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孝順長輩具體怎麼孝順?為什麼?

我在杭州城西大走廊


孝順是應該的,但是得拎得清,不能百依百順,因為父母也是有糊塗的時候的,更不能愚孝


小豬的快樂


謝謝,我認為現在的長輩最需要的是陪伴,而不是金錢和吃穿。

記得去年七十多歲的母親腦梗犯了,她自己從床上掉下來又爬出大門向鄰居呼救才得到救治。如果得不到及時救治,我和妹妹要後悔一輩子的。從此我和妹妹輪流照顧母親。′

還有我老家鄰居一老哥,六七十歲了,兩個兒子在外打工,兒媳孫子都不在家,一個人還要為兒子看家,一個兒孫滿堂的老哥在臨走時沒見著一個人,聽說還留下了幾千元錢。

我們這裡這樣的老人不在少數,子女忙,生活壓力大,在外打拼,都給老人買吃的,穿的,可他們不缺這些,他們的思維在退化,腿腳也不靈便了,可以說他們身上所有的部件都在老化,他們走路需要有人扶了,需要有人給做飯拿藥,幫助日常起居了。

我時常想,年輕時活蹦亂跳的誰都用不著,身體好不服老,可看看那些拄著棍子蹣跚難受的情景,到時候自己可能還不如他們。

好好孝順我們的父母吧,沒有他們的一路呵護,一路陪伴,沒有他們的諄諄教誨,一路鼓勵和支持,哪有現在的自己!

不離不棄的陪伴才是對父母的孝順,才是感恩父母最好的方式。

有孝心的您是否有同感?謝謝閱讀!





雨中漫步f



鳳146983974


給父母陪伴和關懷就可以了,走心的那種。例如,趁著在家主動做一下家務,多陪他們聊聊天少玩手機,利用假期自己多帶帶孩子,也讓父母輕鬆一點。其實孝順這事,真的不需要太多花裡胡哨的文字,也不需要給他們多少多少錢。今年在老公老家過年,講真,自從我嫁過來,我公婆每一分錢都是想攢著給我們,給孫子,根本不接受我們給的任何錢,我只能通過偶爾給他們買些東西作為回報,但是長輩根本就不需要我們去回報,他們只想為了兒女付出,天下父母都一樣。家務也一樣,我婆婆從不允許我做任何家務,事事鉅細,什麼都給我考慮好了,比親媽還貼心。

很多年沒休過這麼長的假期了,真的,陪伴才是最好的孝順,趁著非常時期不能出去,好好在家陪陪父母,陪聊天,主動做家務,主動多帶帶孩子,都是最好的回報方式。




減到80斤的小君君


對我來說,孝順長輩,最重要的就是陪伴!有可能的話,多抽點時間陪陪自己的家人!我的話小時候有外婆帶大,我倆之間的感情可想而知,隨著年齡的增長,結婚生子不得不離開她,沒辦法天天陪著她。外出回來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看她,換季的時候給她買點衣服之類,真的對於老人東西不需要太貴,重點是心意,多和他聊聊天,談談心,你過得好,她比什麼都開心,,,


豫姑娘小月


孝順!這兩個字人人都會讀,但卻不是人人都能做到,每個人對其理解也不一樣,我出生在一個普通的家庭,父母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外出打工,從小跟著跟著爺爺奶奶長大,長大後來到了父母身邊生活,終於一家團聚,可是我卻發現,我竟不知如何跟父母相處了,更不要談如何才能孝順父母,直到我一個人獨自到外工作後,我才發現孝順是這樣的簡單,珍惜和父母相處的時光!體諒父母的嘮叨!多一些關心和問候!把愛常常掛在嘴邊!把心裡所想付諸於行動,這就是孝順!我愛我的爸媽![心]


Y小姐是95後


馮玉祥將軍不僅是著名的愛國將領,還是個遠近聞名的孝子。舊社會當兵是件苦差事,當兵的經常發不上軍餉,逢五排十還要打靶。每到打靶的日子,父親念馮玉祥年幼身弱,總是想方設法給兒子湊幾個小錢,讓他買個燒餅充飢。可懂事的小玉祥知道家裡日子艱難,父親又傷了腿,正需補補身子。但如果不要這錢,父親會生氣。於是他就把父親給的錢全攢了起來,過些天再把自己平時省下的一點餉錢湊在一起,到肉店買了兩斤豬肉,請假回家給父親燒鍋燜豬肉。父親見後頓時生疑,便質問這肉的來歷。馮玉祥深知父親的嚴厲,只好如實道來。聽後,老父親一把拉過懂事的孩子,一句話也說不出,眼淚撲簌簌地掉了下來。

父母給了我們生命,養育了我們,長輩給予我們的愛是無私的,我們成長的點點滴滴都凝結著他們的心血。孝敬父母,尊敬長輩,是做人的本分,是天經地義的。因此,任何一個有道德、有良知的人,在處理自己與長輩之間的關係時,都應當以孝敬長輩為立足點。

