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巴基斯坦為什麼不直接購買殲-31戰鬥機反而要以其基礎研發?

信馬由韁


我是迷彩派小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因為巴基斯坦本身就是個經濟很差的國家,每年的軍費也就只有90多億美元,而像殲-31這種第五代戰鬥機即便再便宜,也比殲-20便宜不到哪兒去,它的單價恐怕最少也得在8000-9000萬美元之間。如此昂貴的價格,巴基斯坦是根本無法負擔起的。

另外,巴基斯坦之前投資了中國梟龍戰機,並獲得了很多研發戰機的基礎技術嚐到了甜頭,想必它自己也想在未來走出一條符合自己國情的研發之路,當然這其中肯定還是無法擺脫對中國的技術依賴。不過,在目前情況下,巴基斯坦的航空工業還非常薄弱,搞自主研發暫時也行不通。而它的空軍面對印度空軍的壓力又是如此之大,所以搞個符合自己需求的簡化版殲-31,在經濟上既能承受,時間也來得及,這也充分說明了巴基斯坦對於殲-31的性能還是比較滿意的。

此前,有很多人認為巴基斯坦不買殲-31是因為性能指標不夠強,所以沒有看上。實際上,分辨一種武器的好壞很簡單,那就是先看戰場與生存環境,其次再看實際需求,最後才是技術指標。筆者認為,以殲-31的隱身水平和綜合性能,是能夠滿足巴軍方的需求的,只是過於昂貴。面對印度空軍還遙遙無期的五代機計劃,不管最後是購買俄羅斯蘇-57還是美國F-35,都不是近期能完成的,而且就算印度最終引進了這兩種機型,巴基斯坦版的殲-31與之交戰也不一定會處於下風。以上只代表個人觀點,如果有朋友願意與我交流,請您點贊評論。歡迎您關注迷彩派,我們將與您共同關注軍事話題。


迷彩派軍事


根據巴方說法,巴方有意向與中方合作研製5代機,但這個合作方,不一定是沈飛的殲31。

巴方目前有兩個思路,一個是等,等沈飛的FC-31完善,也就是等中方繼續對FC-31投資、採購,然後巴方再購買。這樣,有中方的背書,巴基斯坦可以確保自己得到一款性能先進、可靠而完善的產品。一兩年前,巴方曾稱,巴方暫無研製5代機的打算。顯然,巴方在此事上並不急,有的是時間去等。

另一個思路就是繼續和成飛合作,研製有自己知識產權的一款單發5代機。成飛有多年的國際市場經驗,又跟巴方合作多年;雙方合作經驗豐富,成飛產品也十分讓人放心。巴基斯坦繼續選擇成飛作為合作方,可能性會更大。目前,成飛新成立了“戰鬥機客戶交付中心”,一切以服務客戶為導向,宣稱“客戶的要求就是對產品的要求”。這種產品理念、這種服務理念,是你你選擇誰當合作方?

殲20讓軍方飛行員十分滿意

如果是與成飛合作,中巴雙方可以再譜“梟龍”的新篇章。也就是,巴方可以按照“梟龍”模式,學習5代機的研製方法,掌握部分5代機的生產技術,將自身對未來戰場的需求、思考融入到對產品的設計中去,並最終擁有部分產/權。這種機會,這種能力,不止是買到一款5代機那麼簡單。而且,在“梟龍”模式裡,巴方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隨意的整合自己從各方購買的,或者本國研製的武器、吊艙,並將其很好的融入到自己的作戰體系中。這種便捷性,也是十分令人嚮往的。

FGFA將是一款雙座升級版的T-

因為巴方不急,所以他有時間去等。這個不急,一個是印方目前的5代機計劃並不順利,以俄羅斯T-50戰機為基礎的FGFA計劃被暫時凍結,本國的AMCA中型五代機計劃還處於早期階段;一個是,巴方目前主要資金還是用於對梟龍系列,或者F-16戰機的採購方面,也沒很多的錢用於5代機的投資。急也沒有用。因為不急,所以他有時間去等,去等我國新型的WS-15發動機的成熟、改進,去等成分騰出時間、人員去折騰一款中型外銷的5代機。再一個,當新技術不斷髮展,5代機技術更加成熟,其研發成本也會更低。

所以,如果你是巴方,你會如何選擇?


