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能夠熟練開車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探險者manb


駕駛是一項技能,當你掌握這項技能,並已經達到熟練自如時,心態也會發生變化。比如,看到馬路上的車,隨時都能叫出牌,哪一年款的;不換車,也總是上汽車網站上轉轉;有新車上路總會前後看兩眼;在新手面前也能裝一把老司機;喜歡和朋友開車結伴自駕遊等等。

典典自己,包括身邊買車的人,聊到開車時,也是酸甜苦辣,各種滋味都有。總結下來,大概有三種類型。

1、越開越想開:想去哪,就去哪

學開車的初衷,就是想要更自由的生活。當一個人能熟練開車後,他會擁有比步行、公交更大的生活半徑,擁有比地鐵更靈活、更舒適的出行體驗。

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工作是為了生活,但生活不只有工作,於是,當你可以熟練駕駛的時候,自然想陪著家人去不同的地方,看不同的風景,享受在路上馳騁的快感。

2、越開越平淡:車開熟了,想坐車

對於家裡就一個人開車的車友來說,早起開車送孩子上學,送家人上班,然後才到單位,晚上還要接孩子放學,週末、節假日出行也是唯一的司機,拉著一車老小,一開幾個小時,天長日久,必然會感到無聊。

上班上學的路可不是經常變的,日復一日地行駛難免麻木,不悲不喜、不垢不淨。偶爾也羨慕別人沒駕照的,現在的車是越來越多了,蹭個車還是挺方便的。

3、開車只是工作:有車也到不了詩和遠方

對於很多專職司機來說,對車的熟悉程度可以說超過了手機,他們的開車水平也是一流的。但駕駛作為一種愛好的時候,還有樂趣,但作為職業則更多的是壓力。

就像是貨車司機常年開車在外,吃住都和車在一起,車更像是一個移動的家。雖然穿行不同的地域,但卻無心欣賞沿途的風景,因為開長途很累很辛苦。

【典典提問】:各位車友們,隨著開車越來越久,越來越熟練,當年你提到新車時的激動和新鮮感還在嗎?歡迎評論分享。


新司機必備寶典


以前還不會開車的時候,看到街上來來往往的車輛,開車的人,風輕雲淡的神態,都會非常的嚮往自己以後會開車、能開得很熟練的時候,會是什麼樣一種感覺。我來給大家分享一下,關於一個有著10年駕齡的老司機對於能夠熟練駕駛一臺車是什麼樣的感受。

不敢說自己的技術有多好,但是可以很自豪的說,最起碼在我認識的朋友裡,本人的技術應該算是比較好的。因為我確實也接觸了非常多的不同類型的車輛,也時不時會琢磨,在開車中遇到的一些問題,在心裡想象著,下次遇到之後,要怎麼樣解決。慢慢的技術就變得越來越好。

在還是菜鳥的時候,開車上路最擔心兩個問題,一個是視線看不清楚,比如說像剛下坡或者是長上坡,這兩種情況往往會導致車輛前方的路況是看不到的。另一個就是角度判斷有錯,比如說一個不小心可能就會讓輪胎掉下路面或者是車身被劃傷。這兩種情況在我的菜鳥階段困擾我很久,好在後來隨著技術的不斷提升,在應對這兩種情況時,也更加遊刃有餘。

技術越來越好的同時,自己對車輛的掌控能力也在不斷提高,能夠做到熟練的去駕駛一臺車輛。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只要別人車輛能過得去的地方,我都過得去。敢有這樣的自信,還是因為駕駛經驗多了,對於車輛行駛的感覺更好,不管在什麼樣的路面上行駛,大體上看過之後,就能有一個比較客觀的判斷,自己能否繼續通過。

