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戰“疫”還未獲全勝,對茶葉行業你有什麼好的建議?

你的茶友英茗


對於茶葉跟疫情沒關係吃茶是對身體有好處毫無疑問但現在全國茶農那麼多聽報道有些地方種四五十萬畝茶那國人每天吃多少茶不是供過於求嗎有一天賣不出去種茶人也要多想一下吧。


國旗48082920


一直在做普洱茶,今年就是沒有疫情發生,茶生意也不好做。

1.去年的乾旱導致茶農減產50-60%,今年的雨水更少,而且很多茶農過度採摘,茶樹的要恢復產量,至少還需要二年以上時間。客戶下的訂單無法交付。

2.已經到了茶樹長芽的時候了,現在的疫情還在控制中,人員不能隨意流動,茶山也都基本封閉,能否採茶已經是問題了。

3..普洱茶的特點是一山一味、一樹一味,但普洱茶市場產品良莠不齊、以次充好、弄虛作假、價格混亂。

4.影響普洱茶產品質量的因素太多,有山頭、海拔、日照、採摘、曬青、殺青、揉捏、壓制,熟茶還有發酵、窩堆等。還有運輸、倉儲等都會影響到產品質量和口感,所以普洱茶沒有一個製作工藝標準。

4.真正懂普洱茶的客戶太少,大部分客戶被商家各種忽悠,導致產品價格虛高,一般人不敢趟普洱茶的水。所以普洱茶很難依靠線上銷售,必須要讓客戶線下體驗、溝通、交流才會有成交。

5.普洱茶的銷售必須靠渠道,要培養一個客戶得到他信任的時間和週期太長。

6.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很多客戶也不會來茶山收茶了。

所以說這些年茶行業生意將會越來越難做了,真的沒有好的建議,也真誠的希望各位能夠提供更好的建議和解決方案!











越野大強哥


新冠肺炎疫情對茶產業影響評估及應對建議

摘 要:新冠肺炎疫情與我國早春茶生產及春節假日消費旺季重疊,勢必對春茶及全年茶葉產銷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通過對相關人員的問卷調查與已有數據資料的分析,我們認為疫情對全年茶產業的綜合性影響是暫時性、局部性與結構性的,同時疫情也會倒逼茶產業進行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目前最突出的影響表現在:線上線下渠道交易均受疫情影響同比下滑,對傳統實體渠道影響相對較大;疫情不會改變茶葉總消費需求持續增長態勢,其影響主要體現在消費場景改變與消費產品結構調整方面;疫情加劇了局部早春茶產區採工短缺問題,部分茶青不能及時足量採摘,但隨著疫情控制逐步向好,預計除單芽和一芽一葉原料茶有可能產量下降外,全國春茶總產量不會下降,茶葉市場總供應量仍會比較充足;茶葉出口影響顯現滯後,整體影響尚待監測。

根據上述評估結論,提出如下建議:一是多措並舉切實扶持茶葉企業;

二是加大對春茶生產產銷指導與生產人員組織服務;

三是加強消費引導擴大消費總量;

四是開展產銷對接消化庫存;

五是加強國際茶葉市場監測與預警。

一、調研背景與樣本特徵

我國當前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下簡稱“疫情”)與我國早春茶生產及春節假日消費旺季重疊,勢必對春茶及全年茶葉產銷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為了科學評估與研判疫情對我國茶產業發展的影響,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制定了相關研究方案,併發起了線上問卷調查。

調研時間為2月10日到15日,共收集到了349份有效問卷。調研對象中26.93%為主產地茶葉主管部門和農技推廣人員,23.50%為科研人員和行業協會工作人員,40.11 %為茶葉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其中被訪對象所在企業的營收規模分佈為500萬以下企業佔比49.68%,500~1000萬的佔比29.08%,1000~3000萬佔比9.22%,3000萬以上企業佔比12.05%。

