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2 那些你認識的日本設計師都在中國做了點啥?

上週的時候發了條朋友圈(是的我微博被封禁7天因為莫名其妙的原因),表達了一下對

快閃店這個東西的疑惑,收穫了一些有的沒的的討論。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當方工把“商場門口擺的那些攤位”順利改口為“Pop-up Store”的時候,我就知道這個形式大概可以算是濫大街了。當品牌不知道應該怎麼花錢的時候,做個快閃店,請幾個KOL來拍幾張照片,發一發微信,雖然沒啥新意,但也不會錯,萬一產品過硬還能帶貨,一舉兩得。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快閃店和網紅店一樣,在我(一個業內)看來有種你覺得恨卻離不開的感覺:真實懷念推送一個朋友圈廣告或者一個H5遊戲就可以傳為佳話的時代(其實也不就是幾年前)。不過相比我倒是對另一個“濫用”模式更好奇:日本設計師在中國的現狀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每天上班的時候總會經過大幅的小米手機廣告,吳亦凡似笑非笑地拿著手機,畫面左下方留著小字:蜷川實花拍攝

蜷川實花並不是在日本混不下去的攝影師,而是一樣非常知名,出生於蜷川世家,不算家世顯赫但也繼承了不少父親在演藝圈的人脈。我個人還是很喜歡她的第一部導演作品《惡女花魁》,私以為是土屋安娜的顏值巔峰,整個片子的風格也很蜷川實花。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之後的《狼狽》雖然劇情EXOME,但澤尻和畫面都美到窒息,作為一個攝影為長的導演來說沒什麼可多指摘的(真的嗎。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但自從她在中國受到追捧之後,接的工作都是下面這種匪夷所思的: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許巍州專輯封面……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KFC特別主題門店

(我壓根就妹想到這兩個消費人群有重合)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可怕的臺灣VOGUE雜誌也就算了…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外灘源5號的Shanghai Rose也早就關門大吉了

感覺可能還有更多不靠譜的商業合作在路上,之前辦的特展也是吐槽比欣賞多。只能說你(和品牌)開心就好了。

其實蜷川實花在中國的影響力應該沒有品牌自己以為的那麼大,大多數人還是讀不出她名字的第一個字(不要笑。還有更多更有知名度的日本設計大佬,其實能影響的人也就只有金字塔尖上的那一小撮。比如安藤忠雄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自學成才並獲得普里茲克獎的安藤老師完全可以說是世界級的建築師,在日本的

水之教會光之教會已經成為了遊客必須要去看一看的景點,更不要說一定會去買買買的表參道之丘了。他在海外的項目我搜了一下wikipedia,比如位於美國新墨西哥州的Tom Ford的牧場,看圖幾乎跪了。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但在上海近期被吹捧得比較厲害的安藤忠雄項目是位於吳中路愛琴海購物公園的明珠美術館和裡面的“光的空間”書店。暫且不說美術館和書店的設計,走進這個商場的我是崩潰的,又回想起剛剛走進環球港商場時被尷尬支配的恐懼……只想問天問大地,安藤老師知道自己設計的東西是擱在這個東西里邊兒嗎?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一個現場實拍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美術館和書店的公關照長這樣

不過多說無益,去逛一逛說不定你可能還會覺得“還可以”?不過我還是選擇直接去斜對面萬象城平緩一下心情。相比我倒是覺得在杭州餘杭的良渚文化藝術中心,看照片覺得比較賞心悅目。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另一個日本建築大師隈研吾在中國的項目都倒是B格不倒,比如位於八達嶺的長城下的公社——竹屋,屋內外儘可能多的使用竹子進行設計,中國風濃郁但又不落俗套;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出現在《小時代》中的Z58前身則是手錶廠的廠房,經由設計師之手將水、常春藤與建築本身和諧融為一體,降低都市鋼筋水泥地帶來的壓力感;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北京三里屯的瑜舍也是我的北京常住酒店之一,除了方便的地理位置,極簡的風格線條和燈光排布也是吸引我的主要原因;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之前仰慕已久但近在咫尺卻還是沒去成的還是騰衝的石頭紀溫泉VILLA:客房均以當地不同尺寸的切片石材鑄成,加上客房內的私屬溫泉,如果不是因為太貴簡直無法拒絕(。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如果說上面這幾位至少在日本甚至國際上都算是盛名級別的人物,另一位被中國品牌商業化運作青睞的青山周平老師就有點火得讓人措手不及。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加的定語一般是住在北京胡同裡的日本設計師,被大眾所知是因為參加了《夢想改造家》節目,而且長相清秀,深受阿姨媽媽們的喜愛,所以之後借了一些非空間設計/建築類的項目都是下面這種的:

FREITAG的包包合作推廣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國內品牌造作家居的合作設計(但我覺得並沒有太吸引我)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和一些小型旅行設共同推廣的偏文藝類的旅行路線(看完還挺想去的,不得不說路線蠻吸引人,但價格也是辣手)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比較匪夷所思的是之前在K11樓下的KATE眼線筆的pop-up store,雖然也算是有半點關係吧,但也太勉強了些……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寫了那麼多發現其實中日還挺友好的…但也是很想告訴諸多品牌花錢時想拔高自己的形象,需要用到看似很有格調的設計師之類,還是稍微想一想為啥要用,怎麼用才不會顯得違和,真的要用也要對不同的受眾用不同的方式去講不同的故事才行,否則真的會稍微有點令人尷尬。

突然變成了市場營銷小課堂怎麼回事,說教是我不擅長……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另外封面Nendo瞭解一下,還沒有被國內營銷團隊觸及過的日本設計品牌,如果出快閃店或者合作款,我第一個來剁手(。

那些你认识的日本设计师都在中国做了点啥?

微信說寫滿3篇原創才能開打賞,which means這個禮拜我要瘋狂更新了,別攔我(你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