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0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隨著保羅·羅默和威廉·諾德豪斯摘得諾貝爾經濟學獎桂冠,2018年的諾獎周落下了帷幕。每年諾貝爾獎的提名、評選和揭曉就像是一場頂級學術盛宴,吸引著全世界關注的目光。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2018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保羅·羅默和威廉·諾德豪斯



可能,在大多數公眾看來,諾獎總如星辰大海般遙不可及。

然而事實恰恰相反。諾獎幾乎一直都在我們每個人的身邊,從不遙遠——因為諾獎設立的初衷,就是要授予那些真正能夠造福人類的偉大發現和發明。可以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諾獎的受益者,無時無刻不深受諾獎得主及其開創性研究成果的影響。

是他們,延長了人類生命

長久以來,人類對病菌感染束手無策,無數人由於無法得到有效治療而失去生命。直到青黴素被發現,人類才開始逐漸脫離被細菌感染支配的恐懼,平均壽命得以顯著延長。而鑄就這一偉大里程碑的人,就是青黴素的發現者,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得主——亞歷山大·弗萊明

。在他發現青黴素後,又經過弗洛裡和錢恩兩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努力,青黴素終於從實驗室走向了現實生活。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1935年的青黴黴菌樣品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小小的一瓶青黴素,使人類在面對一些類型的病菌感染時不再無能為力任死神擺佈。戰場上的受傷的士兵也不再會由於傷口感染而犧牲。青黴素一經問世,就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拯救了無數生命。直到今天,青黴素仍然作為一種高效低毒的抗生素廣泛應用於臨床治療。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1922年夏天,另一位諾獎得主的出現,使得糖尿病不再無法控制,無數患者看到了希望。他就是加拿大醫生班廷,他研製出了一種可以控制人體血糖量的注射藥物,這也就是後來的人造胰島素。獲得2015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的我國科學家屠呦呦,她所發現的青蒿素,作為一種用於治療瘧疾的藥物,挽救了全球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數百萬人的生命。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2015年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我國女藥學家屠呦呦。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當然還有一位我們所熟知的科學家,她就是居里夫人。她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利用放射性物質的輻射成像原理來尋找傷員體內存在的彈片等異物,這是最早關於使用放射性同位素技術進行影像學檢查的案例之一。此後,醫療影像技術成為了臨床上非常重要的診斷手段。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世界上第一張流傳於世的X光片——倫琴妻子的手 圖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

自從諾貝爾物理學獎首位得主——威廉·康拉德·倫琴,為自己妻子的手掌拍下第一張X光片開始,這種黑白灰風格的光片便與醫療診斷密不可分。現在的醫生在聽到患者的病情描述之後,往往會要求先去照個“片子”,然後再根據光片上反映出的情況進行下一步的治療。

所有這些技術都始於放射性元素和射線的研究。從20世紀初開始,多位對放射性元素和射線研究有著突出貢獻的科學家獲得了諾貝爾獎。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居里夫婦在實驗室中研究鐳(André Castaigne畫作) 圖片來自:Wikimedia Commons

從食不果腹到豐衣足

衣食住行,在今天的我們看來似乎是稀鬆平常的事情,但如果往前推幾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就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那時的糧食產量常常無法滿足人類生活,甚至是生存的需要。

溫飽對於全世界各地的人來說,都是很嚴肅的問題。當時農業生產所必須的肥料來源還停留在植物殘渣、動物糞便等自然肥料。然而,自然肥料極為有限,這極大限制了糧食的產量,這樣的現狀直到弗裡茨·哈伯的出現才有了轉機。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正在做實驗的哈伯。圖片來源:Wired.com

19世紀中葉,有研究發現,氮元素是植物生長最重要的元素之一。空氣中氮元素的含量極高,但是由於氮氣的化學性質穩定很難得到吸收。哈珀發現了捕獲氮元素的方法,製成了氮肥,解決了這個難題。從此,化肥就大量出現在了農業生產當中,糧食產量也得到了提升。他也因此獲得1918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稱讚為“用空氣製作麵包的人”。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廣泛用於農業生產的化肥。圖片來源:圖蟲創意


另外不得不提的是,這位給世界帶來豐足食物的科學家卻也曾讓很多人在痛苦中喪生——他研製的毒氣彈曾被德軍用於第一次世界大戰,讓無數人死於非命。這也使他的一生譭譽參半。

鍛造工業之心,注入機器之魂

要論當今社會對我們生活方式影響最大的技術是什麼?眾所紛紜中,智能手機必然會排到前列,它已經成為很多人的“生活必需品”。除了手機之外,幾乎所有的電子設備,遠到太空飛船,近到家用電器,都需要有一顆“芯”——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處理器,一種主要由半導體材料構成的電子器件。

半導體的發明使人類迅速進入到了信息化時代,我們身處其中,並被深刻影響

。信息化時代離不開一批偉大的奠基者和開拓者。這個精彩的故事可以上溯到二十世紀初。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用來製作半導體的原材料——硅晶體 圖片來自: Wikimedia Commons

191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一個德國物理學家——馬克斯·普朗克,以表彰他在能量量子化探索方面做出的重要貢獻。接下來,多名在量子物理領域有重要研究的科學家紛紛獲得諾貝爾獎,包括愛因斯坦、波爾、德布羅意、海森堡和薛定諤等等,量子理論也成為與相對論齊名的重要理論。

量子物理以晦澀難懂、奇妙幽玄著稱,量子理論的大師波爾甚至說:“如果你認為你懂了量子物理,那說明你還沒懂。”量子理論在當時的深奧程度可見一斑。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量子理論之父——普朗克 圖片來源:Wikimedia Commons

但這絲毫沒有影響量子物理所發揮的重要作用。隨著量子物理快速發展成一套完整的理論體系,1956年美國科學家約翰·巴丁同他的兩位同事基於量子力學的能帶理論對半導體和晶體管做出了重要發現,被授予了諾貝爾物理學獎。

隨著半導體技術的推進,計算機等電器得以飛速發展,遍及全球。毫不誇張的說,高深的量子物理是當之無愧的“芯之靈魂”。現在以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為代表的計算機和信息技術正在引領著人類進入新的紀元。

這些諾獎獲得者們用自己的智慧與辛勤付出一步步改變著今天人類的生活,我們要感謝他們做出的卓越貢獻,更要向無數未曾獲獎但自始至終默默奉獻在第一線的科研工作者們致敬。

重大科學成果的誕生,從來不是橫空出世,他們需要在一代代研究者們耕耘的土壤上吸收養分,才能茁壯成長,並最終結出果實。

科學家點評2018年諾貝爾獎

2018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菠蘿、王立銘、葉盛熱評諾獎:免疫療法,打開癌症治療一扇新的大門

201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4位科學家熱評諾獎:激光物理學因何摘得桂冠?

2018年諾貝爾化學獎:林章凜、尹航、胡家志熱評諾獎:他們馴化了進化的力量!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作者名片

不論你是否關注諾獎,這些諾獎成果都已改變你的生活

排版:小爽

參考文獻:

https://en.wikipedia.org/wiki/Nobel_Prize

https://www.nobelprize.org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