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宋史筆談133:歷經三朝皇帝,大宋終於迎來了和平盛世

本號(紀巖松)打算以連載的形式,從大宋的人和事入手,以史料為基礎,用通俗語言、清晰邏輯再現北宋100多年政權的跌宕起伏,姑且起名《宋史筆談:北宋王朝盛世夢》。這是第133篇。


澶淵之盟不久,西夏也與宋朝正式締結盟約。趙恆心中的太平盛世到了。

坐山觀虎鬥

1004年正月初二,李繼遷這個一代梟雄走到了人生的盡頭,時年四十一歲。他兒子、二十三歲的李德明自稱定難軍留後。

創業難,守成更難。臨死前,李繼遷向兒子李德明諄諄叮囑,你要臣服於趙恆,他不許你就再奏請;不達目的,就不停地上表。

這個叮囑是他一生戰鬥經驗的總結。

宋史筆談133:歷經三朝皇帝,大宋終於迎來了和平盛世

但剛繼位的李德明卻並未立刻執行他的遺囑。因為他既要處理喪事,又要穩固內部統治。所以,對於宋派出張崇貴的結盟商談,他予以婉拒。

再說,當時宋朝與契丹正大戰在即,他更是樂得坐山觀虎鬥,從中漁利。

效果還是不錯。本來李繼遷把西涼丟了,結果李德明趁著潘羅支被其他部族殺死的機會,又把它重新奪取了回來。

漫長會盟

直到澶淵之盟半年後,張浦見大勢已定,就獻策李德明說,按照先王的遺命,之前咱們就該馬上締約,但是這太便宜趙恆了,他反而會輕視我們;現在我們重新佔了西涼,國威強盛,倒是可以和他們商談了

宋史筆談133:歷經三朝皇帝,大宋終於迎來了和平盛世

李德明這才上表歸款,表示可以商談。

1005年六月,向敏中、張崇貴代表宋朝正式向李德明提出媾和內容。

條件是要李德明答應七件事:

歸還靈州;居住限於平夏範圍;派遣遣子弟宿衛京城,也就是遣送親屬做人質;送還被俘虜的宋朝官吏;解散部隊;釋放被俘虜的宋朝軍民;邊境糾紛事件服從宋朝處理。

同時,宋朝允諾五件事:

以德明定難節度使、西平王;賜金帛緡錢各四萬、茶二萬斤;給予內地節度使俸祿;允許夏進入內地貿易;撤銷青鹽內輸的禁令。

考慮到李繼遷時常反覆,趙恆要求他們務必要和李德明立下誓約。在他看來,以高官厚祿換取和平是值得的,李德明應該也會接受。

但相反,李德明胃口比趙恆想的要大很多。他說,你先把允諾我的五件事實行了,其他的條件咱們再慢慢談。

宋史筆談133:歷經三朝皇帝,大宋終於迎來了和平盛世

總之,就是推三阻四,拖延不肯締約。

妥協換和平

過了小半年,等到十一月,河陽節度使王顯來朝。他向皇帝趙恆建議,可以稍微退步一點。

趙恆是希望快點能夠安定下來,現在有了臺階下,順勢就答應李德明,

可以不歸還靈州,只是仍需將子弟送往京城;至於朝廷允諾的也沒那麼多了,自由貿易和撤銷清鹽禁令的優惠就要予以保留

1006年九月,李德明遣使進誓表,保證永無貳心。

隨後,朝廷任命李德明為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李德明得到了既有領土包括靈州的統治權和大批賞賜。

而秦翰、曹瑋、孫全照等西北統軍將領總是請兵,對李德明毫不信任。

趙恆覺得既然要施恩,自然要講誠信,李德明如此謙恭,怎能再對他用兵?萬一用兵不成,反而逼反了他,那就得不償失了。

宋史筆談133:歷經三朝皇帝,大宋終於迎來了和平盛世

所以,趙恆對請兵的建議不僅不理,而且還苦口婆心地做這些將領的思想工作,並且將他們升職的升職,調離的調離,以讓李德明安心。

美中不足的是,李德明不按之前所談的,將子弟送往京城。

趙恆數次派人責問。

李德明耍賴,說,派遣人質這事,我們先祖從來都沒幹過,所以我也不好做啊,這樣,我獻上御馬二十五匹、散馬七百匹、駱駝三百頭,以表謝恩!

就這樣,事情不了了之。西夏結盟事畢。

和平來之不易

如果說大宋帝國是一棟房子,趙匡胤、趙普用了十多年的時間,規劃設計、建築施工,在接近封頂完工之際各自離去。一個是駕崩,一個是離開中樞。

趙光義登基後馬上就完工慶祝。但他沒有進一步裝修,而是直接武力擴建,結果和鄰居因邊界問題打了二十多年。

等到趙恆繼位,趙光義留下來的房子仍然是新的,但已經是四面漏風:內部四川有人造反、西北角還有人要分家鬧獨立,跟鄰居的戰爭也未結束。

趙恆心力交瘁,不久西北角就分家了,北邊強敵又至。他想退縮、想妥協,這時寇準登場了

趙恆被寇準徹底打消了退縮念頭,幾乎是全程被他架著、裹挾著打了一場大戰,最後雙方總算和平談判,議定了邊界。

和平了,歷經幾十年的紛爭,這棟房子總算穩固了,完善了。

看著自己治下的帝國,趙恆心滿意足。

帝國的南部承平日久,已經一代人沒有戰亂了,生產發展、人口增加。

現在,帝國的北部也一樣了,日子眼瞅著蒸蒸日上。

好一個太平盛世!


多謝欣賞。讀完此篇,如仍感興趣,敬請關注本號(紀巖松),後續連載更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