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5 內蒙古文史資料:曾經的呼和浩特


內蒙古文史資料:曾經的呼和浩特

(圖片為50年代內蒙古特博物館)



眾所周知,呼和浩特在形成商業中心之前曾經是以藏傳佛教的召廟建築眾多而聞名天下的。民間廣為流傳的“七大召八小召,七十二個免名召”的說法,就是對呼和浩特召廟林立狀況的生動寫照。從明萬曆至天啟,到清中葉,呼和浩特經歷了二次修建召廟的高潮。

第一次是明萬曆年間到明朝的天啟年間;這一時期建造了無量寺、延壽寺、崇福寺、靈覺寺、光化寺、慶緣寺等六大寺廟。再加上同時期建造的無量寺和崇福寺的屬召藏康廟、察哈爾寺,呼和浩特到明末即已建有十座規模較大的寺廟。

至清代的康熙年間,由於呼和浩特召廟在征討噶爾丹叛亂中立有助軍之功,朝廷對呼和浩特的召廟更是另眼相看。在清政府的鼓勵與支持下,第二次建召的高潮在呼和浩特像旋風般地掀起,清政府為此投入大量的金錢與財物。這次建召的範圍比第一次大得多,密度加大,地域也擴大。這時期所建的召廟計有崇壽寺、中廣化寺、廣安寺等二十三座。這些召廟除了少數是坐落在城市的四周,絕大部分擁擠在方圓數里之地的城市裡。二次大規模的建廟使這裡的佛教寺廟總數接近100座,成全了呼和浩特作為整個蒙古高原黃教中心的崇高地位。她的影響所及南至五臺山,北到貝加爾湖,西起居延海,東到科爾沁,方圓數千平方公里。

但是到了康熙年間,連結歐亞的國際商路茶葉之路終於打通,作為茶葉之路東方的起始點呼和浩特,其商業日漸繁榮,城內城外店鋪驟增,鱗次櫛比;駱駝日夜穿梭於市。這裡作為對俄蒙貿易的華商大本營,迅速走向繁榮。

回族在歸化商業史上始終佔據著重要的一頁。數以十萬計的回族在歸化城北門建起了聚居區,回民聚居的地區遍佈了“牛橋”、“馬橋”、“駝橋”、“草橋”、“羊橋”等牲口市場和眾多的商業店鋪,在城外集中形成了熱鬧的新街市。商業使歸化城膨脹起來,商業的繁榮帶動了其他行業的發展。正像這裡的老百姓說的那樣:“駝隊一動百業興”。是茶葉貿易使歸化由一座閃耀著聖靈之光的召城迅速嬗變為一個生機勃勃的商業城市,並逐漸形成平和寬容、開放大度的城市性格。一座成熟的商城的形象漸漸清晰起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