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哈薩克斯坦建國不足30年,為什麼那麼發達?

一生三三生萬物67893


主要是靠賣資源賣的唄。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地大物博,近幾年的人均GDP在8000-12000美元左右(受國際市場價格影響較大),已屬於較為富裕的國家。但是,富國不等於發達。哈薩克斯坦的製造業比較落後,過於依賴資源出口。

阿拉木圖的夜生活

阿拉木圖年輕人


哈薩克斯坦石油、天然氣、鈾、銅、鎢、稀土等儲量都非常可觀,而且出口量逐年增長。賣資源是哈薩克斯坦經濟的主要來源。哈薩克斯坦獨立以來,納扎爾巴耶夫總統執政地位穩固,社會穩定,同時趕上國際資源和礦產資源價格大幅上漲,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也因此騰飛。

哈薩克斯坦也希望從長遠出發,改變過度依賴出口的狀態。2017年1月份,哈薩克斯坦在首都建成了阿斯塔納國際金融中心,希望效仿中東國家,吸引外資搞經濟多元化,搞“伊斯蘭金融”。該金融中心擁有自己的證券交易所,由哈薩克斯坦政府和兩家外國合作伙伴納斯達克和上海證券交易所共同擁有。它已與微軟,IBM等建立了合作伙伴關係,並已同意接受歐洲復興開發銀行(EBRD)提供的機構支持。這體現了哈薩克斯坦打造中亞“綠色金融中心”的遠大目標。


萊茵的黃金


哈薩克斯坦,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總面積超過270萬平方公里,人口不到2000萬,又稱作“天馬之國”,是前蘇聯加盟國中僅次於俄羅斯的第二大國。哈薩克斯坦雖然算不上是發達國家,但是其經濟科技實力並不可小覷。如今的哈薩克斯坦,佔據中亞五國經濟總量的三分之二以上。

哈薩克斯坦的經濟發達,主要得益於豐富的自然資源。哈薩克斯坦擁有全球25%以上的鈾礦、50%以上的鎢礦,鐵、銅、錳、鉛鋅、金等儲量全都位居全球前列。同時,哈薩克斯坦也是全球能源資源最豐富地區之一,石油已探明儲量超過50億噸,天然氣5萬億立方米,在裡海等地區仍舊有非常廣闊的油氣儲量遠景。



蘇聯解體以後,得益於豐富的資源、國際大宗商品市場價格不斷上升,以及哈薩克斯坦積極的對外政策等,哈薩克斯坦累積了大量財富。除了礦產與能源,哈薩克斯坦也是全球重要的糧食、乳畜業產品、棉花、水果等出口國。

哈薩克斯坦之所以比較發達,就得益於豐富的資源以及和平安寧的總體環境。但總體來說,哈薩克斯坦只是經濟上過得去,並不能說其發達。


澹奕


哈薩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中最大的國家,因其國內的主體民族為哈薩克族,故得名為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是典型的內陸國家,沒有出海口,且與我國新疆的阿拉山口、霍爾果斯等地接壤。這類中亞國家因深處內陸、缺乏海運優勢的緣故,在經濟全球化的浪潮之中失去了發展的便利,所以常給人以貧窮的感覺,但哈薩克斯坦相對例外。

在中亞五國之中,哈薩克斯坦的GDP總量遠遠超過其他的四國GDP之和。在2017年全年,哈薩克斯坦的人均GDP為10719.747美元,排名世界第62位,而同期我國的人均GDP卻排在世界的第70位。作為一個建國還不到30年的發展中國家,其人均GDP為什麼能排在世界較前的位置呢?


其實,哈薩克斯坦在上個世紀的很長時間裡都是蘇聯的加盟國,過度依賴蘇聯的財政補貼和軍事庇護。但是在1991年的12月16日,由於蘇聯瀕臨解體,哈薩克斯坦不得不自尋生路,獨立為主權國家。當時,為了緩解蘇聯解體帶來的困局,哈薩克斯坦推動了市場經濟改革,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真正支撐哈薩克斯坦經濟的還是能源產業。



而且,哈薩克斯坦本就是中亞的資源大國,與俄羅斯一樣有著豐富的能源儲備。其國內的石油氣、煤炭、鐵礦等資源較為豐富,所以經濟上依賴金屬、煤炭、油氣的開發。無論是鎳、鉻等稀缺的金屬資源,還是煤石油、天然氣等不可再生資源的儲備量,哈薩克都遠超周邊的其他小國。