我相信很多老司機都有這麼一種感覺,真正在開車上路時,基本上不太需要看得很真切,大體上瞄一眼心裡就會有底,憑藉的就是積累的駕駛經驗。

所以說,等到一個人真正能夠熟練駕駛一臺車輛時,駕駛基本上已經不在新奇,更多人已經不想開車,甚至是想享受坐車的感受。而在這種情況下,隨便拿一臺車,都可以開得很好。


鴻漸談車


我的駕照是在2012年最後一天拿到的,那時候考駕照還沒有那麼難,感覺自己很隨便就拿到了駕照。

拿到駕照後,因為自己沒有汽車,所以一直到2015年有車之後才開始上路,還記得剛買車的時候父親陪著練車,一向溫柔的父親坐在副駕駛上一直的教育我,認真的告訴我開車注意事項,當時還不太明白,為什麼那麼嚴肅,現在想來,真的為自己的安全著想了。

不知不覺來開車3年了,現在為了環境,整天的限號,有車了吧,感覺僅僅是一個代步工具,但是沒車的時候呢,就感覺車像自己的腿一樣,真的是出遠門太不方便了。自己開車後做別人開車總感覺不安全,害怕,膽子也變小了,特別是聽到車禍的時候,更能體會到生命的寶貴了。

所以,會開車固然重要,但是一定要注意安全,安全至上……


愛念魚3807423


最直觀的感受就是人車合一,當我坐在司機位置,感覺汽車與我已經融為一體,我想開多慢都可以,慢到跟螞蟻一樣的速度,快起來瞬間可以提速到100公里,以前我開車不及安全帶,但是隨著經驗的積累現在一上車就必須繫上安全帶,這是人車合一的一個關鍵,因為這樣才會保證司機與汽車綁定在一起

你可以在擁堵的鬧市中不慌不急的走著,而不擔心裝上,因為車速車寬車的輪胎位置都在你的心裡,想讓車輪壓在那裡就壓在那裡,甚至可以在高速行駛中躲開一個菸頭,這就是所謂的熟練的開車吧


小魚大魚看世界


2005年學會開車07年拿證。那時不嚴沒時間考所以開兩年無證駕駛。從2005年開車開始,一直是開車很頻繁的那種。不是拿證了沒有開車的那種

不裝逼說,能開的進去的地方,多窄都能倒出來。2014有一次去一個城中村兩邊都是那種紅色的塑料障礙物,那種圓形管狀的釘在地上的那種。寬度目測大概兩米二左右。路長十二三米吧,路型有點像W,但是稍微直一點點。開進去的時候心想這路這麼窄還幾個彎,開到裡面嗝屁了。裡面堆滿了車子掉不了頭,說實話開進去還倒了兩把才開進去。辦完事把車倒出來,全程只回了一把方向盤。那次我當時的感覺就是我都很佩服我自己。以前也沒留意過技術怎麼樣的事。大概是從2010年左右開始吧,開車去哪裡都不怕沒有一點心裡負擔。我說的是去哪種犄角旮旯裡都不怕,大路上的事就不說了完全沒壓力。目前吃過一次虧,是一輛摩托車撞我車了。天很黑沒有路燈。我主路直行十字路口三十碼左右吧。摩托車支路出來撞我車頭了。十四年車齡唯一的一次事故。


周星星💥💥


我從來沒有熟練的開過車。那大概是我二十歲的時候,我學過開車,是家裡的一輛黑豹農用車。即便有長輩教我。但他教的不是太好,使我的理解對於開車有很大誤解,我模稜兩可的算是半學會了開車。

這種不會開車,硬著頭皮裝著會開車的感受是十分危險的。我有一次開車外出,在一次出衚衕口的時候沒有減速和剎車,差點就被一輛大掛車給撞上,雖然當然大車開得很慢,沒有出現什麼險情,但是我至今還記得那件事情。

如果從汽車的構造和原理都通透理解的話,那麼你對於開車則是一種從心理到動作都很嫻熟並且舒暢的感覺。我曾經看到過一位熟練司機停車的過程。當時,那個停車位前後都有車停駐,中間的位置空出的空間僅僅能勉強停留一輛車,而這位司機當時硬是把自己的車停了進去,用時也不是很長,並且停車後車子的位置沒有任何可人讓人吹毛求疵的地方,簡直太標準。

