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2019的回顾写了一半,终于烂尾放掉,然后就这样稀里糊涂被扔进2020。


年初听到最多的声音是什么,是很多人都在说:2020怎么了?想重启2020。


但可是啊 我们没有哆啦A梦。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而时间也就这么孤勇,它管你风火流沙,也一往无前,分秒不差。正是这样,我们好像总会时不时落下自己,或者停在远处,等她。


虽然我们没有哆啦A梦的时光机,但我们脑子里住满了虫洞,不时就让我们掉进自己的旧时光里。


以全新的外来人,或者,老朋友的姿态。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Part 1:成长从来没有固定形状


切换不同的环境,身体所得到的养分、光合、伸展,都会有不一样的成长。


想起行为心理学家华生的“12人实验”。


说实话第一次看到这个理论的时候,觉得有点渗人。觉得人怎么忽然像是实验室里的试验品一样了?在特定的环境下人真的会根据一个主导的意愿按照固定的模式成长吗?


在目前这个年纪,我显然不同意这个理论。


成长是个变数。

它永远在转折。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人从来不是装在瓶子里生长的东西,他会在不同的环境、状态里去成长。从语言、观念、习惯、行为,甚至只是生活中某个熟悉的街角,会产生转折的地方太多了。


它可能会在体内引起疯狂的抽枝生长,但也有可能只是蜻蜓点水般的试探。但它的潜伏期永远有效。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想起《楚门的世界》。


一出生就被安排在设定好的场景幕布中的楚门,就像个试验品一样。他活在所有的规划里:去哪里买东西、邻居是谁、娶的妻子、他的工作,甚至他吃的东西。所有所有,一切都是在被规定好之下的自然而然。


但转折总会有机会出现。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人们原以为把他放进幕布里,不告诉他一切,他就会按着所有人期待的方式那样表演、生活。可他的神经刺激还是在不断的怀疑中刺中了他,他发现了出口,最后选择出走。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走出幕布的楚门,摆脱了凌驾在他之上的主观意愿,他终于自由。他是可幸的还是可悲的?


我觉得他是可幸的。


转折的发生,无疑会随带着巨大的疑惑、顾虑、担忧。所有的混乱,好像在同一个瞬间涌向每一条可以思考的神经。封闭的空间里充满窒息、杂乱、破碎、游离。所有的状态反复交叉。什么是真实、什么是可信、什么是你、什么是我。所有所有的情绪情感胶着颠倒,掀起一场场内在风暴。


当他真的活在真实世界里的时候,或许会不适应,或许会依然怀疑真实世界其实只是制作下的另一片幕布,也或许会怀疑自己。


但所有的疑虑最终都会平息。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或许挣扎就是成长,有位朋友说。或许是的,每一次的转折也将会是成长,只是它有两个象限。


很喜欢里尔克的一段话:

你不要恐慌 那是有些事在你身边发生了 那是生活没有忘记你 它把你握在手中 它永远不会让你失落。


成长里的接触、尝试、体验,甚至恐慌,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不同的地方。后来发现它们每一个,都隐藏着彩蛋。但这些彩蛋,没有形状。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Part 2:内与外的边界在哪里


环境对人的影响固然巨大,但并不是绝对。


面对任何一个环境,意味着的不仅仅是身体站进了一堆人里。更多的是你的行为、别人的举动,你的语言、别人的观点,你的喜好、别人的兴趣等等在同一时间同一个空间里发生并且发酵,成了充盈这个环境的一部分。


有时候这样的环境是外在有形的,有时候是你自己内心的,而更多时,我觉得是交叉的。


我们好像都按着清晰的轨迹一路成长。在宏观的成长过程里,我们似乎无异,但有些人总喜欢拿着放大镜,在那些迷人的细节里沉迷得无法自拔。


我们会成为什么样的人?你是谁?


