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有專家呼籲恢復繁體字,你贊成嗎?

藍色的憂傷U3


你贊成嗎?我,不贊成。有點文化的人多數都不會贊成。不知道你說的這個專家是誰?可以肯定他是一個復古意識非常強烈的人。文字從甲古文開始,發展到今天,不論文字的結構,還是書寫方式都在不斷地變化和發展。文字的改革一直就沒有停過,從字的結構看由繁到簡是必然的趨勢,也是“改”的方向和必由之路。以書法為表現形式的書寫,不管寫字的工具如何發展進步,書法的多樣性表現表達還是受人歡迎的,欣慰的是還沒有一位專家說“只能用一種字體寫字”。可以說我國推行“用簡識繁”和漢語拼音的文字改革是成功的。大部分簡化字採用了從古人開始就簡寫的結構,這種簡化應該是“群眾智慧”的體現。繁體字在任何一部詞典中和電腦的字庫裡都沒有減少或者刪除,不用“恢復”,你大可以都用繁體字,我會敬重你的博學。我小學畢業,但是常用的繁體字我還是認識的。有些常用字的筆劃還是太多,好在現在用電腦多了,不然還是應該進一步簡化才好。字已經簡化了,為什麼還要回到以前的繁體呢?難道只有那些又難寫,又難記的繁體字才能承載起我們悠久的歷史文化嗎?簡體字就少了“大國氣度”嗎?這是我一個文化程度很低,沒有遠見的人的看法和淺識,不爭論。《注》我以前回答過類似的問題,今天答的目的是想看在18000多人回答之後還能不能擠上首頁。不是為了爭論“恢復”的問題,我也沒有文化底氣去爭論這是問題。


人心厚道


哪個所謂專家說要恢復繁體字?讓他站出來,我保證不打死他。中國文字經多次演變,都是在進步。繁體字在構成上有一定道理和說法,但簡化後易學、易記、易寫、易輸入不是優點嗎?簡體字相對於繁體字而言,不是憑空瞎造,一無是處,而是有一定民間基礎,有一定規律可循。現在,使用簡體字的人數比使用繁體字的人數多得多,且用的很好,在記錄存檔、互譯互通、交流學習上沒有任何障礙,為什麼廢之不用呢?是糊塗了?還是別有用心?讓那幾個專家只教他的孩子們學繁體字而不用簡體字好了。


欣欣然46


首先搞清楚文字是用來幹嗎的?首先是用來記載表述的,如果棄簡就繁,這豈不是犯傻?繁體字前面的字是什麼體?以此類推,甲骨文才是正宗了喲?復古?操!閒得蛋疼呢?乾脆別開車坐飛機了,象我們古人一樣,騎馬坐轎出行得了……

我敢說呼籲恢復繁體字的,十之八九是文史藝類專家,而科研工作者決大多數是不會這麼無聊的!因為這兩類人的思維方式及目的不同。從事文史藝類工作的人,文字在他們眼裡除了基本的功能外,還是用來賣弄故弄玄虛的,諸如:搖頭晃腦地咬文嚼字或舞文弄墨寫幾個字美其名曰書法,來顯擺一下自己的文字功力……而科研工作者則注重實效,文字在他們眼裡,更多的是記述研究成果及傳播交流知識的,越簡易越好,能用“1十1=2”這樣簡便明瞭的等式表述記錄的,他們決不會用“一加一等於二”來表述記錄!換文史藝類的人來表述記錄“1+1=2”,估計他們會用“壹加壹等於貳”來表現了,在他們心中這樣顯得有學問,證明自己懂的多[呲牙][呲牙][呲牙]

將繁複的東西簡易化,需要智慧,而將簡易的東西繁複化,不是蠢就是別有用心了!


