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26 《都挺好》暖心收官,這些刷屏熱議哪個戳中你心?

《都挺好》暖心收官,這些刷屏熱議哪個戳中你心?

《都挺好》昨晚收官,蘇家的“一地雞毛”最終有了一個暖心結局。

《都挺好》暖心收官,这些刷屏热议哪个戳中你心?

蘇家二哥蘇明成是《都挺好》中話題最多的角色,媽寶男、啃老都成了他的標籤。

《都挺好》暖心收官,这些刷屏热议哪个戳中你心?

姚晨飾演的蘇明玉表面光鮮,內心其實也問題不少。

話題#都挺好#,閱讀20.7億、討論73.1萬;#都挺好預告#,閱讀8.6億、討論超過8.1萬;#都挺好真實群聊#,閱讀也破了1.1億……根據這樣的微博熱議“成績單”,3月1日開播的都市情感劇《都挺好》絕對算得上是近年來極為少有的話題大作。

過去20多天裡,你可能轉發過“蘇大強”“蘇明玉”的Q版表情包,贊過“作爹”蘇大強的精湛演技,也怒罵過“蘇家三個男人沒一個正常的”,甚至不喜歡在蘇家被虧欠最多的小女兒明玉跟家人和解這樣的結局……

《都挺好》為何這樣火?正是因為所有這些你參與過、圍觀過的刷屏熱議背後,其實是一個又一個擺在無數人現實遭遇中的生活難題:多子女家庭的公平問題、啃老、媽寶男、原生家庭、老人贍養,哪個不是直戳人心?

蘇明玉的“傷”

多子女家庭該怎麼平衡

《都挺好》開播引發的第一波熱議應該就是蘇家母親趙美蘭對女兒蘇明玉的各種不公。兒子考學、旅遊要錢滿口答應,賣房都要支持,首先賣的就是女兒那間房。蘇母的重男輕女一度讓觀眾氣得咬牙切齒。雖說後面情節對此有所解釋,蘇母不待見女兒跟自己沒能和相好的在一起息息相關,但毫無疑問“多子女家庭中父母如何做到公平”,在二胎家庭越來越多的當下極具現實意義。

此前,本土知名情感專欄作家、高級心理諮詢師張娓受訪時就曾直言,“父母的不公平對弱勢孩子的傷害是致命的。”這正好是貫穿《都挺好》的一根線。蘇明玉倒是憑藉自己努力加上遇上了蒙總這個伯樂,實現了逆襲,但畢竟這是劇情。現實中,父母對待子女時如何“一碗水端平”值得思考、學習。

蘇大強的“作”

倪大紅可不只是讓表情包火了

電視劇熱播,劇中主演的各色表情包登場其實並非新鮮事,但能火到像蘇大強表情包這樣的,近年少見——“我想喝手磨咖啡”“這事兒,我想管也管不了啊!”劇中蘇大強的各種口頭禪製作成的表情包刷屏不說,更誘發了“倪大紅的面癱式演技”“蘇大強還有多作”等一系列討論。

兒子把女兒打得住進了醫院,他卻安之若素只管吵著讓大兒子給自己買房。二兒子、兒媳鬧離婚,他到親家家裡沒兩句話就把對方氣得要趕他出家門……罵蘇大強罵得多了,思考自然也隨之而來。

首先,蘇母去世後,蘇大強完全就像被“解除了封印一樣”,他和蘇母這段“喪偶式”的婚姻,本就極不正常。現實家庭生活中,如何避免一方過於強勢導致全家不和諧,值得每一對夫婦思考。

其次,蘇大強的確有“作”的一面,但不少觀眾也想問“贍養父母到底該怎麼做?”張娓接受記者採訪時也提到,在贍養老人問題上“子女盡孝是一方面,但父母也應該和兒女保持一定距離,這樣對雙方的感情融洽都有好處。”

同時,不能忽視的是蘇大強的“作”的另一面其實也包含了子女該如何贍養老人的思考。對待爸媽可不僅僅只能停留在吃飽穿暖上,他們的晚年生活該怎麼豐富起來也很現實。就像此前《都挺好》的導演簡川訸在談到蘇大強的“作”時曾說:“老人‘作’都是有原因的,我們身邊都有老人、父母,蘇大強很孤獨。他住在明成家,種種事件都表現出寄人籬下的壓抑。看到後面,會覺得他其實挺可憐的。”

蘇家子女的“病”

個個心裡都有一本難唸的“經”

大哥、二哥都覺得妹妹有問題,妹妹呢,則毫不留情地直言整個家都有“病”。其實《都挺好》裡的蘇家三兄妹可以說是個個都有“病”。大哥蘇明哲三十好幾、都成家立業了,才想起來追問當年為何母親對待妹妹如此刻薄;明明自己力有不逮,偏偏還要打腫臉硬撐一家之主。

二哥蘇明成自然話題最多。老婆朱麗和觀眾一起送給他“媽寶男”的標籤,還真沒冤枉他。不過,更值得深思的是,從媽那裡要來數十萬花光之後,他不僅沒覺得有問題,更向大哥抱怨“你長年在國外,蘇明玉早就沒把自己當蘇家人了,就我一個人陪在爸媽身邊。媽就喜歡我,給我點錢怎麼了?”這到底算“啃老”,還是從父母那裡合情合理的獲得?有網友指出,“父母願意給是一回事,但不喜歡明成把這當成理所應當,甚至是一種可以得到金錢的生產力。”

從價值取向上看,小妹蘇明玉的確是最被觀眾同情的一個,也是網友口中“三觀最正”的一個。但明玉心裡的“問題”觀眾更是一看便知。一方面,原生家庭給她造成的傷害不可謂不深:排斥、不信任家庭生活;另一方面,她內心又從來沒有真正割捨過這個家。有關這個家的一切,蘇明玉的心裡其實一直在鬥爭、撕扯。表面上風光、多金的“明總”其實內心一直沒有輕鬆過。

導演簡川訸在接受採訪時透露,劇版的《都挺好》相比小說進行過二次創作,“翻譯”了原小說的犀利。這裡面的人所有的積怨,都要學會正確面對,不能繞,不能迴避,更不能躲避。簡川訸說“《都挺好》想傳遞給觀眾的是,很冷靜、很客觀地看劇,同時能像照鏡子一樣停下來思考……最終,我們還是希望引導觀眾釋懷,放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