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24 此大臣向朱元璋說了11個字,朱棣儲君之夢破碎,無奈日後造反

中國人有句話很有道理,“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建立明朝的朱元璋深知這個道理。朱元璋稱帝之後,便廢除了“宰相”制度,並將自己的兒子分封到各個地方,守衛國家的邊防。

朱元璋為了防止兒子爭奪皇位,按照中國延續多年的嫡長子繼承製度,長子朱標應該是下一任皇帝。但是誰能想到,朱標活到37歲的時候,便偶遇風寒,不幸身亡。

此大臣向朱元璋說了11個字,朱棣儲君之夢破碎,無奈日後造反

這個消息傳回南京城後,朱元璋很是傷心難過。另一方面,自己的計劃也打亂了,這下子太子沒了,誰來繼承自己的皇位呢?其實,朱元璋心中已經有了人選。

據史料記載,朱元璋有26個兒子,再怎麼樣,總有兒子繼承皇位的。當時朱元璋原本是想立四兒子燕王朱棣為太子的,燕王朱棣在所有的皇子中,是最有能力的,和自己的脾氣也是最像的。

此大臣向朱元璋說了11個字,朱棣儲君之夢破碎,無奈日後造反

朱元璋也很想立朱棣為太子,他在朝中的威望也比較好,尤其在軍隊中的威望,那是相當高的。加上燕王朱棣早期立下了很多的軍功,所以這樣一個文武雙全的人,朱元璋是很樂意將皇位傳給燕王的。

那到底是為什麼皇位傳給了朱標的兒子朱允炆呢?就因為當時有一個大臣說了一句話,使得朱元璋打消了立朱棣當儲君的念頭。

此大臣向朱元璋說了11個字,朱棣儲君之夢破碎,無奈日後造反

朱元璋在召開廷議時,和眾大臣商量儲君的事,這時大臣劉三吾就站出來說:“即立燕王,置秦晉二王何地。”這句話中的“二王”分別是指二兒子朱樉、三兒子朱棡。

劉三吾的這句話非常明顯,大概意思是朱元璋你即便很喜歡朱棣,但是也不能打破規矩,這裡的規矩就是“兄終弟及長幼依次”的王位繼承製度。

此大臣向朱元璋說了11個字,朱棣儲君之夢破碎,無奈日後造反

朱元璋聽完後,雖然有點不高興,但是細細想一下,也是有道理的。一旦立朱棣為儲君,其他藩王將會覺得自己都可以當皇帝,到時候又是天下大亂。

為了爭奪皇位,發生的手足相殘是數不勝數,朱元璋深思熟慮後,還是打消立朱棣為儲君的念頭,就立朱允炆為儲君,成為明朝的第二任皇帝。但是燕王的內心是不甘心的,朱允炆當了四年皇帝后,便以“清君側”的名義,將朱允炆趕下皇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