死就死唄誰人不死


恢復繁體字在思想是倒行逆施的行為,也是社會倒退的表現。

人類向前發展,是在原有的基礎上向前發展的,才能推動整個社會向前進步,而不是在有的基礎上不動或向後有力,從甲骨文到現行文字經過了幾千年的演變,沉澱,拋棄了糟粕,留下了精華,才有了今天的文字,這些文字方便書字,易於記憶,特別是對老,幼和記錄人群,十分方便,無疑有好莫大處,特別是在掃除文盲中也大顯身手,對社會發展是有貢獻的

。有人認為簡體字失去了歷史本意,阻斷了歷史傳承,與歷史分開了。這樣的想法也有一點點道理,但可以忽略,不能成為主要道理,如果我們今天恢復了繁體字,明天又恢復古裝,仍以傳承歷史為由,使各種思想僵化,沒有衝破舊傳統約勇氣,還在原地徘徊不定,固步自封。各個領域止步不前,畏頭畏腦,怕這個怕那個,沒有向前拼搏的精神,那將是十分可怕的,也點十分危險的,這種害怕新生事物,喜歡老守田園的陳舊思想是會讓自己滅亡的,滅種的。

想我中華幾千年,有無數的英雄仁人義士,用開明的思想,勇於獻身的精神,衝破重重封建落後枷鎖,推動社會前進,致使我中華民強綿續不斷,蓬勃發展。

文字是伴隨人類發展,是為人類服務的,而不是人為文學服務的,這一點很重要,即然是為人類服務的,那就要有為人類服務的特點,人類對其要求很高,要記事,要有字的自身含意,要書寫簡單流暢,要易記,要美觀等等這些過高的要求使字一次一次地變形,簡化。在逐慚地迎合人類的胃口,讓人們使用起事來得心應手:非常方便,

我們小時在學會簡體字的同時自然而然地就會了繁體字,只有少數字不會,才查字典,真是奇怪,以前我家有一本舊的繁體字《西遊記》,小時候看得很吃力,就不著了,等到中學的時拿起來一看,大部分繁體字都能認識,而且也不費力,心裡也覺得奇怪,也沒特意去學,就認識許多,這也許是民族的文化和血脈相承吧。

在有就是在字典裡也都有繁體字,平常在查找字的時候直接順便就看到了繁體字,現在多數人都是認識簡體字也認識繁體字,在書字時也順便寫幾個繁體字。可見不用刻意去學繁體字,也不提倡使用繁體字,只要心裡會就行了,就更不用提歷史傳承了,這是永遠也忘不了的。

簡體字古以有了,古代書法大家的草書,多處都有簡體字的身影,唐朝《千祿字書》和民國的錢玄同《簡體字譜》都作了系統整理。1952年蔣介石在國民黨宣傳彙報會上多次提出簡化漢字,他說:"我們的漢字筆畫太多,士兵教育困難,學生學習難度也太大"。後因遇阻,被破中斷,1953年10月|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設立了中央文字問題委員會。以後有序推進簡體字進程,沒首遇到保守思想的阻擋,因他是先進思想的表現,是社會進步的象徵。是人類發展的標誌,是符合大多數國人的利益的。不是大家怎麼看。





國哥愛生活


非常贊成,稍有國學知識的人都知道,中國的文字(繁體字)每個字都蘊含著重要的意義,有些簡化字失去了原有的文字意義。


用戶5034872377469


不贊成恢復繁體字,在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的今天,繁體字難寫也浪費時間。簡化字已被十四億中國人所接受,外國人學起來會容易點,便於世界文化交了。我覺得現在的簡化字不要返回去,有專業的人要研究漢字,寫書法作品用繁體字好看,就繼續用繁體字,沒有必要逼十四億人再回頭學寫讀繁體字,就象不要逼寫百話文的回頭寫文言文的文章一個道理!專家你就息息吧,不要瞎折騰了!


158903388冰凝水靜


純粹是胡扯!社會進步早刪繁就簡!提高工作效率!科學進步就體現在快字上!這是什麼“磚家”開歷史的倒車?心裡咋想的?文字是交流和記載的工具,除了功能還要節約時間!因為時間就是“生命”!現在好不容易統一了文字!磚家又要製造“文盲”!目的何在!製造社會及文字混亂?為什麼?


高小411


我希望恢復繁體字,她是中國文化的母(系)體,中國的臺灣省一直繼承沿用著;繁體字是中國文化至寶,也是一門藝術,大氣磅礴。

曾經的簡化字在應用時的便利還是可行,兼用更好。


紅狐27


說明制定政策的人先一步回到了當年使用繁體字的階級了!


i嘻i


我反對恢復繁體字,簡化字還沒認全呢,為了達到一個目標,有近道你不走,非得走遠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