。

新疆瑪瑙石可分為纏絲瑪瑙、閃光瑪瑙、竹葉瑪瑙、柴狀瑪瑙、白瑪瑙等。

新疆瑪瑙資源豐富,主要分佈在天山和東準噶爾等地區,在新疆哈密戈壁巴里坤縣還有大片瑪瑙灘,足有十幾平方公里,質地極佳的瑪瑙隨處可見。但作為奇石類的瑪瑙石,其體量的大小和石膚的天成紋理則有一定要求。

  5、新疆碧玉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新疆碧玉,又稱瑪納斯碧玉、準噶爾玉、碧玉,出自天山北麓、準噶爾盆地南緣的昌吉州瑪鈉斯縣。為呈碧綠色的一種軟玉。碧玉即"綠玉",碧玉中的黑點(指鉻尖晶石)為碧玉的特徵。碧玉以色青如藍靛者為貴,有細墨星淡色的次之。

新疆碧玉的礦物成分與和田玉相似。呈暗綠、深綠、墨綠色,有玻璃光澤、油脂光澤,微透明至半透明。

新疆碧玉礦主要礦區在瑪納斯縣清水河、塔西河上游和瑪納斯河上游一帶。範圍東西長30公里,寬數百米,礦點10餘處,儲量豐富。

  6、額河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額河石,出自新疆阿勒泰市富蘊縣的額爾其斯河。該石為額爾齊斯河床中的卵石,質地堅硬,光滑細膩,具有玉質感;紋理線條流暢,豐富多變,構圖奇美;色彩鮮豔純樸,體型飽滿厚重。

額河水流湍急,是我國唯一的一條由東向西穿山涉谷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河床中沒有被風化的河卵石,經急流沖刷磨礪,色彩獨特,紋理清晰,畫面傳神,意境幽遠。額河石的紋理還具凹凸感,有較強的浮雕效果,圖案和形態神幻莫測,空靈通透。有的似翻滾的雲海、激盪的亂流,氣勢磅礴;有的石頭斑斑點點,沉靜空遠;有的則像動物、瓜果,惟妙惟肖,令人賞心悅目。

  7、瑪河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瑪河石,出自新疆石河子市城東的瑪納斯河。該石屬河卵石,質地堅硬細密,形體壯碩雄健,色彩凝重絢麗,紋理明暢深刻,圖案別緻,形狀奇特,呈現出山川景物、花鳥魚蟲、海市蜃樓等,有一定的觀賞價值。

瑪河石的石質主要為砂岩、粉砂岩及火山岩等。石上紋理多由充填在岩石裂隙中的石英脈構成,也有由不同礦物質形成的紅、黃、黑等色紋,圖案豐富多彩。瑪納斯河源於天山北坡,流入準噶爾盆地腹地古爾班通古特大沙漠。石河子城基紮在數丈深的礫石層上,城東緊傍瑪納斯河,河中出產色彩斑斕的卵石。

8、戈壁泥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戈壁泥石,又稱古陶石,出自新疆戈壁灘上。該石是由泥質岩構成,質地堅密細膩,摩氏硬度約為5左右;形態各異,有似扁條或葉狀;大多呈棕紅、紅褐、褚紅等色,另有黃褐、咖啡、黑色等,也有黃色底散佈青花的,少純色。

戈壁泥石為沉積岩層被風化破碎後,經風砂長期吹蝕、磨礪和雨水淋漓、腐蝕作用而形成。其表面光滑並有細紋理的流水線槽,是其獨有特徵。該石以棕紅色帶有細紋理者為佳。

9、戈壁彩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戈壁彩石,主要出自新疆吐魯番地區鄯善縣以南的戈壁灘上。該石為層狀的石英岩沿裂隙風化破碎後形成,石質堅硬,摩氏硬度6~7,顏色較鮮豔,以紅、白為主,亦有黃、綠等色。有造型石亦有圖紋石,以質好色豔、表面光滑者為佳,有些質地細膩似白玉,其石中紅紋多可構成圖案。

  10、塔格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塔格石,出自新疆中天山。石質成分以白雲岩為主,含有硅質;顏色為白、灰白等色,石面有黑色硅質斑點或紋理,多呈立體狀的各種自然山景,形態別緻,具有一定觀賞價值。

11、和田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和田石,主要出自新疆和田市郊的玉龍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及沙漠、戈壁地帶,尤以玉龍喀什河出產的卵石為佳。和田石有不同的質地與形狀,大多含有和田玉的成份,表面光潔圓潤,質地堅硬細膩;色彩比較豐富,主要有黑、紅、白、黃、綠等色;構圖簡潔,神形兼備,有如行雲流水,或若花鳥魚蟲,具有較高的觀賞價值。

和田石紋絡清晰、圖案奇特,在河灘中採回後,用刷子洗淨石頭表面的泥沙,即可擺放於廳堂欣賞,韻味無窮。

  12、于闐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于闐石,主要出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田地區的崑崙山。

