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2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1

為什麼佔女人便宜叫“吃豆腐”?

漢朝,長安街上有個夫妻開的豆腐店,老闆娘生得漂亮,風情萬種,人稱"豆腐西施"。

為招徠顧客,難免有賣弄風情之舉,引得周圍男人老以"吃豆腐"為名到豆腐店與老闆娘調情,趁付銅板時摸摸老闆娘的纖手等。後來,"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輕薄女人的代名詞。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2

中國人為什麼把說大話叫吹牛,而不是吹羊吹豬?

從前宰羊時放完血,屠夫會在羊的腿上割開一個小口,把嘴湊上去使勁往裡吹起,直到羊全身都膨脹起來,用刀輕輕一拉,皮就會自己裂開。這叫吹豬或吹羊。如果誰要說可以把牛皮吹起來,那就是說大話了,因為牛皮很大,而且非常堅韌,根本吹不起來。所以"吹牛"就是說大話的代名詞!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3

為什麼要把男寵叫面首?

南朝時,劉宋前廢帝劉子業繼位後,大肆淫亂宮闈。不僅霸佔自己的親姑姑,而且強令內侍當眾強暴各叔王的妃子、公主。劉子業的姐姐山陰公主劉楚玉有樣學樣,請求劉子業賜了自己30個"面首"。

面:即面貌漂亮。首:即頭髮烏黑,說這樣的男子腎強。從此,面首就確定為男寵代名詞。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4

為什麼高貴的女婿要叫金龜婿?

金龜婿與唐代官員的佩飾有關。唐初規定,內外官五品以上皆佩魚符、魚袋。魚符以不同材質製成,"親王以金,庶官以銅,皆題其位、姓名。"魚袋也是"三品以上飾以金,五品以上飾以銀"。能佩戴金龜(或金龜袋)均是親王或三品以上官員。後世遂以金龜婿代指身份高貴的女婿。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5

為什麼富家子弟叫紈絝子弟?

古代人上身穿的叫"衣"下身穿的叫"裳"。所謂裳就是大裙子。一走,兩腿呼呼進風。有錢人為保暖,兩條小腿各套上長筒襪,這種襪子叫"絝"。更有錢人用細滑的絲織品做襪子,就叫"紈"。西漢宮女穿"開襠褲"說的就是這種襪子(那時候沒內褲)。這也是"紈絝子弟"一詞的由來。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6

男女之事咋稱“桃花運”?

桃花運曾有朝代認為是女子涉淫行為,但是《詩經》中有一首詩"桃之夭夭,灼灼其華",描寫的卻是女子出嫁時的美好情景。又有《周易》裡"子午卯酉"是地支中代表"正南,正北,正東,正西"四個方向的,當"四象交會" 桃花會盛開,此時求感情最好,因此人們把愛情稱作"桃花運"。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7

一天三餐制是怎麼來的?

在宋朝之前,老百姓一天只吃兩頓,只有皇室四餐,諸侯三餐。西漢時,給叛變被流放的淮南王的聖旨上,就專門點出,"減一日三餐為兩餐"。這歸功於宋代經濟的繁榮,除了酒肆之間不再如唐代被約束在市坊中間,夜市晚上不實行宵禁,晚上夜生活豐富,所以才加一頓晚飯。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8

拍馬屁是怎麼來的?

一說是元代蒙古人有個習慣,兩人牽馬相遇,要在對方馬屁股上拍一下,表示尊敬。

二是蒙古族好騎手遇到烈性馬便拍拍馬屁股,使馬感到舒服,隨即乘勢躍身上馬,縱馬而去。

三是蒙古人愛馬,如果馬肥,兩股必然隆起,所以見到駿馬,總喜歡拍著馬屁股稱讚一番。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9

過年為什麼要給孩子壓歲錢?

北宋神宗年間,某年春節夜晚,有個副宰相王韶的小兒子南陔,跟隨大人在街頭觀燈遊玩時,不料被歹人掠走,想勒索王韶一筆錢財。逃跑中正巧遇朝廷車子經過,南陔大聲呼救,歹人放下南陔倉皇逃跑。後來,宋神宗得知此事後,就賜予南陔一些金錢,給他壓驚,從此"壓歲錢"在民間流傳開來。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NO 10

犬子的來歷

"犬子"本是司馬相如小名,《史記》記載,司馬相如"少時好讀書,學擊劍,故其親名之曰犬子"。他長大後,也覺得名字不好聽,加上又仰慕藺相如的為人,自己便更名為相如。但司馬相如的成名,"犬子"也不斷為人所知。人們便爭相效仿,謙稱自家兒郎,用上了"犬子"一詞。

為什麼中國人把說大話叫做吹牛?你不知道的十個傳統文化常識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