晨曦談兵


根據巴基斯坦公佈的計劃,巴基斯坦的五代機計劃被稱為AZM計劃,計劃2022年交付首架飛機,合作研發國就是我們國家,那麼為什麼巴基斯坦不直接買FC-31?我想有以下幾點原因:

殲31是雙發飛機,這是巴基斯坦購買他的最大障礙,巴基斯坦從來沒有裝備過雙發戰鬥機。

第一根據巴基斯坦透露的信息,巴基斯坦可能需要的是一款單發飛機,而不是目前殲31這樣的雙發飛機,因為雙發飛機太貴了,而且維護保養也太難。一架飛機上最難保養的就是發動機了,如果一架飛機多一臺發動機,那麼維護和保養量以及價格都是成倍增加的,巴基斯坦的GDP才2800億美元,軍費一年都不到100億美元,怎麼花得起這麼多錢?何況還得保證一定的裝備規模,所以巴基斯坦可能會把殲31改成單發飛機。

殲31上有很多適合我國裝備的設備,殲31如果要出口,必須拆除這些設備,換上外貿產品。

第二是因為殲31自己是根據中國軍隊的要求製造的。雖然我國的軍隊不一定已經採購了殲31,但是殲31一直瞄準想要獲得我國空軍和海軍的訂單,所以其研發的技術水平還是很高的,採用的新技術很多,而且很多技術都是按照我國自用的標準制造,肯定比外貿的要強一些,也不會輕易示人,所以也不會直接出售。

另外,又怎麼知道巴基斯坦就不會買殲31呢?也許殲31的2號機就是根據巴基斯坦要求簡化配置改裝的吧。

第三是因為殲31自己都還沒有完成研發,巴基斯坦也許就會直接購買殲31,從時間節點看2022年也快到了,無非就是4年而已,重新測試一款飛機可能來不及,但是把目前的殲31稍加改進,去掉我國自用的武器裝備,直接以簡化版投入生產,也許需要的時間也差不多就是4年了,畢竟建立生產線和採購設備也需要時間,所以巴基斯坦不一定就不會買殲31.

殲31究竟是不是巴基斯坦的AZM五代機計劃飛機?我們還得拭目以待呢。

回答者簡介:張浩,亞太智庫研究員,《艦載武器》雜誌評論員,在《兵器》、《艦載武器》等多家軍事期刊發表《現代山地戰怎麼打》、《共和國炮艇小傳》、《奪灘奇兵》等文章30餘篇,在海軍作戰理論和海上作戰武器裝備等領域有獨特見解,著有《預警機、電子戰機》一書,獲得軍迷群體一致好評。


海事先鋒


殲31為什麼一架都賣不掉:開始定位就錯了

【薩沙講史堂第六百七十五期】(軍事系列第301講)