青少年與長輩相處,要謙恭有禮,長幼有序。對待長輩,必須尊重有加,處處以禮相待。不論在何種情況下,都不能允許自己的一言一行失敬於長輩。不要隨意同長輩打鬧,亂開玩笑。至於成心取笑長輩,有意令其難堪,則更不應當。與長輩打交道時,一定要講禮貌,守規矩,時時刻刻按照禮儀規範行事。應當特別注意的是:不管是當面,還是背後,在提及長輩時,務必要使用尊稱。不論長輩是否允許,都不應當直呼其名。另外,隨意使用諸如“老頭兒”、“老太婆”、“老爺子”之類的謔稱去稱呼長輩,都是有失尊重的。

尊敬長輩還要懂得傾聽長輩的心聲,不要頂撞長輩。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離不開長輩的培養,當長輩對我們進行教導時,我們應認真接受,洗耳恭聽。因為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長輩對晚輩的管教,都是其愛心的具體表現,因此我們要懂得傾聽長輩的心聲,對於正確的意見要認真接受,積極採納;意見不同時,我們要等長輩說完後和顏悅色地提出來,不應當當場頂撞長輩,無理狡辯,或是拂袖而去。即使是在表面上顯得不耐煩,也是非常失禮的。

尊敬長輩要對長輩抱有感恩之心,關心長輩。對於長輩的“滴水之恩”,我們自當“湧泉相報”。父母不僅要養育我們,而且要照顧家庭,可想而知,他們的負擔是很重的,因此我們要減輕父母的負擔,不要事事讓父母操心,處處讓父母出力。我們應儘量地承擔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如每天收拾整理自己的房間,自己動手整理學習生活用品等等。不能凡事都找父母幫忙解決,更不要所有事情都讓父母替我們料理。

如果我們是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一起生活,我們應懂得照顧老人。要知道他們非常需要晚輩的幫助和照料,因此我們要多與他們交流,讓他們盡享天倫之樂。如果沒有與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我們一定要經常抽空去探訪他們,儘量為其排解孤寂。沒有時間去的話,也要多打電話,多問候老人。

尊敬長輩還要記住對父母、長輩有特殊意義的節日,如父母、長輩的生日,父母的結婚紀念日,父親節,母親節等,並以合適的方式表達對父母的祝賀和問候。一句話、一首歌、一件小禮物,這些都可以給父母帶來歡樂,都是關心父母的表現。

經典語錄

夫孝,天之經也,地之義也。——《孝經》

解讀:孝是天經地義的。

孟子曰:“不得乎親,不可以為人;不順乎親,不可以為子。”——《孟子·離婁上》解讀:孟子說:“(在舜看來)兒子與父母親的關係相處得不好,不可以算做人;兒子不能事事順從父母親的心意,便不成其為兒子。”



虎門這一家


老一輩的人們歷盡滄桑,也許他們沒有很高的學識和明確的認知,但數十年的人生閱歷還是有很多我們可以學習的地方。作為晚輩,和長輩之間因為年齡和思想所形成的代溝並不妨礙我們對他們的尊敬。尊敬長輩,需要做到以下幾點:

1.幹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事和農活兒。這一點就不用小編贅述了吧,凡是有心人都知道要積極幫助長輩減輕負擔,拉近與長輩的關係就從身邊的家務事做起,長幼有序、長幼和睦是家庭和諧的基礎。

2.不可不耐煩,可以給出建議。老一輩的人們吃過不少苦頭,有些偏差甚至錯誤的觀念植根於心很難改變,我們耐心勸導,長輩回心轉意自然是好,如果一意孤行也就罷了,千萬不可無禮衝撞他們。

3.端茶倒水,給長輩盛飯。長輩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頤養天年是每一位老者最大的心願,晚輩有義務照顧老人的衣食住行,這是個人修養,更是中華傳統美德的傳承,切記!

4.關注長輩的健康狀況,適時購買補品。適量的補品可以延年益壽,在硬朗的身體也抵不過歲月的無情摧殘,我們能做的就是延緩長輩的衰老,讓他們有更多的時間陪伴家人。


爆老師課堂


這個話題如果能換成如何來孝順自己的父母,對我來說可能就會更好回答一點,其實我覺得呢,現代人最缺的就是時間。加上生活節奏之快,生活壓力之大,大家整天都在忙於奔波,我們更多的父母都在老家。做子女的有的可能一年才能回去一次。我認為呢,孝順更多的是陪伴,作為父母輩。他們對於吃的、穿的都沒有過多的要求,更多的是希望孩子能夠多陪陪她。聊聊天,說說家長裡短,訴說一下自己一年多的一些委屈,這個時候作為兒女的我們傾聽比說尤為重要,有的時候呢他們可能不需要答案,只需要一個傾訴的對象。她們也需要釋放,就比如說:我們有的時候也不知道哪來的眼淚,動不動的就流了下來,這個時候,你不要去剋制自己,眼淚流過之後,你會突然發現變得從未有過的輕鬆,同樣的道理,我們如果能夠站在父母的角度,去理解,去關心,去傾聽,她們心裡也會樂開了花。2019年最流行的一個詞兒叫“溫度”,我希望這也是一種溫度的傳遞,不知道我這樣的回答能否幫到你?謝謝!


非你莫屬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