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9 不會寫Discussion?國外導師傳授了這堆乾貨

不會寫Discussion?國外導師傳授了這堆乾貨

Inger Mewburn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研究中心主任,專注學術寫作、學術實踐指導等領域

該文譯自其博客 the Thesis Whisperer blog,以下均使用第一人稱。

1---為什麼會覺得Discussion比較難?

很多科研小白都對論文的Discussion(討論)部分頭疼不已,Discussion其實就像是論文的一個“孩子”,給人帶來恐懼、煩惱、自我懷疑甚至自我否定。畢竟,並不是每個人寫出來的“討論”都能算得上是真正的“討論”,但每個人都不得不去做這部分工作,因為這是你研究的創新點所在啊。由於每個研究都是獨一無二的,所以對於這個問題而言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不過還是希望今天的分享可以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示。

萬事開頭難,首先讓我們來談談怎麼開Discussion的頭。

墨爾本大學建築設計的副教授Evans,語言學的高級講師Gruba和計算機信息系統的教授Zobel,曾一起寫了本書叫做 How to Write a Better Thesis,書裡是這樣定義Discussion的:“……Discussion部分是對研究成果的一個嚴格審查和評價,而這些研究成果則基於研究背景對研究主題的前期陳述。”

也就是說,你得在Discussion部分告訴大家你的研究成果是什麼,它們具有怎樣的價值以及為什麼重要。

讓大家頭疼Discussion的原因無非就兩個:首先是在學術方面缺乏自信,你需要在這部分提出你自己的知識主見(knowledge claims),你得有“我寫下來的東西就是真理,至少在我的研究中它就是個事實”這樣的底氣。你可能不禁會問“這樣真的好嗎”,我跟你講啊,一個研究,它越是接近真理,就越容易受到質疑(你好好想想是不是這個道理)。其次是缺乏創新性思維,除開Discussion部分,論文的其他部分幾乎都要的是我們的分析能力,或者是觀察能力,動手能力,但創新性思維則需要想象力。

所以綜合來看,Discussion關係到自信心與創新性思維兩方面。在傳統的論文中,我們可以套用IMRAD(introduction, methods, results, discussion and conclusion,即前言/引言、方法、結果、討論)寫作模式,畢竟這是一種比較常見的模式。不過,請注意了,這個模式雖然把Discussion單獨列為一章,但也得看情況,看自己究竟需不需要把Discussion列為單獨的一章來寫。並且這個模式主要適用於實證研究,而由於IMRAD模式被科研界廣為接受,以至於很多同學不管合不合適,都拿來套。

2---怎麼解決這個難題?

如果你不是一個科研工作者,並且你想把Discussion列為單獨的一部分來寫,那該怎麼辦呢?例如,一個畫家可能會對每個設計都做釋義和討論;一個人種學學者會專門用一章來闡述從長期觀察中建立的理論;一個歷史學者可能會把論文按不同的時間段分類,然後再做評論

遇到這些具體的問題,到底有沒有解決辦法呢?我的建議就是一個字:寫。不要去考慮寫Discussion的目的是什麼,而要搞清你是怎麼想的。以下幾個技巧可幫助你來練習:

Tips1:試一下老生常談的“比較和對比”的技巧

畫個表,寫出你的研究跟別人的研究有什麼相似的地方,不同的地方又在哪裡。然後把列出來的這些小點擴展成段落,來解決“為什麼”的問題。

Tips2:使用“大機器”的概念

想象一下,你的研究成果就像是一臺機器生產出來的產品。試著去描述一下這個機器的工作原理是什麼?長啥樣?有哪些零件?什麼會導致它發生故障?

Tips3:另一個技巧就是大膽假設

不妨去寫一下造成研究成果不成立的原因,有時候從對立面進行一下自我反駁可以使研究中的關係或概念更突出呢

Tips4:找個聽眾也是個不錯的選擇喲

把你的研究成果或者自己的想法講給朋友聽,或錄下來自己聽。吶,很多人都認為講出來有利於靈感的產生。同樣,也可以寫郵件告訴朋友或者研究夥伴你的成果或想法哦。

Tips5:解釋一下研究的不足之處

有沒有什麼被漏掉的或者還沒做的?這跟上邊兩條是一樣的道理,寫寫研究的不足和侷限性有利於幫你開拓更多的可能性。

好,初始工作結束,接下來讓我們稍微進階一下。

3---怎麼寫出自己的 knowledge claimas?

上文提到,Discussion部分的一個關鍵就是你得提出自己的知識主見,並且是新見解,而不是簡單地說一下自己同意誰不同意誰。那究竟什麼是知識主見(knowledge claims)呢?簡單打個比方:論文就像是一鍋湯,這個知識主見就是煮在湯裡的餃子(什麼?你餓了?那我們換個比喻);又比如,論文就像一塊餅乾,你的知識主見呢,就是那塊餅乾上的巧克力屑(嗯,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的道理我懂,但是讀到這裡你得永遠記住你從這裡得到了什麼)。什麼?你記不住?我跟你講,沒有自己的知識主見,你的文章就不叫論文,只是一坨向別人彙報你都幹了點兒啥的紙而已。

審稿人在看你論文的時候,不僅要對你所提出的知識主見進行質量和數量上的評判,而且會看它們的可信度,如果你沒有做足夠的推理,他們會覺得你一點都不“哲學”,還當什麼博士,更不用說你那教授副教授的頭銜了。但是你要是推理過度了呢?他們又會覺得你的研究根本不可信(是不是感覺自己好方?)。