另外,哈薩克斯坦作為一個深處中亞的內陸國家,在地理位置上被許多大國包圍,易遭到衝擊,所以哈薩克斯坦在國際外交上十分謹慎,專注於發展經濟而較少在國際事務上發言,既不得罪歐美,也不得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與周圍國家的關係都很好,經常得到我國、美國、俄羅斯等國的技術援助。正是因為有了這種左右逢源的外交政策,才使哈薩克斯坦的經濟發展有了良好的外部形勢。
(2017年世界人均GDP排名)


世界人文通史


哈薩克斯坦算不上發達吧?只能說在原蘇聯加盟國中算是混得不錯的

1991年12月16日,哈薩克斯坦作最後一個退出蘇聯的加盟共和國,正式宣佈獨立。

從那時到現在,哈薩克斯坦已經建國28年了,算是一個非常年輕的國家。在蘇聯解體的這近30年中,除了波羅的海三國以外,哈薩克斯坦是其他蘇聯加盟國中經濟發展最好的一位。

2017年,哈薩克斯坦的人均GDP為8838美元,在原蘇聯加盟國中僅次於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和俄羅斯,排名第五。

不過在實際當中哈薩克斯坦的發展要好於俄羅斯的。

俄羅斯這幾年經濟發展隨油價波動而起伏頻繁,2013年時人均GDP還1.45萬美元呢!如今石油暴跌,俄羅斯的人均GDP也斷崖似的跌到1.07萬美元,下滑嚴重。並且按照實際購買力來看,哈薩克斯坦的排名也是高於俄羅斯。

因此哈薩克斯坦跟原蘇聯各相比發展還是不錯的,但是放到全球範圍內就不行了,如今的哈薩克斯坦仍然是一個發展中國家,

今天在亞洲能稱得上“發達”的國家和地區不過7個而已,分別是日本、韓國、新加坡、以色列、中國臺灣、中國香港、中國澳門。

除了以外,即便是卡塔爾、阿聯酋這樣的土豪國家也只能稱得上是“有錢”,離“發達”二字還差的遠呢!就更別提現在連有錢都算不上的哈薩克斯坦了。

(哈薩克斯坦首都阿斯塔納,跟中國三線城市一個生活水平)

目前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主要以出口資源型產品為主,哈薩克斯坦領土遼闊,總面積有272萬平方公里,在其國土地下蘊藏著極為豐富的資源。

經探明,哈薩克斯坦鎢儲量佔世界第一位,鉻和磷礦石佔第二位。銅、鉛、鋅、鉬和磷的儲量佔亞洲第一位。

此外,鐵、煤、石油、天然氣的儲量也較豐富,已探明的石油儲量達100億噸,煤儲量為39.4億噸,天然氣儲量為11700萬億立方米。

(中哈石油管道線路)

平心而論,哈薩克斯坦在獨立之後之所以經濟能維持在一個不錯的狀態完全就是拜於豐富的資源所賜。至於哈薩克斯坦的工業水平,真是沒啥好說的。

目前哈薩克斯經濟發展向好,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但還遠稱不上“發達”。


千佛山車神


網上說哈薩克斯坦是中亞最富裕的國家,而且經濟發展非常好。不過最近幾年的確發展很快,在十年前還是負增長,現在國內發展很不錯。雖說哈薩克斯坦在中亞是富裕國家,很低調。但是,工業生產力薄弱,很多靠進口。此外,他們的貨幣貶值有點大,國內生產總值雖然和鄭州差不多,但他們人均GDP比中國要高。


哈薩克斯坦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家,且國土面積排在世界第九名,人口才一千多萬。哈薩克斯坦,地廣人稀,國內資源豐富,據說用來生產和製造核武器的鈾,世界排名第一。還有鎢礦儲存總量也是世界第一。所以,哈薩克斯坦是一個天熱寶庫,其資源非常的豐富。

目前,哈薩克斯坦油氣、煤炭、鐵礦等資源極為豐富,其經濟以採礦、煤炭加工、油氣開發和農牧業為主。GDP總量佔到了中亞五國總量的三分之二,人均GDP更差不多達到了發達國家水準。哈薩克斯坦雖然發達,卻存在感很低,在中亞中堪稱最低調的首富國家了。

