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老師讓家長群只能留一位家長,這做法對嗎?

城市拍拍客


老師建群的目的是為了讓家長能夠督促或是配合學校工作,管理好孩子。這是家長群的原因所在。但是我們現在可以看到家長群中的人已經遠遠超過了班級內的孩子總數。

作為一名老師,我們班級群中共有160多人。班內的孩子也就是50多人左右,可想而知,家長就站到了100多人。也就是一個孩子兩名家長甚至有些孩子是多個人都在群裡面。當老師發佈信息或是重大事項的時候,反而看到的並不多。

這也就是我們現在群的實際效果並不是很理想。我們知道建群的目的就是希望快速、高效地去傳達一些緊急的或是重要的內容。當孩子的家長或是相關的家長都在群裡的時候,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問題,到底孩子的學習或是消息的傳達由誰負責。我們也看到了有些特殊情況的孩子。

家長都不在身邊,或是在外打工,孩子由爺爺奶奶或是姥姥姥爺照顧,也有的孩子是常年在小飯桌度過等等。

這種情況下負責的人就應該是和孩子常年接觸的人。

因此從我的角度來說,我很支持老師這樣的做法。簡單而高效,考慮特殊情況。這樣我們的群就能高效運轉起來。


說文寫作


這老師偷懶的做法!班級群應該不僅是通知平臺,更是教育平臺,我支持父母都進群,反對祖輩進群(特殊情況除外)!

微信班級群使用現在相當普遍,部分班級可能用的是釘釘,二者有區別,但就家校溝通方面,性質一樣。(為方便,後文只寫“微信群”)

時代進步了,班級工作需要,家校溝通方便,還能有效保護老師(各種事項及時、便捷聯繫)。

微信群也是公眾場合,大家都應守法,並且遵循公眾場合規範。

確保每位家長都已經拉入群。

以班規為入口,制定有操作性的簡易群規。我的班級群規是這樣的:1.收到通知無需回覆,方便其他家長閱讀(明確要求回覆的除外);2.不發早晚、節日等問候花式文字、動圖等;3.不發各種遊戲、八卦等無意義鏈接;4.鼓勵家長拍家庭成員合影或視頻發群裡;5.歡迎探討、分享家庭教育經驗。對群規沒有執行到位的,儘可能私下聯繫溝通。

班主任通知務必準確及時(尤其防溺水等安全),適當拍些圖片、視頻讓家長對班級狀態有所瞭解,不吝惜各種公開表揚。微信群裡永遠正能量,少年兒童的世界一定要積極向上;工作中的一些小情緒能自我消化最好,絕不允許在班級群裡表現出來;為了孩子的健康向上,可以酌情適當懟懟家長,堅定教書育人立場,不能無休止忍讓退步。

遵守法規,保護自己,成績不得發群裡。

努力控制情緒,保持師範形象。

理解部分家長沒有及時閱讀微信內容,特殊情況想其他辦法溝通。

三、在群裡家長怎麼表現

我建議父母都進群;如果家長中只有一個人進群,理論上是日常照顧孩子多的那位,但我更建議父親入群(父親可以加油啊,一些通知別漏了)。不建議孩子祖輩進群(特殊情況可以理解)。

記得及時改備註為“XXX爸爸(媽媽)”,寫上電話最好。

老師的通知認真閱讀,根據情況盡力落實到位。

默默關注,默默支持,不要為了迎合老師而“收到”,偶爾表達自己對老師的讚揚,多表達對其他孩子的讚揚,用最小的力量搞好家長團結,對自己孩子有益。

不要試圖組織各種祝老師節日快樂的活動(尤其是別號召家長湊股買節日禮物),老師開不開心且不說,別惹其他家長嫌棄。

別的家長讚揚老師或同學,請不要複製黏貼;如果你也想讚揚,請自行組織語言(微信自帶簡易表情也行)。

不滿意的情況以及涉及到自己孩子隱私的問題等,單獨與老師溝通;能公開談的問題,務必在群裡發言;老師的回應可以讓更多人知道,省的一個個回答,節約時間。

不髮網上覆制黏貼的祝福、廣告等,可以適當發有關孩子或家長成長、積極進取的段落文章。

適當發一些週末、假期家庭戶外活動、親子陪伴的照片,這是家庭教育的最佳正能量(孩子個人的成績、榮譽不要在群裡得瑟)。(有老師可能不喜歡這一點,我強烈支持)

老師沒有及時回覆,請理解;老師工作時,多數時間不能使用手機;工作時間外,請慎重考慮是否要留言,不要讓老師無休止的加班。

四、孩子要不要進群

初中、小學生就算有微信,也不要考慮進群的事,看信息浪費精力,還老惦記,太容易受影響以致情緒因此波動。(極端情況除外,比如留守兒童等)

高中,手機把控嚴格的學校或班級不需要想這問題;如果知道學生有手機,禁不了或不方便禁,我的建議是拉這孩子進群吧,疏導比堵塞好,清晰強於猜疑。

高中生進班級群的好處,呵呵,誰用誰知道!