於是,我感覺這是一種了不起,可以對人炫耀的一種技能,從這次事件,我覺得能夠熟練開車實在是一種了不起的美妙的體驗。


視小影


那種感覺就是,你一天中最放鬆的時刻,除了是在床上玩手機,就是在開車途中。

那種感覺就是,你到了目的地也不想下車,還想在車裡多呆一會兒。

那種感覺就是,即使車外狂風暴雨、電閃雷鳴,你的內心也波瀾不驚。


6歲,我第一次“開車”

在我6歲的時候,我爸從日本給我帶回來一臺任天堂遊戲機,附贈的卡帶就是《F1賽車》。從那時起我就體會到了開車的樂趣,同時也迸發出了對汽車的濃厚興趣。那時中國的普通家庭裡還沒有小汽車,不過我倒是有很多機會坐我爸單位的車子,每次我都會想辦法坐在副駕,要麼是後排中間的位置,目的就是為了看司機怎麼開車。我真正學會開車就是在那個時候,也就是所謂的“看會了”。

不僅看,我還很注重“實操”,從小我買的賽車遊戲就沒斷過。從FC上的《大賽車》到土星上的《世嘉拉力》,再到電腦上的《極品飛車》系列,再到《塵埃》系列(那時還叫《科林麥克雷》),甚至當年還有很多都叫不上名字的劣質賽車遊戲我都玩,只要和車有關。當然我最愛的還是到遊戲廳裡開賽車模擬機,因為那樣更有真實感。


駕校教練以為我無照駕駛很多年

第一次真正摸方向盤是大二,因為當時家裡買了輛蒙迪歐,所以為了能合法地開它,我去考了駕照。在駕校第一次開車上路時我就表現出了驚人的熟練度,以至於坐在旁邊的教練和後排的三個學員都驚呆了,問我是不是無照駕駛很多年了今天只是來搞個駕照。我告訴他們自己其實是第一次摸真的方向盤。

在駕校的日子是快樂的,也許對別的學員是一種煎熬,但對我而言是一種享受。教練教大家入庫移庫、看杆子、背口訣我從來不記,都是憑感覺去開。在沒有訓斥,沒有紅包,沒有汗水的幾周後我以三個科目全滿分的成績順利拿到了駕照,從此我就可以名正言順地開我爸的車了。


第一次上路,我恐車了

事情來的就是這麼出人意料和180度大反轉,沒有人相信我居然害怕開車,包括我自己。首先,車上必須有一個像我爸這樣的老司機陪著我才敢上路,否則就會心神不寧,然而如果我爸真的在車上我又會擔心被說開得不好,他要是再一指揮我就會更慌。就是在這種極度矛盾的心態下,我越來越害怕開車,以至於我能坐公交就坐公交,能騎車就騎車,只有在我爸的“逼迫”下,我才會很不情願地選擇開車這種出行方式。

那時我每次開車都是雙手緊握方向盤,身上大汗淋漓,開完就會感覺心力交瘁。我媽告訴我說,“等你有一天覺得開車不是負擔而是休息的時候,就說明你開車熟練了”,於是從那時起我就開始耐心等待這一天的到來。


不知何時起,我變成了老司機

具體是哪一天我自己也說不清楚,總之就是突然之間我體會到了我媽說的那種狀態,開車變成了一種放鬆和享受。出門我是能開車絕不坐公交,出去買瓶可樂明明家門口就有便利店,但我也會捨近求遠去大超市,美名其曰大超市可樂便宜五毛錢,其實就是為了能開車過把癮而已。

後來買了自己的帕薩特,隨著時間的流逝,我來自工作、生活和婚姻的壓力越來越大,開車上下班的路途就變成了我每天最期待的輕鬆一刻,哪怕早晚高峰時的南京堵成一鍋粥。一個人靜靜地坐在車裡,收音機裡傳來那些耳熟能詳的老歌,品品生活,想想人生。


