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5 红楼梦里的寡妇现象,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安排?

红楼梦里的寡妇现象,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安排?

这个问题之前一直想写,但因太庞大,一直没动笔,今天是得好好分析下这个题目了。

细心的读者都会发现,红楼梦是为女儿作传的书,所以它整体呈现了一种“阴盛阳衰”的趋势,也就是女多男少,这一点不仅表现在小姐丫鬟多,公子小厮少,也表现在老爷男仆少,而太太女仆多上。

红楼梦里能叫得上名的男性很少,但女性却非常多,尤其是寡妇这样特殊的群体,红楼梦里尤其多,如贾母、薛姨妈、李纨、李婶、尤老娘、刘姥姥、金寡妇等人,都是寡妇,曹雪芹为什么会写这么多寡妇呢?这些寡妇平时的生活都是怎样的呢?我们不妨略举例来分析。

首先说贾母。贾母是贾府辈分最高身份最尊贵的老太君,享尽荣华富贵,但另一方面,她又是一个失去了丈夫的寡妇,那么贾母是什么时候开始守寡的呢?

贾母一生有三个子女,贾敏最小,关于贾敏年龄我们可以参照林如海的年龄来推,原文说“今如海年已四十,只有一个三岁之子,偏又于去岁死了。”

林如海年已四十,那么贾敏年龄应该与其不相上下,也在四十左右,如果贾代善与贾母生了贾敏后不久就去世的话,那么此时还不到七十岁的贾母,也已经守寡二十多年了。

虽然守寡那么多年,但贾母毕竟也是多年媳妇熬成婆,又是史家千金的身份,一辈子衣食无忧,整日含饴弄孙,晚年生活过的相当富足和幸福,她是红楼梦里生活幸福的寡妇。

再说薛姨妈。很多人一直纳闷一件事,薛姨妈一家是皇商,不缺钱,且都中有住所,她为何还要带着薛蟠宝钗在贾府一住下就不走了呢?这跟她的寡妇身份不无关系。

宝钗的父亲也是早早就去世,哥哥薛蟠又是个呆霸王,不能依贴母怀,薛家又是世代皇商,做生意自然免不了抛头露面,人情往来,而薛姨妈宝钗母女作为女性,在过去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

所以薛姨妈住进贾府,皆因她是寡妇,儿子又不成人,宝钗又是个闺中女孩,万一一家三口在外有什么闪失,后果不堪设想,所以薛姨妈应该早就打定了主意,不住自家房屋,要住进贾府。

薛姨妈深知“寡妇门前是非多”,死了丈夫的她,带着一双儿女也是不易,如果再住在外面,被人欺负了都没有一个可以依靠之人,这是孤儿寡母之苦,所以薛姨妈情愿舍着自己的老脸,也要在贾府住下来。

从为子女之事考虑来看,寡母薛姨妈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红楼梦里的寡妇现象,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安排?

第三说李纨。一提到红楼梦里的寡妇,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李纨,因为她不仅是寡妇,还是十二钗正册人物,也是八十回后的重要人物。

李纨是“青春丧偶”,年纪轻轻就死了丈夫,古代对于已婚女性贞德的各种约束,让她不得不成为一个“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的寡妇,生活从此就失去了光泽。

李纨毕竟年轻,作为寡妇,带着儿子生活在贾府之中,其精神之孤独,生活之清苦可想而知,所以宝玉挨打王夫人哭贾珠时,李纨也是“禁不住也放声哭了”,螃蟹宴时,李纨喝了酒,直往平儿身上摸,最后亦是“说着滴下泪来。”

由此可知守寡后的李纨,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虽然锦衣玉食,什么都不缺,但怎奈闺房寂寞,青春难捱,若不是有一群小姑子交给她管,这个“只宜清净守节”的大奶奶的寡妇生活,更是可想而知了。