因為屬於內陸國家,哈薩克斯坦四面被他國包圍,所以外交謹慎而且低調。所以,政治上他們不得罪任何國家,始終以小國自居。


謀士說


哈薩克斯坦是中國的鄰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內陸國。要說哈薩克斯其實和中國還是非常淵源的,中國五十六個民族之一就有哈薩克族。它原本是蘇聯的加盟共和國。1991年,蘇聯解體以後,哈薩克斯坦便獨立出來,成為了一個新的國家。所以到了2018年的今天,哈薩克斯建國還不到30年。

雖然哈薩克斯坦建國時間很短,而且處在中亞一帶,但是它國內並不窮。甚至某種意義上來說,哈薩克斯坦還是一個比較富裕的國家。它是前蘇聯共和國中第一個還清債務的國家,比計劃提前了七年。從2000到2007年,哈薩克的GDP增長率在8.9%~13.5%之間。2013年的時候,哈薩克斯坦的人均GDP曾經高達13000多美元。

哈斯克斯坦的經濟發展可以粗略的分為四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1993~1995年,由於蘇聯解體,獨立以後的哈薩克斯坦經濟出現了衰退;

第二個階段,1996~2000年,哈薩克斯坦國內的經濟開始恢復;

第三個階段,2000~2012年,哈薩克斯坦國內經濟開始穩定迅速發展;

第四個階段,2013年到現在,藉助一帶一路,哈薩克斯坦又有了新的發展動力。

總體而言,哈薩克斯坦是中亞五國中發展最好的。哈薩克斯坦之所以能夠發展起來,主要可以從下面幾點來說。從哈薩克斯坦自身原因來說,哈斯克斯坦的政府一直致力於發展自己的經濟,不斷向各個國家學習發展經驗。本身而言,哈薩克斯這些年國內形勢還是非常穩定的。這也為哈薩克斯坦吸引了大量的外國投資。比如2012年,哈薩克斯坦吸引了外資高達289.35億美元。

最為關鍵的來說還是哈薩克斯坦國內人口少,資源極為豐富。當年趁著國際油價上漲,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便能夠迅速發展。比如能源行業是哈薩克斯坦最重要的經濟部門。2015年,哈薩克斯坦每天能夠生產多達300萬桶,是10大石油生產國之一。

所以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國際油價高的時候,它能夠靠著賣資源讓GDP迅速增長。加上人口又少,所以人均GDP很靠前。但是實際上,哈薩克斯坦並不發達。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說起哈薩克斯坦,國內不少人知道,畢竟現在是中亞第一富,而且與我們關係密切,是“一帶一路”沿線重要的國家。在前蘇聯時期,他已發展得不錯,但建國不到三十年,發展很更好,在獨聯體成員國中是佼佼者,人圴GDP已經超萬美元,屬中等發達國家了。為什麼哈囯發展較快,我以為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有一個好領導。納扎爾巴耶夫1991年12月哈薩克斯坦獨立後當選第一任總統,一直連任。在納扎爾巴耶夫執政的三十年間,哈薩克斯坦政治穩定、經濟持續發展、人民安康。他智慧、權威、民主,是哈薩克斯坦的李光耀,在對外關係上,積極參與和創建國際組織,發展雙邊、多邊關係,國際上影響力很大。在上海合作組織、歐亞聯盟等積極發揮作用。同時,遷都、放棄核武器等重大決策,迅速取得國內外好評。



二、有一個好戰略。在地緣政治中,哈國的處境很微妙。納扎爾巴耶夫釆取平衡戰略,與俄羅斯、美國、中國等大國都建立了良好關係,左右逢源八面玲瓏。既保留了俄羅斯傳統的支持,又開拓了美國的援助,中國對經濟和基礎設施的大力支持。中亞地區影響力達到了新的高峰。


三、有一個好地方。哈國境內,資源豐富,特別是油氣、煤炭、鐵礦等,三十年來,抓住大宗商品價格上漲的機會,加大開發和出口力度,為經濟上臺階作出了貢獻。

四、有一個好機遇。哈薩克斯坦的發展,善於抓機會,在建國之初,不站隊、不搞政治運動,抓經濟發展,很快擺脫初期的危局。據統計,中亞地區吸引的外資,百分之八十在哈國,對國家崛起,功不可沒。


