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溥儀和婉容、文繡居住在天津靜園時過著怎樣的生活?

雲緋


溥儀搬到乾園後馬上就把它改稱“靜園”,取“靜以養吾浩然之氣”之意。他在此靜觀變化、靜待時機,以圖東山再起。
溥儀在靜園
靜園的主樓是一幢西班牙民居風格摻雜日式磚木結構的別墅,主體二層,局部三層。它是津城洋樓的典型代表。
在萬壽慶典上,溥儀、婉容和中外來賓合影。三排右一為莊士敦、四排左一為日軍參謀山野友吉、左二為英國記者伍德海、左四為英國軍官柏卡德少校、五排左二為日本總領事官吉田茂。

【一層】

一層入口處是靜園門廳和會客室。
溥儀在靜園的日子並不好過。曾經與溥儀有過交往的軍閥紛紛垮臺,被他寄託過希望的東北三省,宣佈遵守三民主義、改易旗幟並服從民國政府。此時依然廝守在溥儀身邊的舊臣遺老們,除了鄭孝胥和羅振玉等人以外,幾乎再也沒有別人談論復辟的事了。
帝師陳寶琛以前嘴邊一直掛著的天與人歸、臥薪嚐膽之類的話也不見了,靜園上下一片悲觀失望。溥儀發現蔣介石所說的國家統一一直沒有實現,軍閥混戰不斷、民不聊生。溥儀認為穩定國家的大業還是非他莫屬。
陳寶琛
每天來靜園的日本人也在不斷持這種論調,這使溥儀更加堅定要在靜園靜觀其變、靜待時機。日本人哄著溥儀學著勾踐的樣子在一群“范蠡”的幫助下復國,溥儀便派人去東北考察。這些都是日本人給溥儀精心設計的一個又一個圈套,目的就是最後讓他成為偽滿洲國的傀儡。
據說溥儀在天津期間經常去起士林大飯店購買正宗的德式點心和糖果,或者吃冰激凌,喝楊梅飲。

【會客廳】

溥儀在靜園決定在日本人的支持下先據有滿洲,再圖關內。溥儀想象著自己登基大典的場面,感到十分激動。
溥儀在靜園召集滿清遺老商議前去東北之事,陳寶琛和鄭孝胥都表示反對。他們認為東北形勢的變化、列強的態度和民心的趨向都沒有明朗,不能光聽一個日本關東軍大左的意見。至少也要等派往東北的人探知真相後再做決定。
由於日本人內部意見不統一再加上元老們的反對,溥儀只得暫緩了東北之行的腳步。

【二層】

二層是溥儀和婉容皇后的臥室及書房。從靜園的傢俱陳設可以看出溥儀當年的生活很時尚
日本人制造出種種假象,刺激溥儀的復辟慾望,讓他儘快離開天津前往東北。

【溥儀臥室】

在靜園溥儀為了維持奢靡的生活,溥儀變賣了幾十件盜運出宮的珍貴文物。除此之外他還不惜花重金繼續他的復辟大業,由此被各種騙子騙得幾乎破產。

【婉容臥室】

中元公司是溥儀和婉容經常購物的場所,他還經常去馬場道俱樂部打球。溥儀回憶婉容時稱皇后本來是天津的大小姐,花錢買廢物的門道比溥儀多多了。皇后買了什麼,淑妃文繡就一定跟著要一樣的。溥儀給文繡買了什麼,婉容也會再來一份,花的錢更多,好像不如此不足以顯示皇后的身份。
婉容在靜園時期
溥儀在張園的時候,與兩位妻子距離比在紫禁城近多了。妻妾同居一樓,各種矛盾不可開交。結果在靜園居住期間,鬧出了舉國震驚的“刀妃革命”——1931年8月23日,溥儀的淑妃文繡正式向溥儀要求離婚,原因是她再也承受不了溥儀對她的冷落,和宮中的不自由。這件事情對遜清皇室及前清王公大臣,還有溥儀本身都造成相當大的震撼,這可以說是對舊式文化的一種挑戰。