大學生?自己看著辦咯。


如雲如海如山


凡是都有規矩,家長群是老師建立的,建立這個群的目的何在,只有老師最清楚。也只有老師有權為群立規矩,每個孩子對應一個家長,這就是規矩。對不對?當然對,沒有什麼好討論的。

不同的群,有不同的作用,也有不同的規則。如果這個群是家長建的群,是為了家長之間相互認識,多多益善,那麼,肯定是鼓勵把家裡的所以親屬來進來,而不會控制家長的人數。就像有些群是做微商創建的,是培訓師創建的,當然人數越多越好。

而老師建群的目的是什麼?是發放通知,是建立家校之間的聯繫,是得到家長對於學生情況的反饋。一個學生只需要一個家長就夠了,要七大姑八大姨都進來幹嘛?

一個班級三四十甚至六七十學生,老師要通知某一位學生家長或者某幾位學生家長,人數少,可以很快找到。而一個學生進來四五個家長,人數爆滿,嚴重影響老師的工作效率。老師可不是專職的群管理員,這完全是業餘的業餘。

一些家庭,孩子剛剛上學,爸爸媽媽都想知道孩子在校情況,爺爺奶奶也想知道,外公外婆同樣想知道,這種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是,這屬於家庭的內部事務,不應該由老師來承擔。我們有些家長,往往把自己的責任也要強加給老師。老師建立一個群規,都要問做法對不對,這已經過分了。

我們現在的家長,看問題從來都是隻從自己出發,從來不懂換位思考,站在老師的角度上去看待。如果你是老師,你還會這樣問嗎?老師的工作內容很多,,本來是沒有建群這樣的義務的,而且,學校並不支持老師建群。這純粹是額外的事情,純粹是為了方便家長。但是,有些家長責問成癮,不管什麼事都想管。

做好家長該做的,堅決不做家長不該做的,這才是合格的家長。而現實中,不合規的家長太多了!


當代師說


老師讓家長群只能留一位家長,這做法對嗎?


首先,我的職業是一名幼兒園教師,也是小班級的班主任老師。我可以對此問題作出一個詳細的分析:

站在老師的出發點,我能理解老師這個做法,她的做法也沒有錯。

首先,老師建立班群,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發送通知,此群一般不作聊天,只允許以為家長進入。孩子進入幼兒園,家園互動是少不了,老師也需要家長的配合才能做好工作。如果老師的群要求都得不到家長們的遵守,那老師也很難管理好班級。


班群只能進入一位家長,其實也沒什麼太大影響,我認為這樣還更能夠督促好每位家長可以留意群消息,更重視孩子在幼兒園的情況。

教師的工作更需要家長的信任和支持才能順利開展,如果一切都順從家長的意見出發,也很難符合大眾要求。孩子在班級上也要遵守班級的公約,家長也不例外,所謂“無規矩不成方圓”。

對於這個做法對不對,其實也沒有對錯可言,每位家長的觀點不一樣,但我仍然覺得,老師提出這樣的群規自然會有老師的原因。

歐老師育兒課堂


說不上來,因為我的家長群是幼兒園的,裡面幾乎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在。對於老師而言留一個挺好的,因為群裡很亂,有些老人總是盯著孩子,只要有什麼就給老師發消息,老師根本不能正常教學,還得抽出一個人來回答家長問題。

但是對於家長來說,巴不得所有人都能看到孩子


轉身即是優雅


我認為沒問題,一個班畢竟那麼多孩子,如果一家人都加進去,這個問了那個問,那其他家長也這樣,就沒法交流了,微信群主要是告知家長孩子的情況,只留一個人就行了,有什麼問題彙總了一次就問了,多好,個人意見。


小草莓929


首先,不能只是簡單地看這一件事,老師讓家長群只能留一位家長,肯定是有一定的原因,弄清這個原因後才能分析對與錯,否則是一棒子打死。二是對於只是附和跟帖的家長請出來也無所謂,因為他不能發揮什麼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