早在殲31誕生之時,圈內很多大佬已經預言今天的情況。客觀來說,殲31的尷尬現狀絕非偶然,還是定位的錯誤。聽薩沙說一說吧。

殲31在2012年首飛,正式亮相是2014年珠海航展。

殲31是沈飛的作品,研發已經有超過30年曆史。

早在1985年,目睹美國F117就要服役,中國深受刺激,開始了隱形戰機的研究工作,成為七五計劃的重點項目。

到了1991年,F22的原型機中標,這是比F117更先進的隱形戰機。我國得知相關情報後,又將隱形戰機列為八五計劃重點項目。

現有資料證明,沈飛早在1988年就開始這方面的研究工作,

90年代隨著中俄合作,作為和俄國航空科學家合作最多的機構,沈飛也學習了一些隱形戰機技術。

1995年,雙發合作研究有較大成功,這也是九五的重點項目。

強中尚有強中手。

2002年,軍方對沈飛並不滿意,開始關注成飛的研究成果。

2005年,軍方認為成飛的方案更成熟,也更為先進。

經過2年評估後,2007年軍方宣佈採用成飛的項目,這就是殲20。

由此,沈飛長達20年的研究泡了湯。

為了挽回期間投入的心血和耗費的階段資金,沈飛決定依靠現有技術製造殲31,專門外銷以賺錢。

扯了這麼遠,殲31之所以外銷必然失敗,在於初期的定位失誤。

殲31定位為隱形輕型戰鬥機,大體相當於米格29的地位,可以進行空戰,戰區支援攻擊(對地攻擊對海攻擊)。

殲31最大優點是造價低,性價比較高,可以隱形。

殲31不需要太遠的航程,因為它不是重型戰鬥機。

沈飛認為,目前世界上只有美國有類似的F35。

但F35價格太高,而且不可能銷售給一些敵對或者半敵對國家。

而在不遠的未來,在隱形戰機面前,非隱形戰機可能根本無法作戰。

那麼,這豈不是一個巨大的市場嗎?完全可以被殲31壟斷。

夢想很好,先是很殘酷。

遺憾的是,殲31的性能跟不上沈飛的設想,也無法滿足外銷的需要。

本來準備採用和F35一樣的單發,但發動機性能太爛,最終只能採用2個RD93發動機。

即便如此,發動機總推力和F35還有較大的差距,導致航程短(作戰半徑不超過1200公里)、載彈量小(4個能掛載中距導彈的內置掛點,其餘彈藥就無法隱形)。

性能實在平平,恐怕無法滿足未來戰爭的需要。

更關鍵的是,殲31並沒有裝備解放軍,那麼購買的客戶就要冒著試驗新機型的巨大風險。

而殲31售價至少在6000萬美元以上(F35A不過9000萬美元),隨便購買一二十架就是天文數字。

花費如此之大,飛機性能平平,又要冒險,這種事誰會願意呢?

這才是殲31目前無人問津的根本原因。


薩沙


首先,小編不清楚這個消息樓主是從哪裡得知的,小編對這個消息100%持懷疑態度,因為我們對巴基斯坦軍售尤其是軍機的軍售,情況一直非常複雜,牽扯的範圍非常廣,甚至可以說超乎很多人的現象,像以前FC-20(殲十的外貿版)也好、武直十也好,一直都是最開始出口巴方的時候抄的挺熱,但最後還是涼了,就是因為這裡面的原因非常複雜,一兩句肯定是說不清的,小編只能說,按照小編目前瞭解到的情況,殲31或者是殲31出口巴基斯坦的可能,不能說沒有,但也不是很高。



但,現在我們就當這個消失屬實,以這個消息也基礎看一下,為什麼巴方不直接夠買殲31而是在其基礎上研發。

很多人估計第一個想到的可能就是,如果巴基斯坦在殲31的基礎上合作研發新型第四代戰鬥機,有利於提高巴斯基坦航空工業的技術水平。


但實際上恐怕根本不可能,因為巴基斯坦本身的航空工業非常薄弱,確切的說,是不止航空工業,由於長年50億美金左右的軍費支出讓巴基斯坦的國防工業整體水平其實並不高,很多人可能會拿巴基斯坦對面的三哥來比較,認為三哥在軍工領域就是個笑話,所有的軍工技術彷彿就是個樂,很少有不栽跟頭的項目,但三哥有錢啊……?人家摔的起啊!別看成天摔得鼻青臉紅腫跟豬頭是的,可人家整的起容啊……不怕破相!

可巴基斯坦就不一樣了,那是真窮的連摔都摔不起(和我們過去何其相似),其實別說四代機,就是像“FC-1梟”龍這種三代機中的低端產品,巴基斯坦都沒能力自主研發,“FC-1梟龍”說是中巴聯合研製生產,其實就是我們自己研製,造完零部件再賣給巴基斯坦組裝,而巴基斯坦在國際市場推銷,也就是扮演個中間商的角色,像廣告裡說的那樣,“沒有中間商賺差價的二手車”,巴基斯坦就扮演那個中間商,賺點“FC-1梟龍”的差價。


所以說,巴基斯坦如果真是想要在殲31基礎上研製四代機的話,絕對不是為了提高本國的航空工業技術水平,而最大的可能,在小編看來80%甚至100%是因為殲31本身太不成熟了。