歡迎關注知乎‘雲緋’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雲緋文學號:芳緋文學

小方說歷史1990


溥儀居住的靜園我實地探訪了,下面是筆者親手實拍照片,咱邊看邊說。

這個園子就是天津非常繁華的鞍山道,以前這地是北洋政府高官陸宗輿的別墅,話說咱們的末代皇帝溥儀在1924年被馮玉祥派人從皇宮中攆了出來後,開始在京城呆了幾年,後來政局不穩他在北京也待不下去了,於是乎便來到了天津衛做了寓公,1927年溥儀帶著“皇后”婉容和“皇妃”文繡就是在這裡隱居的,溥儀親自把這所住處改名為靜園。

現在靜園已經整修一新,和公眾開放了,室內外基本恢復成了溥儀入住時期的樣貌,非常有異域範兒,經過問詢,才得知靜園的主體建築是融合了西班牙特色及日本特色設計而成,所以這裡是名副其實的小洋樓。

(這幾張照片是靜園室內陳設)

雖然已經是退位的皇帝,但是在靜園的室內裝修上,還是能天花板的龍紋裝飾看出溥儀是不死心的,他心理時刻想著如何復辟大清朝的江山。

此為溥儀在靜園的“龍床”需要注意的是,他在這裡依舊保留了一些以前在宮內的規矩,比如說晚上就寢並不和皇后及皇妃相擁而眠,而是獨自一人,皇后和婉容和皇妃文繡在這裡各自有各自的房間,但是就這靜園,發生了一件震驚全國的事件,那便是“刀妃革命”,文繡由於在這裡得不到溫暖,而跑到天津法院起訴溥儀,要求離婚,這個案件當年可是轟動了整個天津衛。

當日本發動全面侵華後,溥儀覺得是復辟的好機會,於是他就在上圖的書房中與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賢二密談,爾後在1931偷偷的從靜園出發,跑到了東北長春,做了偽滿洲國的康德皇帝。至此。溥儀在沒有回來過。


老豬的碎碎念


1924年,馮玉祥帶兵把溥儀趕出了紫禁城,溥儀暫時搬進了父親載灃的住處醇親王府,但是當時溥儀在京城多有不便,他想極力逃脫當時政府的監視,因此打算離開京城這個是非之地。

在1925年2月,溥儀被日本人護送,正式移居天津租界靜園,靜園環境優雅,位於日租界宮島路,也就是現在的鞍山道。

▲日式和西班牙式風格混搭的主樓

到了天津的溥儀,猶如鳥兒出了金絲籠子,放開了手腳,也打破了自己在紫禁城的種種祖宗規矩和陳舊規定。

溥儀和婉容文繡三人的日子過得極其奢華,畢竟有花不完的錢財和空前的自由,生活變得五光十色,豐富多彩。

溥儀當時特別喜歡待在天津的靜園,因為在這裡,他彷彿又找到了清朝皇帝的感覺,在天津租界裡,他受到了極高的待遇,不僅外國的國家領事和駐軍司令等對他尊稱皇帝,一些只對外國人開放的場所還特殊為他開放,他享受到了特殊華人的待遇和榮耀。

▲餐廳

▲溥儀臥室

溥儀在天津學會了開車,他開著別克六缸寶石藍色小轎車去馬場道俱樂部打球,而且把大量的金錢都用到了如何裝扮自己上,每逢出去的時候,都會穿著最講究的英國料子西服,領帶上插著鑽石別針,袖上是鑽石袖釦,手上是鑽石戒指,手提“文明棍”,戴著德國蔡司眼鏡,身上噴著古龍香水。

▲在天津時期的溥儀

溥儀帶著自己的皇后婉容和淑妃文繡,出入各大場所。他們一起到英租界購物,到起士林吃飯,騎馬、開汽車,到跑馬場觀賞遊樂。

不僅溥儀在天津靜園待得很開心,婉容和文繡來到天津,日子也過得相當愜意,不僅和溥儀出入各種場所,而且溥儀每月給她們倆有額外的零花錢,婉容是每月1000元,文繡是每月800元,雖然都有零花錢,可婉容如果買了什麼,文繡也會比著買。

▲在天津時期的婉容

婉容來到天津後,新鮮的生活,讓她容光煥發,高興得簡直撒歡了,畢竟婉容從小學鋼琴和英語,標準的貴族摩登女郎,她迅速的加入到了西派的時尚潮流中,換上了新的衣服,燙了頭髮,以伊麗莎白的名字穿梭於各大社交場所,成為走在時代尖端的摩登女郎。

▲婉容臥室

▲婉容起居室(有鋼琴)

