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2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如果有一種營養素是所有孩子必須要補充的,那一定就是維生素d。

所有營養素裡,能得到國內外所有權威機構的一致推薦,並且是需要額外補充的,那一定有維生素d:《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版)》中提出:“生後數日開始補充維生素D”;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寶寶出生不久後應補充VD,並一直持續到青春期。

《英國營養科學諮詢委員會》建議不管小孩還是大人,最好一生都要補VD。

……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那麼VD為什麼這麼重要,要怎麼補,不補會怎麼樣,要補多少呢....這篇文章裡,我儘可能解釋所有VD相關的問題,寫這篇文章.


我先把內容列個目錄


目錄


1、VD的作用?2、VD的來源?3、VD的缺乏狀況?4、為什麼VD容易缺乏?5、VD的缺乏危害?6、VD怎麼選擇?魚油,魚肝油,VD,VAD到底有什麼區別?

7、為什麼蘑菇粉可以補充VD?

8、D2和D3哪個更好?

9、蘑菇粉VD和其它VD有什麼區別?

10、蘑菇粉維生素D怎麼吃,吃多少?

11、多大開始吃?補到幾歲?

12、是不是多曬太陽就可不用再補VD?

13、如果喝配方奶粉,還需要額外再補充VD嗎?

1、vd的作用

最早發現vd的作用是促進鈣吸收,如果沒有vd,鈣是沒辦法被人體吸收利用的,這是為啥我們非常重視給嬰幼兒兒童的補充,孩子骨骼發育非常快,vd能幫助骨骼礦化,如果vd不足,容易因骨骼非正常發育而造成“佝僂病”,同理於中老年人,年齡增加對鈣的吸收能力降低,缺乏容易患骨質疏鬆症。

上個世紀開始,科學家就發現vd和佝僂病有直接關係,後面逐漸證實了vd在促進鈣吸收、平衡鈣磷代謝和增進骨骼發育方面的作用,之後各國開展了大量的關於vd和佝僂病、骨軟化的研究,並把相關製劑應用於臨床,可以說,維生素d的發現和應用,從根本上遏制了全球範圍佝僂病/骨軟化症(osteomalacia)的廣泛流行,只是,到目前為止,依然還有很多地區不重視vd的補充,導致普遍缺乏。

除了預防佝僂病,軟骨病,骨質疏鬆等,越來越多研究表明,VD 與很多疾病密切相關,比如高血壓、糖尿病、肥胖、代謝綜合徵、免疫調節、過敏、腸炎及哮喘等等。

2、vd的來源

目前已知的維生素d至少有10種,其中最重要的是維生素D2(麥角鈣化醇)和維生素D3(膽鈣化醇)兩種。

這兩種效果是一樣的,區別是來源不同,而對人體的作用和作用機制完全相同。

維生素D2是由紫外線照射植物中的麥角固醇產生的,在自然界的存量比較少,常見有蘑菇,酵母、蕈類。維生素d3是紫外線照射的人體皮膚中的7-脫氫膽固醇而成。所以D3主要是由人體自身合成,另外,維生素D3還可來自動物性食物,如肝類,魚肝中提煉的魚肝油就是含d3的。

所以d2和d3只是來源不同,多項權威機構已有說明這兩種對身體的作用是一樣的。不管是vd2(麥角鈣化醇)還是d3(膽鈣化醇)它們本身都沒有活性,都需要攝入後經肝腎羥化後才具有生物活性。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3、vd缺乏狀況

目前國際上通常以血清25(OH)D濃度作為人體維生素D營養狀況的衡量標準。

通常 25 ( OH) D3 < 25nmol /L 定為 VD 嚴重缺乏;

< 50 nmol /L 定為 VD 缺乏;

50 ~ 75 nmol /L 時定為不足;

≥75 nmol /L為比較健康的狀態。

按照這個標準,vd的缺乏在全球都是普遍性問題,而在我國,綜合近20年發現的有關vd的人群營養資料,顯示39.2%為缺乏,32.4%為不足,只有28.8%充足,其中嬰幼兒及兒童、孕婦和中老年則是維生素D缺乏的三大高危人群,需要額外補充。

4、為什麼vd容易缺乏?

一方面是膳食來源太少,食物中vd的含量太少了,再怎麼吃也很難吃夠,常見的含vd的食物包括肝臟,蛋黃,魚肝油,奶油,蘑菇等,但這些食物攝入量有限;另一方面是陽光照射不足,戶外活動少,導致vd的合成不足。別的營養素不足時還能提倡“食補”,但vd沒法食補,靠食補一天得吃20個雞蛋或者1000克奶酪才夠日常需求;

靠曬太陽也得適可而止,紫外線雖然能合成vd,但也很傷皮膚,很多妹子怕黑,出門又是防曬霜又是太陽傘,日照率就更低了。

如此重要的營養素,食補行不通,曬太陽不靠譜,就只剩下外源性補充這一條途徑了。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5、vd缺乏的危害

vd促進腸道內鈣和磷的吸收,促進腎小管內鈣的重吸收,從而有利於骨骼礦化,vd還直接作用於成骨細胞,並通過成骨細胞間接作用於破骨細胞,影響骨形成和骨吸收。

缺乏VD 最顯著的就是影響骨骼和神經肌肉系統,比如出現佝僂病( 多見於嬰幼兒童) ;肌肉鬆弛、乏力、骨軟化症( 多見於成人) ;骨質疏鬆症、骨骼肌痛(多見於老年人)。

6、vd怎麼選擇?魚油,魚肝油,vd,vad到底有什麼區別?

