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吞併克里米亞事件中,俄羅斯的得失如何?

張必聰


這是一場孤注一擲的賭博,目前情況來看,還是利大於弊的。

對於一個志在復興俄羅斯的普京而言,當克里米亞這塊肥羊送到嘴邊,沒理由不一口吞下。靠縱容烏克蘭親美派換來的與烏克蘭的和平沒什麼價值,倒不如賭一把,先把克里米亞拿到手再說。

我們假設普京沒收回克里米亞,那麼會有什麼狀況呢?親美的波羅申科尾巴會翹的更高,俄羅斯向西向南的發展會被烏克蘭完全阻擋,自身發展不起來,烏克蘭就可能會漸行漸遠。而西方能給俄羅斯多少援助呢?

而如今拿下了克里米亞,俄羅斯獲得了南向發展的空間,有了黑海的出海口,提振了民族信心。失去的呢?再次陷入西方的經濟封鎖,與烏克蘭短期內關係會進一步惡化,再就是需要花很多很多錢在克里米亞身上了。

但是我們要看到,俄羅斯從來就不怕經濟封鎖,1917年被封的更慘,他們還不是挺過來了?1992年說是有援助,最後還不是更糟?而烏克蘭,不會永遠失去,只要親美政府在,就表明短期內俄烏關係不會改善,但隨著烏克蘭看到西方不可依靠就會再次回到俄羅斯陣營。

從現在來看,普京和俄羅斯已經適應了西方的封鎖,更證明普京在克里米亞上的做法符合俄羅斯利益。


孫博士侃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吞併克里米亞是普京的臭棋,估計他自己現在腸子都悔青了。

第一,國際政治上完全孤立。

克里米亞是烏克蘭領土,這一點沒有任何疑問。

早在50年代,赫魯曉夫就明確了克里米亞是烏克蘭的一部分。

蘇聯解體以後,葉利欽也承認烏克蘭領土的完整性。

這種情況下,普京扶持克里米亞反對派,公然將這塊烏克蘭領土吃掉,實屬有膽量。這完全打破了幾十年以來的歐洲平衡,讓俄國成為幾乎所有歐洲國家的公敵!

這和格魯吉亞佔領吞併南奧塞梯還不一樣。後者畢竟是格魯吉亞主動進攻南奧塞梯,俄軍後來出兵將格魯吉亞打退,尚且屬於有一定道理。

但烏克蘭軍隊並沒有先發制人,反而是小綠人(除去身份標識的俄軍)協助克里米亞武裝佔領了這裡,這就屬於赤裸裸的武裝入侵。

誠然,烏克蘭不屬於北約,也不屬於歐盟,他沒有後臺,也打不過俄軍。

但這種行為,顯然是沒腦子,會讓俄國成為眾矢之的。

目前,國際社會基本沒有人承認克里米亞戰獨立,更沒有承認克里米亞是俄國一部分。

認可克里米亞是俄國一部分的,只有:印度、阿富汗、朝鮮、蘇丹、古巴、敘利亞、委內瑞拉、津巴布韋、尼加拉瓜、玻利維亞、亞美尼亞、白俄羅斯、吉爾吉斯斯坦。

大家注意,這裡面沒有中國。

第二,飽受制裁,經濟崩潰

在西方的全面制裁下,加上油價下跌,俄羅斯經濟幾乎崩潰。

2016年俄國軍費就下降百分之二十七,國內通貨膨脹嚴重,有四分之一居民生活在貧困線上。

西方認為,即便油價立即復甦,俄羅斯經濟也難以恢復,至少需要10年以上的時間。

第三,吞掉了克里米亞,多了一個死敵

原則上,克里米亞很重要,他是俄羅斯南部重要的一個地區,也是黑海的核心。

遺憾的是,即便克里米亞再重要,也不如整個烏克蘭。

在之前,烏克蘭總體和俄國保持相對有好的關係,沒有公開投靠西方。

烏克蘭人其實和俄羅斯人還是比較接近的,雙方語言和文化相差不大,有一定好感。

但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以後,內戰持續到現在也沒有結束。烏克蘭上上下下,將俄羅斯視為死敵。

