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評價松下、尼康鏡頭的電影鏡頭功能?是相機鏡頭晉級的鯰魚效應嗎?

milkgreen


首先說一下,松下尼康之類的新鏡頭根本算不上電影鏡頭範疇,頂多說它是視頻鏡頭好了。

松下不敢妄言,不過尼康的z卡口鏡頭在設計上有一些偏向視頻的優化。



呼吸效應控制的不錯;

所謂呼吸效應就是鏡頭對焦時,視角會產生或大或小的變化,拍照無所謂,但在視頻中就會產生畫面移動,z卡口有一定優化。

焦段變化時焦點不會偏移;

在變焦時,焦點不會同時產生變化這也是視頻拍攝所需要的,尼康的新鏡頭介紹上是這麼寫的,當然我沒拿到變焦鏡頭現在不敢亂說。

邊緣畫質不至於下降太厲害;

從手中的50來看,確實是能接受,等拿到14-30就更清楚了。最近這裡一直下雨,沒心思去做仔細評測


體積重量相近;

z卡口鏡頭的小三元和1.8軍團(24-70f/4,14-30f/4,50f/1.8,35f/1.8)之間雖然沒做到完全一樣,但相差不大,拿我已經購買的50和即將發貨的14-30來說,兩個都是四百多克,當然還有六七十克出入,但做到這一點已經不容易了;

甚至,在錄製視頻手動對焦時,屏幕還會顯示對焦範圍表(對焦遠處或近處一目瞭然,轉接鏡頭是否有此顯示不清楚)。




另外,鯰魚效應是什麼?抱歉才疏學淺,去百度了一下,原來就是那個在沙丁魚中放入一隻鯰魚,保持沙丁魚活力的道理…

(鯰魚效應,在裝滿沙丁魚的魚槽裡放進了一條以魚為主要食物的鯰魚。鯰魚進入魚槽後,由於環境陌生,便四處遊動。沙丁魚見了鯰魚十分緊張,左衝右突,四處躲避,加速遊動。這樣一來,一條條沙丁魚歡蹦亂跳地回到了漁港。)

這個比喻打的不太恰當,因為電影鏡頭和攝影鏡頭目前還是劃分很明確的不同種類,所以談不上電影鏡頭給了普通相機鏡頭“活力”,因為電影鏡頭明顯不是沒價值的鯰魚!



事實上只是現在的相機日益看重視頻性能,為這部分有需求的用戶優化了鏡頭的視頻性能而已,但只是有限的,成本和實際效果當然沒辦法跟電影鏡頭相提並論。


攝像liy


說起電影鏡頭,特此推薦一個我用過的感覺非常好的鏡頭:Sony 28-135/4 G。想買電影鏡頭的朋友,可以找機會試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