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龍象之爭,鹿死誰手?

龍象之爭,鹿死誰手?

前言

眾所周知,經濟水準是進行國家建設的根本,中國在改革開放後迄今40年,2017年度中國GDP總量127238億美元,而1978年為2683億美元,上漲約47.4倍,中國的騰飛曾被一度認為是個奇蹟,但是近兩年印度的崛起讓人們認為中國當年的奇蹟將會以另外一種方式再現。

印度這個國家我們大家應該是比較的熟悉,是世界人口大國之一,擁有12億的人口,這一個國家在我們大家的印象中應該就是一個比較窮的,人口比較多的國家而已,印度的經濟發展比較落後,發展水平較低,人均年收入也不高,但是近幾年來,印度的發展是非常的快的,不過這樣的速度也避免不了與中國的對比。

對於印度到底能否超過中國這個問題,眾說紛紜。

2015年被印度媒體炒得沸沸揚揚的“印度GDP增速超過中國”,但很多人注意到了,印度當年度增速為7.3%,即使印度之後的增長率一直超過中國且保持高水準,那它要過多久才可以趕上中國呢?

換句話說,如果在1978年時,中印GDP差距只在數年之間的話,時間滑到2017年,中印間經濟水平已是天壤之別,那麼具體來看,兩國差距有多大呢?

舉個例子,中國經濟體量=印度+日本+德國+俄羅斯。

當然了,陰謀論者會說:中國經濟增速下滑,中國經濟發展已經陷入停滯了。

財君只想反問:在西方各國普遍1%、2%的增長速率下,中國6.5%的經濟增長成績叫做“停滯、下滑”,那麼您告訴我增長該是怎樣的?

要明確到中國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這點就已經說明一切了。

01

說起印度,恐怕不少朋友首先想到的關鍵詞就是“窮”。

在不少00後同學的印象裡,印度一直是一個比中國落後很多的國家,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我告訴你,中國曾經比印度還窮,從超越印度到現在也只有三十年左右。

你會不會覺得我是在開玩笑呢?

我們都知道,中國目前的經濟發展水平是比印度強很多的,印度人看我們的感覺,大概就相當於我們看美國,都是滿滿的不服氣。

溫故而知新,瞭解了在這三十年前後,中國是怎樣逐漸從和印度基本不相上下的難兄難弟,發展到現在已經完全不是一個體量級別的選手的,你可能就會對這場“龍象之爭”的真正走向有更好的理解。

1980年,地球班上的排名是:美國老大日本老二,蘇聯第三西德第四。

前八名則是蘇聯+G7。

中國在全世界的GDP排名是第13位,比印度還要差那麼一點點。

當年中國人口9.6億,印度7億,算人均GDP中國只有印度的71%,但在1980年1月16日,鄧公作了題為《目前的形式和任務》的著名報告,指出中國要加緊四個現代化建設。

這被認為是中國三十年經濟騰飛的重要里程碑事件。

1981年 中國和印度的排名差距又拉大了一點點.....

但在這一年裡,中國佈局了下面兩個影響深遠的大動作:在中國水電建設史上至關重要的葛洲壩水利樞紐工程正式合龍;深圳、珠海、汕頭、廈門四個經濟特區正式啟航。

1982年 中國排名上升了兩位,達到了第11名,但依舊比印度差那麼一點點......

這一年印度在首都新德里舉辦了當年的亞運會,這屆亞運會中,中國運動員歷史上第一次金牌總數超過日本隊,位居亞洲第一。

1983年 中國的排名又上升了兩位升至第九名,終於擠進了世界前十,變成了比印度強那麼一點點......

1984年GDP依舊是中國第九印度第十。

在這一年,中國和英國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正式簽字。

同年在美國洛杉磯奧運會上,許海峰獲得了中國的首枚奧運會金牌。

1985年的世界GDP排位依舊是中國第九印度第十。

1985年《廣場協議》的簽訂,導致美元持續大幅度貶值,並導致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

1986年中國依然是世界第九名,但從GDP總量來說不升反降。

並且被後來居上的巴西緊緊追趕。

80年代的後半期,是中國三十年發展期之中最危險的一段時期。

當時實施的價格雙軌制、價格闖關等經濟政策,引發了高昂的通貨膨脹及大量銀行壞賬。

1987年由於國內大幅的通貨膨脹,中國人民銀行1987年將人民幣兌美元的匯率從3:1大幅貶值到5:1。

中國的GDP(以美元表示)在一年裡萎縮了10%以上,排名從第九名一下子跌到了第十二,直接再次被巴西,西班牙和印度甩在後面。

這也是印度最後一次在龍象之爭中取得領先,距離現在正好30年左右。

印度從1985年英迪拉的兒子拉吉夫.甘地接位以後,逐漸放鬆其母制定的嚴格計劃經濟制度,保持了幾年的較快經濟增長。

最高的1987年印度GDP增長率達到了10%。

因此在這幾年裡從數據上來看,印度是奮起直追並反超了中國。

1988年中國的經濟實力有所恢復,重新超過了印度,位居世界第十一位。

1989年中國和印度仍然分別排在第11和12位。

1989年堪稱二戰至今,世界格局最為動盪的一年。

沒人能夠預料到,蘇聯會崩塌的如此之快。

1989年11月9日,冷戰的象徵——東西柏林之間長達160多公里的柏林牆一夜之間轟然倒塌,象徵著冷戰的正式結束。

拉吉夫.甘地1989年遭遇大選失利而去職,1991年他準備東山再起時卻在競選中遭到泰米爾極端主義者的刺殺。

儘管他僅擔任了五年印度總理,但在任期間的一系列小規模經濟改革舉措,促進了印度信息產業的發展,為之後二十年印度紅紅火火的服務外包產業打下了基礎。

1990年中國和印度仍然分別排在第11和12位。

對於之後國家要往哪個方向走,大家都沒有明確的認識,這在經濟上的表現就是發展幾乎停滯。

這兩年也成為整個三十年中國經濟發展速度最慢的兩年。

在這一年裡,中國舉辦了亞運會,伊拉克吞併科威特引發了海灣危機,蘇聯的加盟共和國開始紛紛脫離,東西德合併,世界正在經歷深刻的重塑。

1991年中國仍然排世界第11位,但印度的排名卻一下子掉了四位,被韓國、澳大利亞、墨西哥和荷蘭超過。

在印度經濟史上,1991年是非常困難的一年,這一年由於世界石油價格飆升,印度爆發了嚴重的國際收支危機。

政府財政赤字達到國民生產總值的8.5%,外匯儲備僅有10億美元,只夠維持三個星期的進口支付。

印度不得不用黃金作抵押,從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換貸款來救急。

這次危機讓剛上臺的拉奧政府痛下決心進行經濟改革,進行以印度特色四化:“自由化、市場化、全球化和私有化”為目標的新經濟政策,開始積極引進外資,擴大就業,減少貧困。

這輪改革的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一直到亞洲金融危機前印度一直保持了平穩增長,通貨膨脹、外商直接接投資和外匯儲備等關鍵經濟數字也都呈現持續向好的趨勢。