溥儀同樣和婉容都接受到西式教育,因此有共同語言,他們一起在華爾茲下翩翩起舞,日子過得很快活,而文繡就比較可憐了,她顯得格格不入。

因為文繡從小接受的是傳統教育,幾乎和西派摩登絕緣,她不懂什麼是時尚,也融不進這燈紅酒綠的社交圈,因此受到了溥儀的冷落。

▲文繡臥室

靜園二樓東部為溥儀的臥室,西部為婉容臥室、北部為小客廳及儲藏室。北部三小間為文繡臥室,溥儀常到婉容房裡,卻較少光顧文繡。

溥儀在天津靜園期間,一直投靠日本人,以圖復辟大業,這期間和婉容關係很好,冷落文繡,也使得文繡在1931年登報和溥儀離婚。

▲在天津時期的文繡照片

總而言之,在天津靜園溥儀和婉容度過了人生中很幸福開心的幾年,在天津的生活、時尚、洋派、多姿多彩、氣派,比待在紫禁城幸福多了。而且當時的天津靜園也因為溥儀的存在出盡了風頭。

▲靜園牆壁上婉容和溥儀的各種照片

從1925年到1932年,溥儀在天津靜園的生活多姿多彩,只可惜溥儀待了7年就離開了,後來日本對溥儀開出了誘人的條件,讓他去東北的偽滿洲國當皇帝,溥儀按捺不住,毫不猶豫的同意了日本開出的所有的條件,帶著皇后婉容動身為了東北,開始了傀儡皇帝的生涯。


小聰歷史客棧


溥儀作為末代皇帝,這一生可謂是東奔西走。1912年,僅僅做了三年皇帝的溥儀被趕下皇位。



1924年,馮玉祥將溥儀趕出清皇宮,溥儀對被驅逐出宮印象深刻,北京對他來說也是格外恐懼,後來溥儀1925年2月4日逃離北京來到天津,先是居住在天津的張園,後來1929年溥儀來到了天津的靜園居住,此前靜園叫“乾園”,是北洋政府時期的駐日公使陸宗輿花費巨資修建而成。這宅子非常大,佔地面積高達3016平,居住面積1900平,在當時的天津絕對算豪宅了。

溥儀從1929年到1931年一直居住在這裡。那麼他在這裡的生活怎麼樣呢?

雖然已經被趕下了皇位,但不是皇帝的溥儀並不缺錢,一方面他有大量的珍寶還有之前的很多皇家的房產地產,所以他在天津的開銷的費用很充足。

光溥儀在天津出行的汽車就有三輛,而且他在天津生活方式很西化,愛打羽毛球和高爾夫。


天津著名的起士林西餐廳經常可以看到溥儀的生活,如果從1925年算起,溥儀在天津居住了差不多六七年,這幾年他過得極度奢華和安逸。

那麼婉容和文琇的生活也是非常奢華,二人經常是競爭式購買,婉榮買什麼,文琇也要什麼。

不過後來我們都知道文琇1931年十月正式和溥儀離婚,也是非常有個性。

總之,溥儀在天津的生活相對北京而言是非常自由的,而且也讓他開了眼界。望採納,謝謝。


有趣的歷史段子


從1924年11月被馮玉祥派人趕出紫禁城,溥儀帶領家人在天津日租界住了七年,是選擇的七年也是重要的七年,在這裡發生了影響他們一生的變故。

無論是在張園還是靜園,關起門來,溥儀仍舊維持著小朝廷的狀態,七年裡幹得最多的事,就是撒錢。溥儀不事生產,也沒人給他發工資,可架不住祖宗傳下來的東西多呀。有的放在銀行裡生息,有的購買了房產收租,再加上他和溥傑偷運出來的古玩字畫,一時經濟無虞。

離開了紫禁城的各種禁錮,沒有了老太妃在身邊的規矩和限制,面對十里洋場花花世界,年僅20歲的溥儀在生活上是極盡奢華。穿最講究的英國料子西服,戴鑽石戒指,鑽石袖釦,鑽石別針。加上年輕的後、妃爭寵,婉容買了東西,文繡就要買;文繡買過的,婉容必須要,而且還要更好的,溥儀就是買買買!後來為了限制她們攀比,溥儀給兩人零花錢,婉容每月1000,文繡800;隨著局勢和經濟情況的變化,後來減成婉容300,文繡200。在天津一地他們及隨侍人員的開銷每月就有1萬多元,而“留京辦事處”和“東西陵守護”等處的開銷大約也在1萬五千元。而同時期低級別的公務員月薪約60元左右。

