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秦腔武場面都有那些樂器?具體的用途是什麼?

萌萌小笑笑


秦腔武場的主要任務是配合演員表演時的身段動作、唸白、演唱、開打、舞蹈等,使其起止明確、節奏鮮明、有開有收。其次是統一貫穿戲曲的場次、段落接轉,唱做念打舞相互銜接,製造、渲染或轉換舞臺情緒與氣氛等,使舞臺演出中的一切內在動作外現、內節奏外化,突出戲曲的節奏力度與威力。有下列各種樂器:

1.梆子。又名桄桄。原為木製,所以《國語》說“以木為節”。宋時改用竹子,尤以洋縣的谷竹最為嘹亮,現在使用棗木。聲音高亢、激越,是秦腔唱腔、曲牌、板殼子中最為常用和最能表現空谷傳響的擊節樂器。

2.幹鼓。又名板鼓,簡稱“板”。是伴奏唱腔和板歌的主要樂器,也是武場指揮性的樂器。聲音尖高,多用於輕快、文雅的場面。

3.暴鼓。為整個樂隊指揮的樂器。音質粗厚、洪亮,多用於氣派較大的角色行當和慷慨激昂的場面。

4.堂鼓。又名唐鼓,聲音渾厚,多用於迎親、飲宴等隆重場面的管、弦曲牌的起奏和伴奏,另外還藉以造成風、雷、雨、電等舞臺氣氛與效果。

5.戰鼓。多在戰鬥場面使用,也常用以製造舞臺緊張氣氛。


6.牙子。又名指板。聲音清脆。秦腔中主要擊拍樂器。

7.大鑼。又名鉤鑼。音質渾厚。大銅器中的重要樂器。表示金鐘、更點等舞臺效果。

8.馬鑼。又名旦旦鑼。音色粗獷響亮。常用來表現神、鬼、妖、蟲等的活動及特殊的舞臺效果。

9.雲鑼。又名錚子、艮鑼。音量較小,音色清脆。多用於哀傷的絃樂、嗩吶曲牌中;也作僧道巫覡上場的伴奏。

10.手鑼。又名小鑼。常用樂器,大小三件必不可少。

11.鐃鈸。又名大鈸。聲音洪亮。銅器中必不可少。多與大鑼配合演奏,也常用於獨奏,表現水聲或潑水等特殊效果。

12.鉸子。又叫小鈸。常在小銅器中起掌拍的作用。

13.水水。又名銅星星,簡稱星星或碰鈴。音量小,音色清純。多用於雅靜場面的絃樂曲牌中或特殊唱詞。

14.海螺。又名牛角。僅用於番王起兵、坐帳。


秦腔鬚生


秦腔的打擊樂器可分鼓板組和銅器組兩大類。秦腔的打擊樂器可分鼓板組和銅器組兩大類,

一、鼓板組

1、幹鼓-也叫板鼓。聲音尖高,是伴奏唱腔的主要樂器,

2、暴鼓-音質粗厚、宏亮,是帶動大銅器(大鑼、鐃鈸)的指揮樂器。

3、堂鼓-聲音渾厚,多在迎親、飲宴等嗩吶曲牌及隆重場面中運用

4、戰鼓-聲音雄壯。多在戰鬥場面,或用以製造緊張的舞臺氣氛。

5、牙子-也叫板、挎板、手板。聲音清脆。

二、銅器組

1、大鑼-也叫鉤鑼。聲音深厚,多用於武將或袍帶人物上、下場,可配合戰鬥及突變的感情,

2、鐃鈸-也叫大釵。大銅器類最重要的擊樂之一,也可單擊模擬水聲及潑水等特殊效果。

3、小鑼-也叫手鑼。多用在文人、女性或丑角上、下場及配合各種小動作。

4、鉸子-也叫小釵。常在大小銅器中或嗩吶曲牌中起正(掌)拍的作用。

這些樂器都是特定的用途,如果真的是秦腔愛好者可以挑選學習,個人還是覺得學樂器的話,吉他實用一點,無論作為彈奏伴奏啥的攜帶方便而且嘛隨性自由,但是無論選擇哪種樂器學習,購買樂器的時候都要在自己能力範圍內購買最好的樂器,因為真的會影響你學樂器的進度和熱情!個人還是很熱愛吉他的,因為吉他採用世界通用的六線譜,容易識譜,並且學習吉他只需要一小部分較基礎的樂理知識。平時工作生活壓力大,音樂是緩解壓力的最有效手段之一自己彈奏一首優美動聽的曲子,放鬆一下。進階階段真的很中意馬丁阿迪郎達克面板的吉他,除了價格貴真的沒有其他缺點,馬丁有辨識度的聲音,真的是一秒愛上的那種!看小紅書的小夥伴總草了錄音之王的天狼星系列,面板是阿迪郎達克的,配置簡直逆天!忍不住剁手了,做工還是讓我很驚喜的,現在坐等開聲了,購買樂器的朋友一定要去天貓旗艦店或者京東購買,質量和售後才有保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