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如何弘揚中華武術文化,傳承武術精神?

武道人生


中華武術是中國的槐寶,流派和拳種不計其數,比較出名的流派如少林,武當,崑崙,峨眉等,拳術如少林拳,太極拳,詠春拳,南拳,形意拳等。中華武術不僅起到了強身健體和防身的作用,歷史上在抵抗外侵和抗日戰爭中也起到了尤為重要的作用。止戈為武,在和平時代的中華武術,還是以強身健體,增強體魄為主要作用。要想更好的弘揚中華武術,建議武術進學校,與體育結合起來成為學生的一門必修課,同時多舉辦全國性的武術比賽。另外可以把中華武術申請為奧運項目,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飛田格易練字


這是一個大問題,回答這個問題是有很多的方面要涉及,就是武術的地位並未擺正,現在還是體育鍛煉為主,那麼體育鍛煉是不是武術的全部呢?這裡可以看出你的武術在思維裡面只是一個知識,並且現在的軍隊並未採用武術作為軍人必備的素質,由此來看還是以體育鍛煉為主!這個問題回到古代,自宋朝以後,明清之際,武術則會是軍隊裡面的一個重要標識,而現在去看武術只是一個歷史的遺留物,乃至以為武器已經大不同了,武術沒有用武之地了,這實際上是大錯特錯的,因為決定戰爭因素是人,所以武術的功用還要重新定位,讓武藝作為一個軍人的必備素質,而不是取決於體育鍛煉,而武術亦不是為匪為盜的特徵,武藝是止戈為武的真正詮釋,而這裡涉及到的武術的傳承以及武術精神的發揚光大,在這時說可能有些條件不充分,就是武術並未成為世界的話語權,武術的地位在現在的歷史發展當中,還是以體育概念為主,而在當下的人們頭腦當中仍然是一個遠古的東西,乃至是賊盜的專利,這實際是完全錯誤的,並且把武術知識化的表症,而完全背離了止戈為武的內涵,亦沒有把這樣的傳統武術拾起來,所以現在還存在認識隱藏利器不足,武術的位置沒有擺正,中華武術還是束之高閣利器不輕易示人,但是至少也要在大眾的認知範圍內認可止戈為武的內容,並且把武術的作用給予正確引導才行,否則這樣的武術傳承只會離傳統武術越來越遠,這是在把大眾從武術那裡引來,引開的結果是民眾的體質下降,不重視包括體育鍛煉,這於民族的發展都是一個大的缺陷,所以談及武術的傳承問題,還是要對武術有正確的認知以及擺正位置,然後才是從正面積極進取意義上引導大眾注重體育鍛煉包括體質提升,這樣才湊效,而不至於誤導,只會想不會做而出現大的紕漏?!


蕭晗之十二子門


過去吧武術這東西,學會了可以養家餬口的。所以傳統武術都是師徒口口相傳。這樣出材率和傳播面比較窄,從而這樣就造成了,在外人眼裡神秘高深的印象。

建國以後變成了強身健體的運動了。大家都接觸了,神秘感也少了。自然,感興趣的人也少了。

還有,過去古話說,窮學文富學武。家裡沒有點條件很難學出來。這需要請老師,運動量大了,吃的也要跟上,器械需要購置,萬一運動受傷了還需要醫生和療養。家裡沒點條件真的很難保證!

接上段問題,現在給孩子學個書法,美術,瑜伽,或是從網上看點心靈肉湯,都需要花錢。讓人們出錢給孩子學武術,家長大多不願意,認為就應該免費學。[捂臉]人家老師又不是該他的憑什麼費心費力的教。這個和輿論導向有關,不是一天兩天造成的。

還有一些假大師,平時很牛逼,但是上了擂臺被打的體無完膚。人們自然對傳統武術也失去了信任。當然了,很多都是恬不知恥的商業炒作,但是造成的惡劣影響確實不小。

所以弘揚傳統武術,單靠個人很難發揚光大。真想發揚傳統武術,一般就是小群體發揚。畢竟喜歡這東西的人是少數!