熟練的不是車技,而是應對周圍環境

我認為司機所謂的熟練,並不是他的車技如何如何,而是可以遊刃有餘地面對變幻莫測的交通環境。車技再好的駕駛員來到一個陌生環境他一樣會緊張,車技再爛的司機在家門口的道路上也會變成車神。為什麼藤原拓海可以成為秋名山車神?因為他每天都要去送豆腐。


所以,開車還不熟練的新司機和女司機們,你們不要著急,車技並不重要,真正困擾你們的其實是多變的環境,而這個東西時間就可以輕鬆解決,所以放平心態去靜靜等待自己蛻變的那一天。


我今年已經36歲,生活出現過很多次變故,雖然每次都會讓我感到很絕望,但每當坐進駕駛艙,摸上方向盤,心裡都會覺得無比平靜,也許我已經變成一名老司機了吧。不知道是不是一種惡趣味,我最愛的就是在狂風暴雨中開車,因為每當看著車外的那些狼狽不堪就會讓我有一種莫名的安全感。車外是生活,車內是自己!



PS:除了文字,我平時還會更新視頻內容,如果感興趣可以關注“馬頭人車庫”


馬頭人車庫



讓我分享你下我自從有了車的體驗。

汽車夢我在十幾歲就做過,我當時看了一部法國的電影,描寫女主人公去參加一個電影節,一路上發生的愛情故事。第一次看外國片,印象最深的就是那輛紅色的汽車,雖然不是很大,但是非常迷人,當它行駛在法國蜿蜒曲折的公路上,女主人的長髮被風肆無忌憚吹散,他們愉快的唱這歌,公路兩邊法國的美景盡收眼底。

那時候我就想什麼時候會有屬於自己的一部車,這個夢一做就是20年,1999年我從部隊轉業,回到寶雞這個三線城市。手裡只有不到10萬多元轉業費,開了家小店,店裡要給客戶送東西,每次都是借車或租車。在租車不便的情況下,我就和老婆商量自己買一臺車。由於剛開店手裡錢不多,就買了我人生的第一輛車鈴木北斗星。
有了車生活變得輕鬆很多,自己的生活圈子也大了很多。儘管不是越野車,但寶雞周邊不論是高山還是險灘我駕駛小白全踏了個遍。

現在我又買了一臺自動檔的,畢竟車越來越多,城市道路擁擠。



車就像我的無敵飛毛腿,擁有孫大聖的筋斗雲一般,有車的生活真好。沒有車的朋友抓緊買一臺吧,哪怕是臺二手車也是不錯的,這只是我個人的用車體驗,僅供參考!


楊洪偉上海大眾


就一句話:就這個FEEL倍兒爽!

其實在我學駕照之前,對於開車這件事情真的相當佛系,沒有想開車,也沒有想買車。但是等我考到駕照之後,卻有了想要汽車的慾望。

雖然一開始自己上路的時候還是覺得畏畏縮縮,不知道該怎麼開車,看到別的車都會緊張,但是時間長了之後,主要更喜歡自己開車的時候那種輕盈的感覺,可以想去哪兒就能去哪兒。

而且自己會開車之後,不是自己開車都不喜歡坐在副駕駛上,還是更相信自己的技術。而且我發現並不是我一個人有這樣的行為,身邊也有不少老司機都是這樣的。如果題主還沒有學會開車,可以自己感受一下從不會到會的過程,還是挺有意思的。


鯨車評


還記得在上大學的時候,就會想著以後畢業了工作了要攢錢買輛車。其實對我而言,並沒有多麼在意車子檔次的高低,我只是喜歡那種自由的感覺。



週末了一個人或者帶上家人、朋友,開車去到一個郊區,暫時的離開城市,迴歸自然,搖下車窗,讓風自由的吹著,,,想想就很美好。



只是到目前為止,還沒有實現這個願望,生活雖苦,但是加油!總會好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