而中國在負責經濟改革的朱副總理的推動下,停滯了幾年的進一步改革開放重新開始走上正軌。

在這一年,中國的人均GDP也超過了印度。

同年美國發起沙漠風暴行動痛打了薩達姆,華約組織解散,蘇聯徹底解體告別歷史舞臺。

1992年中國的GDP排名上升了一位位居世界第十,而印度仍排在第十六位。

這一年在中國歷史上有特殊的意義,年初鄧公南巡,先後來到武昌、深圳、珠海和上海視察,沿途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對於重新起步的改革開放進程起到了有力的推動作用。

改革的加速在經濟上的效果是非常明顯的,當年中國的GDP增長率就走出了持續幾年的泥潭。

而印度則還在90年代初匯兌危機的恢復期,經濟發展未有明顯提升,也就是從這時開始,中國開始把多年的難兄難弟印度徹底甩開。

1993年中國還是世界第十,印度還是世界第16,但兩者之間的差距已經開始迅速拉大。

至今仍膾炙人口的電視情景喜劇《我愛我家》就拍攝於1993年,你從中還能生動地感受那個大變革時代社會各個階層民眾的喜怒哀樂,以及當時社會的世間百態。

1993-1995年的日本達到了歷史的極盛,GDP達到了美國的三分之二,中國的十倍,論人均GDP則超過美國,是中國的近100 倍。

1994年中國的經濟改革帶來的紅利在整個90年代表現的非常明顯,1994年中國排名上升兩位達到世界第八;而印度則還上升一位排名第十五。

在這一年裡,歐盟正式誕生,世界逐漸結束了80年代末開始的急劇動盪,開始了新的一輪比較和平比較穩定增長的節奏。

1995年,中國仍然排名第八,印度仍然排名第十五。

但這一年,中國的GDP達到了印度的兩倍。

在這一年裡,世界貿易組織成立,中國也開始了入世的努力。

也是在1994-1995年,全國開始推進中央地方分稅制、全面國有企業改革、涉外稅制改革等一系列關鍵舉措,改革開始真正觸及中國經濟體制深層的痛點。

1996年,中國再上升一位,達到世界第七,並且在這個位置上停留了好幾年。

而印度這年也上升了一位,列世界第十四名。

這實際上意味著中國已經脫離和加拿大巴西西班牙韓國等三流國家的競爭,進入了世界經濟發展的第二集團,開始追趕英法意這樣的老牌資本主義國家。

1997年這一年的GDP排名仍然是中國第七,印度第14。

這一年對中國有特殊的意義,“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公在當年去世;香港迴歸;亞洲金融危機開始;三峽大壩截流,這幾件影響深遠的大事都趕在了這一年。

受亞洲金融風暴的影響,中國的經濟發展在1997-1998年間進入了一個相對的低潮期。

1998年GDP排名中國依然第七,而印度則上升兩位達到第十二。

日本受亞洲金融危機影響,徹底走上了衰退的道路,由於日元匯率的急劇下跌,日本的GDP這兩年裡就跌了相當於一箇中國的量級。

1999年GDP排名中國依然第七,而印度則下降一位排名第十三。

2000年千禧年中國排名再上升一位達到第六,把意大利擠了出去,正式開啟平均每兩年趕超一個的瘋狂節奏。

而印度仍然呆在第十三的位置非常穩定。

中國的人均GDP在這一年超過印度的兩倍。

而美國此時經濟總量是中國的8倍,人均接近40倍,如果你這時跟一個美國人說中國在十幾年之內就能挑戰美國的地位,他估計會把你當成精神病人。

但歷史的發展就是這樣的魔幻。

2001年的中國已經馬上就要趕上第五名法國,而印度仍然在第十三的位置上徘徊。

2001年4月1日發生了中美撞機事件,不少人以為中美之間又會爆發一輪軍事對峙甚至衝突。

但幾個月後的9.11事件和小布什匆忙發動的阿富汗伊拉克兩場戰爭,再一次給中國崛起創造了歷史機遇。

1999年年底,中國和美國就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條件達成一致,中國於2001年11月18日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1999年12月27日,美國正式宣佈給予中國永久正常貿易關係地位。

對外開放的加速給中國的經濟騰飛又插上了一根翅膀。

2002年,中國經濟超過了法國名列第五,這時的中國經濟已經是印度體量的近三倍。

而印度也終於上升了一位,不再是千年老十三。

在當時中國平均每年10%以上的GDP發展速度面前,英法德等老牌資本主義國家沒撐幾年就紛紛被甩在身後。

2003年中國的排名反而掉了一名,原因就是歐元升值效應,而印度仍然位列第十二位。

當年三月美國打了伊拉克,4月佔領巴格達,12月逮到薩達姆,全世界都驚歎於美軍的雷霆戰力,但誰也沒想到這場戰爭的最大得益者會是根本沒參戰的中國。

2003年全球爆發了SARS危機,疫情以中國最烈.全國幾乎所有學校要麼關門隔離,要麼乾脆放了一個多月的假。

因此這一年可能在不少同學的印象裡都很深刻。

2004年,中國仍然是第六,而印度還是第十二。

2005年,中國超過法國上升一位到第五,而印度卻因為韓國和巴西的繁榮而下降了一位列第十三。

這一年的中美經濟總量對比大約是1:6,人均比近30倍。

從2004-2005年開始,美國感到中國的上升勢頭太快需要遏制,於是開始炒作人民幣升值問題,但效果並不理想。

2005-2006年,印度的經濟增長率一度高於中國,中印和當時同樣經濟發展速度亮眼的俄羅斯、巴西、南非一起被稱為“金磚五國”,就是那幾年開始有的說法。

2006年,中國再次超過英國名列第四,而印度則又掉了一名列第14位,此時的中國GDP總量已經是印度的近三倍。

只記得日本一直在停滯,美國一直在打反恐仗,中東一直在各種襲擊,歐洲在幹嘛誰也搞不清楚。

至於印度.....

