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0 最難操作年?其實是你沒有找準今年資金的風格……

可能很多朋友,覺得2018年真的是最難操作的一年。不斷的“調整行情”...內外利空消息頻出...

其實從大勢研判的角度來看,不同的市場狀態,是有不同的操作策略的。

投資者沒有權利選擇市場,但可以選擇什麼市場採取相應的策略,來適應市場。

最難操作年?其實是你沒有找準今年資金的風格……

市場資金有哪些級別

從大勢研判的角度來看,為了更清楚地判斷市場和找到相對應的操作策略,分類分級的思想是很重要的。

我們將A股的資金級別分為四個等級,分別是:源源不斷的增量博弈,小級別階段性的增量博弈,存量博弈,消耗性存量博弈。

每一次市場的級別從一個級別跨到另一個級別的時候,都會對市場的風格和操作產生影響。

舉個例子,比如市場從2015年源源不斷的增量博弈為主轉為2016年的存量博弈為主、小級別階段性增量博弈為輔的格局。

那麼在操作策略上,由於資金風格的變化,2015年我們可以拿著增長最慢最沒故事的板塊依然可以持股待漲,而2016年,我們拿著最強的板塊卻依然要波段。

2018年資金是什麼風格

2017年,資金是以存量博弈為主,小級別階段性增量博弈為輔的市場。然而到了2018年,已經轉化為消耗性的存量博弈,市場變了,我們也要跟著變,投資者沒有權利選擇市場,但可以選擇什麼市場採取相應的策略來適應市場。

那麼,消耗性存量博弈有什麼特點呢?

特點即是,市場中出現地量復地量的資金面狀況,資金對確定性的要求是最高的,對風吹草動也是最敏感的,也就是所謂的,資金對利好麻木,對利空敏感,市場的靴子也比較多,在這樣的博弈下,存量資金會自發的分成三類:

最難操作年?其實是你沒有找準今年資金的風格……

對確定性要求的資金

這類資金的特點是,會主動抱團進入市場主線,比如進入大眾消費,醫療服務,創新藥的細分龍頭,這類個股由於業績增長明顯、熱點突出等原因,會迎來確定性資金的抱團,從而走出一個更好的趨勢性。

最難操作年?其實是你沒有找準今年資金的風格……

階段性參與強主題的資金

注意小鮮肉的用詞是階段性的,因為在文章前面也說了,消耗性存量博弈的資金面下,資金對於利好麻木,對於利空敏感。

小鮮肉舉芯片行業的例子:去年四季度芯片很強,3個月的時間板塊的龍頭翻倍,然後在今年1、2月,在業績預告期又出現了50%左右的跌幅,怎麼上去怎麼下來,然而又因為中美貿易戰對前期川普對中興的懲罰,國產替代的芯片公司又掀起一波上漲的高潮,隨後又由於中興解綁,以及即將進入業績預告期等原因,又進入調整階段。

除此之外,還包括階段性的國產軟件,階段性的芯片半導體,階段性的次新股......等待。這類個股一般估值與業績的匹配程度不高,但又有其自身的優勢:比如芯片,國產軟件受益於政策,次新股因其籌碼乾淨,有自身的價值。

最難操作年?其實是你沒有找準今年資金的風格……

提前潛伏,短線操作的資金

這類資金有著提前潛伏為主,短線頻繁操作,對買賣點擇時的要求較高的特點。因為很多投資者對利空的敏感度高,腳底都抹了油,所以更多是追跌殺漲的策略去賺追漲殺跌人的錢,潛伏拉昇就賣給追漲的人,如果一直持有,那麼沒有增量,存量的人賣了,就做過山車,甚至有可能虧錢。因此,面對這類資金潛伏的妖股,我們要理性看待,否則一不小心就做了接盤的“韭菜”。

我們該採取什麼操作策略

首先,在消耗性存量博弈下,我們要明白一點:控制倉位是必要的,因為很多時候往上沒空間,需要往下先騰出空間來,才能往上做,也就是利潤是跌出來的,跌下來的時候你手裡要有錢,如果用足球裡的一種風格來詮釋的話,有點像意大利,或者馬德里競技那樣的防守反擊。