向李連杰他們這樣公眾人物就起了不小的帶動作用。政府要起主要作用才行,還要有商業運作。但是商業化了,就離傳統武術的根本宗旨遠了!

這真是個大課題!

以上就是本人的意見,希望能幫到您!至於怎麼運作就要看側重那些了!


滄海一笑6103


說到弘揚武術文化,肯定是希望中國武術走向全球。這個不但要從制度上大力支持,還要從個人層面鼓勵發展武術人才,有了武術人才,才能向世界輸出中國武術文化。

回到上個世界六十年代,李小龍單槍匹馬憑著自身努力用功夫在美國打下了一片天地,讓世界看到了中國功夫。直到今天,李小龍的影響力有增無減,就連非洲的人民見到中國人,都會問一句,你會中國功夫嗎?那是何等的自豪與驕傲。由此可見,培養人才是多麼的重要!

新中國建立後對武術文化的發展做出了重大改變,以舞臺表演、套路競賽、健身養生為主要思路做為發展方向,大體上這是非常好的!但另一方面,也限制了武術本來做為實戰格鬥的本質的發揮。現如今,能實戰的功夫,都是國外傳過來的,唯有近代發展出的搏擊類散打,還有傳統武術之王詠春拳等極少數可以具備一定實戰水平的武術!當然,個人認為武術的好壞不在於武術本身,而在於個人,但是由於種種原因限制,導致了本來實戰兇狠的招數流失,實乃可惜!

個人認為,弘揚發展武術文化,現如今光靠套路競賽傳播,已經是非常有侷限性的了,甚至未來會影響人們對武術的興趣,尤其是現在的人們,大部分關心的是武術能不能實戰。制度上應當應當鼓勵和扶持國內格鬥搏擊賽事發展,大力培養武術人才,打造有力的武術市場,從根本上解決武術難題,才能讓武術更好地走向世界,走向未來。


黃裳文墨


方法一、大力發展職業運動員,征戰世界各種賽事,拳擊,泰拳,摔跤,柔道,UFC等等,既然是武術,它的本質就是技擊,既然是技擊,在規則內把對手擊倒,用合法合理有名有錢,打倒了不用賠錢,不用負法律責任,這多好呀。勝過任何多餘的語言爭議。

例如這種中世紀錦標賽,就是復古的冷兵器實戰。即安全又能滿足人們的娛樂。

方法二、全面校園普及,既然是一種文化,文化最好的普及領域就是校園,有了龐大的武術人口基數,總有幾個天賦極高的人才,會在武術的各領域有所突破。

方法三、開放賽事,制度,學學俄羅斯,經常的賽事,頻繁的線下交流,在法律的框架內進行進步的空間就大了,是沙子還是金子在這種自然市場中淘汰就有了一目瞭然的判別。


福州禪武


只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才可能發揚。但是現在傳武表現不佳,已經逐步被搏擊,柔術,拳擊等取代。傳武甚至已經成了騙子的代名詞。在這種情況下,傳武已經不可能發揚發展了。雖然現在還有一些傳武繼承真,那多半是年紀大的。現在年輕一代學傳武的很少。有也是武術套路。也不多。僅靠那點人發展不起來。因此傳武必將會被取代,現在只是還有點餘熱。傳武的神話已經一次次破滅。雖然傳武也有一些精華,卻被糟粕所掩蓋。

我這醉拳雖然學了些實用的傳武招式,但是也只能對抗二,三流的搏擊手。何況年紀已大,否則還能再挖掘一下潛力。

當前唯有將傳武和搏擊結合,才是傳武唯一出路。單一的技術,已經不能適應綜合格鬥的需求。


傳武醉拳上擂臺


中華文華的核心的東西是"和諧″,所以以武會友,以醫養生治未病!這是近現代中華武術並醫學徹底衰落的根本原因!近現代風生水起的西方文明體系並自然科學,是物性即私性物慾的造化!核心價值是弱肉強食趨利趨害,所以崇尚征服力量並控制掠奪!主要手段是競爭,是一種你死我活的態勢!所以無論經濟軍事文化藝術醫學體育,是一種徹頭徹尾的勝存敗亡,是一種對立的態勢,強者生存!東方文明就缺乏生存壯大的土壤和基礎,東方文化的核心在一和字!醫學以養生治未病而尋求動態平衡,而武術如太極八卦亦多是以表演並強身健體為根本!