可以預計,烏克蘭只要停止了戰爭,一定會第一時間加入北約和歐盟。一旦有機會,烏克蘭就會毫不猶豫的發動進攻,奪回克里米亞。

烏克蘭人不同於其他民族,這是哥薩克的故鄉。這裡的人驍勇善戰,是天生的戰士。

這樣的民族,絕對不會善罷甘休,白白塑造出一個仇敵。

第四,只是普京秀肌肉拉選票的表演

烏克蘭內戰持續了3年多,俄羅斯付出的軍費就是驚人的,死的人不少。

以上眾多可怕的結果,其實最終只是為了普京秀肌肉,似乎維持當年蘇聯的強大形象而已。

吞併克里米亞對俄羅斯來說絕對弊大於利,但對普京個人來說則是利大於弊。

吞併事件後,普京支持率升到70%+

我死後哪管他洪水滔天


薩沙


俄羅斯佔領烏克蘭的克里米亞地區對俄羅斯來說絕對是利大於弊。這符合俄羅斯的國家利益。



1.克里米亞地區歷史上是沙皇俄國用戰爭手段佔領的土地。1954年蘇聯領導人赫魯曉夫,為了紀念烏克蘭與俄羅斯合作300週年,就把克里米亞地區劃給了烏克蘭管理。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繼續擁有克里米亞地區。

2.由於俄羅斯在克里米亞地區擁有海軍基地,所以俄羅斯每年都要向烏克蘭政府交納租金。

3.2014年烏克蘭親俄總統亞努科維奇,被歐美國家支持的反對派推翻了。俄羅斯有可能損失在克里米亞地區的軍事基地,因此普京總統派軍隊佔領了克里米亞地區。

4.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地區後擁有了克里米亞地區的自然資源超過108億美元,擁有克里米亞地區的軍事裝備超過17億美元。還有其他烏克蘭國有資產超過了10億美元。

5.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遭到了歐美西方國家的經濟制裁。會使俄羅斯一年損失200億美元。俄羅斯還要對該地區的退休人口支付20億美元的退休金。每年要對克里米亞進行財政補貼超過15億美元。還有在克里米亞地區建設學校、醫院、道路、機場和供水設施共68億美元。

6.但是俄羅斯擁有1707萬平方公里的土地。這些土地都是沙皇俄國用軍事手段佔領的。所以,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歐洲發達國家每年都要定期從俄羅斯進口大量的石油和天然氣,這給俄羅斯帶來了大量的經濟收入,所以俄羅斯佔領克里米亞地區是利大於弊。


香堂風子


肯定得大於失,普京不可能冒天下之大不韙去做件虧本買賣。


如圖,克里米亞本身的地理位置,出黑海,戰略地位無疑非常重要。

吞併克里米亞更重要的意義,在於震懾了北約和試圖加入北約的前蘇聯國家,一定程度上維護了俄羅斯的國家戰略安全。這是“大國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可或缺。

而對北約以及親北約國家的強烈反擊,提振了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人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這是另一個重要收穫。

至於失,包括了政治上的和經濟上的。落了個侵略者的名聲,俄羅斯當然會蒙受政治上的損失。但對大國而言,這是可以承受的附帶損傷。美英侵略伊拉克,國際社會除了罵罵咧咧外,所作所為有限。

更大的更直接的損失在於由西方經濟制裁帶來的經濟損失。2015年俄國經濟遭遇了斷崖式的下跌,縮水30%。但好在俄羅斯極為豐富的資源使得抗風險能力比較強,2016年開始經濟即逐漸恢復,今年可望實現1%以上的微增長。

