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6 海島兩代“行醫人”

這是一戶特殊的海島家庭,父子兩代同為“行醫人”。50年前,父親堅持服務於偏遠的海島鄉村衛生事業,矢志不渝,從未間斷;50年後,他把心愛的兒子從大城市拉回海島,接過他未竟的事業。

儘管沒有令人羨慕的光輝,沒有驚天動地的事蹟,但他們卻有一顆淳樸的心。海島的一條條鄉間小路上,灑下了他們送醫送藥的汗水;黑夜崎嶇的山路上,時常回響著他們急匆匆的腳步聲;村民的陋室中,閃動著父子二人救死扶傷的身影……

海島兩代“行醫人”

父親:矢志不渝五十載,熱心鄉醫為百姓

海島兩代“行醫人”

遠在黃海深處的石城島,隸屬於大連莊河市,是一個海島鄉鎮。現有家庭2700戶,9800人。過去,這裡由於地處偏僻,受潮水限制,每天只能有一趟客船往返陸地,村民們自嘲的說:莫患病,患病無人醫。1960年,作為村裡一名“文化人”的王興祖,經上級衛生部門指定為這個村的衛生員。從那時起,一干就是五十年,揹著藥箱走村串巷,上山採藥,到田間地頭送醫送藥……

當時,作為海島村合作醫療站的一名“赤腳醫生”,王興祖為了把這份工作做好,認真向下鄉來的縣裡的醫生們學習常用的醫療、衛生防疫常識,學習農村中常見病、多發病、季節性疾病以及流行性疾病的防治知識和處置方法,並在實踐中摸索、積累和運用。認真研究醫學技術,通宵未眠是常有的事。農村的家務事很多,可為了村民的健康,他總是抱歉的對妻子承諾,等忙完這一陣子,我來做。賢惠的妻子明白丈夫做的是好事,從來沒有怨言,她秉承著農村婦女樸實的情懷,支持丈夫,教育孩子,伺候老人,操持家務……家的溫馨和諧讓王興祖把全部精力都用在了村民健康治療上,為了學針灸,他不知在自己身上紮了多少針,遭了多少罪,才練就了今天的手到病除。

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由於農村衛生條件落後,麻疹、大腦炎、結核等疫情常在農村肆虐,為了提高村民的免疫能力和健康預防意識,王興祖夜以繼日地做好村民預防工作。除了按照上級衛生部門的指導開展診療工作,他十分注重學習,翻看醫書,請教陸地上的同行,探尋為百姓治病的良方,把一個個經過實踐的土方法送給百姓,使村民們改變了以往那種“生死由命,預防多此一舉”的錯誤觀念。在王興祖從醫的五十年間,村中從未出現過大的傳染病流行,而這與王興祖的宣傳工作,以及早發現、早報告有很大的關係。

幾十年間,王興祖不知治好了多少海島人的疾病,免費送醫送藥、上門問診多少次他自己也記不清了,可看到自己堅持兩年零八個月治好了海島一位生活不能自理的患小兒麻痺症患者,看到他娶妻生子生活很好時,王興祖說,這個事我很難忘,也很知足,因為我做了一個應該做的事,盡了一個鄉村醫生應盡的職責。

在偏遠的農村行醫,光是醫治那些感冒、發燒等小病小災並不能從根本上解決村民的健康問題,於是王興祖利用業餘時間,不斷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並多次參加縣級鄉村醫生培訓班和省級衛生系統六項技能的培訓等,不斷提高自身的診療水平和危重病症處置本領,得到了村民和衛生行政部門的好評。

那是上個世紀七十年代,村裡一位年輕婦女突發急病,忽而高燒,忽而寒戰,王興祖根據患者的的症狀,做出了正確的急救診斷,並及時將病患者送往縣醫院救治,贏得了時間,保住了生命。為此,他還得到了上級的表揚和獎勵。事後,患者家屬按照當地的風俗,給王興祖送來“紅包”以示感謝,但被他婉言謝絕了。

斗轉星移,日月如梭,幾十年彈指一揮間,王興祖在鄉村醫生這個平凡的崗位上,從滿頭青絲幹到鬢髮斑白,依然還在默默無聞地盡職盡責。期間,他既可以到陸地去發展,又可以到海島中心醫院拿起鐵飯碗,可看到村民期盼的目光,他始終踏踏實實地做他的鄉村醫生。他說:“看到鄉親們備受病痛折磨,因處置不及時而延誤病情,因救治不及時而離世時,我的心中就有一種說不出的酸楚和哀傷。古人說,‘救人一命,勝造七級浮屠’,我做的不就是這種好事嗎?”

兒子:薪火相傳又十載 默默奉獻守安康

海島兩代“行醫人”

今年40歲的王忠元是王興祖的兒子,小時候他對父親的印象很模糊,只記得父親常年都在村醫療點工作,家裡大事小情全是母親操勞。等他大學畢業再回家時,幾乎成了“陌生人”。那時他還不理解,父親不辭辛苦也要守護的到底是什麼?長大後,王忠元漸漸明白,“鄉村醫生”是怎樣的一個職業,而作為鄉村醫生的父親,正是用他的辛勤付出守護著全村人的身體健康和家家戶戶的幸福生活。

受到父親的影響,在填報志願時,王忠元也走上了學醫之路。剛畢業實習時,他接過父親的“槍”,成為村衛生點的“主力軍”,過起了四處走訪的日子。“其實,我們就像鄉親們的家庭醫生,只要他們需要,我們都會立刻趕過去。”王忠元說,他的手機一天24小時開機,村民凌晨兩三點打來電話求助,他也二話不說穿衣出診。

很多村民都說,王興祖一家是村裡人的福音。東昇村有位70多歲的老村民,40多年前,就患有慢性支氣管炎、糖尿病等。他的家庭比較困難,兒子又在外打工,家裡只有同樣70多歲的老伴。考慮到老人身邊沒人照顧,王忠元就經常往老人家裡跑,不僅幫他檢查病情,在生活上也是能幫就幫。

和父親一樣,王忠元實習期滿,被石城鄉中心醫院錄用,而他如今已在海島醫生這個崗位上工作10年多了。王氏父子行醫的時間加起來已有60年,治過的病就跟走過的路一樣多。他們從沒有喊過一聲苦,叫過一聲累,在他們心中,只有村民的健康才是最重要的。用王興祖的話說,“我希望我們父子倆能夠為海島百姓的平安健康盡點自己的力量。”

幾十年的行醫路,王興祖父子二人出診無數次,但從來沒有向村民收過一分錢的出診費,遇到那些家庭困難的村民,他們連藥也一併送給村民。因此,父子二人在海島廣大村民中有著極好的口碑和人緣,成為了享譽四鄉八村的民醫,海島群眾送他們雅號“咱島的好人”、“妙手大伯”等,他們的家庭更是被當地多次評為“十星級文明家庭”、“最美家庭”等榮譽稱號。

如今,這對海島父子“行醫人”就這樣默默地守護在海島,為百姓的健康而努力著。就像王忠元所說的那樣,我們不求幹多麼轟轟烈烈的事情,只要踏踏實實做好自己應該做的,就是有價值的……(曉玲 紅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