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邢臺人看過來:精準紓困、及時“排障”各地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在確保疫情防控到位的前提下,推動非疫情防控重點地區企事業單位復工復產,是保持經濟社會平穩有序發展的關鍵。

加大資金扶持、協同產業鏈復產、打通物流堵點……連日來,各地各部門出臺一系列舉措有序推進復工復產。

復工復產進展如何?下一步將有哪些扶持舉措?記者對此進行調查。

多地超九成規上工業企業開工

中國鐵建重工長沙第一產業園總裝車間,一臺超大直徑盾構機正在進行拆機作業,這臺總重2300噸的盾構機即將出口印度參與孟買沿海公路隧道建設。

中國鐵建重工的產品已在30多個國家和地區使用,去年海外新籤合同額同比增長300%。“我們從2月10日起逐步復工復產,並優先保障海外項目和緊急項目。”鐵建重工掘進機總廠副總經理孫強說。

這是當下復工復產的一個縮影。

在深圳,奧比中光科技有限公司車間8條生產線馬力全開,200多名工人忙碌在模組生產、組裝測試、產品包裝等崗位上;在浙江,蘇泊爾生產車間內300多名工人投入生產,企業可日產萬件產品;在四川、江蘇、山東多地,一個個企業“火力開起”,“中國製造”紅火場景逐漸迴歸視野。

工信部向7個省派出復工復產工作組掌握數據顯示,截至目前,大多數工業大省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開工率超過90%,廣東、浙江、山東、江蘇、湖南等超過95%。

湖南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員工復崗率超過80%,浙江製造業達產率超過87%……復崗率和達產率的上升說明覆工質量不斷提升。

工信部根據地方和企業反映情況以及對雲平臺大數據監測顯示,3月2日,中小企業復工率達到45%左右,總體上穩步提高。

“我們根據行業、領域、規模等對復工復產進行了劃分。”工信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說,加大對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的幫扶成為下一階段的重點。

保障“兩條鏈” 切實解決困難

記者近日在多地調研發現,因原材料企業“停工”,製造企業雖復工,生產經營仍有難度;供應鏈上中小企業面臨壓力,大企業同樣受到影響等現象並不鮮見。一些中小企業資金壓力大,面臨著艱難處境。

“資金鍊、產業鏈是企業最重要的生命線。”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說,工信部向廣東、江蘇、山東、浙江、福建、四川、湖南7個省派出7個工作組37名復工復產聯絡員,目的就是圍繞於此,摸清企業真實情況,加強聯動有針對性做好幫扶。

工作組在廣汽集團調研發現,廣汽9家整車廠全部復工,湖北以外的95%以上零部件供應商復工。“目前較大挑戰來自湖北地區零部件供應商。”工作組有關人員表示,正及時反映,推動問題解決。

“訂單是充足的,但部分工人無法及時返崗制約了達產率。”針對濟南新三塑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喬憲賓提出的問題,工作組加快協調用工、物流,幫助企業開足生產線。

針對福建一些口罩生產企業熔噴布短缺,加緊跨區域跨部門解決;瞭解到多地汽車企業生產急需零部件,協調在全國範圍尋找可替代供應商;針對江蘇一些企業存在訂單延期交付風險,聯合多部門跟進幫扶……工作組駐紮生產一線,在地方政府和有關部門的支持下,針對企業的困難“馬上就辦”。

廣東出臺支持防疫物資生產企業實施技術改造擴大生產的獎勵政策;湖南共選派1.7萬餘名聯絡員下沉到2萬多家企業;四川通過務工包車、開通專列等方式推進員工復崗;網商銀行和淘寶聯合發起倡議,呼籲對中小企業不截流不拖欠,保護資金鍊,網商銀行將墊資500至1000億元……

破解企業憂心事,各地各界用實招硬招為復工復產“排障”。

突出“協同” 繼續出臺精準舉措

隨著疫情在多個國家出現,全球產業鏈或將受到影響。早已融入全球的中國製造,不僅要立足國內復工復產,也要注重產業鏈、供應鏈的安全。

“復工復產,協同非常重要。”田玉龍說,要協調各級政府大力推動上下游同步復工,提前尋找可替代的供應商,穩住產業鏈。

寧波加快產業園區復工,確保“生態圈”平穩有序;四川組織開展產業鏈配套協同復工行動;青島工信局向羅元機械等派出聯絡員,幫助對接零部件、原輔料……一些地方正行動起來。

“維護產業鏈就是維護企業的信心。”工信部新聞發言人黃利斌表示,下一步也將從這入手,採取更加有力的措施。

經濟社會各環節也要協同。比如,打通工廠與市場,將推動行業發展與促進消費結合起來。工信部近日提出優先支持汽車等帶動能力強的產業,並積極穩定汽車消費。

汽車產業互聯網平臺大搜車面向消費者啟動“零接觸提車”服務,通過信用審核、線上下單、提高售後保障等便捷服務,並在全國5500餘家門店提供防疫保障,讓用戶安心提車。

“當前正抓緊研究消費側的鼓勵政策,形成加快復工復產的良性循環。”工信部有關負責人說。

“建立內外平衡的銷售渠道,品牌經營就更安全。”國內服裝品牌之禾創始人葉壽增說,此次疫情讓他堅定擴大海外零售佈局的決心。希望出臺更多鼓勵對外投資的政策,讓有能力的中國品牌成長為全球品牌。

田玉龍建議,還要發揮央企、國企、大型企業作用,比如訂單由大型企業來帶動等,推動中小微企業儘快恢復運行,協同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