所以武術與拳擊,中醫同西醫,就缺乏可比性!以武交友,以醫養生是我們武術和醫術之宗旨!在弱肉強食法則下,就被成頹勢!


拜石明貞


一,首先現有傳武人士要有弘揚中華武術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把弘揚傳武當做一項工作來抓,拋棄利益燻心的資產階思想,以健向上的理念,當做一種文化,文明去看待傳武傳承。

二,武術文化傳承的主題思想是健康,長壽,和諧共存,而不是沽名釣譽,爭強好勝,欺弱呈強,這是武德。

三,傳武必須從娃娃抓起,目前特別是著手從小學開始,把傳武引進學校,青少年的健康成長是未來,是希望,但必須強調一點,武德是前提,否則,武術是社會的危害。

四,國家要重視,教育文體部門要用心,不要受西方思潮左右,傳武的精華已被前輩們拆的七零八落,因為他們早已預測到現代人的開化,為避免武術危害人類社會所採取的措施,以技制技,′以致沒有一項武術可凌架之上,比如,早幾十年前,中醫,雜技,輕功,拳術,點穴,氣功,摔跤等都是一體的,任何正宗拳門都具備除雜技之外的這些東西,看現在,摔跤,散打競成了獨立門派,實在可笑,任何拳門中這些東西本身都是附帶,為何現在獨立門戶?不能不說是傳武的悲哀!

五,所有武林人士,要有危機感,目前自立門派的現象已充分說明傳武的敝端,所有傳武人要反省。

六,傳武的綜合整理要靠文武雙全的志士,因為過來武功好的多是文化淺的,文化深的多是功夫造詣淺的,很多深奧的東西,文化淺的理解不透,能理解的文化人功夫又不到家,很難用實力說服別人,以至於現在造成太多人拿傳武人當笑料。

七,充分挖掘現存傳武,哪怕只是有嘴無功的學說也好,因為有些傳武的東西,能知道的就不錯了,能系統表達出來的就是明白人,特別是一些絕學,乾貨,世面上更少見,先有序蒐集起來,然後由有文化,有功夫的人整理編輯,太晚了,盡力做一點是一點吧,特別是民間,逐個走訪,哪怕是一拳一腳也好!


觀音159956217


中華武術,是我國傳統文化的瑰寶,保家衛國,強體健身,習武經久不衰流傳幾千年!

最近幾年武術界,散打,拳擊比較混亂,有的互相攻擊,有很多人藐視傳統武術,打假拳,假把式,口水戰,各種不要臉的行為都施展出來,總之為了賺錢什麼招數都用上了。

要弘揚中國傳統武術,首先要理解傳統武術的精髓所在:正氣!正義!除惡揚善!強身健體,抵抗外敵,保家衛國!習武只有繼承傳統武術前輩流傳下好的"武德”,才能真正弘揚發展中華武術!融會貫通中華武術的精髓!


玉佛緣345


弘揚中華武術文化的根本不在於宣傳,而在於榜樣。正如楊露禪、董海川、郭雲深、孫祿堂、霍元甲、李小龍一樣,民眾看到效果了,不用宣傳大家都想來學,無論是健身還是對敵。所以,根本上來說是做好三點:

第一,每個人、每個門派,都應面向社會,努力做好自己的事,傳好自己的徒,而不是敝帚自珍,甚至損人利己。

第二,博採眾長,去粗取精,勇於創新,而不是墨守成規,畫地為牢,自我侷限。

第三,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民眾只會尊重強者,而不是聽從宣傳。

以太極為例,基本拳理、拳法其實都一樣,但幾十、上百家各吹各打,自我炫耀,卻讓人無所適從。其實,是到了應該去粗取精、去偽存真、化繁為簡,迴歸本質的時候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