根據上述調研數據,結合調研組已有的相關數據,我們評估了疫情對茶葉產業發展的實際影響和潛在影響,並在評估結論基礎上提出了相關應對對策與建議,以期為茶產業從業人員指導後期的茶葉生產與經營決策提供參考依據。

二、疫情對茶產業的主要影響

(一)線上線下渠道交易均受疫情影響同比下滑,傳統實體渠道受影響相對較大

從調研結果看,疫情對茶葉流通環節影響相對較大。在批發交易環節,因疫情防控需要,課題組監測的茶葉批發市場均處於關閉或休市狀態;不過截至2月中旬,疫情期為茶葉批發交易淡季,交易損失相對較小。在零售交易環節,因疫情爆發在春節期間,實體零售渠道2月份的銷售業績受疫情影響程度較大。從調研數據看,2020年2月份上半月,62.59%的受訪者所在企業線下門店幾乎零收入,29.50%的企業門店營收下降50%~80%,其餘營收下降20%~50%,93.6%的受訪企業表示疫情導致銷售量下降,73%的受訪者則認為疫情導致銷售價格下降。國內代表性茶葉龍頭企業及品牌流通企業表示,2月份以來線下門店基本處於關閉狀態,根據往年業績來看2月份交易額佔全年比例在7%與11%之間。在實體渠道交易業績下降的同時,企業還要正常支付經營房租和人力成本,這種情況進一步加大了一些企業的經營壓力和經營風險。

從線上交易情況來看,由於疫情爆發在春節假期,物流配送人員嚴重短缺,這一因素也極大削弱了線上渠道的優勢。調研發現,即使線上有訂單交易,物流也無法正常配送,同時部分客戶會因此取消訂單。在農曆臘月二十六至正月十八的觀測期內,淘寶(天貓)茶葉行業訪客數整體比對應同期下降5%;某茶葉傳統品牌代表性企業在此期間的線上經營數據顯示,其2020年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下滑47.04%,訪客數下滑1.42%,客單價下滑44.62%,轉化率下降3%。調研的某純電商茶企農曆臘月二十六至正月二十期間交易數據也顯示,其2020年銷售額較2019年同期下滑41%,訪客數下滑38%,客單價下滑2.17%,轉化率下滑13.74%。

從潛在及後期影響來看,疫情對茶葉流通渠道的影響是暫時性的,其中對以實體渠道為主的銷售業績影響也主要集中在2-3月份,隨著疫情防控效果顯現及疫情的解除,無論線上線下交易均會迅速恢復,不會對全年茶葉流通構成實質性嚴重影響。

(二)疫情不會改變茶葉總消費需求增長態勢,其影響主要體現在消費場景改變與消費產品結構調整方面

因茶葉具有有限次購買、長期消費的特點,且我國茶葉消費主要發生在家庭和個人消費場景,以自泡自飲為主,疫情的發生不會改變已有的消費習慣和消費基礎。在某種層面上,疫情反而會刺激大家提高茶葉消費頻次和消費量。因而從全年看,疫情不會對茶葉消費需求構成影響,不會改變我國茶葉消費需求持續增長的長期趨勢。疫情期間,茶館、茶空間、酒店等場景的消費會有所下降,部分精深加工企業不能正常開工,原料茶的消耗估計也會有一定下降,但商務型、社交性和原料茶需求佔全年總需求的比例在20%左右,暫時性的消費下降對全年影響極為有限。

從疫情發生以來的網絡輿情監測數據來看,茶葉保健、健康功能的關注度顯著提升。部分茶類也借勢加大了相關宣傳力度,疫情的發生對部分茶葉品類提升影響力和擴大消費基礎提供了契機。另外,疫情對茶葉消費的產品結構會有一定影響,部分採摘較晚的茶葉、機制茶、較低價位口糧茶、保健健康功能被廣泛接受的茶會進一步提高消費量。疫情對消費結構的影響程度尚待進一步觀測評估。

