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紫背菜有害嗎?有什麼吃法?

小女人38108803


紫背菜,又叫紅菜、紅鳳菜(主要在臺灣地區),兩色三七草,是菊科三七草屬的多年生植物。主要分佈在我國的南部,常做菜餚,又有一定的藥用功效,因此藥食同源。此外,紫背菜極少有病蟲害,不用農藥,是非常健康的綠色蔬菜。可清炒﹐可爆炒,可煲湯,可炒蛋等,滿足吃貨們挑剔的嘴。



之所以稱紫背菜以及兩色三七草,是由於其葉片的顏色特別,葉片上面綠色,下面為紫色。有朋友可能會說,它不就是紅莧菜嗎,其實並不是,兩者葉片都為紫紅色,在烹飪過程中都會溢出紅色的汁液;但仔細觀察紫背菜的葉片要相較於紅莧菜厚,窄,口感上更順滑一些。紫背菜的主要功效:

涼血,止血,清熱,消炎,消腫,用於支氣管炎,盆腔炎,甲溝炎等各種炎症,以及中暑,痢疾,外用治創傷出血,止血,潰瘍及久不收口,疔瘡癰腫等。今年來,有化學家在紫背菜中提取了致癌、致肝硬化的吡咯裡西啶類生物鹼(PA),於是專家建議最好不要食用。但有的地方紫背菜就是一種很常見的蔬菜啊,大家世世代代吃也沒見得有什麼事。不過如果大家仍然害怕,可以通過高溫大火爆炒,這樣可以消除破壞一部分PA,最好別涼拌吃了。


花匠小美


健康養生,食療兼用,止血涼血、清熱消腫——紫背菜的栽培技術

紫背菜為菊科,三七草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別名:紅鳳菜、兩色三七草、紅菜。原產中國,我國廣東、海南、四川、福建、浙江等地均有分佈。葉片上面綠色,下面干時變紫色,兩面無毛,營養豐富,價值高,且紫背菜生長健壯,抗逆性強,基本上不受病蟲危害,無農藥汙染,也可盆栽於室內觀賞。

紫背菜食療兼用,其入藥有涼血止血,清熱消腫的功效。主治咳血,血崩,痛經,血氣痛,支氣管炎,盆腔炎,中暑,阿米巴痢疾;外用治創傷出血,潰瘍久不收口,疔瘡癰腫,甲溝炎。紫背菜嫩梢可食用,炒食、做湯、打火鍋,具特殊香味,鮮嫩可口,獨具風味。

養生食譜:

1、紫背菜滾鹹蛋湯:紫背菜洗淨,在鍋裡中加入清水和鹹蛋黃,滾沸約5分鐘,下紫背菜滾沸至熟,改為文火均勻地放入拌勻的鹹蛋白,調入少許生油便可。

2、紫背菜炒豬肝:將豬肝切片,加郫縣豆瓣、薑絲、澱粉碼味。炒鍋加食用油燒熱,將豬肝倒入快速滑炒。豬肝稍有變色加入紫背菜翻炒(此時加入,適量鹽、糖、味精調味),清香撲鼻,風味獨特,出鍋即可食用。

紫背菜高50~100釐米,全株肉質,根粗壯,莖直立,分枝性強,莖綠中帶有紫色。葉互生,寬披針形或卵形,葉緣鋸齒狀,齒端紫色有微刺感,心葉有微毛感,葉面深綠色,幼葉葉背紫色濃豔勻稱而有光澤,老葉葉背紫色較淺。花梗高出葉叢頂端,頭狀花序,花黃色,為筒狀兩性花,瘦果,圓矩形種子,花果期5~10月。紫背菜喜溫暖溼潤的氣候,較耐陰,忌烈日灼射,不耐寒,枝葉生長最適溫度25~30度,適宜在溼潤、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地層深厚的土壤栽植。

紫背菜栽培技術

(1)育苗技術:紫背菜多采用扦插法繁殖,選擇生長健壯的母株,剪取插穗,長度為10釐米,插穗上部保留兩片葉,然後細緻整地做寬1.2米,高20釐米的畦,將插穗成45度角斜插於苗床上,深度5釐米,插後澆透水,溼度保持在80%,插穗生根後及可移栽。

(2)栽培技術:選擇溼潤、疏鬆肥沃、富含有機質、地層深厚的土壤按株行距20×30釐米進行栽種,栽時注意保持根系完整舒展,栽後勤澆水保持溼潤,栽植小苗成活後施一次稀薄肥水。及時中耕除草,注意防凍遮蔭。定植一個月後即可採收,採收時摘取10~15釐米的嫩梢做產品,採收後要施肥一次。


點擊右上角,您的關注就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中國農林科技網


紫背菜,煮酒這裡也叫血皮菜,有一股芳香,很喜歡吃。周圍的人都喜歡在門口種幾棵,既可觀賞,又可以食用。基本不用管理,插個枝條就活,採摘了半個月又長起來了。在農村裡都認為它有涼血止血,清熱消腫的作用。


紫背菜的做法:

爆炒紫背菜,熱鍋加油,加入幾粒拍碎的大蒜爆香,紫背菜入鍋,快速翻炒,加鹽調味,起鍋。鮮嫩可口,清香撲鼻。有涼血去虛火的功效。

炒豬肝,豬肝切片,加薑絲料酒澱粉醃製一下,熱鍋加油將豬肝倒入快速滑炒,變色時加入紫背菜翻炒,加調料即可出鍋。風味獨特。

還可以拿來打鹹蛋湯,皮蛋湯。

近年來有化學家說紫背菜裡含咯裡西啶類生物鹼PA,有肝毒性,建議紫背菜不要生吃,要爆炒,高溫可消除部分PA。不過這不屬於一類治癌物質,比起那些街頭的油炸食品,快餐食品裡的毒素,都不算什麼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