這些巨大的花費與溥儀為了復辟拉攏軍閥,各處運動比起來也屬九牛一毛。因為要靜觀其變,靜待時機,所以溥儀將曾經的乾園改名為靜園。張宗昌、王式、謝米諾夫一長串的名單都是投溥儀所好,要錢,要錢,然後石沉大海不了了之的。

如果沒有東陵被盜後孫殿英免於追究帶來的怒火和憤恨,沒有根深蒂固的帝王思想,沒有圍繞在身旁的遺老遺少們的鼓動,沒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混戰帶來的渺茫希望,沒有日本人的反覆勾搭,溥儀或許能做出不同的選擇,不會在1931年“九·一八”後離開天津,去認賊作父當傀儡。



這段時期的婉容又做回了天津大小姐,摩登、時尚,會吃、會玩、會享受,而且在爭寵路上取得完勝。那時新思想、新生活已推行了十幾、二十年,從小經歷平民生活的文繡,骨子裡嚮往自由平等,又因勸說溥儀不要和日本人來往被他厭棄,加上婉容的故意排擠,隨侍人員看人下菜碟的怠慢,實在不堪忍受,在妹妹文珊的支持下破除壓力,在1931年成功和溥儀離婚。

只是婉容也沒能因此得到溥儀的歡心。本來因為自身的身體原因,溥儀對後宮就不冷不熱,文繡的通報離婚讓他覺得大失顏面,自然遷怒於在其中沒有發揮好作用的婉容。而婉容難捨奢華的生活享受和皇后的名份,不久也追隨溥儀離開天津,再也沒有回來過。

真是靜園不“靜”啊。


文史今安在


皇帝的生活總是神秘又令人嚮往,即便是被共和趕下臺的末代皇帝溥儀的生活也是讓人充滿興趣想要一探究竟。

1912年2月12日,在位僅三年的末代皇帝溥儀被趕下皇位,根據清室優待條件,年僅六歲的溥儀繼續生活在紫禁城中過著帝王般的生活,接受著帝王的教育,逐漸長大成人並且娶了婉容、文繡一後一妃。

本來這種日子還應該持續一段時間,畢竟各地軍閥忙著爭地盤,無暇顧及紫禁城中的小皇帝,可是1924年馮玉祥突然發動“北京政變”,修改了《清室優待條件》溥儀被驅逐出宮,搬進了生父原清朝攝政王載灃的北府。

何去何從是溥儀一直考慮的問題,也是追隨溥儀的一幫遺老遺少考慮的頭等大事,在北府住了不到一個月溥儀逃往位於東交民巷的日本駐京公使館,日本公使芳澤謙吉表現出了極大的誠意為溥儀精心準備了住處,溥儀的小朝廷在日本使館得以安頓下來。

國民政府對溥儀的態度讓他很是恐慌,被武力驅逐出北京城的場景還歷歷在目,對溥儀來說盡早離開北京才是頭等大事。

在日本使館的逗留了三個月,溥儀度過了自己二十歲的生日,而在此期間溥儀已經精心策劃了逃離北京的計劃,農曆二月二龍抬頭這天溥儀喬裝成日本商人乘火車離開北京逃往天津,先後居住在日租界的張園和靜園。

當時的天津是中國最大的商埠之一各種琳琅滿目的舶來品讓溥儀眼花繚亂。

首先,溥儀並不缺錢,從宮中竊取了大量寶物,再加上皇家的私產和大量田產地產,為溥儀提供了吃喝玩樂的經濟基礎。

其次,溥儀在天津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很多隻對外國人開放的場所,特意為溥儀開放,很多外國人還尊稱他為皇帝,溥儀盡情的享受者他“特殊華人”的身份。

在天津溥儀盡情享受財富和身份帶來的便利,為了滿足出行僅汽車溥儀就購買了三輛,溥儀還喜歡打羽毛球甚至修建了室內羽毛球場,為了打高爾夫球溥儀也私人定製了全套的高爾夫裝備。