(三)疫情加劇了局部早春茶產區採工短缺問題,部分茶青不能及時足量採摘,預計單芽和一芽一葉原料茶產量有可能下降,但全國春茶總產量不會下降,茶葉市場總供應量仍會比較充足

截至目前,我國四川、浙江、貴州、廣西、重慶等茶葉主產省份部分地區春茶已具備開採條件,受疫情影響,這些產區存在茶青無採工採摘和下樹後鮮葉無人收購加工等情況,部分產區採工缺口繼續擴大,採工組織成本與難度有所增加。產區政府部門調研結果也顯示,根據往年經驗和氣候條件,50%的產區表示受疫情影響春茶大規模開採時間或將推遲5至10天。從疫情防控進程與各地春茶上市節奏判斷,疫情對茶葉2月開採上市的區域影響較大,對3月中下旬以後開採的區域影響尚不確定。目前我國大多數產區尚未進入大規模生產季節,且我國茶葉生產的區域性和種植規模較大,加上產品結構調整因素,隨著疫情控制逐步向好,預計除單芽和一芽一葉原料茶有可能產量下降外,全國春茶總產量不會下降,全年的茶葉生產總量可能會繼續增加。

(四)茶葉出口影響顯現滯後,整體影響尚待監測

短期內茶葉出口不會受到較大沖擊,但隨著貿易環境影響的傳導,疫情對茶葉出口的影響會逐步釋放。一方面,疫情期間,國內對國際的物流運輸業務停滯,且茶葉出口企業復工晚、招工難,茶葉企業出口進度及經營成本將受到較大影響。另一方面,主要的茶葉進口市場可能會強化對我國出口茶葉的檢驗檢疫,降低我國茶葉的境外通關速度,甚至有的國家受疫情影響可能會抵制或減少中國茶葉的進口。我國茶葉出口產品機械化水平高、季節性不明顯、出口市場相對穩定,當下需要採取積極措施應對國際市場可能的抵制,保證出口產品的質量安全,使國際市場影響程度整體可控。

(五)疫情對全年茶產業的綜合性影響是暫時性、局部性與結構性的,同時疫情也會倒逼茶產業進行結構調整與發展方式轉變

綜合調研數據及國家茶葉產業技術體系產業經濟研究室掌握的資料,我們認為疫情對全年茶產業的影響是暫時性、局部性與結構性的。疫情對早春茶生產、銷售流通影響明顯,主要影響的是手工採摘、批發流通環節,對中小規模生產企業和種植大戶影響較大,對小茶農影響相對較小。隨著疫情防控效果的顯現,預計湖北產區以外的其他產區春茶生產受疫情影響較小,疫情對全國全年茶葉生產與銷售總量影響有限。

在評估與應對疫情負面影響的同時,也必須看到本次疫情會倒逼茶產業加快轉型升級進程,轉變傳統發展方式,提高發展質量。這種倒逼作用主要體現在:一是會加快生產方式向機械化、智能化方向轉變,二是調整茶葉品類結構,降低對早春茶與手工名優茶的依賴,優化區域佈局,降低生產過度集中帶來的風險,三是通過業態創新延申產業鏈,四是普及茶葉健康保健功能的普及,加快相關產品的研發。

三、對策建議

(一)多措並舉切實扶持茶葉企業

建議主產地各級政府,協調多方資源,通過財政稅收、金融等措施,切實扶持受疫情影響較大的茶葉企業。特別是對經營業績下滑較大的企業給予資金支持,幫助企業渡過難關,避免龍頭企業因疫情影響倒閉;對疫情期間連鎖門店業績下滑大的企業給予特別支持,以防出現關店潮,進而影響後期的茶葉銷售流通。從企業的訴求來看,對企業現有貸款進行貼息、提供中長期貸款等金融支持是企業最迫切的扶持措施。其次是給企業提供房租、水電費、穩崗等方面的補貼,切實降低企業的生產成本。與此同時,政府應引導企業加強內部管理,提升突發性事件應對能力。