當然,哈國的工業結構,人民的生活水平還有許多改革和提高的餘地。我們相信在納扎爾巴耶夫領導下,會越來越好。


始寧郡主


哈薩克斯坦談不上發達,其發展程度和墨西哥差不多,居於世界中游。但是哈薩克斯坦的綜合國力並不強,排名世界中下游,不如墨西哥等國。

哈薩克斯坦所謂的“發達”,其實只能相對中亞國家或者獨聯體國家而言。在包括中亞各國在內的獨聯體國家中,哈薩克斯坦的發展程度高居第二,僅次於俄羅斯,高過白羅斯,遠超蘇聯曾經的“次子”烏克蘭。

蘇聯解體後,基礎最好的是俄羅斯和烏克蘭,有可能發展成為世界大國的也是俄羅斯和烏克蘭。但是由於烏克蘭此後的一系列神操作,烏克蘭不僅沒有成為一個世界大國,反而淪落成為獨聯體國家之中的末流。

其實在蘇聯內部,在俄羅斯和烏克蘭之外,還有一個實力較好的國家,那就是哈薩克斯坦。和高調的俄羅斯和烏克蘭不同,哈薩克斯坦也繼承了蘇聯龐大的國力,是蘇聯的第三大繼承國,這也是哈薩克斯坦在蘇聯解體以後,能夠飛速發展的根本原因。而哈薩克斯坦能夠很好的處理與國際各國尤其是周邊大國的的關係,獲得一個比較好的國際環境,是哈薩克斯坦逆襲超過烏克蘭等國的主要原因。

在蘇聯時代,由於哈薩克斯坦廣袤的國土和重要的戰略位置,蘇聯對哈薩克斯坦的大力扶持就已經開始了。不僅在哈薩克斯坦建立了大量的軍事設施,還遷移了大量的俄羅斯人到達哈薩克斯坦。

值得一提的是,哈薩克斯坦內部的俄羅斯人,在巔峰期的時候曾接近哈薩克斯坦總人口的一半,由此可以看出哈薩克斯坦在蘇聯內部的重要性。到蘇聯後期,哈薩克斯坦已經成為蘇聯各共和國之中非常有影響力的一員了。而這所有的一切成果,在蘇聯解體後,全部留給了哈薩克斯坦。哈薩克斯坦焉能不“發達”?

此外,由於哈薩克斯坦繼承了蘇聯大量的軍事基礎,蘇聯解體以後,為了使哈薩克斯坦放棄武力大國的地位,美國和俄羅斯通過扶持哈薩克斯坦為交換,讓哈薩克斯坦走上了快速的發展道路。哈薩克斯坦與獨聯體國家的優勢差距,就這樣逐步拉開了。


蘇綻


談到中歐班列的最大合作伙伴,大家都知道是歐洲,但要說哪個國家最早支持這項目,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國家就是哈薩克斯坦。曾有網友發現,哈薩克斯坦和卡塔爾的GDP相差不少,誤以為其經濟高度發達。其實不然,由於人口較多,哈薩克斯坦的年人均GDP和收入,與中國不相上下。不過,看似不起眼的哈薩克斯坦卻是中亞最大的經濟體,而且近年來在中國的幫助下,經濟正由復甦轉為快速增長。

1,人口數量僅2000萬,卻擁有位居世界前列的石油儲量

在很多人的印象裡,中亞國家深居內陸地區,經濟發展依賴農牧業,那為何哈薩克斯坦的經濟水平看似與中國差不多這是因為哈薩克斯坦本土擁有豐富的石油和天然氣:石油儲量約50億噸,佔世界總探明儲量的3.2%,位列全球第9位;天然氣儲量約2萬億立方米,佔世界總儲量的1.5%。如此豐富的資源,對人口不足2000萬的國家,顯然是一筆巨大的財富。資料顯示,石油工業是當地的支柱行業,石油收入佔其財政收入的半壁江山。

21世紀初,憑藉能源出口,哈薩克斯坦賺取了大量外匯,實現了經濟的超高速增長,增速最高能達到13.5%。通過大量積累的資本,哈薩克斯坦還把資金大量投入到冶金,煤炭,機械等大量傳統工業。要知道,哈薩克斯坦的礦產資源也極其豐富,錳,銅,煤,鐵及金礦藏量均位居世界前十。正因如此,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以石油,天然氣,採礦,煤炭產業為主,而農業佔該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僅有5%。