知道vd需要額外補充,那應該怎麼補呢,市面上有vd也有vad,選哪個,聽說魚油,魚肝油也可以補vd,是不是不需要額外再補vd了?

這些問題,我們要先弄明顯魚油、魚肝油、VD和VAD這四個有什麼區別,我列了兩個表格說明: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可見:1、魚油不補vd;2、魚肝油含的是VAD且有一定致敏風險。

可選的就是vd和vad了,考慮到va在日常食物裡普遍存在,不屬於容易缺乏的營養素,所以大多時候都只需要選擇單純的vd即可。

7、為什麼蘑菇粉可以補充vd?

可以補充vd的並不是普通的蘑菇,而是經過精細處理後才獲得的富含vd的蘑菇。

具體方法是:

將新鮮蘑菇暴露在一定劑量、特殊波長且低能量的紫外線(UVB)下,達到一定時長後,就可獲得高含量維生素D2的蘑菇。

因為蘑菇中大量含vd2前體—麥角固醇部分,在紫外線的照射下,轉化為麥角鈣化醇,也就是維生素D2,這個過程跟人皮膚照射紫外線產生d3是一樣的原理。

經過精密計算且特殊劑量的照射,不會對蘑菇的整體結構造成任何影響,能夠完整保留蘑菇裡原本的所有營養成分。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8、吃D2和D3哪個更好?

蘑菇粉裡含有的是vd2,那它和D3有什麼區別呢,對於D2和D3的區別,權威的研究認為二者在療效和安全性方面沒有明顯區別。對於維生素D缺乏的防治補充劑量,《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的臨床應用共識》給出的D2和D3的劑量也是一樣的。

至於有人認為補充維生素D3更高效,其實指的是內源性維生素D3(即人體表皮經日光照射後自己合成的維生素D3)更高效,而外源性的D2和D3均無活性形式,統稱為維生素D,不管是vd2還是d3都需要肝腎兩次羥化才能轉變為1,25(OH)2D,也才具有生物活性。

9、蘑菇粉vd和其他vd的區別?

蘑菇粉是一種良好的食物VD來源,VD的其它來源還包括動物來源(比如魚肝油)、化學工藝合成來源等;由於動物來源中的VD和VA含量均較豐富,但兩者分離難度大、成本高,所以一般是AD共存。

另外選擇什麼樣的VD補充,也要認真看看它的配料成份,有的產品為了迎合孩子口味加了大量糖和香精,也是不夠健康的。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10、如果已經缺乏,是否可以自行多吃?

如果已經缺乏,最好先去檢查,明確程度,嚴重的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高劑量補充,如果是疑似缺乏,輕度或者很久沒吃了想彌補,可一段時間內一天吃到800-1000IU,有所糾正後再一天按400IU的常規量吃。

那最多吃多少呢,建議一天不超過2000IU,不過,有研究證明vd2的過量耐受量是vd3的10倍,也就是說,如果是吃食物來源的VD2,吃多了相對不容易出現副作用,當然平時還是按照日常量吃即可。


11、多大開始吃?vd要補到幾歲?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出生後數日到2歲

美國兒科學會建議:建議一直補到青春期

英國:建議所有人每天都補充,如果實現不了,至少在秋冬季節(每年10月到3月)每天補充。

綜合建議:2歲以前,必須補充,在孩子出生後就可以開始,2歲以後,儘量補充,尤其是戶外活動不是很多的,有必要持續補;兒童和青少年時期,看情況補,比如陰雨天、霧霾天、冬天有必要補充;中老年人和孕婦,也是有必要補充的人群。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12、多曬太陽是不是就不用再補vd?

曬太陽可以補vd,但是量有限,加上曬太陽本身對皮膚有傷害,也就不作為首選推薦了,《維生素D及其類似物的臨床應用共識》指出:春夏秋三季在中午太陽光最強的時候面部和雙臂暴露於陽光下5-30分鐘可以預防VD缺乏。

如果要這樣做,得讓寶寶露胳膊、露腿,在太陽最強的時候、不能有任何防曬措施的情況下去曬,顯然也是不夠現實的,而且6個月以內寶寶不建議曬太陽,6個月以上在太陽不強的時候,稍微露點皮膚,儘可能合成一些vd,至於能合成多少是未知數,所以還是額外補充來的更保險。


孩子需要的維生素D,這樣補充才有效


13、配方奶粉含有vd,還需要額外補充嗎?

如果寶寶是純母乳餵養,毫無疑問,要補,如果是配方奶粉餵養,也可以酌情減量,因為奶粉中已經有添加了,但是添加量有限,按大多奶粉的添加量來看,一天喝夠1000毫升以上配方奶才不需要額外補充,如果沒有達到這個量或者混合餵養的,都需要額外再補(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所有混合餵養的寶寶每日都應該補充400 IU維D。)

另外要注意的是,一歲以後,孩子從配方奶過渡到純牛奶粉時候,也是需要補vd的,因為國內的純牛奶是沒有額外強化vd的。

最後,還要謹防過量哦,經常聽媽媽說我在給寶寶吃的有魚肝油,有d3,還有的說再吃vd和vad…記得,只需要選擇一種vd,其他都不需要,不然就重複了,還要注意其他強化vd的食物,多種一起吃,是很有可能過量的。


作者:藍弧,10年營養職業生涯,專注寶寶科學餵養和疾病的營養護理(V+lanhuyys)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