(二)加大對春茶生產產銷指導與生產人員組織服務

各地要結合本地實際情況,做好春茶產銷信息採集、共享與發佈。首先要做好採工需求量摸底,積極協調勞務主管部門協助經營主體開展區域間的採工組織與調度,深入挖掘本地勞動資源的同時,有序安排外地採工進場,並做好各級防疫防護;在保證安全防護的情況下,進行錯峰採摘,鼓勵小戶幫大戶進行互助採摘;鼓勵本地保險公司為採摘工提供相關意外保險。對條件允許的區域鼓勵提高機採機制比例,加大對機械化生產技術指導,保障春茶生產和品質;及時調整產品品類和檔次結構,加大高性價比茶葉的生產供應量。

(三)加強消費引導擴大消費,開展產銷對接消化庫存

疫情後期最主要的任務是加快消化疫情導致的暫時性存量和增量庫存。一是開展消費扶貧工程,積極動員鼓勵政府、企事業單位等帶頭消費,鼓勵企事業單位採購員工福利茶。二是通過居家飲茶直播與茶葉知識培訓等手段,加大消費者消費習慣引導,破除越早越好、手工比機械茶好等消費觀念;同時繼續強化茶葉保健功能的科學宣傳,提高大家對茶葉健康保健功能的認可程度。三是加大對實體流通渠道的政策扶持,鼓勵物流企業積極參與茶葉銷售與流通。四是督促龍頭企業與電商平臺企業提高社會責任,藉助自身平臺優勢促進相對貧困、疫情重災區茶葉的公益性推廣與銷售。

(四)加強國際茶葉市場監測與預警

雖然茶葉出口對我國整體經濟貢獻有限,但對茶產業和文化推廣具有戰略意義。建議要加大對國際茶葉市場行情、貿易壁壘的監測預警,及時通報與應對近期因疫情導致的非關稅壁壘情況。強化國內重點疫區茶葉出口企業生產經營情況的監測,及時幫助茶葉出口企業解決相關問題。



河北三農發佈


由於這次疫情的影響,很多線下店鋪受到了嚴重打擊。特別是一些中小型企業,還有街邊商鋪受到的衝擊最嚴重。在市場推測來看,疫情過去之後,會有很多店鋪關門,茶店也不例外。

對於大的茶商來講,受到的影響相對來說不是特別明顯,很多人分析市場的時候認為,大的茶商資金鍊充足,貨物儲備量也比較多,面對這次疫情可以安然度過寒冬,相對來說小的茶商就不一樣了,他們從規模到後臺儲備,反脆弱能力還是比較差的。

其實在我看來對小的茶商分析的比較透徹,由於小的茶商受到疫情的影響,從而也會累及到大的茶商。今天我們就來主要談一談小的茶商應該怎樣應對這次疫情才能夠拯救自己於水深火熱之中。

很多茶商老闆也應該積極的行動起來,不要被這次疫情直接吞沒。這時候我們主要發揮線上的作用,很多聰明的茶商把之前有過聯繫的客戶或者是留下聯繫方式的客戶都聚集在一個微信群裡,每天通過微信的方式售賣自己手裡的茶葉,對有需要的客戶進行集中的統計並統一發貨,這樣一來既響應了國家的號召又降低了自己行業的風險,增加了自己的收入,減少了自己的庫存,真是一舉多得。

在這次疫情當中,很多老闆急的火燒眉毛,但是另外一些有遠見的老闆並沒有閒下來,他們把這次疫情作為自己調整與儲備能量的好時機,等待疫情過後東山再起。

關於此類的想法,也是在最近疫情當中,大茶肆的市場銷售總監對我們進行多次培訓,發現了一個規律,只有這樣才能夠增強自己行業的抵抗力。今天我把它分享出來,希望能夠幫助身邊的一些茶商老闆度過這次寒冬。