說實話,目前很多人對殲31的態度,一直是認為,殲31是沈飛601所為上艦準備的中型四代項目,主要是為了競標海四代。

可實際上,殲31是沈飛在07年10月的空四代競標中慘敗後,為培養人才,鍛鍊團隊的練手項目,根本就沒考慮上艦的因素。


圖注:601所總師李天院士的回憶錄。

目前可以看到的,公開的權威資料是當年沈飛601所殲31總師“李天”院士的回憶錄,裡面清楚記載著整個殲31項目的由來,和當年沈飛601所競標失敗的內幕。

其次,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從殲31,一號原型機首飛,到現在一共就只有兩架原型機,並且變化較大,相較於殲20的8架原型機來說,殲31的進度可以用非常緩慢來形容了。

這就是因為殲31的一號原型機其實非常粗糙,殲31在珠海航展曾做過公開展示,當時傳出來的圖片都是這樣的……




可是實際上它可能是這樣的……


殲31的機身蒙皮工藝其實非常差,而內部很多子系統可能更不成熟,有些比如雷達、分佈式光電探測系統甚至壓根就沒裝。

這樣的飛機別說巴基斯坦,換誰都不會要。

殲31的定位更類似於日本“心神”,是一種純技術的驗證機,本身的項目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驗證沈飛601所的四代機技術,為下一代戰鬥機競標打基礎。

最後小編還要再多說一句,很多人都知道小編是個純粹的20粉,是個堅定的殲20上艦支持者,不僅是因為殲31從一開始就不成熟,更關鍵的是。只有殲20這種重型制空四代機上艦才能充分壓制F35B、C這種第四代聯合攻擊機,殲31這種中型四代機,即使技術驗證成熟,用來重新開發的四代機也沒有人能保證充分壓制美日的F35。

其實分辨一種武器的好壞,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先看戰場與生存環境,其次再看實際需求,最後才是技術指標。

而我們海軍未來的發展環境,毫無疑問就是藍水海軍的廣闊大洋,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的航母編隊必然會與美帝這種頭號大流氓在大洋上交手,那我們所真正需要的艦載機,是可以充分壓制美帝F35的重型制空四代機,還是中型多用途四代機其實就是一目瞭然的事了。


圖注:小編一直堅定的認為,這才是我兔艦載機的本命!

最後小編謝謝大家的閱讀,也請大家有任何意見或者建議都可以在評論下多交流,只要正確的小編一定虛心學習,當然,喜歡的朋友也請您點個關注!謝謝大家!


武備趣科普


巴基斯坦公佈的AZM計劃並沒有說是以FC-31為基礎研發,而是合作研發(不接受現貨),至於最後到底搞出來的是啥飛機還得看合作方是601所還是611所。不直接引用FC-31,原因可能在於該機型尚不滿足巴方要求,或者是有技術進出口等方面的限制。

在設計一架中型戰鬥機的時候,設計師面臨的第一個選擇是:

選擇兩臺中等推力發動機還是一臺大推力發動機?

雙中推的優點是可能能夠超巡,缺點是作戰半徑較小(因為雙發會更多的擠佔機內空間)。

而單大推與之相反,不能超巡,但是機內空間更大,燃油更多,作戰半徑更大。

當然,這是對於美國人而言。對於FC-31,能選擇的只有兩臺中等推力發動機,因為拿不出推力夠大的大推力發動機。那就只能拿兩臺中推了,然而問題在於,這兩臺中推加起來推力還沒有F-35的一臺F-135推力大。

其結果就是,兩臺中推的FC-31載油量比F-35更少,作戰半徑更小,然而還不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同時具備了雙中推與單大推兩種設計的缺點。當然,這確實不能怪601所,畢竟發動機不是他們開發。但是很明顯中國暫不考慮採購FC-31,巴基斯坦顯然目前也不打算要成品。

也有一種說法認為,巴基斯坦要求以FC-31為基礎研發是想要FC-31的技術。但是當年中國進口俄羅斯的Su-27也要技術,而並未要求俄羅斯以Su-27為基礎研發了嗎?現在中國購買的Su-35SK,與俄羅斯簽訂的協議中也涉及到技術轉讓的內容,同樣不需要麻煩俄羅斯進行多餘的研發。