在控制倉位的基礎上,我們再談一談三個操作策略:

1.指數上,把握創業板指數1700點在技術面上的中長期的買點

我們認為,目前三大股指具有中長期買入結構的,只剩創業板指數,中長線投資者可根據技術面上創業板指數頭肩底的結構背靠1700點買入。在這個頭肩底結構的假設下,預計未來依然會維持1700-1900區間的偏強震盪,直至突破1900點形成趨勢性上漲。在這個區間內,大家可以來回做T降低成本。

2.把握市場的邏輯,佈局下一個資金抱團的板塊

這輪醫藥板塊上漲的模式和2017年藍籌股上漲的模式類似,都是在熊市行情中公募和機構抱團鎖倉,市場上游資和熱錢藉機跟進的結果。

為何公募和大機構鎖倉藍籌、醫藥和消費股呢?

因為這幾個是在熊市中是最好的防禦性板塊,為什麼呢?邏輯在於,一方面公募和機構對這兩個板塊有長期配置的需要,另一方面在市場風險偏好逐步下降的當下,他們別無所投。

抱團就是目前市場最強的邏輯,下個抱團的板塊很有可能就在民航、機場和旅遊中出現,因為這幾個板塊符合公募和機構配置和鎖倉的要求。相應的龍頭如南方航空600029,上海機場600009,中國國旅601888,可以中短線關注。由於這個市場邏輯本質上屬於博弈性質,操作上,一旦出現加速上漲的情況則需要及時了結。

最難操作年?其實是你沒有找準今年資金的風格……

3.其三,上證50指數震盪偏弱的格局下,期權市場的賺錢機會

衍生品市場從來不缺機會,只不過近期在弱勢震盪市場中賺錢比較容易。

上證50指數在2月初下跌後長期上升趨勢破壞,之後轉震盪,在構建了不到2個月的頭肩頂結構之後,3月23日技術面上正式破位,頭肩頂結構成立。如果投資者分別於4月11日,5月15日,5月21日藉著利好的反彈,賣出認購以降低持倉成本。這樣操作下來,按照每張5000元保證金計算,4月和5月也能有每個月超過10%的收益。

未來,由於上證50指數這個中期的頭部結構在,頸線2815點短期是很難突破的。不過,要想上證50趨勢性下跌也很難,一方面由於從高點已經回落較已經超過15%,一方面中國納入MSCI後國外資金有配置需要,所以未來大概率還是偏弱震盪為主。操作上,當出現利好事件,反彈靠近2815一線賣出偏虛值認購併持有到期為主,突破則止損。若大幅殺跌靠近下軌,可少量的賣開虛值認沽。

最難操作年?其實是你沒有找準今年資金的風格……

最難操作年?其實是你沒有找準今年資金的風格……

最後,小鮮肉想說,和市場普遍的悲觀看法不同,我們對當前點位偏樂觀,3000點對中長線投資者來說有戰略佈局意義。如無重大利空,3000點有效跌破較難。即使是短暫刺破,我認為也是空頭陷阱,能很快收回。

大的能帶指數上行的趨勢性行情當前雖然暫未看到。但是我們認為總體行情類似於2013年-2014年初。

指數維持一個上下10%的區間震盪,但主題機會不斷。

由於市場歷來有“5窮6絕”的說法,所以市場對6月曆來謹慎。但是,因為整個上半年行情是持續羸弱的,市場對6月的悲觀預期或已提前反應,6月觸底的概率較大。6月14日以後包括美聯儲議息、貿易摩擦等多項不確定性事件靴子逐漸落地,市場將逐漸迎來佈局良機。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文章所含信息來源於已公開的資料,本公司對該等信息的準確性、完整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證,對文中涉及股票不承諾盈利可能性,對使用本觀點所引致的任何損失不承擔任何責任。市場有風險,投資需謹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