簡單來說在天津時溥儀穿西裝、吃西餐、用洋貨,完全接受了西方生活,所以通過照片見到的溥儀就是每逢出入,穿著最講究的西服,領帶上插著鑽石別針,手上是鑽石戒指,手中提著“文明棍”出品的眼鏡,身上還噴著古龍香水,皇后婉容也盡情釋放了自己的購買慾,使用最奢侈的生活用品。婉容和文繡都是著名西餐廳起士林的常客。

津門七年可以說是溥儀最為瀟灑的七年,這一切隨著溥儀成為偽滿洲國皇帝而成為過去。


一點點歷史


1924年馮玉祥趁著直奉第二次戰爭的爆發,在北京發動政變,囚禁總統曹錕,推翻直系曹錕政府,而且將溥儀驅逐出皇宮。1925年2月24日,溥儀帶著自己的皇后、妃子,以及弟、妹,以及太監宮女等坐上火車逃往。

天津張園舊址

實際上溥儀逃到天津之後,他們的第一個落腳點不是靜園,而是天津的張園。張園是清代兩湖統制張彪於1915年所建的豪宅,1924年東,孫中山應馮玉祥邀請,偕夫人宋慶齡北上商談中國統一和建設問題,到天津後就在張園下榻月餘。而此次溥儀來張園。而溥儀在張園住的房間及新床的擺放位置,竟然和此前孫中山的居室和床位分毫不差,一個是民國的國父,一個是亡命的皇帝,不同命運、不同道路,水火不容的兩個歷史人物,卻在張園選擇了同一棲身之處。溥儀在張園門外掛上“清宮駐津辦事處”的匾額,廣結遺老遺少,社會各派勢力,以圖復辟。張彪去世後,溥儀遷出張園。

溥儀與自己的弟、妹家人

1929年7月,溥儀一行人從天津張園搬到靜園,一直到1931年11月出走東北為止,一共在靜園居住了兩年多的時間,而他在靜園這兩年的時間中,實際上就是在謀劃一件事情,那就是復辟大清王朝。

天津靜園舊址

我們在查閱溥儀在天津靜園的活動軌跡中就可以發現,他在這期間最頻繁的活動就是與日軍接觸,而且靜園就是在日租界內,與日本聯繫更為方便,他在不同時期分別與吉崗安直、土肥原二等日軍將領接觸和會面。同時委派鄭孝胥到日本開戰復辟活動,委派劉建業等聯絡東北的滿鐵總裁、日本關東軍重要人士開戰復辟活動。而且溥儀還親自到日本軍營會見上角利一等等,這些日本軍官都是後期偽滿洲國的重要人物。

溥儀入駐靜園

當然,在謀劃復辟工作之餘,溥儀當然不能虧待自己,他把自己的業餘生活安排的很豐富:

溥儀每天的日程表

【一】自己每天都有滿滿的計劃。每天都做什麼,什麼時間起床,什麼時間吃飯、看書、學習、會見等等內容都有明確的時間節點,在這方面來看,溥儀每天的生活看來都很豐富和充實。

【二】業餘生活很現代。溥儀自靜園從事的體育項目都是很現代的,他最喜歡網球和高爾夫球,即便放在現在,這兩項體育活動就是放在現代,那也是非常高雅和高級的體育運動。

【三】飲食很西化。溥儀在《我的前半生》中有一段關於飲食的記錄:衣裳不必太講究,但是禮貌十分重要。如何喝咖啡像灌開水,拿點心當飯吃,或者叉子勺兒叮叮噹噹的響,那就壞了。在英國,吃點心、喝咖啡是Refreshment(恢復精神),不是吃飯……。所以,溥儀在靜園的飲食主要以西餐為主,外加咖啡。

文繡與溥儀離婚調解書

【四】文繡與其離婚。1931年8月23日,淑妃文繡正式向溥儀提出離婚,原因是她再也忍受不了溥儀對他的冷落,和宮中的不自由。堅決向天津地方法院要求和溥儀離婚,文繡聘請的律師與溥儀的代理律師最終尋求庭外和解,於1931年10月22日達成離婚協議。

九一八事變後,溥儀在靜園與日本特務頭子土肥原二密談之後,於1931年11月10日晚從靜園後門悄悄溜出,秘密離開天津,達到東北,在日本人的協助下,當上了偽滿的康德皇帝。



我沒和他們在一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