估計他們自己都沒搞清楚。

而中國則開了掛一般一門心思地攢GDP,三峽工程、青藏鐵路等一堆大工程則一個個地宣佈竣工,而大家都不記得它們是啥時候開工的。

總之,回頭看才發現,那真的是中國發展的黃金時代。

2007年中國又超越了德國,成為了世界第三經濟強國,而印度也上升兩位名列第十二。

但在海面上大家看不到的地方,烏雲正在積聚。

當年4月2日,美國一家名為“新世紀金融公司”的次級貸款公司倒閉,成為導致全球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經濟危機的序幕。

2008年,中國坐穩了世界第三的位置,而印度仍然是第十二名。

在這一年,中國人民迎來了翹首企盼好幾年的08北京奧運。

奧運聖火在全世界的傳遞過程中,數次遭到藏獨等分子的干擾破壞,而當地的華僑華人留學生則自發組織起來護送聖火,成了很多人心中那屆奧運比金牌和開幕式更美的記憶。

而奧運剛結束,2008年9月,隨著老牌券商雷曼兄弟的轟然倒塌,已經發酵了一年多的美國次貸危機突然成了全世界的頭版頭條。

受華爾街颳起的空前風暴影響,世界許多國家的經濟形勢都陡然惡化。

印度2008年的經濟增長率直接從前一年的兩位數掉到了負數。

被熱炒了好幾年的“金磚四國”,遇到危機才知道誰是金誰是磚。

2009年這一年中國仍然是第三,但距離日本已經只有一步之遙。

印度則排名上升一位,列世界第11位。

在國家採取的一系列配套的拉動經濟增長措施的帶動下,中國成為最先基本擺脫肆虐全球的經濟危機影響的國家之一。

印度受2008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實際上也遠比歐美日本要輕,除08年被打了個措手不及之外,09年開始就恢復了較高速度的增長。

2010年,中國經濟總量正式超越在世界第二位子上坐了三十多年的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而印度當年排名也上升兩位名列第九,時隔多年終於重返世界十大經濟體之列。

由於中國這段時間巨大的貿易順差,2005年開始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升值,2005-2013這九年間,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累計上升了37%。

人民幣升值因素使得以美元計算的GDP攀升速度比實際增速還要高,這種單邊升值的狀態直至2014年才結束。

2010年5月1日到10月31,世博會在上海舉行,上海世博會和08北京奧運一樣,在每個中國人的心中畫上了濃重的一筆,成為了中國崛起的標誌性事件。

2011年,中國依然世界第二。

而印度當年則下降一位,名列第十。

2012年這一年,中國經濟總量超過了美國的一半,而印度仍名列第十。

這時印度的GDP已經不到中國的四分之一。

2013年,印度經濟總量仍舊是世界第十,總量和人均都差不多是中國的五分之一。

為應對危機,2013年印度政府不得不任命了新的央行行長拉格拉邁·拉詹。

IMF首席經濟學家出身的拉詹執行了大膽的金融改革,遏制國內通脹,降低市場利率,同時對印度央行進行機構改革,在很短時間裡穩住了盧比的匯率,控制住了局勢。

在2013年至今的印度高速平穩的經濟增長背後,拉詹的貢獻不可忽視。

雖然拉詹憑藉自身的成就贏得了全世界的認可,甚至被稱為“世界最好的央行行長”,但學界出身的他在反通脹改革過程中,動到了在印度社會根深蒂固的既得利益集團的午餐。

最終引起了地方實力派的憤怒,這些議員紛紛拿他有綠卡的“問題”說事,指責他太美國化,不像個正兒八經的印度人。

因此,2016年拉詹在結束三年任期後出人意料地宣佈不再連任,並將回到學術界任職。

這則消息在國際上引起了一片失望,而在印度國內則不少人在彈冠相慶。

從拉詹的遭遇就能看出,在印度想搞一場認真的改革,難度有多大。

2014年印度進行了大選,被認為是印度三十年來最有改革勇氣和決心的政治家:納倫德拉.莫迪擔任印度新總理。

莫迪上臺以後,推行了政府機構改革,推進印度落後的基礎建設進行更新換代,強調被冷落了幾十年的製造業的重要性,這些措施被外界稱為“莫迪新政”。

而他本人也幾乎不知疲倦地在全世界進行各種出訪,向世界推銷印度的經濟環境,以尋求更多的外國投資。

也就是從2014年開始,大批中國企業開始登陸印度,開始重視印度市場,其中有代表性的就是華為和小米。

2015年中國的經濟增長速度雖然在放緩,但仍在不斷追趕前面的唯一目標——美國,2015年的中國GDP總量已經超過了日本的兩倍,而印度則上升到世界第七的位置上。

印度2013-2014年進行的經濟改革體現了明顯的成效,很快把國家從衰退和危機的泥潭中拖出來,走上了高速發展的道路,從2014年起每年的GDP增長速度都超過了中國。

這也是國際上不少觀察者認為,印度在可見的將來能夠超越中國的主要原因之一。

2016年印度仍然名列第七,距離前面的英法德三小強已經不遠了。

真金還得經火煉,之前的三十年裡印度也有好幾次持續幾年的高增長,但總是一遇到世界或地區的經濟困難,就馬上被打回原形。

當然,憑藉龐大的體量,印度在未來的十年二十年內超過停滯不前的日本,成為世界第三經濟大國是基本能預見的事情。

但正所謂“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也”,夏天的繁榮必須要經歷一個冬天的洗禮,才能被看做是真正的成就。

至於什麼時候能實現?

恐怕得去問他們的梵天(Brahma)、溼婆(Shiva)和毗溼奴(Vishnu)三位大神了。

02

2016年11月9日,在一次臨時安排的電視講話中,印度總理納倫德拉·莫迪宣佈了一項令印度舉國驚愕的政策:面額500和1000盧比紙幣(約相當於50和100人民幣)從即刻起停止流通,現有紙幣必須在50天之內存入銀行或兌換新幣,否則淪為廢紙。由此引發印度民眾和市場上的一系列恐慌。

印度的做法主要是為了清理所謂的地下經濟。

其實印度的國家經濟很大程度上靠紙幣來運行的,大量的貨幣囤積到民間,無論對於經濟的正常運轉還是對於國家財政稅收來說,其實都是不太容易整頓的秩序。

兩個原因——通貨膨脹、財政赤字

在金融史上,廢除貨幣或者變換貨幣,只有兩個原因,第一個通貨膨脹特別嚴重,第二個財政赤字難以控制,印度這次恰恰反映的真實原因就是這兩個。

第一個通貨膨脹,從2010年開始,印度的通脹率是7.5%,從2010年開始到2016年,印度央行一月份自己公佈的預測,2016年的通脹率是在6%左右,也就是說通脹的問題一直沒有解決。

