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5 己亥清明:社會各界祭掃子長革命英烈側記

子長縣齊家灣幼兒園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列隊默哀】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候場】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向子長革命英烈默哀】

延安北大培文實驗學校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接受再教育】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講述英雄的故事】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後繼有人】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循循善誘】

子長縣樹學幼兒園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一代新人正在成長】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列隊觀展】

榆林靖邊能源化工質檢中心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千里迢迢祭英靈】

子長縣消防救援大隊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默哀】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追思】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向革命英烈致敬】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重溫入黨誓詞】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參觀展室】

子長縣育英幼兒園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前赴後繼】

子長縣藍天幼兒園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我們是共產主義接班人】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默哀】

子長縣迎賓路社區黨支部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祭英靈】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向老黨員佩戴黨徽】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重溫入黨誓詞】

子長縣齊家灣幼兒園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茁壯成長】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小紅軍】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候場】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敬獻花籃】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三鞠躬】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烈士紀念塔前的追思】

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己亥清明:社会各界祭扫子长革命英烈侧记

【敬禮】

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簡介

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又名“子長陵”,是為紀念西北紅軍和西北革命根據地主要創始人之一謝子長修建的專陵。

為了紀念謝子長對黨、對人民的偉大功勳和卓越貢獻,陝甘寧邊區政府於1942年撥500石小米修建了子長陵墓,1946年落成,取名“子長陵”,毛澤東同志和朱德、周恩來、劉少奇、任弼時、林伯渠等中央領導人題詞,高度評價了謝子長烈士的精神和功德。1947年胡宗南部隊進犯陝北時被毀為一片廢墟。1953年陝西省人民政府拔專款13億元在原址進行重建,改名為“子長烈士紀念館”。1975年縣政府投資30萬元進行了改造維修。2000年政府和社會各界集資90萬元硬化院內道路、綠化院落,製作408平方米的陳列室。2009年中央投資540萬元對紀念建築物進行了全面翻新改造維修。

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位於子長縣城瓦窯堡北面齊家灣坪上,是我國興建較早的紀念館之一。紀念館坐北向南,南北長120米,東西寬100米,總佔地面積12000平方米,建築面積1300平方米。

自建館以來,紀念館各項工作得到了國家有關部門、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大力支持和關懷重視。1988年鄧小平同志為子長陵題字,1994年江澤民同志給《謝子長》一書題寫書名。陳雲、楊尚昆、習仲勳、馬文瑞、李鵬、鄒家華等二十多位黨和國家領導人題詞紀念。2004年溫家寶同志親詣紀念館並敬獻了花籃,張震、劉瀾濤、馬文瑞、郭洪濤等同志也曾親詣紀念館。

紀念館分墓區和紀念區兩部分。館內有仿古大門、紀念塔、雕像、紀念亭、陵墓、碑廊、《謝子長革命事蹟》陳列展室等。

多年來,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充分發揮“教育基地”的作用。在清明節、“七一”、“八一”、“國家公祭日”等重大節日,廣泛開展了愛國主義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國防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黨員黨性教育、黨風廉政教育等。子長縣各學校和機關單位及延安希望小學、張家口市第八中學等已把子長革命烈士紀念館作為德育教育基地。建館以來接待國內外觀眾達600多萬人次。在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革命傳統教育上成效顯著,1989年被國務院批准為全國重點烈士紀念建築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國家民政部、陝西省委確定為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是陝西省國防教育委員會確定的國防教育基地。2006年被確定為全國100個紅色旅遊經典景區之一,2014年被陝西省紀檢委命名為省級廉政教育示範基地,2017年被評為省級園林式單位,2017年3月份被中宣部命名為全國愛國主義教育示範基地。紀念館已成為“褒揚先烈,教育後人”的課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