俄羅斯玩的這一票,在政治上是不正確的,輸了面子,不過贏了裡子。當得大於失。


灰太狼44967765


得遠大於失,首先看俄羅斯得到什麼:第一克裡米亞戰略位置非常重要,這個不用多說大家都知道。第二震懾周圍小國,通過佔領克里米亞告訴周圍小國雖然俄羅斯實力大不如前了,但是老子周圍還是老子說了算,別以為榜上美國佬就飛天了,連佔領國土這冒天下之大不違的事老子都敢幹,而且幹了沒人敢拿老子怎麼樣。第二是最重要的,就憑這以後像中亞東歐沒加入北約的國家還敢亂來嗎,用屁股想都知道。這就可以一勞永逸不然今天是烏克蘭明天就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等等等。再來說失,個人覺得失可以忽略不計,啥制裁經濟損失都是扯蛋,我們只要知道一點,今天烏克蘭你忍了,明天白俄羅斯你忍不忍!後天哈薩克斯坦你忍不忍!就算都忍了俄羅斯本國還有加盟共和國呢,等周圍國家都搞定了極有可能就輪到俄羅斯的本國的共和國了,像車臣共和國那些,車臣戰爭不就是西方搞起來的。難道到你家裡了你還忍,最後還是戰爭,還是西方制裁,經濟損失都避免不了。所以失是沒有的,因為要麼你就一直忍著讓西方搞,要麼你就反抗,早反抗晚反抗都一樣。當然佔領別人不對我只是站在俄羅斯的角度考慮。


刀口救市


俄羅斯得大於失,原因如下:

1. 歷史上克里米亞本身就是俄羅斯的,是赫魯曉夫一紙命令將克里米亞送給烏克蘭了。以前都是革命大家庭,現在分家了,就需要親兄弟明算賬了。

2. 克里米亞戰略位置極其重要,在蘇聯解體後,俄羅斯起初也並沒有打算要強力奪回,但烏克蘭腰桿子不硬,但脾氣大,非要用克里米亞給俄羅斯在戰略上添堵。烏克蘭脾氣大,俄羅斯脾氣則更大並且敢出手,索性把原本自家的東西給奪回來,一勞永逸解決這個問題。

3. 克里米亞民眾也願意歸屬俄羅斯,這也是民心所向。

4. 儘管由於克里米亞問題遭到了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制裁,但有一點必須要看到:即使沒有克里米亞問題,西方國家早晚還是要找其他藉口制裁俄羅斯!他們是不能接受一個強大的俄羅斯的!因此,以克里米亞問題制裁俄羅斯僅僅是西方的一個藉口,其實質是消弱、分裂、瓦解俄羅斯!

5. 有了克里米亞,就在很大程度上穩定了俄羅斯西部!相比起來,經濟制裁所帶來的損失根本不算什麼。

6 通過西方經濟制裁,俄羅斯也更加看清了西方的真實面目。這對俄羅斯痛下決心改變經濟結構、發展本國經濟也是有意的。


美國Ark文化集團


2014年3月18日,克里米亞公投脫離脫離烏克蘭,正式加入俄羅斯,第68屆聯合國大會投票宣佈克里米亞公投無效。

下面說說吞併克里米亞事件中俄羅斯的得與失:

一大片優質領土。克里米亞國土面積2.61萬平方公里,人口200萬左右,國內生產總值43億美元,直接增加了俄羅斯的領土和經濟總量。克里米亞位於黑海和刻赤海之間的半島,吞併後俄羅斯拓展了海域管轄面積,而且以克里米亞為跳板,可以輻射黑海周邊國家和區域,增強了俄羅斯對黑海區域的控制,打開了西邊通向西歐的門戶,西北通向地中海區域的門戶,還可以拓展了國家的戰略腹地,所以克里米亞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俄羅斯是世界版圖最大的國家,可是西伯利亞處於極寒地帶,並不適應大量人口的居住,克里米亞在廣大俄羅斯版圖中絕對屬於優質地段。