巴基斯坦面對的威脅是印度,印度未來將裝備印度版的Su-57,雖然隱身性能不太讓人滿意,但是超巡,超機動等指標一應俱全。這可不是一架彈倉空間有限作戰半徑小極限平飛速度接近人家巡航速度的FC-31能夠應付的了的。


白虎堂


巴基斯坦能否採購FC31取決於其研發的進度和最終的技術狀態,現在下結論為時尚早。

巴基斯坦希望接觸更多的西方成熟的技術,期望能夠將其融合進自己的下一代隱身戰機中,並且希望自己能夠儘可能主導研製過程,但是,限於自身的技術能力,沒有可能單獨完成研製自己的隱身戰機任務。

FC31的氣動佈局設計還是不錯的

所以,巴基斯坦希望在系統集成上利用自己特殊的環境,能夠將東、西方的技術融合在一起,研製出適合自己的性能優良的隱身戰機,以替換F-16戰機。

巴基斯坦大概率會採用FC31的基本設計和大部分航電系統,如果WS19進度達到要求,則巴基斯坦全盤引進也是可能的

巴基斯坦對沈飛的FC31氣動佈局比較滿意,對於FC31未來的發展充滿期待,在沈飛還沒有預先拿出完美的技術方案前,希望保持FC31基本氣動佈局不變的情況下,換裝英國或者法國的渦扇發動機,希望能夠使用兼容GPS、北斗和伽利略制導的彈藥。

巴基斯坦在梟龍戰機項目上積累了一定的經驗

可以理解巴基斯坦發展航空工業的期待和努力,希望以此推動自身高科技產業的發展,進而帶動國民經濟的改善和升級,顯然不能完全期待從國外採購關鍵裝備。


鶇飛天


圍繞殲31戰機的未來,網友們各抒己見。此前一直被看好的,巴基斯坦會不會購買該飛機,從目前的情況看,可能性也不大了。

從軍購的實際情況出發,採購哪款武器首先要看需要怎樣的武器。殲31是一款中型偏輕型的飛機,按照國際上一般的航空發展模式來看,這種類型的飛機往往不作為主力制空戰機來用。目前唯一擁有兩款隱形機的是美空軍,真正拿來爭奪制空權的是f22猛禽,而中型的f35承擔的是多用途,更傾向於對地攻擊。我們從巴基斯坦的需求出發,它似乎更需要一款主戰飛機,而非中型的攻擊機。

殲31戰機從載彈量和執行任務來看,並不是典型的制空戰機,更傾向於輔助對地攻擊。如果殲31可以跟殲20實現搭配,還是個不錯的方案。如果從巴基斯坦的角度來想,就需要一款能夠挑大樑的主戰隱形飛機,殲31似乎有些力不能及,難以勝任。

殲31由於受到載油量和載彈量的限制,其作戰航程也受到影響。大範圍的,長航時的作戰會存在一些不如意的地方。巴基斯坦的主要假想敵是印度,印度如果要引進隱形戰機,很可能是俄羅斯研發的蘇57戰機。在列裝部分蘇57基礎上,印度還會謀求購進f35戰機,實現高低搭配的隱形戰術體系。如果巴基斯坦把希望全寄託在殲31上,來抗衡印度未來有可能打造的戰機體系,顯然不可能。

要讓巴基斯坦依靠自己的技術研發一款隱形飛機,似乎又辦不到。目前巴基斯坦空軍的當家主力梟龍戰機,是中巴合作的產物。因此巴基斯坦如果想要隱形飛機,很可能還會走中巴合作的老路線,打造一款真正適合巴基斯坦的飛機。


兵說


原因很簡單:巴基斯坦是務實的國家,不是印度那種眼高手底的主。巴基斯坦明白自已的條件:沒錢,由於多方面的原因,巴經濟條件並不理想,軍費開支一直相當緊張,自然要精打細算,不敢玩什麼為了先進而先進的事情。

一件性能再先進也沒用,得符合巴基斯坦才行,這是前提,不是反過來,讓巴方不計成本的接受先進裝備。如何降低成本,自然為自已造,既可以促進自已的技術發展,也可以提升自已的工業水平,還可以有效降低成本,也許在表面成本上,比直接進口成品要高,但是它的生產在國內,主要支付的是本幣,而不是外匯,且支付給的是自已的企業,錢從左口袋進入右口袋,這與沒錢有什麼區別那?

