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4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也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狀,導致最終長不高!

眾所周知,骨質疏鬆症是一個影響成人健康的疾病,尤其是絕經後婦女和老年人。

目前我國已是世界上擁有骨質疏鬆症患者最多的國家,約有患者9000萬,約佔總人口的7%。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也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狀,導致最終長不高!

據國際骨質疏鬆基金會中國會員單位提供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每年因骨質疏鬆症而併發骨折的發病概率超過9%,不僅每年還在遞增,而且有年輕化的趨勢。

如今兒童也會出現骨質疏鬆症,患兒年齡小到5至7歲,且兒童骨質疏鬆症在兒童中的發病數正在日益增多。

什麼是骨質疏鬆症?

骨質疏鬆即骨質疏鬆症,是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組骨病,骨組織有正常的鈣化,鈣鹽與基質呈正常比例,以單位體積內骨組織量減少為特點的代謝性骨病變。

不過,兒童骨質疏鬆與成人相比,大多為輕症。也就是說以背部疼痛、脊柱側突為主要症狀,骨折發生率相對較低,有些沒有任何症狀,往往在X光片時偶然發現椎骨或長骨幹骺端骨質密度低下或有壓縮跡象。但仍不能忽視。

兒童骨質疏鬆的病因分類

1、兒童原發性骨質疏鬆症

兒童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相對少見,其確切的病機制尚不完全清楚,但均具有基因起源異常。

該類型骨質疏鬆症的臨床表現輕重不一,通常有生長髮育遲滯和骨骼畸形。常見的有:成骨發育不全、纖維性結構不良、特發性青少年骨質疏鬆症等疾病。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也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狀,導致最終長不高!

2、兒童繼發性骨質疏鬆症

指繼發於基礎疾病及相關治療等多種因素的骨質疏鬆症。隨著治療技術提高、疾病存活率增加,兒童繼發性骨質疏鬆症的發病率處於上升趨勢。兒童期比較常見的致病因素有營養性、廢用性、激素相關性及藥物性。

骨質疏鬆多因缺乏運動

兒童骨質疏鬆症的發病原因尚未清楚,但推測可能是由於兒童在生長髮育關鍵期,其骨骼生長和肌肉生長之間發生不平衡,結果導致骨體和骨量增大、增多,但骨密度並未增加。相對於正常骨骼狀態來說,骨質顯得疏鬆起來。

而這種骨質的疏鬆改變以椎骨和四肢骨幹骺端最為明顯,因此易出現背部疼痛,負重困難。

有些還可能在青春期發生脊柱側突,甚至在一些並不十分劇烈的碰撞下發生骨折。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也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狀,導致最終長不高!

  • 看電視或電腦過多的孩子成年後更有患骨質疏鬆症的危險,因為長期靜態室內活動而使孩子缺乏足夠的戶外活動。
  • 兒童和青少年時期有規律的體育鍛煉對長期骨骼發育有關鍵作用。兒童和青少年每星期至少做三次、每次30分鐘的運動。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也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狀,導致最終長不高!

  • 家長要知道,當兒童在17歲骨骼停止生長時,骨頭的“強度”不光由基因決定,而完全是由一個人的運動量和飲食中鈣的攝入量來決定。
  • 另外,缺乏足夠的維生素D和鈣的攝入,也可能會造成骨質疏鬆症。因此,預防骨質疏鬆需要從小就開始。

骨質疏鬆的飲食宜忌

1、宜食富含鈣質的食物

由於缺鈣是造成骨質疏鬆的最常見因素,所以在日常的飲食中,首先要注意多食富含鈣質的食物,保證人體不缺鈣。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也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狀,導致最終長不高!

常見的含鈣量比較高的食品有牛奶及奶製品、豆類及豆製品、各類海魚、蝦皮、蝦米、海帶、紫菜、芝麻、黑木耳、芹菜、薺菜、柑橘、各類堅果仁(包括花生米)、茶葉、雞蛋黃等。

不要將草酸過多的食物與魚湯、骨頭湯一起食用,以免影響鈣質的吸收。

2、宜食富含膠原蛋白的食物

膠原蛋白是構成骨骼的重要成分。因此,在補鈣的同時,還要適當補充膠原蛋白,以保證營養的均衡。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也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狀,導致最終長不高!

許多富含蛋白質的食品中都含有膠原蛋白成分,比如牛奶、骨髓、蛋類、核桃仁等,而像豬蹄、豬皮、雞爪等則含有豐富的膠原蛋白,經常食用,對於改善骨質疏鬆益處良多。

3、宜食富含維生索C和維生素D的食物

維生素C是骨基質形成必不可少的營養元素,如果人體缺乏了維生素C,即使鈣質和膠原蛋白補足了,對於骨質疏鬆的改善仍然十分有限。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適量補充維生素C,一般新鮮的瓜果蔬菜中都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C。

家長需要注意!孩子也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狀,導致最終長不高!

維生素D對於鈣質的吸收有重要影響,所以要特別注意補充維生素D。含有維生素D較多的食物主要是海魚和蛋類,魚肝油中的維生素D含量更加集中,但不宜過量食用魚肝油,以免引起中毒。

比智高何晨軒提醒家長:

1、平時,應該讓孩子多曬太陽。不過曬太陽也要正確的曬。

2、選擇科學的烹調方法。在食用相關食物的時候,如果烹調方法不當,很容易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進而影響食療的效果。

3、避免孩子過量飲用茶、咖啡等刺激性飲品;少吃煎炸類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