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像滴滴打車這種軟件是不是軟件開發完成之後就坐著收錢了?

靜靜的吹著風feng


不是的,滴滴開發完成軟件只是開始做打車業務的第一步,後續還需要拉去新的用戶以及對用戶進行高額的補貼來增加用戶的黏性,還需要投資相關的業務來擴大規模,也需要對技術進行研發和投入,耗費的資金也是龐大的。


滴滴總共虧損了390億,2018上年虧損了40億。

滴滴創始人程維發佈的公開信顯示,滴滴成立至今已經虧損了390億元,而且在2018年上半年的時候也虧損了40億元,那麼滴滴的資金哪裡來的呢?滴滴成立至今總共融資超過200億美元。

滴滴開發軟件只是確保自己業務可以進行的第一步

軟件開發完之後,還需要對他進行維護,如果這些都完成了,它只是一個軟件,還是沒有用戶啊,這個時候也是需要花錢用來拉取新的用戶,在這一塊滴滴也是投入了巨資,你肯定見過很多的優惠券,要知道這些優惠券都是滴滴進行補貼的,而且得到優惠券的人不是一些人,是滴滴的所有用戶,這筆花費是巨大的。

投資合併

滴滴成為目前網約車領域的老大,和它的投資併購是離不開的,滴滴在此之前,合併了快的和優步中國,而且還投資了東南亞和美國的一些網約車公司,這些都是需要花錢啊,怎麼可能是躺著賺錢呢?

所以說滴滴開發完軟件之後就躺著賺錢啊,評論說說你的看法吧,歡迎關注我。


財道


首先開發出產品,不等於商業行為的全部,這只是其中的一環,還需要在產品開發出來後進行迭代升級,根據市場反饋狀況進行更改。

完整的商業行為是市場調查,產品研發,產品推廣,市場反饋修改,公司運轉。

這每一個環節都不是一蹴而就的,背後都是看不到的投入。

單就滴滴這一款產品,我們可以看到它輝煌的成就,但是商場就是戰場,一個產品的成功意味著更多產品的隕落,所謂一將功成萬骨枯。滴滴在前期市場調研階段,程維帶著團隊每天去對出租車司機進行問卷調研,在產品研發階段帶著研發團隊夜以繼日,在產品推廣階段又帶著團隊一步步推進……而與此同時,北上廣深又不知有多少團隊做著相同的事情,談的每一輪融資都意味著失去更多。

當然我們看到了程維踩在皚皚白骨上的成功了,但是背後又有多少人失敗了?多少投資人的資金投入只是驗證了一個可能?程維背後的資源關係,以及他個人的天賦機遇,又有多少歷史機遇造就的偶然那?

所以,表象看到的成功終歸只是浮雲,要透過本質看事務的發展。

寫了這麼多,只是為了讓大家明白,創業不是想象的那麼簡單,要學會認清自己,認清社會發展得規律,都是文化屬性的必然產物。

我是金大寶,歡迎大家關注我!謝謝支持。



金寶的升級


平臺型的商業模式確實不錯,堪稱暴利,自己不用提供服務,自己不用買車,僅僅給雙方提供信息就可以了,但也沒有那麼簡單,首先一個問題任何開發和設計者他都無法一步就可以預料到後面所有的事情,肯定還有些問題沒有考慮周到,而且還會產生新的問題,所以軟件得不停的調整和完善,也就是僅僅技術開發就不會停止。


其次,推廣是非常難的一件事情,不是說你的東西好別人就要用,很多人他以前養成了習慣,要改變他的習慣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你不要說滴滴,沒有滴滴多等幾分鐘可以打出租,坐公交,地鐵很簡單就替換了,就是貨運行業如此剛需,你沒有軟件有時候就是一個禮拜也找不到車,沒有人可以把貨扛給客戶,用軟件既好找車還可以動輒省上千運費的貨運滴滴“51快配”推廣難度也挺大的。
第三是售後服務和管理,有的人不會用了,有的交易雙方發生爭執了,有的人覺得錢收得不對了,這些都需要平臺安排客服人員來溝通和協調,滴滴把自己定位於平行於出租公司之外的出行公司,那麼司機算他的員工了,他需要給司機們制定一些行為規範等等。所以平臺雖然模式好,利潤高,但是做起來也是很複雜的。


找順風車返空車51快配


.....公司運營、軟件迭代、質量檢測開發、事故處理、問題公關、業務擴展、公司內部業務開發、地圖優化.....,那阿里,做了個淘寶就完了?騰訊做了個遊戲不管放那了……,真正的公司最忙時候不是做出軟件時候,而是用戶群不斷髮展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