巴基斯坦也一直在走自主研發之路,只不過它沒有直接上馬什麼先進戰機項目,上世80年代才與中國搞了一個K8項目,那時只是巴方參與制造,供應一些部件,實質只相當於中國的分包商,到了上世紀90年代,與中國搞梟龍項目時,巴方已經可以參與設計工作,可以負責許多部件的生產,並在國內組建了生產線,其國產化率已相當高了,如今已生產了100架以上,還實現出口。

現在巴方的航空工業已有相當基礎之後,為什麼還要進口成本機那?在國內進行組裝生產是必須的前提,也許要考慮的到底要不要自研的問題了,最終評估的結果:與中國合作,巴方不想去冒險,弄出一個印度LCA戰機的結果。

巴方需要一款符合巴基斯坦目前國情和國防預算的一款五代戰鬥機,那麼殲-31戰機就是最好的選擇,已經進入原型機階段,巴方几乎是撿現成的產品,改進一下,即可在國內開始生產。其性能還是五代機,也是巴方可能引進的,殲20是不可能出口的,它的性能與成本也完成滿足要求!

綜合以上,巴方沒有理由不選殲31為原型,以研發自已的五代機!


麥田軍事觀察


這個消息目前有幾個版本,一個是巴基斯坦要買殲31,另一個是巴基斯坦在梟龍的基礎上進行設計一款隱身戰機,這些消息是真是假暫且不論,我們談談為什麼巴基斯坦想國產化隱身戰機。

為什麼巴基斯坦不想買殲31?其實這個說法真假難辨,首先巴基斯坦能有多少軍費投入,如果找中國買可能比自己生產更便宜這是其一。其二隱身戰機不是你說能國產化就國產化的,需要耗費巨資研發,以巴基斯坦有限的軍費投入,想投資設計改進一款隱身戰機都很困難。其三隱身戰機需要特殊的生產線,這又是一筆鉅款,想自己生產就要投資新生產線,以及更為高昂的維護保養費用。



所以上面這三點就註定了巴基斯坦很難國產化隱身戰機,再者巴基斯坦總共才幾百架戰機,對隱身戰機的需求也是為了對抗印度,也就是說巴基斯坦不可能大批量採購隱身戰機。如果不信可以看看,巴基斯坦國產化梟龍這麼多年,便宜實惠的梟龍自己裝備了多少,所以註定了沒有大批量的需求。

不管巴基斯坦怎麼想,現實因素決定了買比自己造划算,並且就算是最低端的隱身戰機售價也不會低於6000萬美元,這跟梟龍的2000多萬美元差距很大。投資設計新款的或者改進的隱身戰機,都是很巨大的投入,如果分攤到巴基斯坦的幾十架的裝備數量來說,會造成這些低端隱身戰機成本增加。而且現有的梟龍戰機生產線是無法生產隱身戰機的,組裝是可以共用的(隱身戰機翼身融合、隱身塗料的噴塗、……)這些需要新生產線新設備來搞。

雖然中國和巴基斯坦是鐵哥們,中國可以不賺錢但是中國也不可能虧錢幫忙設計,所以註定了巴基斯坦的武器裝備還是主要靠自己解決,不可能中國掏錢全包,要不然你還不如買殲31現成的,還不用掏設計費中國還可以給你點貸款你買。



如果巴基斯坦想搞新的隱身飛機,從設計-製造-組裝是一大筆費用,所以我感覺從現實情況看,巴基斯坦最好是買隱身戰機,要不然就算中國送技術給你,生產出來的隱身飛機由於數量太少單價高昂,多年都收不回成本,能買得起隱身戰機生產線的國家,也只有很少的國家例如沙特、印度……。

買不買要看巴基斯坦的現實情況,當然最好是買,要不然重新搞出來的飛機,可能比殲31性能更差價格更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