第二個財政赤字,印度政府債務這十幾年像滾氣球一樣越滾越大,已經滾到難以控制,這兩項加在一起實際上遠遠超過了它經濟增長的速度,所以這才是它最深層次的原因。

以清理現金市場的形式清理地下經濟。它的支付系統基礎設施不太發達,如果基礎設施比較發達,就不會有那麼多到人到銀行去兌換現金,這樣國家因為地下經濟比較發達,所以現金交易才比較發達。

為了整頓這種秩序,可能莫迪政府才做這種努力,要清理現金市場,以清理現金的形式清理這個事,另外就是他將來強迫走現代的支付系統,也就是電子交易這樣的系統,其實對於整個地下經濟的控制會比現在要好的多。

對於印度此次破釜沉舟的“豪賭”緣由和利弊,市場上主要流傳著兩派觀點,一種觀點認為這項政策雖然衝擊力巨大,但卻是國家經濟的重大利好:

1、逼迫這些非法現金重新進入金融流通領域,可以刺激經濟,是經濟的大利好。

2、對貪汙腐敗的官員來了一次財富轉移,重新進行了一次財富分配。

3、對偷稅漏稅的居民進行了一次補繳稅收,充實了國庫。

而另一派的經濟學家則認為這次的政策完全是執政者一廂情願的“臆測”,既不能解決真正的貪汙分子,而且還會對百姓的經濟生活和貨幣的信用帶來嚴重的衝擊。

如印度前總理曼莫漢辛格(Manmohan Singh)就在週四抨擊了政府廢除兩種大面額紙幣的決定,並稱之為“歷史性的決策錯誤”。

後來印度民眾焚燒總理莫迪塑像抗議廢幣政策,以及有錢人各種開了掛的洗錢方法也讓網友們擔憂的感嘆:真正的有錢有權人永遠有各種途徑把他們的錢再次洗白,而真正生活混亂中受到影響的,又成了那些沒什麼錢的百姓們。

但真相真的僅此而已嗎?

是不是有什麼被忽略了?

貨幣到底扮演了什麼角色?

首先我們應該注意到,印度此次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廢鈔”實驗是一次觀察各種市場經濟現象的絕佳機會。

先來看看這部大戲的主角——印度的主權貨幣“印度盧比”。

錢作為人們生活中已經司空見慣的東西而被習慣,所以我們也不再追問,不再懷疑,不再思考它究竟為何物,從何而來。

貨幣緣起於交換,作為計價單位有發現價格(交換勞動成果的比例)的作用,是促進市場繁榮的一個關鍵要素,也是交易的媒介。

若沒有貨幣作為計價單位來約定兩種商品(勞動成果)的交換比例,全社會大規模協作就無法進行,也就無法進行更深層次的分工。

比如:你有10條魚想換一件衣服,但賣衣服的人標價1斤鹽,賣鹽的人又標價半頭羊…

如此交換下去效率又低成本又高,而且由於我只有一種產品無法換取其他商品,我就無法專心只做一件事,分工自然無法實現。

印度廢鈔行為其實就是觸發了這個邏輯,如市場蕭條,農民換不到種子,生產活動基本停滯,這一系列的問題根源都在於此。

所以,認識貨幣的第一步就是要知道它的基礎作用——發現價格(成為交易的媒介)。

而貨幣的第二個作用才是財富的窖藏。

相對於古玩、字畫甚至是房子,貨幣作為財富的收據都是最便捷、風險最小的價值儲藏形式,這一點應該不難理解。

比如這次印度的“閃電廢鈔”就是針對私藏了大量的現金貪官和黑色產業鏈上的從業者。

有數據顯示印度佔成年人口3%的富裕階層掌握著印度家庭資產的64%,富裕階層通過持有現金來避稅,而不正當資金被認為佔印度國內生產總值的2成以上。

許多印度富人以現金形式將資金轉移至國外,連一些寺廟和修行場所都被捲入洗錢賭球的“地下錢莊”。

僅2002-2011年間,約有3440億美元非法資金流出。

在莫迪政府看來,這些錢無法進入市場就無法刺激印度的經濟,而貨幣被宣佈無效後,各種地下交易就會被迫中止,只能通過銀行兌換。

那些長期躲避監管的人只能被迫進行“財產公示”。

屆時政府即可按圖索驥,順藤摸瓜打擊黑錢、腐敗、偷稅,也可以追繳多年拖欠的稅款大大緩解目前的財政壓力。

但這個看似天衣無縫的算計卻永遠無法繞過第一個邏輯所造成的漏洞,突然失去了作為交易媒介的貨幣,人們的生活究竟會造成多大的不便呢?

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從今天開始1個月內,我們的工作生活照常進行,但就是不能用互聯網,查資料、發郵件、微信、視頻會議統統不行,所有的合同和訂單也都要用紙張來備案和傳遞。

這種狀態估計你3天就受不了了,所以也不難理解為何莫迪連97歲的母親都搬出來做危機公關了,但印度民眾還是在燒他的人像抗議,因為他們才是最受傷的人,確實是活的太難受了。

印度政府是不是真的在“豪賭”?

不論這次莫迪政府的做法是否能有效的打擊腐敗和黑產,政策一經執行,骰子就已經擲出去了。

還是先來分析一下此次廢鈔後的直接後果吧!

首先看一下這3個數字:

90%:印度是一個高度依賴現金的經濟體,超過90%的交易都是現金交易。

超過一半的印度人目前沒有任何銀行賬戶,甚至約有3億人沒有基本的身份證,因此根本不能訪問銀行系統。

85%:被取消的兩種面額的紙鈔佔印度流通貨幣總值的85%以上(注:被廢除的500盧比和1000盧比約相當於人民幣50元和100元);廢掉流通中的貨幣總值大約相當於官方國內生產總值的12%。