多樣的政治受益。俄羅斯民族對拓展領土興趣濃厚,建國幾百年迅速成為世界版圖最大的國家,吞併克里米亞後普金支持率一路飆升,這是一個民族的深深的渴望。烏克蘭東南部還有幾個州,跟克里米亞有相似之處,俄羅斯民族人口居多,一心想脫離烏克蘭,然後加入俄羅斯,有了克里米亞這個範本,烏克蘭真實頭疼不已。克里米亞的併入,包括敘利亞戰爭的勝利,這些都可以增強俄國在全世界心中的威嚴,在國際政治軍事中扮演更加重要的地位。

當然也招致了美國、歐洲、烏克蘭的敵對,比如:

刻赤海峽衝突。在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以前,是屬於烏克蘭和俄羅斯公管的,併入後實際就歸俄羅斯管轄,這當然會讓烏克蘭憋了一肚子氣,尋釁滋事引發了烏克蘭與俄羅斯的對抗,現在是劍拔弩張,彷彿準備進行一場戰爭,才可以讓雙方罷手。

遭到美歐制裁。烏克蘭在蘇聯時期是俄羅斯的盟友,蘇聯解體後烏克蘭羨慕西方的幸福生活,傾向於加入西方世界團體,還銷燬了蘇聯時期的大量蘇制武器包括核武器,向西方交了投名狀。美國也願意多一個牽制俄羅斯的小夥伴,接納了這位小夥伴,俄羅斯直接吞併讓美歐國家難堪,而且也是二戰後罕有的土地兼併行為,必須在經濟上制裁俄羅斯,也讓俄羅斯經濟發展舉步維艱。

當然美俄之間的爭鬥,不止在克里米亞事件一處,中東的控制權,大國之間的博弈,想制裁俄羅斯原因也不會只有這一個,起碼俄羅斯已經收到實實在在的實惠。


世界淺談


毫無疑問是俄羅斯得到的遠遠大於失去的,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其實並不是完全因為克里米亞,國際關係肯定有改善的時候,而克里米亞可就永遠是俄羅斯的了,而且克里米亞早在1783年的時候就是俄羅斯領土,是赫魯曉夫在1954年的時候為了紀念烏克蘭和俄羅斯合併300年才劃給烏克蘭的。


17世紀的時候,俄羅斯還是個內陸國家呢?是因為彼得大帝為了俄羅斯的經濟軍事需要不斷的尋找出海口的,俄羅斯波羅的海出海口可是從瑞典手裡打下來的,克里米亞也是和土耳其來來回回打了上百年才打下來的,而且克里米亞一直都是俄羅斯黑海艦隊的駐地,是一個天然的深水不凍港,所以對俄羅斯來說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不收回去,等烏克蘭完全倒向西方,那俄羅斯黑海艦隊將沒有合適的港口。


有了黑海艦隊,俄羅斯的軍事力量可以輻射黑海周邊地區,地中海地區,中東地區等等,如果黑海艦隊被擠出來黑海,那俄羅斯的經濟軍事損失都會很慘重,特別是中東地區,可以說是俄羅斯現在唯一有軍事政治經濟影響力的地方,也是現在俄羅斯打破外交危機的突破口,而這些,可以說都是有克里米亞的黑海艦隊作為支撐的。


也許有人會說普京收回克里米亞受到了西方國家的制裁,得不償失,這個外交危機和經濟制裁可以說都是暫時的,畢竟俄羅斯還是僅次於美國的世界第二軍事強國,特別是核打擊能力,和美國基本上是旗鼓相當的水平,所以西方國家不可能和俄羅斯鬧翻的,關係到了一定的時間肯定會緩和下來。


而且西方國家制裁俄羅斯的原因也不全是因為克里米亞,就像現在英國發起的制裁,就是因為前間諜投毒事件。

克里米亞事件大家現在基本上都快遺忘了,所以,不管是從軍事經濟政治來說,俄羅斯都是贏家,得的是實實在在的利益,而影響的僅僅是一些名聲而已,時間久了,估計大傢什麼都會遺忘的。