只要方向對目光遠就能提前想到這些市場上的問題,提前制定出解決方案先人一步。這樣的合夥人模式在小的範圍內形成了一個良性的生態環境,由於範圍小圈子小人與人之間存在著相互信任,這樣一來就會加快茶葉的銷售速度,找到的全是一些精準客戶。通過今天的分解小茶商可以反思一下以後應該走什麼路怎樣提高自己的反脆弱能力。


董小廚在北漂


大家好,我是"新橫縣生活"現在我來回答一下"戰疫還未獲全勝,對茶葉行業你有什麼好的建議"這個問題。本人覺得可以從以下幾方面來看下這個問題。

1、從做茶葉行業這方面來講,從2010年的目前來講,都是處於一個低迷的時期。從零六年到零㭍開始普洱茶處於一個高峰時期巔峰落下來以後,到目前為止,很多商戶手中還庫存有相當一部分的普洱茶,而這些茶葉的小號呢需要更長的一段時間。

2、鐵觀音方面來講啊,由於這個農殘的這個問題,到目前為止還困擾著很多的消費者很多人認為說哎呀這個茶還是農殘那不能喝啊,有毒啊怎麼樣的一個負面的消息,導致鐵觀音的銷售也是一落千丈。

3、晚上,這幾年大家對普洱茶古樹茶老樹茶這方面的追求,導致茶葉價格的西高誒,使得一部分的消費者喝不到真正好的品質高的茶葉。

4、再加上這兩年的氣候乾旱,導致茶樓對部分茶葉的過度開採,使得價格部分虛高。再加上目前這個疫情的控制方面還沒有全面解封,使得很多人的對才這個需求量下降。

綜上所述我個人認為來說,目前做茶葉應該是屬於得很艱難的時期,大家不妨過了這個疫情再來發展這方面的生意,謝謝大家。


新橫縣生活


新冠肺炎疫情對茶葉行業的影響是短暫的,會迎來一股消費熱潮,特別是福鼎白茶、綠茶具有清涼降火、抗菌消炎等健康功效的茶葉,是疫情過後消費者的首選,更加註重茶葉的品質、品牌、健康功效,加快產業集中整合,直播、快手等互聯網電子商務平臺運用是發展的趨勢。



白茶非遺傳承人


歷此瘟疫後大家對飲茶改善體質的想法有大的提升,相信不久有更多的人愛上飲茶。但最近幾年茶市場一直冷清,很多茶行業從業者選擇退出。希望大家都能堅持,茶是個健康行業,應該會越來越好。



一路有茶


從目前情況看,產量增加,市場熱點不斷,多茶類協調發展已經成為我國現階段市場主要特徵。2004年非典時期引發的綠茶消費熱,2005年鐵觀音消費熱,2006年普洱茶消費熱,幾乎每年都有新的消費熱點形成,很好帶動茶葉消費整體上升。尤其是普洱茶熱的興起,對我國現階段茶葉市場將會產生較深遠的影響。首先,其他的茶葉都是愈新愈好,而普洱茶越陳越值錢,這樣普洱茶除了具有商品本身飲用價值外,還具有收藏價值。二是與其他茶葉品種相比,普洱茶生產能夠形成規模生產。普洱茶只要是雲南大葉種曬青茶,都可以作為原料。發酵過程類似葡萄酒的生產,可以通過控制溫度和溼度來形成質量相對一致的品質;此外,其他茶葉品質最主要取決於原料,而普洱茶更多是在工藝,將不同等級的茶葉拼配在一起可以調出不同風格的口感,廠家可以採用自己獨特的工藝形成獨有的品質,有利於品牌的樹立。


涼涼慘哥


疫情會給茶行業帶來哪些影響?