10%:只有約1.3億的印度人擁有移動錢包,僅佔人口的約10%。僅有約2500萬人擁有信用卡,目前印度也只有大約5.5億-6億張借記卡正在流通。

這三個數字已經明確表明,在普通民眾銀行存款率如此低的情況下,印度的狹義貨幣M1最主要組成部分就是現金。

而在這次“廢幣”將使M1大幅度的縮減,通貨緊縮緊隨其後,寬鬆貨幣、發動印鈔機也就變的順理成章。

所以不管這次廢鈔行動對打擊貪腐和黑錢會起到什麼程度的效果,印度政府都會得到巨大的財政收入。

而且“廢鈔”並不是前無古人的舉措,對於印度來說,他們有過兩次歷史經驗,分別發生在1946年和1978年。

若我是貪官,本能的也會將部分非法所得換為黃金或者外匯,甚至轉移到國外。

無論這次廢鈔行動多麼的突然,對貪腐者財產上的打擊都不會太大。

而且解決貪腐最主要的還是在制度上下功夫,畢竟錢沒了位置還在,再貪就是了。

當然,新幣的技術能夠更有效的追蹤現金從而打擊腐敗,比如廢幣的第二天,在莫迪曾任職過的古吉拉特邦就逮捕調查了一位用新幣受賄的官員。

但反腐畢竟是個長期的系統工程,目前新幣技術也只能起到震懾作用。

所以,財君有個“臆斷”,這次“閃廢”行動的最直接原因應該不是打擊貪腐,背後應該有更深層次的考慮。

考慮到莫迪當時已經任期近半,直到當年八月才費力的讓上下兩院通過了關於稅法改革的憲法修正案。

但他上任時承諾的後兩項政策:土地徵收和勞工政策,更是一項比一項難。

土地徵收的問題相對簡單,歸根到底是錢的問題,只要買地的價格達到了地主的要求就基本可以實現。

但印度政府的財政能力很差,它所有的政府收入才佔GDP的10%,收不上稅。

同時財政赤字達到了GDP的4%,也沒有更多的負債空間。

由於新稅法的實施可能要等到明年甚至後年,靠稅收賺錢再去買地在任期內肯定是來不及了。

而且,就算拿到了錢也不能保證所有的高種姓地主都會買賬,他們中有的可能會坐地起價,有的甚至會更貪婪,索要更多權利。

所以只能用另一種方法來獲得土地,把地主們原本為了避稅自己人為壓低的土地價格變成現在市場上現實的土地交易價格。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反映過來,回到上一段說的,當市場上M1被人為抽乾流動性枯竭,市場會極度的渴求現金,從而導致通貨緊縮。土地等資產的價格也會在市場上遭到打壓。

更何況在此過程中政府還得到了大量的財政收入,此消彼長,將會大大增加土地徵收改革的成功率。

作為一個十分強勢也十分有野心的成熟政治家,莫迪應該是看清楚了桌面上所有的籌碼才決定坐莊的。

在沒有貨幣的狀態下,也未必會陷入市場大混亂局面。

比如1933年3月4日,面對即將崩潰的美聯儲銀行體系,羅斯福就職總統的第一條命令就是宣佈美國所有的銀行停業整頓,放假十天。

這是人類近代史以來,第一次,一個全球最大的經濟體關閉整個的銀行體系,人們在沒有銀行沒有貨幣的情況下生活10天。

雖然當時很多人預想美國一定會陷入大混亂,但結果是沒有。

一切的經濟活動照常進行,所有的生活井井有條。

歷史上給出的原因有兩個,一是美國百姓對羅斯福新政的強烈期待,深得民心。

二是人的適應能力很強,人們用欠條,記賬,甚至是以物易物的方法進行經濟活動。

同時100多個地方政府還自己發行地方的流通券,所以美國人應對貨幣危機的能力很強!

而另一個國家就沒這麼幸運了,它與今天的印度在政策實施方法上有些類似,都是“閃電戰”。

2009年11月30日,朝鮮在事前沒有任何徵兆的情況下突然實行了著名的朝鮮貨幣制度改革。

政府強行規定用新幣換舊幣,而且不管你原本有多少資產,一個人只能兌換10萬朝元,這等於直接剝奪人民的財富。

當時此舉直接震驚市場,令整個社會沸騰,老百姓再也不相信本國的貨幣而瘋狂的在黑市上兌換美元和人民幣,導致了朝鮮對美元的匯率的崩盤。

之後朝鮮市場上的硬通貨成了美元和人民幣,而朝幣則被民眾所拋棄。

對比兩次貨幣兌換(整頓)的影響,我們不難發現,雖然法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作用十分重要但也並非不可替代。

人們能否接受和忍耐當下短暫的痛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對未來的預期。

若執政者的政策深的民心,人們也相信未來會更好。

人類強大的適應能力足可以穩定市場的正常運行。

但是,若執政者的政策懷著明顯的惡意,無論你的行政力量多麼強大,行政措施貫徹的多麼徹底,人們手中的鈔票永遠是最誠實的選票。

莫迪確實值得敬佩,他已經向全世界展現了自己作為一名政治家的非凡勇氣與決心。

但如何用自己的勇氣和理想去感染人們,讓他們意識到自己現在短暫的痛苦不僅是在改變這個國家的命運,更是為換取自己和家人美好的未來。

只有這樣民眾才會堅定的相信你的政策,期待你所帶來的改變,然後跟著你一起,去改變這個國家,甚至去改變這個世界。

今天的印度政壇和市場還是暗流湧動,反對派們各種挖苦,民眾們各種的恐懼與不理解,這些對於莫迪和印度政府都是艱鉅的挑戰。

03

2017年9月,印度央行(the Reserve Bank of India)公佈的年度報告顯示,全印銀行系統回收的被廢紙幣共計15.28萬億盧比(約合2390億美元),佔印度央行此前估算15.44萬億盧比流通量的99%。

理論上說,高達99%的回收率可以有兩種解讀,但是不管哪一種解讀,都證明印度廢鈔行動從經濟和金融治理的角度上看遠沒有達到莫迪承諾的效果。

短期效果沒有達到,長期效果不明朗,如果再加上廢鈔帶來的混亂和損失,說廢鈔令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技術性潰敗並不為過。

然而印度政治的弔詭之處卻在於,印度人民黨和莫迪不僅沒有成為眾矢之的,反而因為廢鈔令而獲得不少政治加分。

通過突然廢除大額紙幣現鈔並嚴格規定換鈔申報限額(25萬盧比),莫迪的初衷是將市面上的黑錢、假幣從經濟運行中剝離出來,打擊偷稅、漏稅、腐敗、恐怖主義等嚴重依賴大額現金的行為。

那麼,時隔不到一年,如何解釋高達99%的回收率?

