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9 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什麼又去了美國

我們知道,現在國際競爭日益激烈,而這種競爭歸根結底就是人才的競爭。我們國家越來越重視教育,恰恰體現了對人才的培養和重視。希望年輕一代都能成為國家的棟樑之才,將來為國家的建設和發展效力。

對於被稱為“天才”的孩子來說,由於他們天賦高,成績突出,北大和清華兩所國內頂尖高校自然成為他們的首選,從而在國內接受最好的教育;但也有一部分天才少年,讀完高中就到國外名校深造。天才少年到哪裡深造學習不重要,只要學有所成,能夠回國效力就應該給予表揚。

可是我們都非常清楚,人才流失是不爭的事實。有很多天才少年出國深造後,卻留在了國外工作,這樣的情況又是客觀存在的,選擇在哪裡工作是他們的自由。我們雖然沒有權利要求他們回國工作,但對於優秀的人才沒有為我國所用,還是感到挺可惜的。

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什麼又去了美國


那麼,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又去了美國,是不是讓我們覺得更可惜呢?對於許晨陽,可能有些人還不太瞭解,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回顧一下他的成長軌跡。

1981年,許晨陽在重慶出生,從小學習成績優異,特別在數學方面天賦很高,所以大家都稱他為“數學天才”。其實,數學這門學科對大多數人來說,感覺還是比較難學的,許晨陽學習起來卻很輕鬆。1998年,許晨陽因為數學方面的天賦,被四川省數學代表隊選中,同年參加冬令營決賽獲得金牌。正是因為有了這樣的成績做基礎,1999年,他又進入了國家集訓隊。這充分驗證了他在數學方面確實要高人一等,也受到了國家的重視和培養。

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什麼又去了美國


1999年,許晨陽開始進入北京大學數學學科學院學習。北京大學是我國的頂尖學府,能在這裡學習更有利於他數學方面的研究和深造。由於許晨陽學習努力,加之他在數學方面的天賦,本科學習只用了3年就提前畢業,接下來又在北大讀研究生。2004年,他又順利獲得北京大學碩士學位。

我們都知道,很多高才生都想去國外名校深造,這也符合人的心理特點,畢竟從世界範圍來看,國外有些大學的實力要高於清華北大,出去學習也可以開闊一下視野,學習到世界上更前沿的知識。許晨陽也不例外,他碩士畢業後,就前往美國普林斯頓大學讀數學博士。美國的學習十分順利,2008年,他博士畢業,接著又到美國麻省理工學院,進行博士後研究。

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什麼又去了美國


由此可見,許晨陽求學之路算是一路高歌,一切都很順利。他學習深造完成後,人生就像開了掛一樣,2011年就入選首批“青年千人計劃”,當時他還在國外工作,2012年才開始回國到北京大學。接下來的幾年間,許晨陽取得的成績更是令人矚目。

2013年獲得求是傑出青年獎和第十三屆中國青年科技獎;2014年被評為北京大學長江特聘教授;2016年又獲得拉馬努金獎 ;2017年獲選寵加萊講座教席;2018年獲得“科學突破獎”“新視野”數學獎。

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什麼又去了美國


從上面的榮譽,足可以看出許晨陽有多麼優秀。他的天賦、學識、能力、成績都讓人覺得是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這樣的人才任何一個國家都值得擁有。可是,許晨陽卻在北京大學工作6年後,選擇離開去了美國,成為麻省理工學院一名教授。

對於他的離開,我們只有嘆息,卻無法挽留。那麼,他為什麼要放棄效力祖國,而選擇去美國呢?據他本人回應,他認為北大數學方面的人才過剩,有沒有他都無所謂,聽他的弦外之音,好像受到了冷落。另外就是他想追求更高的科研成果,需要更好的科研平臺。他給出的理由顯然有些遷強,不足以撼動他去美國工作的決心,那麼,真正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北大數學天才許晨陽,回國效力6年後,為什麼又去了美國


其實,無非就是這樣幾種情況:一是有很多科研人員的功利心太重,人一旦有了功利心,就不能踏踏實實搞研究,自然也就很難出成績,科研需要耐得住寂寞有一定的奉獻精神,才會有成果;二是論資排輩現象突出,有時資歷比成績還重要,這樣一來,年輕人發展的機會就會減少,也會遭到排擠;三是存在學術造假的情況,學術造假是對科學研究的蔑視,更是對科研人才的不尊重。這才導致許晨陽的離開。

因此,“人才外流”我們感覺到可惜的同時,也要反思存在的問題。如果問題不解決,他們的才華得不到施展和發揮,無疑會傷了那些真正想搞科學研究人員的心。那樣,他們就會尋找更加適合自己發展的平臺,自然也就留不住人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