李纨虽然不管家,但作为寡妇的她,能够把儿子贾兰培养成才,算得上是红楼梦里最厉害的单身母亲了,但我们知道,贾兰的脾气也是古怪的,这跟他是单亲家庭出身有很大关系。

第四说刘姥姥。刘姥姥一出场,曹公就说她“这刘姥姥乃是个积年的老寡妇,膝下又无儿女,只靠两亩薄田度日。”由此可知,刘姥姥也是个守寡已久的老寡妇。

前八十回里写到两次刘姥姥进贾府,我们从刘姥姥身上看到了她作为庄稼人的朴实本分和精明世故,虽然守寡多年,且家中甚至揭不开锅了,但刘姥姥天生是个生活的强者,好像从没有因为寡居因为贫穷而怨天尤人,甚至自暴自弃。

她有着很多庄稼人都有的乐观和坚强,从不抱怨生活,总能在夹缝中生存下来,总能靠自己的努力,积极乐观地活下去。如果谁是红楼梦里幸福指数最高的女性,一定是刘姥姥无疑了。

在女儿将她接入自己家之前,刘姥姥应该是一个人生活过生日子的,年纪又大,又没有个老伴,但即便这样,刘姥姥还能在贾府败落后三进贾府救巧姐,可见其顽强的生命力。

红楼梦里的寡妇现象,曹雪芹为什么这么安排?

第五说尤老娘。尤老娘是尤二姐尤三姐的生母,尤氏继母,她也是个寡妇,而且尤老娘是做了两次寡妇,第一次丈夫死了,带着两个女儿改嫁,嫁给了尤氏父亲,结果没几年,尤氏父亲死了,她又成了寡妇。

尤老娘这个人我在之前分析红楼里的母亲形象时已经说过,她对自己的两个女儿跟贾珍父子之间的暧昧关系,心里清楚但是不闻不问,作为母亲来说,她无疑是失职的,仅仅为了仰仗贾珍接济度日,就牺牲了两个女儿的清白,这应该是最糊涂的寡母了。

当然,死了丈夫再次守寡的尤老娘,独自带着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也着实不容易,加之生活清苦,常要靠贾珍尤氏救济,让她不得不做出让步,生活一穷二白的她唯一可以让步的也只有两个女儿了。

当然,有一双富贵眼的尤老娘,曾用十两银子退了女儿的亲事,心里想着用自己的两个女儿跟贾府攀亲,也许正是她心里的如意算盘吧?

第六说夏金桂之母。夏金桂的在曹公笔下是“河东狮”这跟她的家庭教育有很大关系,因夏金桂之母也是一个寡妇,因为只有这一个女儿,所以金桂之母自幼对她“娇养溺爱,不啻珍宝,凡女儿一举一动,彼母皆百依百随……”

金桂之母对金桂的溺爱,跟薛姨妈对薛蟠的溺爱如出一辙,最终把自己女儿“酿成个盗跖的性气。爱自己尊若菩萨,窥他人秽如粪土;外具花柳之姿,内秉风雷之性。”因此葬送了自己女儿的姻缘,也祸害了他人性命和家庭。

虽说母亲疼爱孩子没错,但如果用错了方法,这种爱就是一种伤害,甚至是一种毁灭,尤其对于单亲家庭出身的孩子来说,如果作为个寡妇的母亲,没能给孩子很好的教育和引导,最终只会害了孩子。

桂花夏家虽然也算是大户人家,不缺吃穿,但在对独女的教育上,金桂之母无疑也是失败的,这跟夏金桂没了父亲自然是有关系的。

以上列举六个寡妇的例子,除此以外,红楼梦里还有很多寡妇,比如贾芹之母、贾芸之母、贾菌之母、金荣之母、袭人之母、李婶等人,都是寡妇。曹公如此安排,也许正是为了凸显女性在红楼之中的地位,强化人物的悲剧命运,因此刻意弱化了男性所扮演的角色。

不仅他们,如果我们能看到八十回后的文字,大观园里已经出嫁的女孩,还有两个人应该也会成为寡妇,即宝钗和湘云。

宝钗守寡是因为宝玉悬崖撒手,出家为僧,湘云守寡是因为卫若兰病逝,如果她们都没有孩子的话,寡居的生活会比前面说到的几个寡妇更加凄惨,正是“说什么脂正浓,粉正香,如何两鬓又成霜?”

想想一个结了婚的女性,在讲究做贞洁烈妇的古代,一个人孤独终老有多么可悲,多么可怕,多么可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