接下來,給你講講我一個學生的故事,就叫她小溫吧。小溫做研究的時候也是非常艱難坎坷,常常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但她的專業是創意藝術(Creative Arts),所以通常她的研究成果不會以公式或者圖表的方式呈現,一般都是一些有理有據的觀察性結論。

有一天,她又看不見森林了,於是就來找我,我決定用一塊白板幫她既看到樹木,也看到森林(P.s.注意了,如果你也經常看不到森林,一定先別急著否定自己,那是因為你太注重樹木了,只盯著樹木看,而樹木多而參差不齊,能看到森林才怪;什麼?你不僅看不到森林,樹木也看不到?呵呵,自己好好反省去。)我自認為我們的合作是很有效的,所以拿出來跟大家分享一下,當然,這是經過了小溫同學允許的,所以在此感謝小溫同學。

好了,廢話不說,奉上乾貨:

step1

畫團“泥巴”

“泥巴”是什麼?How to write a Better Thesis 這本書建議,你最好在瞭解此話題的相關人士的幫助下(比如導師),跟你一起把你知道有關選題的所有知識全部羅列出來——即你的一些臨時的結論、觀察、有意思的事實跟陳述。

小溫同學講述完她的想法後,我就把她所說的寫在白板上,如果有一些點需要更加明晰或詳細化的時候,我也會問她一些問題。對於這項工作而言,白板簡直就是一個不能更完美的工具:不僅可以滿足我倆同時看到所有的內容,還可以隨時擦掉。大約20分鐘後,我們就把所有可能的研究成果都列在了這張圖上,這就是一團“泥巴”。

不會寫Discussion?國外導師傳授了這堆乾貨

step2

評定這些研究成果

這團“泥巴”使我們很方便地對這些成果進行分類和整理。我在所有原創性知識主張旁邊都標了一個“O”,由於小溫還有一些數據需要處理,所以一些發現只是推測性的。其次,我在認為小溫已經有足夠數據來論證的陳述旁邊標了“√”,待數據論證的陳述標了“?”,對於我們不是很確定的陳述標了“1/2”。之後,我用一些箭頭跟括號把有關聯的陳述連接起來。

step3

找到主題

這一步操作起來有點像社會科學裡常用的紮根理論,這是一個創造性的過程,需要對第一步中的“泥巴”圖一遍遍地閱讀,然後歸納出每個研究成果所屬的主題。經過大概45分鐘的討論後,我們寫出了以下4個主題(我們用手機拍了照片,然後擦掉了白板)。

不會寫Discussion?國外導師傳授了這堆乾貨

step4

利用蜘蛛網圖使聯繫更明確

我把How to write a better thesis 提到的這點跟我最喜歡的思維工具——蜘蛛網圖結合起來,將整個研究的主要目標放在中間的大泡泡裡,再把一級緊要主題放在它周圍的第一層泡泡裡。接下來的一層泡泡圖繪製就是把“泥巴”圖中的研究成果放在相應的4個一級緊要主題下,由於要把它們寫在小泡泡裡面,所以我們把長句寫成了很短的詞組,甚至對一些研究成果進行了整合。

這個過程使我們看到了如何給這些研究成果找到其相應的“家”,有時候,當你感覺自己想要寫研究發現時,似乎寫來寫去就是重複的那幾點,搞了半天感覺自己好像沒啥發現,其實這樣做下來,你會發現它們是有區別的,每個發現幾乎都可以是新東西呢。

再次強烈推薦處理此類問題的利器:蜘蛛網圖,至少它不會讓你出現結構上的錯誤。

不會寫Discussion?國外導師傳授了這堆乾貨

step5

做個雪花圖

進行到這裡的時候,我很開心,因為我覺得蜘蛛網圖很好用,簡直幫了我們大忙;但小溫似乎不是很適應,前邊提過,她是一個很富創造性的學生,她擔心自己在蜘蛛網圖裡越纏越緊,發現的關聯越來越多,越來越亂。於是我建議她使用雪花圖,蜘蛛網圖幫我們看清關聯,而雪花圖則能幫我們理清層次。

雪花圖的方法是小說作者常用的一個方法:先是列一個大綱,然後隨著寫作的深入,大綱逐漸變得複雜,充實。於是我跟小溫先畫了這麼個表:

不會寫Discussion?國外導師傳授了這堆乾貨

第一欄是主題欄,就是我們在蜘蛛網圖中確定的主題,下一欄是該主題下的字數,最後一欄是副標題。例如,在第一行“shareability”中,大概2000字左右,暫時有4個副標題,也就是每個副標題大概需要500字,大概是一頁的長度。為了擴展這片“雪花”,每個副標題下,小溫又會寫至少4個點,並添以段標題,這些段標題可以看作是每個點的主題句。這樣看來,一堆雜亂無章的東西看起來就相對簡單一些了——寫一些一二百字的段落就可以了。

4---寫在最後

當然了,實際寫作中可能不會這麼簡單,但還是希望這個過程可以幫你看到樹木以外的森林。畢竟就我而言,那天小溫帶著微笑離開我的辦公室就是我最想看到的事了。

怎麼樣?大家對於如何寫Discussion有點想法了嗎?你有沒有用過上文提到過的方法呢?哪個比較好用?或者你有沒有其他的什麼好方法呢?

不會寫Discussion?國外導師傳授了這堆乾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