首先,99%的回收率可以被解讀為印度經濟運轉過程中幾乎沒有黑錢和地下經濟的參與,幾乎所有的被廢現金其實都是合法現金,因此都乖乖流回了系統之中,唯一不同的就是從前使用的是舊幣,而如今使用的是新幣。

但是這一說法顯然與印度的事實不符,因此絕對不能成立的。

在廢鈔令頒佈以前,面額500和1000盧比的紙幣是印度面值最高和使用最為頻繁的貨幣,以價值計算佔到印度流通貨幣的86%之高。

再考慮到印度70%至80%的交易以現金完成,同時現金佔印度GDP的比重遠高於大型經濟體5%的平均值,達到12%至14%的水平。

在大量使用現金的背後是猖獗的偷逃稅款、囂張的腐敗尋租和繁茂的地下經濟。

例如,印度政府對房地產交易徵收高額稅款,但卻沒有能力支撐起有效的監管體系,結果就是人們習慣性的約定極低的合同金額以逃避稅款,實際上卻用成箱的紙幣按市場價格完整交易。

邏輯上說,如果這種解讀方法真的能成立,那麼反而說明莫迪廢鈔令的出發點就是錯的,整個廢鈔行動從一開始就不應該存在。

其次,既然印度黑錢大量存在是一個客觀事實,那麼高達99%的回收率只能說明大部分黑錢確實客觀存在,但是廢鈔令卻沒有起到理想的效果,黑錢反而通過種種手段流回到銀行系統,成了合法的白錢。

比起第一種說法,這種說法顯然更加符合實情,但是卻點出了莫迪廢鈔令的尷尬之處——原本想用來打擊黑錢的廢鈔令,現在卻催生了大規模的黑錢洗白行動。

看來,莫迪政府顯然低估了印度人民長期在殘酷生存博弈中積累的智慧,和在缺乏良治環境下保衛自身利益的決心。

廢鈔令推出以後,“如何轉化黑錢”迅速成為印度google搜索的熱門關鍵詞。

在印度網絡上還流行著一則《13種黑錢洗白方法談》的“攻略”,讓人領教了印度人民的狡黠與聰慧。

除了常規的僱人排隊換鈔、預支工資、使用錯期發票以外,這份攻略還介紹了很多令人大開眼界的換鈔方法,比如偽裝成農民利用農業優惠換鈔(農民的農業收益不設25萬盧比的換鈔上限),利用印度鐵路訂票系統換鈔(印度鐵路系統訂票仍收納舊鈔,但是退票以後找回新鈔),利用寺廟捐款換鈔(寺廟匿名捐款不受25萬盧比的換鈔限額影響)等等。

總之,通過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印度百姓齊心協力,終於在50天的換鈔期限之內完成了可能是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全民洗錢行動。

都成了贏家?

以簡單粗暴著稱的廢鈔令震驚了世界各地的經濟學家和政經評論員們,但是卻沒有在印度本土激發他們預想中的大規模抗議示威。

廢鈔令頒佈以後一天、一個星期、一個月、一個季度,印度都沒有出現大規模抗議示威,就連如今印度央行正式宣告廢鈔令技術性失敗,也沒有在印度百姓中掀起什麼波瀾。

另一方面,廢鈔令不僅沒有令莫迪背上政治負擔,印度人民黨反而在廢鈔令之後的幾場大選中橫掃對手。

如今即使廢鈔令技術性失敗,印度人民黨也沒有驚慌失措,倒是借“無現金社會”和“數字印度”的由頭完成了成功轉進。

面對廢鈔令技術性失敗的事實,印度財政部長阿倫·賈伊特里(Arun Jaitley)居然表示,沒收黑錢本來就不是廢鈔令的主要目的,其實將低下經濟和灰色經濟納入主流經濟才是廢鈔令的主要目的。

財政部長賈伊特里其實並不是“轉進”第一人,莫迪在察覺廢鈔令可能失敗之後,就改變了“罰沒黑錢大家分”的論調,將廢鈔令的宣傳重點轉移到“無現金社會”和“數字印度”上。

例如,在去年推出廢鈔令後的首次全國講話中,莫迪表示其政策目標就是“無現金社會”,並號召全國人民“少用現金”。

在信用卡、刷卡機並不普及的印度,少用現金的潛臺詞就是多用電子支付,莫迪甚至直接動員老百姓學習使用APP。

這樣一來,印度最大移動支付和商務平臺的Paytm,印度第二大支付平臺MobiKwik都成了大贏家。

與此同時,莫迪領導下的印度人民黨也確實並未得閒,實實在在地推動了“數字印度”大業。

例如,近年來印度全國12位數字身份證(Aadhaar號碼)註冊人數增長快速,已經達到11.1億,覆蓋了大約99%的18歲以上印度居。

此外,印度政府決定將Aadhaar號碼與“印度支付界面(Bharat Interface for Money,BHIM)”相連,此後12位Aadhaar號碼就能作為印度公民的萬用賬號進行各種轉賬交易,而不用再進行繁複的註冊和驗證。

更令人驚奇的是,作為莫迪政府旗艦項目的平民金融計劃(Pradhan Mantri Jan Dhan Yojana,PMJDY)。

平民金融計劃從投入運行至今的三年已經有近3億註冊賬戶,其中農村賬戶約1.7億,通過在線支付和電子金融,為印度的貧困人口提供更便捷的信貸、保險和金融服務。

當印度評論家斯瓦姆·維吉發現一位來自窮鄉僻壤的文盲老農也信誓旦旦地說“廢鈔令的好處只有在無現金社會才能實現”,他才知道印度人民黨的社會滲透能力和輿論議程設置能力有多強。

由於“數字印度”推動得力,莫迪政府在“無現金社會”這個問題上獲得了極強的民望和議程設置能力,因此即使廢鈔令遭遇了技術性失敗也無關宏旨。

此外,印度百姓幸災樂禍的心理,以及對於莫迪政府行動力的讚賞,也抵消了廢鈔令技術性失敗帶來的負面影響。

由於印度長期存在的社會不公和巨大的貧富差,很多來自印度社會底層的百姓對廢鈔採取了樂見其成,幸災樂禍的態度。

當富人抱怨廢鈔令侵犯財產、銀行態度惡劣,政府胡作非為時,窮人卻發現這些富人大驚小怪的現象在底層社會無非日常遭遇,只不過平時富人總有辦法用金錢和特權擺平,但這一次廢鈔令卻沒有饒過富人,反而使他們也遭了罪。

到頭來,不少印度窮苦百姓還加入了代人排隊換鈔的大軍,既收穫了心理快感,也獲得了物質收益。

這樣一來,莫迪的廢鈔令就成了民眾心目中代表正義的“天道輪迴”,使他們在長期壓抑後獲得了“幸災樂禍”的滿足感。

雖然在印度號稱打擊黑錢腐敗的民粹政客並不罕見,但是光說不練的多,真拿利益集團開刀的少。

平民百姓見到平時趾高氣昂的社會上層在莫迪的廢鈔令面前不得不忍受換鈔之苦時,廢鈔令就成了“言出必行”的典範,使他們對敢作敢為的莫迪的愛戴陡然上升。

當拉胡爾·甘地領銜的國大黨斥責印人黨廢鈔慘敗時,很多印度百姓的態度是“失敗成功其實不太重要,至少人家印人黨嘗試過了,你們國大黨除了反對什麼都不會”。

此時,莫迪巧妙地利用了民眾“幸災樂禍”和“期待改變”的心理,把廢鈔令塑造為彰顯改革決心的信號,這也可能是莫迪即使在廢鈔令技術性失敗之後仍可獲得政治加分的原因。

長遠看,廢鈔令會與商品與服務稅(GST)改革、“數字印度”、國家計劃改革等項目發生什麼樣的化學反應仍然需要觀察,但是印度在莫迪領導下加強國家經濟掌控力和動員力的步子卻不會停止。

短期看,雖然廢鈔令宣告技術性失敗,但是卻無妨其成為各取所需的熱鬧賣場——中下層老百姓收穫幸災樂禍的心理快感和替人排隊的蠅頭小利;富人和權貴一舉完成了大額現金資產的徹底洗白;印度人民黨和莫迪樹立了改革威信,促進了其他議程。

那麼最後究竟誰受傷了?

