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誰能解密,為什麼路面上的井蓋低於路面?

山間野叟1


有一次開車聽廣播聽到這樣一個段子:主持人說有熱心車主打電話說某路段嚴重堵車,已經堵了一個小時,著急上廁所以至於開車都不敢壓井蓋。想必大家都明白這是怎麼回事了,咱們路上有很多井蓋要麼是凸出路面要麼是凹進路面,這壓上去動靜確實大,尿急時這麼晃幾下還真把持不住。

像上圖這種井蓋最常見了,井蓋低於路面形成一個大坑,汽車經過時總免不了顛一下。而且有些井蓋不平整汽車壓過去時還帶伴奏。特別是公交車站附近的井蓋凹陷最嚴重,因為公交車要進站,總免不了要壓過去,幾十噸的龐然大物過一次壓一回就像打樁一樣井蓋越陷越深,坑也越來越大。我見過最大的坑毫不誇張地說底盤低的車不減速時都能託底。

隨著車輛不斷碾壓,井蓋越陷越深,進而導致井蓋周圍的路面也被損壞出現裂縫,然後雨水灌入柏油路面,浸泡後瀝青和石子脫離,逐漸形成大坑。這是很多井蓋的最終形成原因。

之所以井蓋會被越壓越深主要是其基礎施工沒做好,這種井蓋多見於老路,早些年市政管網設施不健全,規劃不到位,有些地方都是路已經修好後再開挖鋪設管網,窨井基座都是用磚壘的,基礎也不紮實,經過車輛長時間碾壓後發生沉降是早晚的事。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井蓋是突出路面的,這也是施工不規範導致的,但是也有一些是人們故意為之,因為修井蓋時他們已經考慮到後期沉降問題,所以事先讓井蓋高出路面,等車輛碾壓一段時間沉降完井蓋剛好與路面平。我們當地就有活生生的例子,當時維修管網在路面挖了一個大坑,修好後回填的路面明顯比其他地方高出一大截,圍觀群眾非常不理解,施工人員就說了一句話:過段時間你們就知道了。結果現在過去半年了,回填的那部分竟然快與路面平了,雖然還是能看得出有高度差,但是開車經過時顛簸感完全可以接受了。但是在修好後我們也確實顛簸了大半年。說實話我們寧可要規範的施工也不要這種看似聰明的打補丁方法。

不過現在新修的路很少再見到這種情況了,現在都講究規劃,修路時地下管網早就規劃好了,井蓋的基座基本上都是系統化施工,嚴格按照標準進行,也就很難出現井蓋凹凸不平的情況了。如果還有地方新修的路仍然出現井蓋凹凸不平我覺得那就是有關部門不作為了。


愛車大家說


為什麼路面上的井蓋永遠低於路面,關於這個問題,我真的深有體會,相信所有的駕駛員應該都有體會,那就是開車在路上行駛時,車輪軋到井蓋時,車子都會顛簸一下,甚至還伴有響聲,不僅影響駕駛舒適度,還會心疼愛車數秒,關鍵問題是這種高低不平的井蓋隨處可見,普遍存在這種現象!



那麼,井蓋能不能和路面做到純平?

先看一張圖,下圖為日本馬路上的井蓋!



再看下圖為中國式井蓋??


說到這裡,有點崇洋媚外的意思了,其實真不是這樣,去過日本的朋友都知道,日本街頭的井蓋堪稱“藝術品”,除了各種圖案和乾淨的井蓋之外,關鍵的幾乎都和路面水平,看不到凹下去或者凸出來的現象,而還有一個主要細節值得我們學習,那就是人家的井蓋基本上都設計在每條道路中央,也就是說,駕駛員在道路正常行駛時,根本軋不到路面的井蓋,而我們路上的井蓋,佈局混亂,行車道兩側、邊緣很多,可以躲避都躲不掉!


我們的井蓋為什麼會這樣?

根據我瞭解過的相關信息,解密談不上,可以說出大差不差的理由,知情人曾這樣解釋過,中國修馬路時,負責修路的和負責修建井筒的,不是一個施工單位,各方負責各方,在配合上可能存在一定問題,而還有一個主要原因,馬路下邊和井蓋下面建造有所不同,馬路下面有路面下是水穩層,按照路面結構劃分:路面(面層)、水穩層(基層)、底基層、墊層,而井蓋下邊除了蓋板就只有磚了,所以基本路上的井蓋都會因為車輛通行造成下降,有的為了保證耐用性,該會對井蓋加高一些,也就是我們路上看到的凸出來的井蓋!


從這些方面出發,井蓋不平的原因可以歸結於施工方、或者井筒與路面的建造上有所差異,但是我認為這就是為了找理由而已,為什麼人家的井蓋能和路面做到純平,而我們不行呢,甚至人家的耐用性比我們還要強?這是值得深思的問題!


Ease清風


因為井的基礎和周圍回填料發生沉降


哲別


鄉下那有那麼講究,又不是大都市


maik95882656


這是城市管理者沒有引起重視和施工單位偷工或技術不過關的表現 ,道路井蓋的安裝質量,先進的、現代化安裝技術,請學習德國這方面的管理及安裝技術, 國內的請向成都市道路井蓋及人行道的管理及安裝技術學習。不要自已為是丶坐井觀天、閉門造車!


19480407


搞那麼複雜幹嘛,低於路面有利於路面上的積水更好的往下流,如果高於路面不利於行人的走動,車子的行駛,如果平於路面下雨天大量的積水不利於看清楚此處有井蓋注意安全


Fadetime156842309


不然車怎麼會壞得更快呢?輪胎之類的加快更換速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