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瀋陽:恢復盛京城外八門門柱 打造無留存遺址展示館

目前,瀋陽市有4A級以上景區18處。以棋盤山為代表的自然景觀、故宮為代表的人文景觀、方特為代表的遊樂景觀、工業博物館為代表的工業景區、錫伯龍地為代表的鄉村景觀,以及“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滿洲省委舊址紀念館為代表的紅色經典景區等一批旅遊目的地,構成了瀋陽旅遊產業的基本格局。但對承載歷史文化的旅遊項目挖掘得還不夠深入,在依託知名建築開發旅遊線路,使人們更加親近瀋陽蘊含的歷史信息和文化基因等方面仍有很大空間。

瀋陽現存保留完整的歷史建築物非常多,都具有濃重的文化背景和地域風格,多數是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但遺憾的是,即使是瀋陽本地人,很多也不知道或沒有實地參觀過這些保存完好的遺址,外地人更知之甚少,一些寶貴的旅遊資源一直在沉睡。

舊址遠去也該讓它們發聲

瀋陽:恢復盛京城外八門門柱 打造無留存遺址展示館

對於瀋陽當地人來說,印象中的瀋陽除了北陵、故宮、帥府、棋盤山,就沒有什麼其他旅遊的去處,形成了瀋陽沒有太多旅遊資源、不是旅遊城市的概念。政協于洪區委員會建議突出文化旅遊的價值,將“旅遊+”重點加在歷史的層面上,加上瀋陽的底蘊優勢、厚重文化,充分利用現存的和曾經存在的舊址、故居發出聲音,把獨有的地域文化轉化為推動瀋陽旅遊業發展的新動能。

發力打造歷史遺址旅遊鏈,將現存保留完整的各個時期的知名歷史建築物分區域進行串聯,遺址外全部設置詳細的歷史介紹牌,以新理念開發觀遺址旅遊線路。同時,矗立盛京外八門門柱。皇城城池原有內、外各八門,外城的大小北邊門、南邊門,大小西邊、東邊門現都已蕩然無存,可在原址以門柱形式象徵性恢復,用以作為百年前盛京城郭的地理座標。

瀋陽:恢復盛京城外八門門柱 打造無留存遺址展示館

打造無留存遺址展示館。在瀋陽的歷史演進中,有些珍貴建築已消失且無法恢復,比如建於遼代的崇壽寺白塔,曾關押宋徽宗趙佶的瀋州樂郊館(輝宗寺),建造於雍正年間的風雨壇和社稷壇,清帝祭祖的盛京堂子廟等,可在展示館中利用盛京沙盤地圖進行標註,以微縮模型展示盛京、奉天的歷史歲月。

抓緊修繕讓歷史建築重煥風采

市政協委員樸玉順提出,應根據瀋陽歷史建築的不同情況,採用不同保護和利用模式加以維護。

據介紹,瀋陽市“優秀歷史建築”集中分佈在原滿鐵附屬地、商埠地以及大東、皇姑民族工業區。現存在年久失修、設施殘缺、不當使用、隱患重重等問題。

樸玉順建議,應探索優秀歷史建築的開發模式,根據不同情況,採用不同的保護和利用模式,包括歷史風貌區開發模式、異地保護和集中保護模式、老建築商業開發模式、創意園區開發模式、博物館(紀念館)保護模式、文化旅遊線路開發模式、功能升級時光倒流保護模式;由政府主導,加大保護和開發優秀歷史建築的支持力度;抓緊制定修繕計劃,用3至5年的時間對瀋陽的優秀歷史建築進行一次較大規模、較為徹底的修繕,對破損最嚴重的優秀歷史建築搶先修繕;設立專項保護和改造資金;制定專項扶持政策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