《雲林石譜》于闐石:“于闐國石出堅土中,色深如藍黛。一品斑斕,白脈點點光粲,謂之金星石;一品色深碧光潤,謂之翡翠,屢試之正可屑金,潤而無聲。然石之一段凡廣仞餘,擇其十分之一二,無纖毫瑕玷者極少,故所產處貴翡翠而賤金星。”注:于闐國,今新疆和田地區。古于闐國遺址在和田縣城西南的玉龍喀什河西岸。

  13、烏爾禾卵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烏爾禾卵石,又稱克拉瑪依彩石,出自新疆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周圍的戈壁荒漠裡。該石以石英質卵石為主,質地堅硬,石皮完整,多呈黃、白、紅等色,色澤均勻。形體光滑,大多在10釐米左右。

烏爾禾鎮北一帶遍地黃沙夾雜著各種奇形怪狀的岩石,有似破城牆、古廟宇、擎天塔樓、巨蘑菇、或像飛禽走獸,散落在戈壁灘上的卵石,色彩斑斕,俯拾即是。

  14、阿克蘇河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阿克蘇河石,出自新疆喀什至阿克蘇一帶的克孜勒蘇河及阿克蘇河上游的託什幹河中。該卵石由火山岩、火山碎屑岩、泥質粉砂岩等形成。質地稍粗,石皮稍差,多呈紫紅、褐棕、灰綠、灰黑等色,石中夾雜有白色石英脈,表面色差分明,曲線雄渾流暢,構成圖案似動物形象者,惟妙惟肖。資源蘊藏量豐富。

  15、鐘乳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鐘乳石,出自新疆東疆地區的一些方解石脈晶洞中。該石形態為菜花狀、球狀集合體,一種呈白色,色純乾淨,另一種呈桔黃色,很鮮豔,均頗具觀賞價值。

伊犁州特克斯縣城以南51公里處的原始森林中有一天然石灰岩溶洞,地下溶洞長1.8公里,寬3~12米,洞頂、洞壁及底部生長著各色鐘乳石,自然石景參差錯落,形狀千姿百態,顏色以乳白、雪白、油黃為主,也有紅、綠、藍、黑等色,整體色彩絢麗多樣。

  16、梅花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梅花石,出自新疆阿勒泰地區南側準噶爾盆地克拉美麗地區。該石質地為玄武岩,石中的氣孔和裂隙被方解石、綠廉石充填後,呈大小不等的圓球狀和細脈狀,在岩石表面形成似梅花盛開的圖案。

17、黑菊花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黑菊花石,又稱鋰藍閃石菊花石,出自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該石是由鋰藍閃石呈放射狀分佈在絹雲母石英片岩的層面上構成,狀似朵朵開放的菊花,花朵大小不等,多為1~5釐米。此石產在鋰輝石礦脈兩側的圍巖蝕變帶,寬約幾十釐米至1米,有一定的資源量。

18、綠松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綠松石,古稱河西甸子,出自新疆哈密等地。該石是含有銅、鋁和水的磷酸鹽礦物,隱晶質緻密塊狀,塊體一般為5~10釐米左右,摩氏硬度為6,比重2.6~2.8,平均折光率1.61~1.63。多呈淺藍、草綠等色,具有柔和的蠟狀光澤。

哈密天湖、戈壁灘黑山嶺一帶,綠松石礦體呈透鏡狀、細脈狀和團塊狀,蘊存於綠松石化石英岩的層間巖隙中。礦床為次生淋濾型,礦化帶東西分佈長達2.5公里,寬5~40米,已有多年的開採史。

  19、水晶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水晶石,出自新疆天山、阿爾泰山和崑崙山等地的花崗偉晶岩中。該石在新疆儲藏量豐富,分佈約160處,品類較多,有淺棕色的茶晶,深棕色或灰棕色的煙晶,以及紫晶、黃晶、發晶、水膽晶、無色水晶等。

其中茶晶有的濃如重染,有的淡若清塗,最大的晶體達數十公斤;透明煙晶多產於奇臺縣;紫晶莊重華貴,但顏色較淡,數量較少;黃晶的晶體常呈柱狀,主要呈淺黃色,也有淺藍、淺綠、淺紫和淺玫瑰等色,具有玻璃光澤,透明或半透明;無色水晶純淨透明,無絲毫雜色。

  20、芙蓉石

新疆各地石頭分佈大全,太詳細了!收藏起來備用

芙蓉石,又稱薔薇石英、玫瑰石英,出自新疆阿勒泰地區。該石為石英塊體,屬水晶的一個品種。摩氏硬度為7左右,呈薔薇花的粉紅色,半透明至透明,有玻璃光澤或油脂光澤。新疆芙蓉石結構好,較具觀賞性,亦可雕琢項鍊、雞心、小擺件等工藝品。

記得轉給身邊的人看看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