谜底很撩人。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尼采的宣言、梵高的房间、安迪沃霍尔的罐头、午夜的萨克斯、海边的日出,还是音乐节上疯狂的嘶喊。一切能被传达的东西都有它的影响力。


我们在成长里,不断在用各种各样的内容去填充自己,那些碎片,它等在那里 ,要你去选择去组装。


在身体空间这个巨大的环境里,有时它不会一下子分门别类好所有信息。有的被你记住了,有的被你沉淀了,有的被你搁置了。然后它们或许会在某个触发点里,混合成某一类形状,冒出来,杀你个措手不及。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when、where、who、why、how。


要理清?

然而已经不再是要寻根的问题。


你向谁问,他都不能回答你;你看到什么物体,它也都给不了你信息。像所有的感知都中断了一样,你的内部环境,突然就变成了一个绝缘体。所有的内在的外在的,似乎都一下子变得空荡荡,处于静音。


所以内与外的边界究竟在哪里?是在哪一次你笑但却没有的开心里?还是在哪一次流泪却没有的悲伤里?


真的说不清。


唯有不断的整理、擦拭、清洗,让它看上去永远都那么干干净净。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Part 3:崩塌,是重组新生的充要条件


炸掉一栋大楼,需要多少炸药?


回看前两年这短短时间,在一些时间点上,发生过的崩塌,自己也不知道用了多少弹药。


建立一个信念一样的东西要多久?

5年? 还是7年。


但要毁了一个它,要多久?

就像炸掉一栋楼一样,瞬间的事情。


人喜欢回顾真不是一件坏事。


反而人更应该多从外收回来,跨过身体那条界,回去那些废墟上,多看看。或许还真能捡到一些值得拿回来的东西,再不然,到此一游也不失为一种乐趣。


毕竟这一程,来来去去,也就只有唯一位旅客。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以前总是抗拒,讨厌那些拉你回到漫天尘埃废墟里的虫洞。问:是不是每一次成长都要揭一次伤疤?


后来,找到了这个负面疑问的正面解答。是海明威的一句话:

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


像火山爆发后的山坡,恶劣的极寒圈层,还是热浪席卷的沙漠。那些炼狱一样的地方,久了也会盼到生命的行迹。植被、深海鱼,或者,最被看不起的屎壳郎。


自洽

,是这两年听到最多的一个词。开始不断琢磨它的意思。当我们从那些废墟当中捡拾回一些“有用”之物,久久攥在手里,然后再用回暖了的它们,动手重新搭建另一个新的乐园。是不是也是自洽的一种呢。


“我们将在最内心的地方感到我们同它亲切而接近,并且这是必要的。我们将渐渐向那方向发展 ——凡是迎面而来的事,没有生疏的,都早已属于我们了。”


那些碎片啊,原来早就在我们的遗忘箱里。被毁掉的旧碎片不是结束啊,始终有新的东西在生长。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Part 4:未知,就是最好的答案


你会再建一座什么样的乐园呢?


生命从来没有草图,甚至最初连方向都没有。


时间很孤勇,叫做‘人生’的那条路又何尝不是。在每一秒的时间里都会发生不一样的事,人不能在同一时间踏进同一条河流。


被放大镜放大了的东西,它会在什么时刻击中你的内心,又随着成长会在你的血脉里长成什么东西,都没有答案。


成长没有重来,也不会翻拍。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于是在每一次的转折里,抱着未知,像等待戈多那样,等待。等到什么时候,我们才会发现戈多其实不会来;等到什么时候,我们又才会发现,戈多其实一直都在。


他原来早就在啊。


就像我们等的自己,问她什么时候回来。

千万次的寂静其实就是:她早就在啊。


无声是她,未知也是她。


Last:2020,你好


在2020list上写了好多想要做的事。

还有备忘录里没写完的故事。


但是下一个未知,会藏着什么惊喜呢?

谜底很撩人。


但是不想那么快决赛见。


3月花开正香。然后就是夏蝉鸣,微风凉,昼渐长,星空满洒,曦阳暖。


2020,我们好好成长,好好闯关。


所有惊喜,我们下个路口见!

2020开头这么“渣”,是在提醒我们:个人成长,要多反省这4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