04

財君認為在不發生世界大戰的情況下,到本世紀中葉(2050年前後),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國家和地區是美國,中國,印度和歐盟。

美國不用說,雖然很多人都在看衰美國,美國實際上也是在漸漸衰弱,但是大國的興衰輪替時間單位一般是按世紀來算的。

以美國現有的實力和資源,在沒有大國戰爭(特別是核戰)的情況下,保持半個世紀乃至一個世紀的超級大國地位問題不大。

正如1894年之前美國的工業產值就超過了英國,總GDP也在1900年之前超過了英國,然而直到1949年後美國才接替英國成為世界老大,這還得益於兩次世界大戰給美國送的大禮。

歐盟也不必多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作為現在最大的經濟體,儘管已經不是國際舞臺的正中央,然而徹底改變人類生活方式的大航海時代和工業革命均發端於此,其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和成熟的社會生態結構以及依舊強勁的科技實力,不管這半個世紀世界風雲如何變化,歐盟肯定為世界一級。

為什麼中國和印度這兩個國家為成為世界重要力量,甚至很有可能在本世紀下半頁完成世界主導權由大西洋兩岸到南中國海和印度洋的轉變?

大航海時代開啟之後,也就是新大陸被發現全球逐漸連接起來之後,人類現代化進程的大舞臺上,相繼出現了九個世界性大國,他們是葡萄牙、西班牙、荷蘭,英國、法國、德國、日本、俄羅斯和美國。

最早的世界大國伊比利亞半島雙強葡萄牙、西班牙和稍後強盛的海上馬車伕荷蘭都是百萬人口級別的國家,隨著工業革命崛起的英法德日都是千萬人口級別的國家,二戰後的美蘇則是上億人口級別的大國。

事實上,對世界歷史有深度瞭解的話,真正可以說是全球性大國,人類歷史上只有三個,按時間來說是荷蘭、英國和美國,人口級別同上,也是由百萬級別到千萬級別再到上億級別。

為什麼是這樣?

因為生產力發展主要的動因有兩個,一是科技和生產組織方式的進步和變革,另外就是勞動力。

科技和生產組織方式只要國家時局穩定,國民有富強的願望,是可以通過學習和模仿掌握和擁有的。

勞動力則很大程度山受制於國家的資源(土地,氣候等)和國民的生活習慣,是很難有快速的提高的,所以按這個規律看中國和印度這兩個世界上僅有的十億級別的“胖子”國家如此被世界看好是堅實的邏輯原因的。

很多人現在很哈歐美,沒事溜兩句英語,有些女孩子摟著個老外(歐美的)得意洋洋,但是你如果熟悉歷史的話,你會知道在大航海時代之前的中世紀歐洲國家是遠遠落後於中國、阿拉伯和印度的,當時的美洲還是土著印第安人的天下。

為什麼現在主導世界的大西洋兩岸當時如此的貧窮落後,又為什麼後來中國、阿拉伯和印度會相繼衰弱,被歐洲文明徵服?

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海洋貿易取代了陸地貿易。

翻開歷史你會看到世界歷史上的超大的帝國如古波斯帝國,亞歷山大帝國(馬其頓齊國),秦漢帝國,羅馬帝國等都是在歐亞大陸上興起,因為歐亞大路相對於當時世界來說是人類居住的中心,人類當時的交流,貿易甚至主要的戰爭都在陸地上面完成的。

一言以蔽之人類在古代的連接方式主要是陸地連接方式,連接的工具是馬、駱駝和驢,所以地處歐亞大陸中間的中東土耳其那一塊相當重要,土耳其的君士但丁堡(現稱伊斯坦布爾),伊拉克的巴格達還有古波斯(伊朗)的首都波斯波利斯都是歐亞大陸上的商業重鎮。

中世紀的後期,造船技術有了很大的進步,特別是工業革命後,以蒸汽為動力的大噸位輪船發明後,人類主要的連接方式是從陸地移到了海洋,這也是為什麼到現在為止世界上各個最發達的地區都是沿海地區和為什麼盛極一時的大陸中央帝國奧斯曼土耳其帝國衰亡的原因。

然而就在這兩年隨著高鐵,特別是美國宣稱的時速超過1200公里的超級高鐵預計在2016年底全面測試,在2025年前後投產試運行。

什麼概念?

音速每秒是314米,一個小時是1224千米(超級高鐵是接近音速甚至有可能超音速的),一旦超級高鐵研製成功,從北京到上海只需要一個小時。

到那時,大部分的人流和物流都會選擇陸地運輸方式,歐亞非(非洲)大陸是世界上陸地連接起來的最大的大陸,由於陸地連接工具的再次飛躍,這對歐亞大陸上的兩個國家又是天大的好事。

到本世紀中葉隨著超級高鐵的普及和性價比的提升,中國和印度的貨物和人員到歐亞非大陸上的任何地區估計都不會超過12個小時,屆時,海洋貿易將會大大縮水,這也是為什麼我國現在大力推廣一帶一路,復興古絲綢之路的長遠原因。

無論是中國還是印度,也無論這兩個國家在經濟多麼糟糕的年頭,出於大國本能的野心和尊嚴,兩國都勒緊褲腰帶在大力發展高科技,中國在三年困難時期和文化大革命時代想方設法弄出了兩彈一星,到現在中國在載人航天和火箭發射,計算機運行速度等尖端技術都在世界前列。

別看印度人均GDP直到2015年時也只在1700美元左右,是中國的21%,美國的3.11%,印度在計算機軟件和航天工業方面確是不擇不扣的強國。

計算機軟件方面一致公認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老二,2014年印度“曼加里安”火星探測器成功進入火星軌道,成為首個成功進行火星探測的亞洲國家,足見其航天工業的實力。