1、採茶工短缺,茶葉採摘效率降低:尤其是對於浙江的部分大面積茶區來講,採茶工到崗時間會推遲,即使到崗,也需要隔離觀察14天才能開工;而即使開工,在採摘茶青時,採茶工也需要保持一米以上的距離,不可以密集採茶,所以無論是人手還是採茶效率都會降低。

2、茶青流通效率降低,甚至出現茶青無人收購:同樣是由於隔離防護的需要,茶企在收購茶青方面效率會降低,短時間或一段時間無人收購茶青也會出現。

3、受疫情影響茶葉的價格存在下降的可能:疫情之下,整個茶行業都會受到影響,而不僅僅是源頭的茶農、茶葉製造商,在大環境的影響下,市場的信心會備受打擊,價格下降也在情理之中,因為經濟總體狀況的短期影響,需要在當下予以消解,而茶葉降價也是大家無可選擇的折中、共渡難關的選擇。

4、茶葉的源頭採購及附帶的旅遊收益被消解:在以往正常的年份,這個季節,除了茶葉的正常銷售之外,還有大量的終端採購商、源頭團購客戶親赴茶區採購、茶旅等相關的連帶收入,現在受到疫情隔離的影響,這部分收益近乎歸零。

茶葉的源頭生產和實體店銷售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而當前這個階段,全國各個主要綠茶產區,都即將進入新茶集中上市的生產高峰期,這次疫情勢必會給綠茶今年的行情帶來比較大的影響,即使疫情能在3月份結束,那麼四川、浙江、貴州、廣西、湖南、安徽等主要產茶區的綠茶也會受到比較大的影響。

相對而言,紅茶、白茶、黃茶三大茶類也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烏龍茶、黑茶受到的影響會相對較小。紅茶主要影響就是春季採茶製作的紅茶,以及白茶裡面的高等級茶白毫銀針、牡丹王、高級牡丹等,黃茶主要是黃芽茶,像君山銀針、蒙頂皇芽一類的,產銷會受到一定的影響。而烏龍茶和黑茶,因為採摘時間相對較晚,因而,生產上受到影響的可能情相對偏小。部分大樹、古樹普洱茶的採摘和生產也會受到一定影響。

今年的行情當中,渠道的行情,總體來看,總銷量會有所上升,但銷售額下降也會成為典型現象,具體表現為茶品的銷售結構會發生深刻變化。

1、人們的總體人均喝茶量將有望再攀新高,2003年非典以後, 綠茶迎來了快速增長起,因為茶葉的保健和提升身體免疫力的作用,使得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喝茶,而這次的新型冠狀病毒導致的肺炎將進一步增強人們的免疫意識,而喝茶就是提升身體免疫力的有效手段。因此,人均茶葉消費量增加是必然趨勢。所以,從茶葉流通的角度來看,總銷量增長是可以預期的。

2020年對於茶行業來講,也稱得上是挑戰與機會並存,如果把握的好,也不排除可以在今年迎來突飛猛進的增長,比如,下面幾個領域,就存在這種潛力:

①線上茶葉銷售:圍繞電商、直播、線上交易開展的茶行業商家或企業,今年有望實現突破,線上的行情總體看好,但產品結構必定異於線下,適合於線上的高性價比產品,必定突圍有道。

②茶行業的相關行業轉型升級和線上內容付費面臨新的發展機遇:圍繞著在家辦公、在家上課、在家學習展開的在家系列的相關的茶品消費和服務商,面臨比較大的發展空間。

③茶葉新科技、新產品機會:在變革時期圍繞消費變化、產品創新開發的新型產品和相關創新類產品將會面臨全新的發展機會,創新求變,創新圖存,創新求發展就會有出路。


食品熱點資訊


茶葉除了有營養性物質和功能性物質,對人體有好處外,更多的是作為一種茶文化而被國人青睞,以茶養德,以茶養靜,以茶會友,茶禪一味,天人合一,喝茶品茶遵循的是一種自然之道,簡單而優雅,素樸而浪漫,平淡而充滿韻味。只要有人的地方,只要有品位的地方,只要有文化的地方,肯定有茶,氤氳的茶香迷人的茶味給匆忙的人們帶去溫馨的慰藉和悠然的雅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