國輝影視劇


先說觀點:克里米亞事件對俄羅斯來說有得有失,但是總體來說得大於失。

得:俄羅斯策劃主導了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從而保住南部的戰略要地——黑海出海口,黑海艦隊不會無處可棲。俄羅斯國內更加團結,普京的支持率一路走高。

失:正是因為這次公投,俄羅斯基本確定徹底失去了烏克蘭,美國和歐盟相繼宣佈對俄羅斯實施制裁,使得俄羅斯經濟形勢不斷惡化,進一步被西方世界孤立。

來看事件起因和結果:

2014年烏克蘭革命,演變為一場全面的政治危機,烏克蘭前總統亞努科維奇被驅逐,烏克蘭在各方面遭遇重創,國內生產總值減少超過一半,居民工資收入降低了三分之二,烏克蘭貨幣格里夫納兌美元貶值近4倍,數萬人死亡。


烏克蘭政治危機的直接導火索雖然是烏政府2013年11月決定暫停與歐盟簽署聯繫國協定,但最根本原因還是國內民眾在"向東走"還是"向西走"問題上的深度對立。這一根本矛盾沒有化解,烏克蘭局勢升級的土壤就始終存在。大量事實證明,美歐直接導演了烏克蘭政權的非正常更迭,為烏克蘭反對派提供人力物力支持,是烏克蘭危機的製造者和烏克蘭變局的主要推手,趁索契冬奧會俄羅斯無暇他顧之際,搞亂烏克蘭。

俄羅斯快速反擊,2014年3月4日,俄羅斯議會上院聯邦委員會通過支持普京對烏克蘭動武的決議。3月17日,克里米亞公投加入俄羅斯。3月21日,普京正式批准克里米亞入俄。

至此,烏克蘭危機的兩個主要參與方烏俄兩敗俱傷,幕後推手美國漁翁得利,既能壓縮俄羅斯的戰略空間,找到對俄經濟制裁的理由,同時徹底排除了烏克蘭倒向俄羅斯的可能,一舉雙得。

一家之言,歡迎評論指正。


執著不屈


認為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失大於得的人,大多不具有地緣政治的頭腦。而普京也不是魯蠻之輩,而是一個精明的地緣戰略大師。克里米亞是扼守黑海出入地中海的門戶,在烏克蘭全面倒向西方,與俄羅斯關糸日益惡化的大趨勢下,克里米亞的歸屬將影響俄羅斯重新崛起的大國雄心,將影響俄羅斯黑海艦隊是一個內海艦隊,還是一個全球性艦隊的對俄羅斯至關重要的戰略選擇。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我只想說俄羅斯拿回了原本屬於它的東西),失去了什麼?失去了歐美原本對俄羅斯就十分脆弱的虛幻和渺茫的信任一一因為他們之間就從沒有過真正的信任,俄羅斯的復興從來就是他們的心頭大患,除了這些,還真不知道俄羅斯失去了什麼。

因克里米亞問題對俄羅斯實行制裁就沒啥奇怪。西方的制裁並沒有使俄羅斯垮掉,反而激發了俄羅斯國內的團結,普京再次高票當選就印證了這一點。西方的制裁給俄羅斯帶來了暫時的困難,貨幣貶值,物價高漲,GDP出現負增長。但這些困難相比蘇聯解體時出現的經濟災難,不值一提。正是由於西方的制裁,使的俄羅斯的農業領域有了超常的發展,俄羅斯也正成為大宗農產品的出口大國。同時西方持續制裁下的俄羅斯經濟開始恢復性增長。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是普京地緣戰略的一記妙著,使俄羅斯的國際影響得到空前的提高,並沉重的打擊了歐美及其北約進一步壓縮俄羅斯戰略空間的圖謀。

對俄羅斯而言,因得到克里米亞引發的種種困難,對於一個國家的百年千年基業,只是疥癬之癢,不足掛齒。

俄羅斯吞併克里米亞,失去只是"暫時",卻得到了未來。是什麼樣的腦洞,才能得出俄羅斯因克里米亞問題失大於得的判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