都說現代社會競爭的根本是人才的競爭,而人才競爭的起點是教育的競爭。

歷史傳統的原因,中印都非常重視小孩的教育,中國自不必多說,看看飛到天上的各城市的學區房的房價就可見一斑……

曾經和一個老外聊到中國的高考,他不能理解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很多班,高考時為了小孩不被打擾殺青蛙和封鎖街道的行為,但同時也承認中國在教育這一塊是卓有成效,中國改革開放這三十多年迅速崛起不僅是勞動力紅利的結果,基礎教育這一塊的推動力也功不可沒。

印度人也同樣重視教育,我和客戶聊天他們都認為小孩最重要的就是學習,他們會準備專門的存款給小孩讀大學,目前印度高等學校的在學人數已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中國,除了國內的大學林立,每年有50萬學生出國留學,順便說一句全球排名前100的大學裡,印度有10所,中國只有兩家—北大和清華。

正是因為印度對教育的重視和他們在英語上的優勢(曾經是英帝國的殖民地),印度人才的國際化之路比較成功,美國硅谷的互聯網企業裡印度的管理人才差不多佔據半壁江山:谷歌的CEO桑達爾·皮查伊, 微軟的CEO薩提亞·納德拉,Adobe公司總裁兼CEO山塔努·納拉延,閃存公司SanDisk CEO桑傑·梅赫羅特拉,軟銀集團總裁尼科什·阿羅拉等,都是印度裔。。。。。。

05

中印兩國雖然都是新興發展大國,但兩國經濟發展的側重點略有出入。

中國的經濟總量、增長速度以及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要強於印度,而印度的私營企業、服務業和國際化人才等方面要好於中國。

中印兩國的經濟增長模式明顯不同:印度經濟具有較強的獨立性,經濟增長主要依靠內需和本國企業,中國則在很大程度上依靠出口和外資。

2016年末,某雜誌發佈的報告顯示印度的GDP總量已經超過英國時,印度媒體用驕傲的語氣宣佈:“這是150年來首次,印度經濟超越了殖民時期的英國宗主國。”

同時,2016年印度GDP增長為6.6%,略低於中國的6.7%,且在此前兩年,印度已經連續兩年GDP增長率超過中國。

人們開始把中國和印度放在一起比較,甚至有專家開始宣稱印度將會會超過中國。

但事實上,正如前文提到過的,印度模式更像是“空中樓閣”,這種基礎不穩固的經濟體制很難做到中國那樣厚積薄發。

發展差異化更使得印度完全超越中國,只是痴人說夢。

下面就能看看中印經濟的差異化:

一,國內消費是拉動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印度經濟是內需主導型經濟。

中國經濟的一個突出問題是國內消費不足,而印度卻正好相反。

印度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不是投資和對外貿易,而是國內的私人消費。

印度經濟對外部的依賴程度較低印度對外貿易依存度不高。

印度長期實行嚴格的貿易保護政策,對國內市場實行高度保護,對外貿易額佔國內生產總值的比重較小。

由於印度的關稅水平很高,且頻繁對外國商品實施反傾銷調查,2001年印度被世界銀行認定為貿易壁壘最嚴重的國家之一。

二,服務業在印度經濟結構中佔較大比重

印度經濟的一個顯著特色是其服務業的強大。

20世紀90年代以來,印度的服務業快速發展,逐步超過農業和工業,成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

服務業的繁榮強有力地拉動了印度經濟的增長,2008年印度服務業佔國民經濟的比重已經超過50%。

三,中國和印度經濟最大的差異也許是經濟結構。

中國經濟放緩主要是由於經濟從出口驅動的製造和基礎設施投資向服務和消費轉型。

相反,印度本來是服務和消費驅動的經濟,目標是擴大基礎設施支出和提高製造業產出。

中國經濟轉型已經造成製造和服務板塊平分秋色,服務業佔GDP的48%,製造業佔43%(剩下的為農業)。

相比之下,印度服務業佔GDP比重比製造業高出23%,分別為53%和30%。

這使得印度基本與影響全球和中國的製造業放緩隔離開來,同時顯示了印度與中國增長模式的不同,更有可能實現高附加值的增長。

由於直接獲益於第三次產業轉移,中國用充足的廉價勞動力一躍成為世界工廠。

現在的“印度製造”似乎也想沿著這個路線複製甚至超越中國的輝煌。

從表面上看,和當年的中國相比,印度不僅不差甚至更有潛力。

印度工作年齡人口10年內將超過中國,在印度擁有大量年輕勞動力——35歲及以下人口在印度佔65%;印度所面對的外界環境也遠好於中國;印度還有英語的優勢……

這些內容,支持印度超越中國看法的內容到處都是,就不再浪費篇幅累述了。

不得不說這些內容都不是假的,也很有道理。

中國在在20世紀80年代不管是基礎設施還是人員教育素質都並不比現在的印度好多少,這並不是阻礙印度發展的必要因素,但是很可惜,印度還是不可能超越中國。

印度也是中國的機遇,印度龐大的人口以及作為迅速成長的新興市場,無疑是中國企業新的潛在消費市場,國內有競爭力企業可以到印度進行投資或併購,開發這一市場,印度落後有待改進的基礎設施也為中國提供了化解產能過剩的潛在可能。

結語

對於印度而言,其最大的問題莫過於西方輿論所吹捧的“印度模式”,即在發展中國家內,搞以第三產業為主導的經濟發展模式,片面強調服務業以發展經濟。

在國內農業、工業發展不完全的情況大力發展第三產業,直使印度至今農業產量低下,而工業方面,合格的子彈不能自產,飛機坦克不能使用。

同時,印度如今社會貧富差距極大,中國民眾可能想象不到,孟買城區是和上海一樣繁榮的國際都市,而一 牆之隔外,孟買鄉下,卻是第三世界中最貧窮的村莊,村民衣不蔽體目不識丁,這就是印度的現狀。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

這句話放在印度人民身上最為合適不過。

據統計,印度人均年齡僅為24歲,低於中國的35歲,這也意味著印度人口模型遠優於中國——在青年年齡段,這意味著廉價人口優勢,而這也是中國在改革開放初期實現經濟快速增長的必要優勢之一。

這本就是西方可以搞出的對立於“中國模式”的玩意兒。

但是極高的文盲率,複雜的各地語系,並不穩定的社會治安和民族矛盾,低下的政府行政效率,這一切的一切,都嚴峻的阻礙著印度經濟的發展。

更何況,印度還是一個存在“種姓制度”的國家,民眾的人格都被分了三六九等,認知中還有“奴隸”種姓的存在,又談什麼經濟現代化建設呢?

所以說並非中國夜郎自大,而是印度短期內超過中國確實是天方夜譚,我們在認清自己國情的同時也要有自信去尋求更大的突破。

知己知彼,這是第一步。

宿命之敵,可能不戰自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