2,作為最大貿易伙伴,中國為哈經濟提供多重幫助

不得不提,作為世界第一大石油進口國,中國為哈薩克斯坦的經濟增長作出了重要貢獻,就像澳大利亞通過鐵礦石出口實現經濟持續發展一樣。據官方統計,截止到2017年年底,中國是哈薩克斯坦的第一大貿易伙伴,是其第二大出口市場和第一大進口來源地。也許是這個合作基礎,當中國提出了“中歐合作之路”的倡議,哈薩克斯坦率先發聲表示支持。

其實,哈薩克斯坦主動擁抱中國,與本國日趨發展緩慢的經濟也有很大關係。自2013年開始,世界經濟復甦緩慢,烏克蘭國內頻出問題及俄羅斯經濟受打壓,都不可避免影響到了哈薩克斯坦的經濟,2015年它的經濟增速甚至降到1.2%,完全不能與過去同日而語。恰恰沒多久,中國便提出了由中亞通往歐洲的合作構想,在如此重要的合作契機面前,哈薩克斯坦最終成為了與中國合作項目最多的國家,堪稱中歐合作之路上的“璀璨明珠”。

3,哈薩克斯坦變身重要樞紐,經濟有望實現高速增長

受益於中國的支持,哈薩克斯坦正成為中國與歐洲鐵路的重要樞紐,源源不斷將中國商品運往歐洲,同時也使得該國的資源,過剩的農牧產品有機會運往國外,自此哈薩克斯坦多了一枚“中亞最大物資集散地”的國家名片,運輸業及相關產業正為哈薩克斯坦提供新的經濟增長動力。據相關統計2016年,僅運輸業佔哈薩克斯坦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就有7.8%。

過去,哈薩克斯坦曾依靠出口資源,實現舉世矚目的超高速增長,但不免讓其陷入了“資源詛咒”的發展困境,而如今中國正給哈薩克斯坦提供了有利的經濟轉型機會,相信哈薩克斯坦只要能利用好機會,必定能伴隨中國的崛起而實現經濟富強。


金十數據


西涼宣撫使,專注國際問題與軍事領域創作。

哈薩克斯坦是一個美麗的國度,有著世界第一大內陸國的國土面積,也有著豐富的油氣資源,在前蘇聯時期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地區,現在卻過的風生水起,2017年人均GDP8600美元,在俄羅斯諸多盟友國家中排列第一。

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這個國家的位置繼承了豐富的資源,又選擇了明智的發展道路,走向成功是必然的。




首先哈薩克斯坦的礦產資源幾乎是天賦異稟,包含了元素週期表中幾乎所有元素,且多種礦產的儲量位居世界前列。重要的如油氣、煤炭、 鐵礦等資源哈薩克斯坦都極其充裕,依靠國際大宗商品超級週期,所以那些年哈薩克斯坦也是賺的盆滿缽滿,國家的迅速富裕也是情有可原。

當然如果坐吃山空僅僅依靠礦產資源是不可能達到現在這樣富裕的。哈薩克斯坦的聰明還在於選擇了經濟多元化的戰略和改革經濟體制,避免了和其他幾個中亞國家一樣陷入產業結構畸形的困境。納扎爾巴耶夫執政期間大力推進前蘇聯大量國有經濟的私有化,將大量當時哈薩克斯坦無力開採的石油、礦產、森林交給國外企業,爾後又將事關國民經濟核心的領域收歸國有,牢牢地把握住了經濟發展方向,那時候他還被罵成是賣國的人,但是事實證明經濟多元化的戰略盤活了哈薩克斯坦的經濟,併為長久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再則是哈薩克斯坦總統納扎爾巴耶夫為該國的發展贏得了極其寬鬆和和平的發展環境。曾經納扎爾巴耶夫極力反對蘇聯解體,因為長期靠莫斯科輸血的哈薩克斯坦一旦獨立很可能陷入萬劫不復。然而事實獨立之後,納扎爾巴耶夫還是開啟了改革,哈薩克斯坦境內有前蘇聯大量核武器,納扎爾巴耶夫果斷銷燬了全部核武器,並且尋求和周邊大國的合作與繁榮之路,與中國和俄羅斯都建立起深度的互信和良好的友誼,在與我國的經濟發展中哈薩克斯坦受益良多是其迅速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可以說哈薩克斯坦的崛起很大程度上歸功於這位明智的總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